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大佛

 找回密码
 注册一个用户
查看: 312|回复: 10

凑成一套完美《西游记》连环画

[复制链接]

32

主题

4928

回帖

1万

积分

连趣部长

注册时间
2016年4月7日
在线时间
6062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25年2月3日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松林的清晨 于 2025年2月3日 12:40 编辑

    《西游记》是我最喜欢的连环画题材之一。
     自上世纪70年代初外婆给刚上幼儿园的我买了一本40开上海人民出版社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连环画后,就知道了世上还有叫《西游记》的书,孙悟空等形象就在心中扎了根。没过几年,人美再版的《水帘洞》到手,即刻萌生:再多出几本西游连环画,让我慢慢凑成整部《西游记》!
     很快,上美猴标版的《智激美猴王》《怒打假国丈》、河北人民版(冀美)棕皮《黑风山》《高老庄》《比丘国》逐本问世,都让我喜欢,当然并不知道这些都是老版重印,内 页还多少有所缺失。
     不久,湘美西游陆续面世,但封面诱人内页一般。慢慢的,西游连环画淡出了视线。
     再次惦记起给西游连环画配套,已经是2010年代的事了。连环画又开出一片“繁花”,各种版本的西游记连环画单本、套书;老版的、原创的甚至从故纸堆中翻出的民国版、港版 甚至外国版如日本水岛尔保布的《绘本西游记》;以及宣纸、仿宣、原稿原寸的及老版本上色等等等等喷涌而出。西游遂成为史上、世上品种最多、最杂的连环画题材和体系。虽有各种全本西游连环画套书,但内容不是不全,就是绘制良莠混杂。于是自行凑一套完美西游的念头便自然而然、理所当然的重现。
     一本成功的西游作品,不但画得要好,作为神话作品,画面是否透出仙气非常重要,这样虚无的要求不是每个画家认真画就可达到,仙气光靠基本功是画不出来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之所以成为西游题材连环画不可逾越的巅峰,不仅白描技艺了得,仙妖二气更是从纸面缕缕渗出。具备这样功力的还有原创界的王学成,认真对待的几乎每本西游作品都飘渺着丝丝仙气和妖气……
     通过比对大量西游作品,本着画面要精、内容要全、要带仙气和灵气,原则上摒弃民国版、卡通画法,且不过分迷信经典老版,暂不考虑后人上色版的精神,经反复选择,按原著回目的先后排列出总计48册(含1个选段)作品。
     由于老版西游连环画往往本着普及名著的目的且面对以少儿为主的读者,人美《水帘洞》初版前言中就有“精简重复、过于繁琐和不便入画的部分,使文字更适合儿童阅读”的提法。故1959年江西人民版《金斗洞》以132页就位列各老版西游的厚度之冠。这也是不仅选出某本作品,“精简”处还要通过其他较好的同题材作品来参看补充的原因。
     除了入选作品外,还列出本人认为的较好或较有特色的作品,以便对照。
     封面:完美西游连环画自然也少不了给读者带来第一眼观感的封面,一张成功的充满魔幻色彩的封面可能会抵上半本书的力量。
     对于上美老版,一般只选最早的那版封面;冀美“绿皮”时期折腾出太多令人无奈的封面,故原则上只选初版及棕皮收藏版卢波的封面,鉴于大可堂版的封面较有特色,也可加入;湘美、老连堂只有一种封面且足够优秀,最省心;对于有多张封面的原创作品,只要不算太差,则来者不拒。下文入选作品也列入了封面绘者。
     如今西游连环画虽数量、品种空前,且优秀作品不少,但真要凑出一套情节完整、绘画完美的,却绝非易事。下面所选的“完美”只是相对而言,并非本本理想,有些勉强的,标注“(暂)”,等待更好的替换。对“勉强”也找不到的则不滥竽充数,只能虚位以待。
1.       《水帘洞》绘者:刘继卣(线描及刘继卣上色版)(人美)
                          封面:刘继卣(至少4幅封面)
大致对应原著回目: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1.jpeg
   图1:《水帘洞》(线描版)人美1978版
      入选理由:问世于1957年10月。刘继卣的《水帘洞》《筋斗云》不仅为西游连环画开了一个起点极高的头,还开创了一个时代,包括孙悟空在内的人物造型及绘制风格为后世设立了一个标杆,多位著名原创画手的孙悟空形象通过模仿刘继卣始,慢慢形成自己的风格。而后来的西游作品中天宫的玉皇大帝、各路神仙及仙娥的形象,都有刘继卣薄薄的两册作品的影子。而独门秘籍的“劈笔丝毛”画法让美猴王及花果山群猴的蓬松被毛显得真实逼真,别的画家难以掌握。
      《水帘洞》中天宫众仙的群像及线条描摹,被誉为《八十七神仙卷》再世,所言非虚。
      初版前言中有画家将独创一套完整西游连环画的文字,可惜只完成了两册。
      原著开篇反映作者世界观的五百多字有关开天辟地世界起源的文字、诗词内容未通过画面呈现,可参看李云中同名作品的第1、2页。这两幅画面作了一定的归纳。
      封面:最漂亮的恰恰是最罕见的俗称紫皮版的1957年12月的上色版彩图封面:王座上的悟空叮嘱着一位须眉皆白的老猴,头上停两只鹦鹉,地上的桃枝硕果红艳,周边是惟妙惟肖的群猴,背景是拂动的红叶。该封面出自刘继卣之手无疑,悟空的脸型与后来用作冀美《龙宫借宝》封面的那幅如出一辙,画面整体及精细度和用色已有年画《闹天宫》之感,未被保存好令人唏嘘。
      另一幅悟空穿瀑布而出的黄底单色封面来自当年罕见的大开本线描版,无疑封面原稿也已不存。未标出版年份,但当出版自上世纪50、60年代,在连环画定价大多仅几分钱的当时,其1.86元的价格令人咋舌,要知道1978年的再版售价也仅8分钱。
      最常见的是1978年的再版线描版黄底封面,穿瀑布而出的画面直接从内页选用。
      其他经典及较好作品:张树德《猴王出世》(冀美)、王万春《猴王出世》(上美)、李云中《水帘洞》(麒麟&九轩)、王学成《花果山》(连创)。


