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作者:朱亚东 从上一本《朱亚东书法作品集》筹备至今,已是五载的光阴,不觉从“天命”之年跃至“耳顺”之年。仿佛“时光”缓疾是相对的,愈年迈感觉流逝得愈快,如白驹过隙、弹指须臾。这种“时光”加的错觉,或许是阅历千帆后,对艺术、人生的珍惜与留恋,是一种生命自觉的浓缩、提炼与拓展。时光难留,逝者如斯,非我执所能得,由此让我逐渐感悟到“放下便是拥有”的深意,“天命”之年的“放下”迎来了“耳顺”之年的“拥有”。放下的是数十载人生的积习陈垢,拥有的是一份释然、一颗涤净尘埃的“初心”。又见心灵久违的源头活水,仿佛回到年少追梦的“原点”。0 ]" T9 O4 H0 P: l! D! N
不忘来时路,方知梦归处。我深知有些事情如果现在不做,以后恐怕也难有机会。我们这代人成长于一个物质极端匮乏的年代,少长又历经“文革”浩劫,传统与文化的断层难以填补,抹不去的“文化之殇”烙印于灵魂的最深处。而今,物质生活日益丰富,文化的传续仍须付出更多努力,能尽一点绵薄之力是我心中的一份夙愿、责任与荣幸。为此,2011年出版草书卷《孝经》,2015年出版个人书法作品集,现在又出版书法作品续集。物质文明迅猛发展的今天,世风难免会有浮躁,对我来说用作品来诠释艺术是让心平静下来的唯一方式。
. i4 y# Q( C y7 F 与上一本书法作品集相同,本书“艺旅留痕”与2019“个展花絮”收入了我艺旅人生中各时期的社交活动的场景照片。岁月酿造的美酒,总能令人回甘绵长,于我而言,这些照片所纪录的已不仅仅是个人的心路轨迹,更承载着至真至诚的情感,也融入流淌于我的笔墨中,成为这本书法作品集重要的组成部分。正如何柏青先生在序中提到的那样,我是一个恋旧的人,心中一直感念诸多社会贤达和亲朋好友给予我的无私的支持与帮助,让我得以将更多的时间投身于书法创作,历经坎坷而能矢志不渝。他们无论地位显赫或是默默无闻,对我都是生命中的贵人,让我一路收获信心、勇气、温情与快乐。这一切都将永存于我的心中,镌刻于我的作品里。出版这本书法作品集,也是为了给自己的书法艺术作个较为全面的总结。过去注重小草,小型作品较多,现在又潜心于大草、狂草,巨幅作品也随之而来。或许,正像何柏青先生说到的“有所提高”那样,是在寻求一种提高。望能通过此书让读者看到一种突破的努力,一种新的面目与气象。总结是为了确定新的起点,我会在书法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鉴于当前对留存书画的认知状况,我的工作重点可能会有所转移与侧重,将会把更多的精力用于书画鉴定与鉴赏,这基于几十年的艺术积累,也得益于艺坛泰斗陈佩秋先生身体力行对后辈的启示。陈佩秋先生98岁高龄仍每日耕耘不辍地创作作品、鉴赏书画,她这种精神理念深深感染着我。几十年来她不仅多次为我作品题词,还多次为我鉴藏的古今书画题跋,这种认可极大鼓舞了我从事书画鉴赏的信心。更重要的是,能够有机会尽可能挽回那本不该被误认为赝品的艺术珍品,也是为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传续与保护尽力。我想人到晚年,人生的格局应该走得宽一些,从着力于精进自身作品,再到发掘古今经典佳作,在一个更宏阔的领域去实现自己的夙愿。 朱亚东2019年5月9日
" N5 v- |, C$ z9 W' c% P% ^# N+ k0 i" f3 f( M( f
6 c' T& ~0 Y1 |5 t5 x- r* m7 t
【作者简介】
3 U' W2 R! |9 ^7 _. y% V; [4 `朱亚东 号无羁 1957年生于上海,南宋理学家朱熹谪裔,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市静安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上海鸿生拍卖有限公司书画鉴定部艺术顾问。5 n+ O- b6 g( m
1981年起,多次在上海市及全国性书法大赛中荣获大奖。
! S6 k% E; p1 |* A1986年在电视连续剧《孙中山与宋庆龄》、《家春秋》剧组任美工,承揽了剧中近千幅场景书法的创作。0 W6 `, P5 {5 M8 M7 D( d7 z( a
1988年在上海美术馆举办个人书法展。
0 k% }6 N! C* r$ f" s7 U4 M. X2007年在上海毛泽东旧居举办个人书法展。
) v0 g, U6 T9 P6 [. w) K6 l2011年出版个人草书专集《孝经》(上海书画出版社)。, D/ O! L$ [0 s8 r$ b7 y/ f. C
2012年书法作品被联合国副秘书长吕贝卡?格林斯潘女士收藏。
6 h$ z7 ? k- W u2013年5月应邀为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题写院招。
7 p" p/ X' h: K, e2013年书法作品被危地马拉前总统阿尔瓦罗?科洛姆以及中华
, b5 b9 H; H- Q1 {6 ]世纪坛当代艺术馆收藏。
8 H, z: A: p( h2 }+ y; B {2015年出版 《朱亚东书法作品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6 z3 ~8 u1 L+ O' [1 X( f- ` d2018年在上海恒汇大厦举办个人书法展。6 e% ^6 r2 Y7 d' [. i4 {
2011年起曾多次在上海朵云轩《书与画》杂志上发表论文,阐述对中国书画收藏与鉴赏的独到见解,在书画收藏领域和书画界影响广泛。
* a4 `- y1 ^/ i7 D* Y" N$ I
8 L7 C7 P- V- _3 [% b0 `" |: n【部分作品】:, Q% m7 \3 f8 j' @
5 U2 h4 D: B J* Z
) J+ L; M3 C0 y/ s; Y' x6 ~0 s7 P# q6 O8 y+ B+ X& E( v7 _
& H0 k( \6 |( z; j
; ~9 T. c1 E, k% Z; p0 D
- I* ^: ~, X/ I$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