连环画《南征北战》

连趣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一个用户
查看: 1007|回复: 0

[转帖]在黑、白、线艺术中探索一生??谈雷德祖的连环画、插图艺术

[复制链接]

311

主题

2318

帖子

9823

积分

连趣副部长

Rank: 12Rank: 12Rank: 12

注册时间
2007年7月15日
在线时间
122 小时
精华
1

斑竹

发表于 2008年4月25日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font size="4"><strong>&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在黑、白、线艺术中探索一生</strong></font><br /><br /><font size="4"><strong>&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谈雷德祖的连环画、插图艺术<br /></strong></font><br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雷&nbsp;&nbsp; 似&nbsp; 祖<br /><br />&nbsp;&nbsp;&nbsp;&nbsp;&nbsp; 作曲家善于用各种音符组成强弱、快慢节奏感强的乐谱。优秀的连环画家和插图艺术家善于用黑、白、线、的节奏来组织画面。那里用黑块、留白,那里用线,这种在相互制约、相互衬托中产生的节奏,形成了画的韵律,显示魅力,千变万花的艺术效果就深藏在那些表达造型结构的黑、白、线之间联系的节奏之中。<br /><br />&nbsp;&nbsp;&nbsp;&nbsp;&nbsp; 雷德祖在黑、白、线的艺术世界中探索了将近30个春秋,出版了近百部连环画,其中大部分是中、长篇连环画,计总张数逾万幅之多。插图数千幅,可见雷德祖的连环画和插图创作数量之多,是非常惊人的。这些作品都是画家在黑、白、线艺术世界的探索中获得的。他经常对别人说,我的风格仍在变,我要探索出更多更好的表现手法。可见他是一位不满足于现状,积极奋进的画家。<br /><br />&nbsp;&nbsp;&nbsp;&nbsp;&nbsp; 早在南宁市中山北小读小学,在南宁二中初中读书时,雷德祖就是学校里搞墙报的主要力量。那时学校版报的刊头:《红领巾新风赞》、《好人好事》、《大跃进赞歌》等专栏,每逢节日版报、团队版报的刊头、插画都是由雷德祖一手包画完。有用彩色粉笔画的刊头,有用水粉画颜料画的宣传画,也有用墨线画的连环画、漫画等。从那时候起,雷德祖从小爱好画画的兴趣得到了“用武之地”。<br /><br />1959年,雷德祖在他爷爷陪同下报考广西艺术学院,并以优良的成绩考入了广西艺术学院附中,开始了他艺术发展的道路。经过三年附中刻苦的学习生活,1962年,雷德祖又以优秀的成绩考入该院本科版画专业。在踏入艺术学院大门之后,雷德祖如鱼得水,在老师的指导下,他勤奋地学习素描、速写、构图、色彩的基本功。<br /><br />在读附中时,雷德祖给自己提出了高的要求和标准:“一年要赶上本科水平,三年要达到全国水平”。当时才16岁的雷德祖为提出这样的口号,被学院当作“白专”学生来整,差点失了学。<br /><br />为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雷德祖经常中午不休息,用来画画。晚上也画到学院统一熄灯就寝以后,他还躺在床上啄磨如何表现这块肌肉,那块骨骼的结构……经过七年的严格基本功训练和自我刻苦钻研之后,雷德祖在美术创作的道路上为自己打下了牢固扎实的基础。由于他的素描、速写、构图、色彩基本功扎实,所以他拿起笔创作时,感到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1964年,进入本科二年级时,他为天津美术出版社画出了他的第一部连环画处女作《车轮飞转》。这是雷德祖一生中第一套全部用传统勾线的技法来绘画的连环画。画家在这套连环画中运用传统的勾线,钉头鼠尾、疏密、聚散等技法和布局都很成熟,并体现了他具有扎实的传统技法基础。接着他又画了《渔网的故事》连环画。由于当时反对“白专”的歪风刮得很利害,他担心再次被打成“白专”。所以,雷德祖当时画这两套连环画都是用假期和课余时间,躲避在父母家中或是兄长的宿舍里完稿的,作品发表后也不敢在学院里张扬。<br /><br />从那时候起,雷德祖开始与连环画创作结下了不解之缘。成功的课余创作,并不影响他的专业学习。1966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版画系专业,其毕业作品《美国佬滚回去!》(版画)被当时的《美术》杂志、《人民日报》刊登。雷德祖毕业那年正遇到“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好在他的学习己结束,艺术的翅膀已丰满,任凭多大的狂风巨浪也不能把他吹倒吞没。