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有部分道理,也代表部分人的观点,但不完全同意。
80年代的连环画不是用常见的手法和形式表现艺术。这就好比搞艺术都玩抽象,都搞行为艺术,玩功夫的都吞铁钉,表演小品的都像周云鹏,唱歌的都学周杰伦。。。。。, 实际上,有几个梵高还能惊艳,太多了就是丑人作怪,而达芬奇哪怕是铺天盖地,都是大家的福气,因为这就是正统,最符合人的感官。你听歌是愿意听清楚呢还是愿意听嘴里含个橄榄像生病似的满嘴吐狗屎,周杰伦也许吐出了花,其他人恐怕就是狗屎了。周云鹏的磕巴很搞笑,但也就他以及极少数的搞笑。
如果搞吉尼斯,所有这些都正常,如果想要大家都去玩,你死不死啊。
说到80年代连环画,我还蛮喜欢某些作品的,比如卢延光,但是如果大家全是卢延光,那连环画一定完蛋,卢老师的画作也就是连环画中的奇葩。少量惊艳,大量就是东施效颦。同样,黄全昌的打鱼杀家,海瑞罢官,独树一帜,不可多得,为连环画园地增加异彩。同样如果都是黄全昌风格,连环画也被玩死。更深一层的潜在危机是,由于黄全昌风格极易和跑马混淆,同时创作模仿极其隐蔽和容易,因而为一大堆连环画掘墓人提供了保护光环,凡是涂鸦胡乱笔画,都谓之创新或是艺术。一句话,80年代风格来钱快,去他妈的什么艺术性。
反过来说,刘继卣,刘锡勇,赵宏本,钱笑呆,胡若佛等一大堆大师的连环画无论怎么多也不会厌烦,这是因为他们的连环画是符合人的天性的,和人固有的对美的基本感觉相符。这也可以一句话概括,艺术是人民的,只有是人民的才有生命力。
==============================
诚如你帖子下面一位朋友点评的,“80年代哪里有统一的风格?”80年代的连环画,既有黄全昌、施大畏、戴敦邦、崔君沛、马方路等这样稍微变点形或带点写意、装饰味道的画作,也有项维仁、朱光玉、窦世奎等相对传统也比较细腻的画法,风格多样。不但风格多样,连画种也多样,不但有国画的白描技法,甚至写意画、铅笔画、版画、仿汉画像石画、剪纸画等等都有。你以为80年代都是黄全昌啊?作为一个连友,你是真不知道,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上面80年代的连环画,谁的作品是“梵高”?不要说项维仁他们,就是黄全昌也是写实为主稍微一点点变形的,如果以书法做比喻,如果说项维仁是“楷书”,黄全昌只能算有点特色有点古拙味的“行楷”,连“行书”都算不上,岂能与梵高相比?书法中要比梵高,得拿“狂草”比还差不多。兄台把黄全昌比梵高,实在有些大喘气。 要说风格单调,如出一辙,倒是五六十年代的连环画,尤其是现在原创的连环画,才风格画法单一,这就好比练功夫都打太极拳,表演小品都学赵本山,唱歌都学刘德华张学友…… 俗话说,再好吃的东西吃多了也腻,就是龙肝凤胆常吃也会吐。何况五六十年代风格的连环画,比如那红白东周,还算不上“龙肝凤胆”这样的高端的食品。你是一个正常人,天天听一首歌,看一种画,吃一种食品,你会不会想死啊? 如果说一个人话多,前后有矛盾,也就罢了。兄台没说几段话,怎么就前后矛盾,自打自脸呢?兄台一会说“黄全昌的打鱼杀家,海瑞罢官,独树一帜,不可多得,为连环画园地增加异彩。同样如果都是黄全昌风格,连环画也被玩死。”,意思好像也是说一个人画得即使很好,连坛的风格不应该被禁锢死,不能由一种画法统治。可是奇怪,您转脸就又说“刘继卣,刘锡勇,赵宏本,钱笑呆,胡若佛等一大堆大师的连环画无论怎么多也不会厌烦”,上面还说“达芬奇哪怕是铺天盖地,都是大家的福气”。我糊涂了,您到底是主张风格多样、百花齐放的,还是主张天天吃一样的饭的? 您要是主张风格多样、百花齐放的,你怎么应该说出“达芬奇哪怕是铺天盖地,都是大家的福气”、“刘继卣,刘锡勇,赵宏本,钱笑呆,胡若佛等一大堆大师的连环画无论怎么多也不会厌烦”这样的话的呢? 如果您主张“单一”化,我觉得您很可怜,刘继卣、胡若佛、达芬奇画得再好,一样的风格天天看,你就不腻?不说你个人腻不腻了,办画展,天天都是刘继卣、胡若佛,观众还有人看吧?别说是刘继卣、胡若佛了,就是王羲之的兰亭序,够牛吧,所有写书法的人都写,天天书法展都是兰亭体,你烦不烦、腻不腻?就算你个人不烦不腻,这个书法艺术、美术艺术难道就不进步、不发展、不推陈出新了? 所以兄台可以说自己的爱好是什么,千万别代表“人民”,您要是在一些浏览量高的网站留言中动不动说“代表人民”,估计下面得有几十楼的人来讽刺您,大家被代表惯了,现在看谁动不动就说代表“人民”就恶心。如果谁都能说代表人民的话,那我也厚脸皮代表人民说一次:人民不喜欢几十年如一日玩一种东西,看一种画,吃一样的饭,再好玩、再好看、再好吃的也不行。我说这话是有哲学根据的,马克思原理中一个重要的原理就是:事务是变化发展的原理,变化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一路发展到今天,老百姓从认为天圆地方到知道地球围着太阳转,从不识字到识字,从满脑袋封建思想到逐渐知道公平正义民主,从喜欢看故事会到能读懂经典名著,从家里挂年画到挂装饰画、抽象画,从80年代多数人看见有人穿牛仔裤就喊“流氓”到现在几乎全民穿牛仔裤……老百姓也即人民,他们的社会形态、认知、喜好、欣赏水平时时处处在变化,你凭啥说人民看一种类型的画会永远不变?老百姓的欣赏变化是绝对的,不变才是相对的,按哲学原理,老百姓怎么可能永远喜欢刘继卣和胡若佛?何况人民不是铁板一块,有喜欢看电视的,有喜欢上网的,有喜欢钓鱼的,就算是看画,也是看各种画的都有,你说人民都喜欢看国画白描中的刘继卣、胡若佛等人的风格,你置那些喜欢油画、喜欢水彩画、喜欢水粉画、喜欢铅笔素描、喜欢国画写意画等等的人于何地?他们不算人民?你置那些喜欢黄全昌施大畏崔君沛风格连环画的人于何地?他们不算人民? 再次忠告,自己喜欢什么就说自己喜欢什么,不要动不动代表人民,你代表不了,没这个资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