2.       《筋斗云》绘者:刘继卣(线描及刘继卣上色版)(人美)
                         封面:刘继卣
大致对应原著回目:第二回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2.jpg
   图2:《筋斗云》(上色版)连社小精
      入选理由:同上。
      封面:好像只有一幅封面,就是彩图版悟空凌空袭击混世魔王的画面,构图虽来自内页,但上色却比内页有明显区别且更漂亮细腻。近年出版的选用须菩提祖师教诲悟空的内页作封面的线描版就不作封面统计了。
      其他经典及较好作品:同上。


3.       《金箍棒》绘者:刘管斌(连创)
                          封面:刘管斌、刘雪强(共3幅)
大致对应原著回目:第三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3.jpg
图3:《金箍棒》连社大精
      入选理由:续刘继卣余馨,且为刘管斌西游开了一个气场强大的头,也是刘管斌西游连环画中迄今最拔尖的。
      画面精细优美,颇具气势,也具备一定仙气。其中金箍棒的亮相画面瑞霭缤纷,众水族盘绕顶礼,神圣感十足,颇符合原著中此神珍铁在悟空出现前不久开始“霞光艳艳,瑞气腾腾”的描写,不仅震摄了老孙,也震惊了读者,也是众多同题材版本中的最优描摹。
      场景绘制精心细致,东海怒涛滚滚、花果山世外仙境、龙宫阵仗非凡、幽冥界阴气弥漫,都很成功。
      黑美版结尾增加的折叠长页描绘了波涛汹涌的东海边的花果山全景:水帘洞瀑布通海浪,山上旌旗招展,齐天大圣凤翅紫金冠等披挂整齐伫立山头聛睨一切。气势磅礴豪迈。
      封面:刘管斌每画内页必画封面,不画内页偶尔也画封面,且延续了其细腻的内页风格。刘雪强扎根于古典题材老连环画上色领域,也画构图来源于内页的封面。他的色彩感觉非凡,其他上色者无法望其项背。他为连创、九轩西游均画过封面,色彩养眼,这两张封面也是如此。
      其他经典及较好作品:张树德《龙宫借宝》(冀美)、李云中《金箍棒》(九轩)等,另外,华三川的儿童作品《孙悟空大闹水晶宫》也精彩非凡。


4.       《闹天宫》或《大闹天宫》绘者:李翔(连创)
                       封面:李翔(算上《战杨戬》,至少5幅封面)
大致对应原著回目:第四回 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
                            第五回 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
                            第六回 观音赴会问原因 小圣施威降大圣
                            第七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4.jpg
图4:《闹天宫》连社大精
      入选理由:刘继卣的国宝级惊世之作《闹天宫》虽仅是8幅年画,但很多人物形象、装束、动作及八卦炉造型和构图至今在包括本册在内的后续西游绘画作品中余音袅袅,不绝于耳……。
      李翔的这部应该是慢工出细活的作品系将连创《闹天宫》《战杨戬》两册小精合二为一。作品中,花果山洞天福地、天庭仙云缭绕、神仙各俱其貌、仙女婀娜养眼。全书描绘精细的文戏武戏皆很成功,而反映画家掌控功力的众神各显神通围攻美猴王的武打大场面的画面层次分明,收放自如,繁而不乱。他画的天庭宫阙,建筑的透视及构造精细准确,宫殿前飞过的瑞鹤,隐隐透出若有若无的古画意境。
      整部作品非常耐看且情节完整,算得上李翔西游作品迄今的最高峰,本人认为已经接近或部分超过同题材传统优秀作品,读来荡气回肠。
      封面:李翔自己所绘,一律选用武打场面,气势宏大,一丝不苟,色彩悦目。李翔为其他人的西游作品所绘封面也是如此。
      闹天宫题材被改编成种类繁多的连环画,名家广有涉及,佳作叠出。陈光镒《大闹天宫》(新美术&上美)刘宗汉《齐天大圣》+徐燕荪、金协中《蟠桃会》(冀美)、乐小英、戴敦邦《大闹天宫》(江苏)、李梗《孙悟空大闹天宫》(辽美)、李维康《石猴出世》(黑龙江)、李云中《反天庭》(九轩)等,徐宏达画了一半,多年后由李明续完的同名作品,也值得一观。


5.       《五行山》绘者:李翔(九轩)
                         封面:李翔(至少3幅封面)
大致对应原著回目:第六回 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
                             第七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5.jpg
图:《五行山》黑美大精
      入选理由:情节与《闹天宫》后半本基本重复,但五行山系西游中孙悟空从反抗到皈依的转折,保留单独分册为妥。
      与《闹天宫》在画法上无缝衔接,两者各有千秋,绘画风格明显增加了墨色渲染,画技似乎比《闹天宫》更游刃有余,角度选择也见匠心,还添加了跨页的长幅武打画面,对人物群像渲染更显充分。孙悟空逃出八卦炉却被压五行山的画面比《闹天宫》画得更气势。
      其他较好版本:隗刚《五行山》(连创)、王万春《五行山》(上美)。