1969年,雷德祖被分配到连队锻炼二年。连队里艰苦的生活和军事训练,为他今后对部队题材的创作积累了大量的速写和生活素材。他在1973年创作的《035号图纸》参加了全国美展,在连环画界初露头角,并获得了好评,随后被选送出国展览。当时,广西电视台破天荒地在电视台上逐幅地播完了整套连环画,在美术界和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应。《035号图纸》的创作成功,是雷德祖以黑、白、线技法来创作连环画而获得成功的第一块里程碑。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杨之光在有关文章中指出,雷德祖的《035号图纸》是连环画和插图艺术中,线面结合的典型。由于得到社会和美术界的承认和鼓励,从此更坚定了雷德祖沿着黑、白、线的艺术道路走下去。以至后来他画的《擎天礁擒敌》、《两块罗马表》、《粤海忠魂》、《钢铁是这样炼成的》等连环画作品和大量的插图中,基本上都是采用此技法。<br /><br />雷德祖擅长画外国题材连环画,他一生发表的连环画作品中有一大部分都是外国题材的连环画如:《斯巴达克思》、《拿破仑》、《迷雾园案》、《悲哀的拳王》、《三怪客》、《老人与海》、《宝岛》、《小船长历险记》等等。1979年??1982年,雷德祖用了三年的时间,为广西人民出版社创作的反映欧洲古罗马奴隶起义题材的《斯巴达克思》四集共700多幅,荣获第二届全国连环画评奖二等奖。此作品是雷德祖从《035号图纸》之后又登上一块新的艺术里程碑。画家在这套古罗马题材的连环画中除了充分发挥自己扎实的人体结构造型基本功以及生动的人物动态之外,把原来《035号图纸》面线结合的技法,又推向了一个以黑白面块为主体,略有些外轮廓线的艺术技法。从而使整个画面更加突出外国画的“西洋”味道。《斯巴达克思》创作成功是雷德祖的黑、白、线艺术又升华到一个新的艺术高峰的标志。<br /><br />创作这套共长达700多幅的外国连环画,雷德祖以严肃的态度反复研读原著,翻阅浩瀚的史料、图片、并多次观看《罗马大战》的电影和罗马雕塑……以至使这套连环画里的人物、环境、道具和建筑物,画得栩栩如生,十分逼真,好象作者真的到过古罗马一样。<br /><br />雷德祖这套《斯巴达克思》连环画出版以后,获得了广大美术工作者及读者的好评,广西人民出版社三次重印,累计印数达二百多万册。原来国内也有几个省的出版社有出版这套连环画的计划,当他们得知雷德祖己为广西人民出版社着手创作这套书之后,便感到无法找到更加合适的好作者,并主动地放弃了这个选题。以至使现在雷德祖画的《斯巴达克思》连环画成了全国唯一的独版套书,也是当前连环画收藏界中最抢手的收藏品之一。<br /><br />雷德祖一向认为艺术创作的素材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直接的,另一个是间接的。而这两个方面都不能重视这个,轻视那个,或者是要这个,不要那个。雷德祖的艺术一生也就是遵循这个宗旨去进行他的连环画和插图创作的。<br /><br />在连队的二年生活和军事训练,为雷德祖日后热爱革命战争题材提供了很丰富直接生活的素材。他后来创作出版的连环画《江南一叶》、《粤海忠魂》、《陈毅出山》、《保卫延安》、《虎口取药》乃至1984年参加全国第六届美展获得铜牌奖的《高山下的花环》都是反映部队战斗生活题材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画家都能通过在部队生活体验到的素材成功地塑造了各个不同性格的部队人物和战争环境,并获得了广大美术同行和广大读者的好评。创作《高山下的花环》前,正遇上对越自卫反击战刚刚开始,当时前线炮火连天,越方特务经常深入与我方短兵相接。雷德祖仍然积极向文联领导提出请求,并第一批奔赴前线体验生活,收集了大量创作素材,并带回了不少亲身经历惊险生动的故事。所以他创作的《高山下的花环》连环画,在当时全国十多家出版社出版的同类书中,他是独占螯头,一举在第六届全国美展中获得了奖牌。这是与他亲临前线体验生活收集素材和以饱满的激情,用笔去表现和歌颂当代的伟大爱国战士的结晶。<br /><br />雷德祖的插图艺术,常常能给文学作品锦上添花,并受到作者和读者的欢迎。广西著名作家陆地的长篇小说《瀑布》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作者指名要雷德祖为他的作品插图。远在海外的新加坡华侨以及香港同胞作者也托人找雷德祖为他们的文学作品插图。四川体育学院有几位读者写信给《广西文学》编辑部说,我们很喜欢雷德祖的插图,并建议以后每一期《广西文学》都要有雷德祖的插图。<br /><br />大家都知道要画好文学作品的插图是件不容易的事。它除了需要作者具有一定的绘画技能之外,还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和文学修养。雷德祖为了使自己的插图作品与文学作品相互益彰,他经常利用休息时间阅读各种文学作品。