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找回密码
 注册一个用户
楼主: 假洋鬼子

观念亟需改变

[复制链接]

233

主题

1505

回帖

3029

积分

连趣科员

努力实现一句话卖国

注册时间
2010年9月17日
在线时间
2390 小时
精华
0
 楼主| 发表于 2013年6月28日 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说一 发表于 2013年6月28日 00:06
三年困难时期出现的弃婴和这是一回事?你不傻吧?那时孩子多,负担不起就送到当年状况比较好的新疆地区, ...

我曾经对你说过:和你这种人讨论问题,是侮辱我的智商。所以我是自我隔离,不回你的任何帖子的。但你好像挺愿意回我的帖子。看见你在我的帖子里胡言乱语,我只好回了[em178]

我的这个帖子,讨论的不是吸毒弃婴,而是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所以你说老毛时代没有弃婴,首先是文不对题,然后呢,又是睁着眼说瞎话,我给你找来老毛时代弃婴的证据,你又说三年自然灾害弃婴正常。看来你和伟光正一样,什么时候都无比正确,你说正常就正常

对于你这样的井蛙,我想奉劝你的是:
1)到外面走走,你就会明白,世界上2/3的人民并不需要你拯救
2)不要什么就敢相信,《追捕》没有续集,奥巴马没有每年挂毛泽东像,老毛时代也有弃婴,都说谣言止于智者,我给了你这么多教训,再榆木脑袋也该接受了吧?

和你交流,对于我来说,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就像给瞎子介绍电影,给聋子推荐音乐,让哑巴成为演说家,不知从何下手。所以我说,我已经主动和你隔离了,请你能不能也同样?从此,你走你的阳光道,我过我的独木桥,你回忆老毛时代的幸福,我享受加拿大的自由空气,咱们井水不犯河水,行吗?[em140]


==========================================================

60年代弃婴追踪:因为福利院无力承受被送他乡
温州扬名坊16号,教养院旧址,670个弃婴50年前从这里被送往河南抚养。

编号002853的保健证

  670个温州弃婴北上河南求生

  “50多年前,我送他们走。现在,我要一个一个把他们找回来”

  2008年,温州市儿童福利院的档案室内。  

  外面的阳光渗进档案室内,飞尘在光线的照耀下,忽起忽落。

  年轻的女记者林倩看完许多档案材料,问曾在温州教养院(福利院前身)工作的李阿姨:“你还记得自然灾害时那些孤儿的事吗?”

  李阿姨:“记不清楚,只是觉得突然来了很多孩子,到处都是哭声……”

  这是导演陆建光新拍电影《血缘》中的一个片段。

  影片中的女主角林倩是温州当地报社的记者,她不断帮助50年代被送到河南抚养的温州弃婴寻找亲人。

  而影片中的李阿姨,陆建光说,现实中也是有原型的,是温州一个叫李根程的老人。

  他顿了一下又说:“她也是一位孤儿。”

  记者 汪再兴 冯志刚 摄影 时鹏

  这难道是一种巧合吗?

  2004年的一天,阳光如同往常扫过那个位于杭州左家新村的陆建光家。

  那天中午,他看到一条新闻:一个温州家庭在50多年前遗弃了一个女孩,父亲临死前要儿子重新找到早年遗弃的妹妹。

  故事的最后,儿子找了很多年,最终在河南找到了父亲说的那个“妹妹”,但通过DNA的比对,他们并不是真正的兄妹,但他们仍要继续相认。

  “找不到了,就不找了,这样不也挺好。”陆建光对新闻最后的那句话尤感深刻。

  “看了以后,我就记在心里!”2007年春节,陆建光发现温州有着大批这样的寻亲故事,很多跑来寻亲的河南孤儿都会说,自己是从温州出去的。

  “这些有关遗弃和寻找的寻亲故事都非常戏剧化,矛盾冲突极强。”谙熟好莱坞剧情的温州人陆建光决定,拍一部有关温州孤儿寻亲的电影,初定名《血缘》。

  5万弃婴北上求生

  在电影筹拍的过程中,一段大规模的温州婴孩北迁旅程被陆建光慢慢揭开。

  1960年前后,食品极度匮乏,上海、浙江、江苏等地的人们陷入困境,一些家庭不得已将孩子丢弃。在上海孤儿院最多的一天收到108个弃婴。各地儿童福利院均已收留了数倍于正常年份的弃婴,福利机构已无力抚养。

  时任全国妇联主席的康克清找到时任内蒙古第一书记的乌兰夫,希望他能从牧区调拨一些奶粉。乌兰夫在请示了周恩来总理之后,做出了更加有力的决定:发动整个内蒙古,将一批孤儿送到牧区,交给牧民抚养。