6.       《观音东行》绘者:张君、张刃杰(老连堂)
                             封面:葛荣环
大致对应原著回目:第八回 我佛造经传极乐观音奉旨上长安
      6.jpg
图6:《观音东行》黑美小精
      入选理由:人物形象古雅,线条飘逸,仙气弥漫,神话色彩强烈,韵味十足。据说这是源自明清绣像画法的复古风,颇有明代金陵大业堂刻本《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回前插图之风。手捧连环画,似在欣赏年深日久之作,读来却清雅脱俗。其盎然的古意与古典名著底蕴相合。
      原希望张君、张刃杰能为老连堂西游多贡献几本,无奈几成断尾。还是希望老连堂能重新踏上漫漫西游之路。
      封面:采用老式年画画法,非常漂亮,尤其是葛荣环的作品,是老连堂西游的一大看点。
      其他较好版本:李明的《寻经僧》,付爱民的《寻访取经人》,付虽笔法出色,但二师兄太难看,人家天蓬的架子可一直端着,不会像书中这般猥琐,沙僧也不太理想。


7.        《唐僧出世》绘者:付爱民(冀美补绘工程)
                              封面:付爱民
大致对应原著回目:附录 陈光蕊赴任逢灾江流僧复仇报本
      7.jpg
图7:《唐僧出世》冀美50开
      入选理由:李翔《唐僧出世》细腻传神,运笔洒脱,但付爱民这版的唐僧更显英俊刚毅,这样的形象才显坚忍不拔,能经受九九八十一难。而有恩必报的洪河龙王及陈光蕊殷温娇伉俪、殷开山等形象也塑造成功。
      封面:与内页画法同样出色,还有点水彩画感觉。
      其他较好版本:李翔《唐僧出世》(连创)、李明《访经僧》(九轩),值得一提的是,李明版陈光蕊遇害后魂魄被处理成悠悠荡荡虚幻状,别出心裁。还有黑美《唐僧故事屏》彩绘,景祥画。


8.       《梦斩泾河龙》绘者:付爱民(冀美补绘工程)
                                封面:付爱民
大致对应原著回目:第九回 袁守诚妙算无私曲 老龙王拙计犯天条
                             第十回 二将军宫门镇鬼 唐太宗地府还魂  前半回
      8.jpg
图8:《梦斩泾河龙》冀美50开
      入选理由:泾河龙王的老迈迂腐且偏听偏信、袁守诚的老谋深算不动声色以及唐太宗的帝王风度、魏徵的人神合一、秦琼和尉迟敬德的战神气势……在付爱民笔下栩栩如生,都给人留下深刻影响。画家运笔潇洒,采用了按需搭配墨色浓淡的绘制方式,布局得当,立体感、透视感、层次感丰富,每一幅都值得细品。
      付爱民自称画一幅要花几天甚至十几天。看了作品后,感到画家所言不虚。
      封面:选择了宫廷御用画家正在绘制门神的场景,凸显了震慑力。
      其他较好版本:卢延光《魏徵斩龙王》(上海少儿)、李翔《斩龙王》(连创)。


9.       《游地府》绘者:王学成(连创)
                          封面:刘管斌、卢波(共2幅)
大致对应原著回目:第十回 二将军宫门镇鬼 唐太宗地府还魂  后半回
                            第十一回 还受生唐王遵善果 度孤魂萧瑀正空门
      9.jpg
图9:《游地府》川美大精
      入选理由:充溢着自然而然生出的森森之气。不像其他版本血淋淋地在画面中直接显示恐怖,本册基本没有渲染血腥画面,而是通过黑白、简繁、画面变焦切换对比等多种手段,让读者油然生出毛骨悚然感。
      人物绘制特写、近景、中远景布局及运用恰当。
      其他较好版本:姜才华《斩龙王》(九轩),而张昊民《斩河龙》(九轩编外),有老版本风采。


10.  《水陆大会》绘者:?
大致对应原著回目:第十二回 玄奘秉诚建大会 观音显象化金蝉
      此情节大概只出版过两种以之为书名的连环画,分别是老连堂的贺丽版《水陆大会》及九轩编外李芒的《水陆会》。但其实水陆大会只是其中的部分篇章。
可惜贺丽的画面自带仙气但画技欠缺很多,李芒有画技但画面变形粗放,均不够理想。
      连创的《观音传宝》也涉及此情节,但内页涉嫌大量的各种西游连环画的“借用”,大精却照出不误,期盼连创能请其他画家重画内页。
      只能等待好一点的作品问世。


11.    《两界山》绘者:王学成(连创)
                        封面:卢波(共3幅)
大致对应原著回目:第十三回 陷虎穴金星解厄 双叉岭伯钦留僧
                             第十四回 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
      11.jpg
   图11:《两界山》黑美大精
      入选理由:王学成的又一部西游佳作,画面舒展,风格收放自如、留白得当。有时惜墨如金、有时不厌其烦。配景设置具匠心,时而古木参天、浓荫蔽日,时而修竹掩映、溪流湍急,读者如身临其境。而大唐法门寺建筑的构造绘制细致且总体造型准确,宏伟感神圣感强烈。
      孙悟空、唐僧、敖广、刘伯钦等形象鲜明。“挨批”后的悟空分开水路浪涛翻卷的画面显示其野性且怒气未消,东海龙王谆谆开导“开小差”的悟空时形象慈蔼、诚挚,充分显现了龙王捐弃前嫌,真心希望大圣早日修成正果的心态。
      缺唐僧念经、刘父托梦情节,可参阅孙福林版。
      封面:卢波为冀美、连创西游画了不少封面,前期似仿胡若佛,后期完全是自己的风格且画面繁复多变密不透风,却未让人感到压抑。色彩悦目、富装饰性及魔幻性,具备很强的观赏性。卢波的封面也是连创西游总体水准高于九轩的原因之一。他为本册前后画过3遍封面,非常典型地反映了画家绘画风格的演进。
      其他较好版本:盛锡珊《紧箍咒》(冀美)、王万春《悟空拜师》(上美)、孙福林《两界山》(老连堂)。孙参绘过多本黑龙江人民版西游,并不见佳,孰料多年后的几本老连堂西游却如脱胎换骨,很有韵味。