<br /><br />雷德祖在创作绘画插图时,经常注意到由于文学题材、内容不同,形式上也进行了很多尝试探索,设法寻求与内容统一的较好的形式。因此在整本的文学插图中,作者采用不同风格和手法,在文章中寻找中心内容及精彩的情节,做到去粗取精,既使插图能准确地表现文意又能发挥其艺术的魅力。<br /><br />雷德祖的插图作品中常常以严格的黑白素描关系,准确的人物结构见长,插图中注重主、次关系和虚实效果。他认为,插图的文意选择是灵活的,不应该受到文章某一情节的局限,而束缚艺术激情的发挥。表现创作插图时要做到胸有全局,该侧重之处,应如何发挥和表现,使画面具有艺术形式感,也蕴藏着深刻丰富的内容和知识。插图形式多样化不但可以使其脱离单调的概念,还能产生画面的趣味与文章内容相吻合。因此,他的插图都画得很潇洒。<br /><br />雷德祖插图另一个特点是,不管其采取何种形式,都离不开写实的风格。他认为写实是群众较易接受的一种形式。他在插图中的形象表现丰富、迫真、准确,曾使不少作家为此感到高兴。如香港作家的作品《蛇牙》、《德斯坦的一家》插图刊出后,作者两次来信向雷德祖表示感谢。并在香港发表转载。1977年《人民文学》编辑部的同志来访《广西文艺》编辑部时,曾感慨地说:“你们刊物中雷德祖的插图在目前全国插图中最为突出。”。由于影响大,使得全国各地报刊杂志、画报纷纷来信约雷德祖插图。雷德祖这些为刊物画的插图出版后,又常常被专业作者和业余作者剪来收藏。雷德祖常常收到读者来信,建议出版雷德祖的插图专集。<br /><br />雷德祖在外国文学插图中对西欧人物有较深的研究。他在插图创作的西欧人,不但外型似,而且连气质、生活习惯都画出来了。特别是在几幅《斯巴达克思》的插图中,更为使读者感到真实可信。在这几幅插图中,雷德祖能抓住了最为扣人心弦的情节、紧张、悲壮的场面,使得读者感受到作品中细腻、富有质感和力量。在《武工队》的几幅插图中,画家以最为引人入胜的惊险情节,霎时即将发生的一场恶斗为插图主题,使读者看到这些插图之后非要看这本小说不可,真正起到了插图应有的重要作用。<br /><br />雷德祖的插图还有一个特点是:在构图的处理中,能使人感到变化丰富,既有写实手法,又富有浪漫色彩,他能掌握插图与其他画种不同的特点,突出形象,省略大量繁琐的背景,画面布局恰到好处,体现出画家插图作品的独特艺术风格。这样不但给文学作品增润色彩,而且使插图成为一种能单独欣赏的艺术。<br /><br />现在已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雷德祖插图集》是从雷德祖创作的大量插图作品中精选出来的。这本《雷德祖插图集》约有200多幅插图作品,我们从这200多幅代表作品中可以找出20多种不同形式的表现手法,有单线勾勒的,有线条和黑白块组成的,有用枯笔皴擦的,有大块黑白皴的,有用夸张线描的,有纯钢笔线画的,有钢笔线和枯笔结合画的……这些众多的表现手法,说明了雷德祖对黑、白、线有一定的探索和研究,也是雷德祖的连环画和插图艺术巧妙地利用黑、白、线之间的联系和节奏,描绘出画面的韵律,而取得成功的。<br /><br />雷德祖绘画连环画和插图作品时,对用笔用墨用纸很有研究。他经常用的是钢笔和毛笔,但他用的钢笔都是经过自己动手加工改造。如弯嘴、打磨,把笔利挖个橄榄形的凹后,钢笔的藏墨量增多了,作起画来十分流畅顺手,可以画出许多粗细不同的线条,画面里黑、白、线的层次增多了,形成了一种连环画插图用线的新风格。<br /><br />在用毛笔方面,他也很讲究枯笔焦墨作画,灵活运用毛笔的中锋、侧锋、横锋所产生的不同虚实效果。他也很注意一笔皱擦和复笔皱擦效果不一样。他习惯于一笔皱擦,因为一笔皱擦虽然难度大,不好掌握,但他能使人感到画面有运动感和倾向性刺激,同一笔形成比复笔形成相对来说要生动得多,趣味高得多。<br /><br />在用纸方面,雷德祖作毛笔枯墨画时,喜欢利用粗纸,最喜欢用又白又硬的晒相材料纸。这样画的黑白对比效果既有分量又高雅。他还注意到枯笔作画,善于画侦探题材和外国题材。特点是善于表现中、近景,对形象表现得十分细致丰富,尤其是构图角度变化较大时,利用透视和黑块能制造更深更远的感觉。<br /><br />雷德祖认为作画工具、材料能补充技术精到而效果不足之憾,并能产生意想不到的特殊效果。因此对材料、工具的研究、选择乃至改进,也是黑、白、线绘画成功的一个方面。<br /><br />雷德祖不满足于巳有的艺术表现手法,他经常不断探索创新表现手法,为他的连环画和插图艺术增添新的魅力和艺术生命,这也是雷德祖的连环画和插图艺术能获得众多作者和读者欢迎,取得成功的原因所在。<br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一个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连趣网 ( 京ICP备13010301号-1 )

GMT+8, 2024年6月13日 15:09 , Processed in 0.06937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