  很快,内蒙古也满了,有文献记载草原上曾出现溺婴事件。

  地方政府严查此事后,来自苏浙皖各地的弃儿开始沿着铁路线到处寻找其他栖身之所。这一路北上究竟留下了多少孩子抛别家乡的哭声?事后多年人们估算,是5万人。

  “这段历史现在已经很少人知道了。”陆建光掩卷思考。

  筹拍电影的那些夜晚,陆建光脑海中总是浮现出这样的画面:一个隆冬的深夜,冒着蒸汽的火车朝北飞驰,孩子的哭泣声穿透黑夜。

  其中有670个是温州孤儿

  在5万北上求生的弃婴中,究竟有多少是温州的?这些温州弃婴北上的目的地又是哪里?一个巨大的疑问在陆建光的脑海中形成。

  这个谜直到温州老人李根程的出现才被解开。

  温州市为支持导演拍摄,特地给陆建光办了一次温州孤儿座谈会。

  在那次座谈会上,陆建光遇到了70岁的李根程。聊天中,陆建光才知道,李根程老人当年也是一名孤儿,被温州孤儿院收养后就一直留在孤儿院工作。

  那场见面会上,李根程给出了一个数据,从1957年到1960年底,她护送了670个共11批婴儿到河南求生,主要是到河南的洛阳、三门峡、偃师三地。

  “50多年前,我送他们走。现在,我要一个一个把他们找回来。”李根程说。

  遗失的身份档案

  现在这些孩子到哪里去了呢?

  2010年9月28号的中午,雨下得很大。温州市上吕浦社区一栋老房子的5楼,李根程家中。

  老人蹲下身拉开一个红木色的抽屉。她艰难地从抽屉最底层拿出60个纸袋,袋子上写着“温州市儿童教养院婴幼儿材料袋。”

  这些泛黄的袋子全部用旧报纸糊成,正面写着“孤儿姓名、收容日期、离院日期”,背面则是糊着的人民日报,报纸上的新闻显示了这些袋子的制作时间:“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战胜3年自然灾害”。(3年自然灾害,指1959年至1961年,也称三年困难时期、三年大饥荒、大跃进饥荒)

  “当时教养院送一批弃婴到河南,就保存一批他们的身世资料。”李根程说,到文革时,这几百份温州孤儿档案丢得只剩下60多份。

  身世档案的丢失给以后孤儿寻亲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国家的孩子

  在客厅的沙发上,李根程翻看着一本当年温州儿童教养院留下来的孤儿收容登记簿。

  她边看边指着孤儿收容簿上的名字说,60多个弃婴里,只有几个人有真实的出生年月。“假的远比真的多”。

  之后的那些岁月里,李根程总对那些千里迢迢来寻亲的人说,“你们很多人的出生日期是1号、10号、20号,这些出生日期都是假的,没有那么凑巧的事情,都是工作人员之后给你们填的出生日期。”

  老人手中的那本模糊不清的孤儿花名册上,假的不仅仅是出生日期,还有孤儿们的名字。

  在政治当先的那个年代,孤儿的姓紧跟领袖的姓,意思是孤儿都是领袖的子女。56年姓朱,57年姓刘,58姓周……朱是跟朱德,刘是刘少奇,周就是周恩来了。于是,就有了周柳桂、刘中华、周国庆这样的名字。

  陆建光说,当年这些弃婴都被叫作“国家的孩子”、“党的儿女”,国家养育了他们。

  一天收养十五六个弃婴

  回望53年前的1957年,李根程说,这一年她很忙。

  当年,她17岁,在温州教养院管后勤。

  一天深夜,李根程见到,一个穿白制服、蓝裤的警察抱着一个襁褓敲门。又是一个弃婴。

  “最多的一天,教养院可以捡到十五六个弃婴,高峰的时候教养院收留了250多个弃婴。”李根程说,多数弃婴是女孩,50个孤儿里面只有一两个男孩。

  “这都是重男轻女的思想在作怪。”陆建光说。

  一下激增这么多的孤儿,让这个小小教养院承受不住。等待他们的命运会是什么样的,谁也不知道。

  “如有遗弃,愿受法律制裁”

  1957年的一天上午,教养院的院长对李根程说,“你回去准备一下,我们和河南当地政府联系好了,准备把一部分弃婴送到河南去,那边有吃的,也有人养。”

  陆建光查阅那段历史资料后发现,当年河南洛阳等地由于办重工业污染比较严重,导致很多市民和农户都无法生育。所以,这些河南父母领养孩子的愿望强烈。

  收养孤儿的家庭首先要填一份领养申请书和一份领养保证书,然后再寄给儿童教养院审核。

  在一份1957年的领养保证书上,一对来自河南的养父母写道:“如有遗弃,愿受法律制裁。”