12.    《收白龙马》绘者:张鹿山(冀美)
                            封面:张鹿山?卢波(收藏版),郑家声、杨秋宝(大可堂)(共3幅)
大致对应原著回目:第十五回 蛇盘山诸神暗佑 鹰愁涧意马收缰
      12.jpg
   图12:《收白龙马》冀美金砖
      入选理由:初版于1959年3月。在传统白描基础上加明显墨色皴擦,张鹿山独有的老连环画风味浓郁,带有一丝若隐若现的未成熟期的连环画风。所显示的上世纪50年代的审美价值放到现在看也未觉过时。
      观世音菩萨、行者、唐僧、木叉及西海龙子的三种形态:三太子、玉龙、白马等形象都塑造得很成功。在同题材作品中最耐看,唯情节稍嫌单薄。
      封面:采用年画或月份牌画法,画面色彩亮丽夸张,很好看。
      其他较好版本:孙福林《白龙马》(老连堂)。


13.    《佛衣会》绘者:李广(连创)
                        封面:李广、刘雪强(共4幅)
大致对应原著回目:第十六回 观音院僧谋宝贝 黑风山怪窃袈裟
                            第十七回 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观世音收伏熊罴怪
                            第十八回 观音院唐僧脱难 高老庄大圣除魔  前半回
    13.jpg
   图13:《佛衣会》连社大精
      入选理由:一本一眼就被我认定是完美西游中展示该情节的不二作品!
      李广的这本作品构图融入动漫手法,充满灵气,人物动态十足,绘制大胆。
      唐僧师徒造型很成功:悟空的动作猴性十足,且乐观爱寻开心;唐僧形象俊逸更突出其隐忍。孙悟空在抖开锦镧袈裟时的得瑟、唐僧对管不住的弟子的无奈得到淋漓展现。
广智广谋的凶残奸诈又愚蠢的神态通过画面充分显现,而金池长老的形象有参考82版电视剧的可能性,但其狡黠、得意、卖弄及失落后不择手段的觊觎贪婪奸佞丑陋嘴脸表现的比剧中人物更入木,非常成功。
      作品也具备了一定程度的仙气。在各同题材作品中,本册中的辟火罩造型也最有想法,且并不是被拿而是“飘”在广目天王手上,充分显示辟火罩是个神奇的宝物。而唐僧念紧箍咒惩罚悟空的画面想象力丰富,读者似乎也感受着悟空的疼。
      黑美版在起首增补的几幅闹天宫的画面视角独到还从未在同题材作品中见过,极具匠心。可惜李广的西游作品太稀缺。
      其他较好版本:冀美张鹿山版《黑风山》一度是我最喜欢的西游连环画,但情节偏简、人物缺失。另外,杨晓晖《黑风山》(江苏)尚可一观。


14.    《高老庄》绘者:王万春(上美)
                        封面:王重圭
大致对应原著回目:第十八回 观音院唐僧脱难 高老庄大圣除魔  后半回
                             第十九回 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前半回
    14.jpg
    图14:《高老庄》上美阅读版
      入选理由:同题材作品非常多,但要找一本理想的却不容易。陈缘督和朱丹枫、钱笑呆等的同名作品虽均有可取之处,但不是情节太简单如冀美版,就是虽有三打遗韵但风格略嫌粗放如钱版,或者像颜梅华版其他方面都不错唯穿“七分裤”的老孙形象不成功。
      而这已是上美第三版《高老庄》了。王万春画技过硬,落笔飞快。这本作品没有明显缺点,情节也基本完整。
      孙悟空、唐僧的形象中规中矩,最成功处是塑造了神形并肖的“呆子”——猪八戒及其化身的黑胖大汉有蛮力且又饿又馋又痴的色迷心窍的形象和神态,面对忸怩作态的“高翠兰”,猪刚鬣焉能不“如实招供”……。而“露馅”后自以为别人奈何他不得的满不在乎的挑衅神情和裹挟滚滚黑雾飞沙走石来去无踪的画面,活脱脱的“夯货”嘴脸。高太公、高才等人物及家境殷实的高家房舍的刻画也较成功。
      八戒来历交待偏简单,可从李明版第55页参看猪八戒投胎失误后出世即造孽的画面。
      早就听说王万春在单独担纲整套西游连环画,但却只闻楼梯响。
      封面:王重圭是上美画西游老手,不仅画过《红孩儿》,还画了不少封面,与夏书玉还合作用色彩重新勾绘了夏的名作《狮驼国》。但效果好的不多,这张封面构图采自某内页,算王氏封面的佼佼者。收藏版和阅读版书名均为书法题字,但小精居然用了电脑字体,大煞风景。
      其他较好版本:冀美陈缘督和朱丹枫、上美钱笑呆、上美颜梅华、九轩李明的同名作品及韦庆《云栈洞》(连创)等以及辽美曹永、黄绂的年画连环画《猪八戒招亲》。


15.    《浮屠山》(《高老庄》片段),绘者:颜梅华(上美)
        上美第二版《高老庄》的第69~78页。
大致对应原著回目:第十九回 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后半回
    15.jpg
    图15:上美64开《高老庄》选页
      入选原因:此片段虽不甚起眼,很少有作品涉及,且无法构成单本作品,但却颇为重要。虽然王学成一炮打响的连创西游开山之作《杏仙会》中的前段《禅师戏猪猴》就是浮屠山的故事,且仙味浓郁,但鉴于《杏仙会》已是荆棘岭片段的入选作品,就不拆分了,而颜梅华版除孙悟空形象不理想,其他都还过得去,与王万春的《高老庄》画法也能衔接。


16.    《黄风岭》绘者:池振亚(冀美)
                         封面:胡若佛;卢波(复刻胡版);郑家声、杨秋宝(大可堂)
大致对应原著回目:第二十回 黄风岭唐僧有难 半山中八戒争先
                          第二十一回 护法设庄留大圣 须弥灵吉定风魔
16.jpg
        16:《黄风岭》冀美金砖
      入选原因:其实老连堂孙福林版也非常好,且充溢着古韵,完全有资格入选。
      考虑到两者各有千秋,对老版本还是想略作倾斜,所以还是选池振亚的作品。池的西游作品绘制孜孜不倦,有古典意味,笔法细腻,细看也毛病不多。
      池是冀美西游册数画得最多的,但孙悟空面貌总有点僵硬。
      封面:胡若佛的封面和他的内页一样脍炙人口,除了本册,胡还为冀美西游画了大量其他封面。
      其他较好版本:孙福林《黄风岭》(老连堂)、赵戟《黄风岭》(九轩)。


17.    《流沙河》绘者:全凤彬(连创)
                        封面:全凤彬(共2幅)
大致对应原著回目:第二十二回 八戒大战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净
      17.jpg
图17:《流沙河》黑美大精
      入选原因:全凤彬共为连创西游画了三本,本人最喜欢这本。
      画面有点另类,人物造型略带夸张,人物动作尤其是打斗场面的大幅度动态让人过目难忘,八戒、沙僧在水下分开水路驰骋形成的串串水泡方向感十足,似乎要破纸而出,八戒在河中远端呼啸而来的画面好像能听到哗哗的水声和风声。这种画法不管是否全凤彬独创,至少本人在他处未见。猪八戒抡钉耙的动作幅度让人领略其天蓬元帅级别的膂力,真正体会到什么叫“筑”,充分显现刚加入取经团队的八戒对立功的迫切感,全无后来的慵懒惰怠。
      采用多幅跨页长幅画面,对流沙河恶浪滔天的环境渲染和空中水下上下打斗的场面营造非常有效,读来荡气回肠,非常过瘾。
      封面:全凤彬不仅为自己的分册画封面,还为连创西游其他分册贡献了多幅作品。他的封面与内页风格一脉相承,加上用色大胆漂亮,令人赏心悦目。
      其他较好版本:张君、张刃杰《流沙河》(老连堂)。


18.    《戏八戒》绘者:?
大致对应原著回目:第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该情节可能只有香港美丽社版王祖元《惩猪八戒》、连创张仲衡《戏八戒》的单册,前者属于蔓延至香港的画匠风。后者笔法虽稚拙,但绘制认真,换种口味观赏亦未尝不可。九轩王少斌版《流沙河》也画了这个故事,但整体感觉平庸。以上均达不到入选“完美”的最低标准
     还是留着填空吧。


19.    《五庄观》绘者:韦庆(连创)
                        封面:卢波、刘雪强(共2幅)
大致对应原著回目:第二十四回 万寿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观行者窃人参
                             第二十五回 镇元仙赶捉取经僧 孙行者大闹五庄观
                              第二十六回 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
19.jpg
图19:《五庄观》川美大精
      入选原因:看得出韦庆善于画树,画充满沧桑感的殿宇、院落也拿得出手。
      作品各页面各角度中,人参果树这颗有别于普通大树的参天灵根画得充满气韵、虬枝苍劲、根茎缠绕、枝繁叶茂,浓荫中九千年成熟一次万年方可品尝的人参果若隐若现,熠熠生辉,更显宝贵异常。相比之下,很多同题材作品中的人参果树就显得气韵不足了。
      苍茫群峰掩映的五庄观世外桃源、仙气飘渺……这些,奠定了作品成功的基础。
      画人物应非韦庆特长,但书中人物也没有明显短板。
      个别画页人物、器物显别扭,建议修改。
      其他较优秀作品:史殿生《孙悟空三岛寻方》(辽美)、李明《人参果》(九轩)。