  蓝色的钢笔字力透纸背。

  北上的旅程就这样启程,第一批50个孩子被送到河南洛阳。

  只有继续北上才有生路

  那时浙江的人们坚定地相信,北上才有生路。李根程也相信,上海会有吃的。

  1957年的秋天,天没放亮。温州儿童教养院门口,十几个女人拿着大袋大袋的行李走了出来。一个行李就装着10个痰盂、10份口粮、还有换洗的衣物。“四五十斤重。”

  出发前的一个晚上,婴儿们早早被换上了新的衣服,深蓝色的底子上有梅花的图案,都是教养院的阿姨缝上的。

  一个指头长、标有姓名和代码的白纸条被别在婴孩的衣袖上。河南收养的父母那边也有同样的号码。到时候,号码一对就可以把婴儿领走。

  坐长途车从金华到上海需要一天,一个阿姨要管10个婴儿。来到上海这个中转站,李根程和孤儿们要在这休整一晚上。

  “上海孤儿院是旧时代教堂改造的,很大,他们的工作人员都是坐洋车上下班的,孤儿院收满了婴儿,有江苏来的,有安徽来的,哪里的都有。他们的设备也先进,衣服丢进机器里,一拿出来就干了。”

  但17岁的李根程不知道,昔日的十里洋场上海,也已经断粮。

  一份《关于为京津沪和辽宁调运粮食的紧急指示》清楚地表明,京津沪这三个最大城市的存粮是:北京为7天,天津为10天,上海几无库存。

  只有继续北上,才有生路。(来源:都市快报)



91

主题

5984

回帖

9773

积分

禁止发言

注册时间
2013年4月23日
在线时间
1790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13年6月28日 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26

主题

3709

回帖

6840

积分

连趣副处长

注册时间
2011年2月27日
在线时间
6086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13年6月28日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让无法得到抚养,无法得到监护责任的孩子离开目前监护人,在发达国家确实是一个可以避免很多悲剧产生的办法
但是首先这种做法也会带来拆分亲人的悲剧,界线难以分辨,相信在发达国家也有很多这样的案例
其次这种制度的基础在中国目前很难达到,无论是福利制度、国民素质还是民族文化接受度都很难实施这样的制度,可能会造成更大的悲剧
此类事件越来越多的得到关注,说明国民思想在进步,社会舆论在进步,或许会很漫长,但相信会越来越好

233

主题

1505

回帖

3029

积分

连趣科员

努力实现一句话卖国

注册时间
2010年9月17日
在线时间
2390 小时
精华
0
 楼主| 发表于 2013年6月28日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griffin00 发表于 2013年6月28日 15:12
让无法得到抚养,无法得到监护责任的孩子离开目前监护人,在发达国家确实是一个可以避免很多悲剧产生的办法 ...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确实会有疑难案件

但美加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是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的,因为一旦疏漏,后果不堪设想。就像我们这里的校车上下客的时候,前 后左右车辆全部必须停驶,你也可以说这多耽误事啊,没那么危险吧?但这点不方便,和儿童遭遇车祸相比,不值一提

我也觉得中国在不断进步,至少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问题了,以前,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是父母怎么虐待孩子,都是对的,政府不是还对右派们说:你们的遭遇是父母打错孩子了,你们 还是要子不嫌母丑啊。父母打孩子,不管对错,就会失去监护权,同理:政府……[em172]

67

主题

958

回帖

1981

积分

连趣队长

注册时间
2013年3月10日
在线时间
3562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13年6月29日 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说一 发表于 2013年6月28日 00:11
去你的美国吧!世界最邪恶的国家,所有罪恶的发源地。

你是不是和美国有仇啊。你用的电脑里面几乎全是美国货
真是没救了,真为你捉急啊

67

主题

958

回帖

1981

积分

连趣队长

注册时间
2013年3月10日
在线时间
3562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13年6月29日 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假洋鬼子 发表于 2013年6月28日 22:23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确实会有疑难案件

但美加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是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的,因 ...

要想要改变世界,首先得改变自己
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了改变世界
如果你变为一个好人,那这个世界就变得好一点
如果你变为一个恶心的人,那这个世界就变得恶心一点
某人说的

点评

这个说得对!好人必有善心,心口如一。  发表于 2013年6月29日 02:43

91

主题

5984

回帖

9773

积分

禁止发言

注册时间
2013年4月23日
在线时间
1790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13年6月29日 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9

主题

5419

回帖

9717

积分

连趣副部长

从三位右近卫大将兼关东管领

注册时间
2010年6月8日
在线时间
9334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13年6月30日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金氏朝鲜就没有这种新闻,我觉得金家三代在许多方面比毛泽东更伟大!
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难知如阴,不动如山,动如雷震。

70

主题

1万

回帖

3万

积分

连趣部长

注册时间
2009年1月12日
在线时间
15842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13年10月24日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一个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连趣网 ( 京ICP备13010301号-1 )

GMT+8, 2025年7月14日 04:09 , Processed in 0.07015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