20.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初版+“干校版”)绘者:赵宏本、钱笑呆、王亦秋(上美+上海人民)
                                                                    封面:赵宏本、钱笑呆?(初版及干校版均未署名);另有人美再版刘继卣单独及同任率英合绘的2幅封面;连社再版、上美竖大精分别使用赵宏本、刘继卣的三打图(总计6幅)
大致对应原著回目:第二十七回 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第二十八回 花果山群妖聚义 黑松林三藏逢魔
      20.jpg
图20:《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上美大精
20A.jpg
图20A:《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干校版)上海人民
      入选原因:这部首先以宣纸版形式问世于1962年1月的作品凭一己之力将原著中不太起眼的章节变成了可以代表整部《西游记》的典型,并达到了西游记连环画的最高境界!也是西游题材获连坛最高奖作品,被奉为圭臬而广为传布。还衍生出12幅年画版及同样杰出的“干校版”(1972年9月一版一印)。赵、钱各展所长的合作完美诠释了何谓“珠联璧合”。
      画家创造了嫉恶如仇除恶务尽的孙悟空、面相庄严心善固执的唐僧、凡心未泯搬弄是非的猪八戒、忠诚厚道意志坚定的沙和尚等形象,为后续西游作品广为借鉴。孙悟空的面貌本人认为是最符合原著“毛脸雷公嘴”的。
      赵宏本创作前曾赴浙江山区写生,作品中的奇峰削屻奇葩异卉都源于生活。
      其实1950年代三打可能已开始萌芽,钱笑呆画过一幅类似年画的孙悟空火眼金睛盯“村姑”的彩稿,这幅人物造型及构图与20年后的“干校版”第25页几乎完全一致。
      作品采用纯白描,没有任何墨色皴擦的散点透视手法,达到的效果却出神入化。
      时而仙云缭绕,时而瘴气弥漫。参天古树、嶙峋怪石、崎岖洞窟无不衬托环境及人物心境,心理暗示强烈。赶跑孙悟空那幅,唐僧面向的那颗松树的虬枝就如同张开的利爪、树洞好像露出獠牙的血盆大口,还有一只凶狠的眼睛若有若无地紧盯,让人捏一把汗。而白骨精被消灭后,树木、怪石的形态就柔和了。
      人物变幻过程的虚实衔接,“干校版”第88页甚至还出现“变中变”,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大呼过瘾。
      仙云缭绕泉水琤淙绿意盎然的水帘洞亦真亦幻,与刘继卣的《水帘洞》相映成趣,充分体现了世外桃源、人间仙境的意蕴。与寸草不生的白骨洞处处显现的“骷髅感”及隐隐的妖氛形成鲜明对照。
      这本杰作,不仅是西游作品的扛鼎之作,在整个连坛也属最顶尖作品之一。
      包含不少原著其他章回的元素和再加工,造成后半本与原著区别较大,白骨精被打了四次。但有的情节增加的很合理,如白骨精炫耀变化本领,使唐僧彻底相信孙悟空前面打的就是妖怪,而我一直感到,原著中直到最后,唐僧对孙悟空在白虎岭打死的究竟是人是妖仍未彻底释怀。
      未出现白虎岭的地名,弱化了八戒见色失态的细节,缺瓷罐中的炒面筋变蛤蟆、白骨精秒变骷髅、八戒屡进谗言、唐僧写贬书、悟空施法硬拜以及被逐回花果山后打击戕害群猴的猎户及重振河山的情节。可从李翔《白虎岭》中参看第58-88页。
      封面:封面体系繁复。
      初版:除宣纸版外,采用封面封底连续的长幅画面,是老版本中的唯一。采用棕色底版,基本不作背景渲染。位于封底的猪八戒有点凶悍狡黠,同钱笑呆《女儿国》以及他的一帧单幅立轴《唐僧师徒西行图》中的造型相似,该封面应该是赵、钱合作绘制。上美大精封面非常清晰,显示原稿尚在。而人美再版时刘继卣画的封面无疑已不存。
近些年连社再版、上美竖版大精分别借用的赵宏本、刘继卣的独幅三打图,虽非度身定制,但画面均很精彩。
      “干校版”:封面堪称所有西游连环画中的最佳封面。构图及人物形态参照了老版本棕底封面,层次非常讲究,远、中、近景层次布局精当,散点透视带来无穷的画面深度,“毛脸雷公嘴”的孙悟空威风凛凛地位于画面中央,雉鸡翎也残缺了的白骨精则缩在角落疲于招架,比初版封面更显狼狈。师徒四人还有白龙马都出场了且表情各异:在认清妖怪后的唐僧指点下脸型憨厚的猪八戒抡钉耙助阵,沙和尚牵着白龙马隔岸观战落得清闲。此时钱笑呆已去世,赵宏本参绘的可能性极大。
      该封面还有多种“变体”,吉林重印、朝文版、蒙文版的封面都是分别临摹的,虽看起来差不多却别扭。
      人美上世纪70年代再版时由刘继卣、任率英的合绘封面多次出现在再版中,原稿似尚存。
      外文社各种语言的大开本版蓝底封面主体画面来自上美初版。包括上美的宣纸、60典藏等很多再版封面都是截取三打年画的某幅局部,以上封面均不作统计。
      其他较优秀作品:刘宗汉《波月洞》、李翔《白虎岭》、王万春的《白虎岭》和《三打白骨精》、孙文然《白骨精》,郭德森《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及赵文贤的同名作品。后两种系年画连环画。


21.    《智激美猴王》绘者:郑家声(上美)
                               封面:郑家声?(初版未标绘者)、郑家声(猴标版封面)(共2幅)
大致对应原著回目:  第二十八回 花果山群妖聚义 黑松林三藏逢魔 后半回
                               第二十九回 脱难江流来国土 承恩八戒转山林
                               第三十回 邪魔侵正法 意马忆心猿
                               第三十一回 猪八戒义激猴王 孙行者智降妖怪
21.jpg
图21:《智激美猴王》上美大精
      入选理由:问世于1958年,这是初出茅庐的郑家声一鸣惊人的力作,精细度远胜他后来为冀美所画的《天竺国》,虽然后者还属上乘。
      本书画面描绘细致,唐僧外表庄严不可侵犯、沙僧粗莽中显忠厚,八戒、白龙马塑造也较成功,可惜孙悟空形象有点平淡。黄袍怪形象非常成功,后来多本同题材作品的黄袍怪形象都有本书的影子,有理由相信82版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的黄袍怪也借鉴了郑氏的这部作品。
      宝象国的宫殿画得气势轩昂,充分展示了中国古典建筑之美。全书不足之处是“仙气”稍逊。
      未出现公主“百花羞”的名字。公主前身与奎木狼的关系未交代,参见李翔版《波月洞》第118页。缺失白龙马取经途中唯一出手救唐僧这一不可或缺的显示白龙马忠义品格的情节及黄袍怪酒后生啖宫女的血腥画面。可从《波月洞》参看第77~91页画面。
      封面:初版原稿丢失,再版不是毫不相干的重画就是水准一般的摹本,大精用老版修图,免了追求老版本封面的本人花高价购旧版的负担。
      其他较优秀作品:刘宗汉《波月洞》、李翔《波月洞》,但李翔版最大败笔是迫不及待“西域化”,国王画得更像个酒囊饭袋。另外,张泽苾的《宝象国》(津美)左字右画,文字有趣,封面也很漂亮。


22.    《莲花洞》绘者:赵戟(九轩)
                         封面:项之华、王湧喆(共3幅)
大致对应原著回目:第三十二回 平顶山功曹传信 莲花洞木母逢灾
                             第三十三回 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
                             第三十四回 魔王巧算困心猿 大圣腾那骗宝贝
                             第三十五回 外道施威欺正性 心猿获宝伏邪魔
22.jpg   
        22:《莲花洞》连社小精
      入选理由:原先是选池振亚的《平顶山》的,忍痛割爱的原因是情节缺失太多太多,且妖魔鬼怪形象平淡,不如几十年后的原创后生那般敢画。
      赵戟为九轩画了四本西游,想象力和敢画是其标配,还有点剑走偏锋。
      枯树荒草、嶙峋巨石、涡卷般的妖洞,画家在背景上就营造出漫漫西行路的坎坷。而他画妖怪似乎特别有心得,对金角、银角,在富于想象力的前提下还算笔下留情,因为毕竟那是太上老君的看炉童子幻化来考验师徒意志的,最后从葫芦中倒出的两位小童原身,居然萌态十足。而对其他妖魔,则怎么丑陋恶心就怎么画。妖洞画面似乎弥散出阵阵腥风……连友吃饭时最好别看,否则可能影响食欲和消化。
      本册在脚本上对原著的情节基本都覆盖到了。
      其他较好版本:池振亚《平顶山》(冀美)、汪玉山及冯墨农《孙悟空大破平顶山》(浙江东海)、徐正平《真假葫芦》(上美)、王万春《真假葫芦》(上美)、王学成《平顶山》(连创)。华三川的儿童作品《孙悟空大战平顶山》也非常好看。

23.    《真假国王》绘者:徐正平、徐庚声(四川)
                            封面:赵映囧
大致对应原著回目:第三十六回 心猿正处诸缘伏 劈破傍门见月明
                             第三十七回 鬼王夜谒唐三藏 悟空神化引婴儿
                             第三十八回 婴儿问母知邪正 金木参玄见假真
                             第三十九回 一粒丹砂天上得 三年故主世间生
23.jpg
图23:《真假国王》四川人民
      入选理由:汪玉山等的冀美《真假唐僧》很不成功,而以同为上美老画家的徐正平领衔的四川版,却当得起绘制过三国龙头篇的连坛名家的声望。
      这部作品绘制手法洗炼,线条流畅醇厚,简繁得当,人物神态在略带夸张中体现准确,衣纹线舒畅洒脱,树木、云彩、建筑的表现均比较成功,充分展示了徐正平后期的炉火纯青的连环画风格,而且比他为上美三国重绘的《战长沙》、《空城计》及《陈玉成》等更细腻耐看。虽然情节相对简单,但重要情节基本完整。
      川版西游套书的知名度不及冀、湘,但本土画家和外埠绘者合力,展现出川版的特色,也颇有包括本册在内的几本佳作。
      封面:全套封面设计统一,辨识度很高,这本出自川籍画家赵映囧之手,色彩鲜艳,有一定装饰效果。
      其他较好版本:全凤彬的《乌鸡国》(连创)本也有入选可能,无奈司马谈的脚本惜墨如金,精简了宝林寺唐僧借宿遇冷、住持前倨后恭这一吴承恩暗讽明代社会世态的情节和悟空变身“立帝货”、太子夜访母后、悟空在兜率宫向防贼似的太白金星“狮子大开口”等大量必不可少或有趣内容。


24.    《勇擒红孩儿》绘者:陈安民(湘美)
                               封面:杨福音
大致对应原著回目:第四十回 婴儿戏化禅心乱 猿马刀归木母空
                            第四十一回 心猿遭火败 木母被魔擒
                            第四十二回 大圣殷勤拜南海 观音慈善缚红孩
24.jpg
图24:《勇擒红孩儿》黑美大精
      入选理由:湘美以上美三打为绘制依据的噱头,无形中推高了读者的要求,我当年就很失望。若不看封面,又没有陈安民的两本,湘美西游可能就是一个西游品种而已。陈差不多是以一己之力,撑起了大半湘美西游的声誉。
      陈安民的作品在整套湘美西游中辨识度很高。全书画面清新脱俗,绘制手法工笔中显豪放。孙悟空、唐僧师徒形象虽源于赵钱的三打,但画家并不拘泥地呈现自身风格。而红孩儿这个三百多岁的小魔王加小无赖的戾气、刁猾、自大和难驯的野性则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山石、树木、水景等也显出较强造型功力。
      封面:绿底外框加白色书法标题及红色印章,像参考了上美三国的装帧,整齐漂亮。以杨福音为首的封面彩绘非常出色、夺人眼球。已有大开本封面画册推出。
      其他较好作品:池振亚《火云洞》(冀美),古典意味浓厚,是池的最佳西游作品,若不是过于简单,可能就入选了。


25.    《黑水河》绘者:隗刚(连创)
                         封面:项之华(共2幅)
大致对应原著回目:第四十三回 黑河妖孽擒僧去 西洋龙子捉鼍回
         25.jpg
   图25:《黑水河》川美大精
      入选理由:隗刚的优秀作品。隗刚是唯一掺和了连创、九轩、上美三家的原创西游套书的画家,看来其传统白描画法颇为吃得开。
      本书笔法工整流畅、一丝不苟,充满传统白描连环画的韵味。不明显夸张、动静相宜,其“复古”的画法在原创界显得很难得,经得起细品。隗被认为风格像赵三岛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沙僧水下挑战鼍龙的取经途中为数不多的露脸时刻被画家刻画得很生动。
      成功塑造了众多龙的形象:西海龙王敖闰和摩昂太子及龙生九子等众多龙的形象各具其貌,绝无雷同。唯一的反派鼍龙则突出了其蒙昧无知的浑相和蛮横相。还较好拿捏了西海龙王对孙悟空又敬又怕的神态。
      说句题外话,连创西游大精的隗刚作品都像无原稿印刷,清晰度堪忧。
      封面:项之华算得上绘制西游封面的高手,色彩感很好,观赏性较高。他为连创所绘封面的水准高于九轩。他的九轩封面中不少孙悟空的僧帽造型都很别扭。


26.    《车迟国》绘者:隗刚(麒麟&九轩)
                         封面:李云中及李志明、王湧喆(共2幅,弃彭庆峰封面)
大致对应原著回目:第四十四回 法身元运逢车力 心正妖邪度脊关
                             第四十五回 三清观大圣留名 车迟国猴王显法
                             第四十六回 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26.jpg
    图26:《车迟国》山东小精
       入选理由:隗刚又一部西游佳作、也是麒麟&九轩西游成功的开篇作品之一,师徒四人的造型奠定了隗刚乃至九轩西游的绣像标准。与上一本又能完美衔接,经得起反复咀嚼。
       孙悟空三兄弟变身后戏弄国师的踊跃状及悟空唐僧师徒两人与妖道斗法的画面完美再现原著情节,读来过瘾且趣味十足。
       画家将风婆婆、巽二郎等多位天神和龙王的造型及施法过程展现得较成功。而三位妖道则被画得邪气十足且一副自讨苦吃的唯我独尊自作聪明相。
       悟空在油锅故意隐身后唐僧极少见的对悟空的情感流露的感人细节脚本似乎还应渲染得更充分些。
       其他较好作品:项维仁的《车迟国智斗三妖》是辽美一等奖版中罕有杰作,故隗刚的位置并不太稳当。而王学成的《斗三仙》构图匠心独运,可惜王为连创西游画的册数多,没了新鲜感及创作欲,有点“油”了,勾线过于粗放、随意,与《杏仙会》等有较大差距,但仍值得欣赏。


27.    《通天河》绘者:陈光镒(新美术&上美)
                       封面:陈光镒?(未标绘者)
大致对应原著回目:第四十七回 圣僧夜阻通天水 金木垂慈救小童
                             第四十八回 魔弄寒风飘大雪 僧思拜佛履层冰
                             第四十九回 三藏有灾沉水宅 观音救难现鱼篮
27.jpg
    图27:《通天河》上美大精
      入选原因:这部1955年底问世的作品,在刘继卣的《水帘洞》亮相前,当坐西游连环画的头把交椅。本册作品迄今可跻身所有西游题材连环画的前五。
      上天入水、腾云驾雾,陈光镒通过西游题材中当年不太多见的笔墨皴擦手法创造了奇幻的明暗转换的多层次场景:通天河滔天的浊浪、漫天的乌云、茫茫的积雪展现得真实又虚幻,完美渲染了通天河的奇诡险恶氛围。画家的素描及透视天赋毕现,这对源于解放前拜师学艺的画家难能可贵。作品形成了唐僧师徒的陈氏独有造型。画面中,孙悟空纵起筋斗云划过天际的云迹、鲤鱼精的色厉内荏的神态让人印象深刻。后续版本鲤鱼精的造型或多或少都受到该版影响。
      本书如果四色印刷,观感的提升将是天翻地覆的。
      陈光镒总共画过5至6部西游作品,新美术时期就有包括本册在内的3种,后期还为四川西游画过2册,均属上乘之作,但一直没有超过《通天河》的。冀美西游署名陈云波的《小雷音寺》被认为也是其作品,师徒四人形象和绘画风格几乎与本书如出一辙。
      封面:属上美老版西游少数原稿尚在的作品。结合了水彩绘制手法,色彩通透亮丽,包括白龙马在内,成功抓住了师徒陷入冰窟瞬间的猝不及防的神态,张力十足。问世以来各版本从未标注绘者,但与内页相一致的神韵使我认为陈光镒所画无疑。
      与该册几乎同时诞生的冀美刘凌沧《大闹通天河》同样出色,是本人最喜欢的冀美西游之一,还买了非常厚重的原稿原寸版本,惜乎篇幅太短。两者画风类似,刘氏的鲤鱼精在师徒四人踏冰过河时水底施法、师徒三人和马匹塌陷水中唯悟空腾空而出的构图充满想象力,新颖超前,已略显动漫风格。
      沈晋田的同名老版年画连环画充满古意,值得欣赏;九轩王湧喆重绘版和连创倪春培的同名作品也可一观。另外,安徽美术版古干、于绍文同名作品虽有点卡通,但画面有汉砖画的感觉,这种风格在西游连环画中可能别无分号。


28.    《金兜洞》绘者:王学成(连创)
                        封面:李翔、卢波
大致对应原著回目:第五十回 情乱性从因爱欲 神昏心动遇魔头
                             第五十一回 心猿空用千般计 水火无功难炼魔
                             第五十二回 悟空大闹金兜(山兜)洞 如来暗示主人公
28.jpg
    图28:《金兜洞》川美大精
      入选原因:延续了自《杏仙会》始的风格,人物背景衬托的像《朝元仙仗图》般的线描神仙群像,对营造缥缈的仙气异常有效。这个画法必须耐得住寂寞,王后来画多了有点“疲”了,舍弃了这种画法,质量就明显下降了。
      猪八戒误入妖精幻化的宅邸的隐患密布的阴森感自然流露。
      打斗画面激烈热闹、无数金箍棒及其他宝物被金刚琢套走的画面密集震撼。而哪吒三头六臂的神通,结合其斩妖剑、砍妖刀、缚妖索、降妖杵、绣球儿、火轮儿等大堆兵器法宝却演绎得如此细腻生动,繁而有序,接近化境。
      画家心思缜密,连太上老君金刚琢被青牛精盗走后盒中软垫留下的圈形压痕也未忽略。
      不足之处:原著中,老孙对玉帝最多“唱个大喏”,这次虽因兵器丢失缺乏底气,但也不过放软语气“打个深躬”。所以作品中孙悟空下跪画面必须修改,否则损害大圣形象。
      其他经典或较好版本:稳坐所有经典老版西游厚度之冠的王左英名《金斗洞》的江西版是该题材最早的杰作,也完全可入选“完美”。上美隗刚、九轩赵戟的同名原创画风迥异却同样不错。其他版本都将金刚琢画成简单圆环,唯赵戟版是准确体现原著描写的“连珠琢头”,这点非常佩服。


29.    《女儿国》绘者:钱笑呆、曹增潮(冀美)
                         封面:?(未标绘者)
大致对应原著回目:第五十三回 禅主吞餐怀鬼孕 黄婆运水解邪胎
                             第五十四回 法性西来逢女国 心猿定计脱烟花
                             第五十五回 色邪淫戏唐三藏 性正修持不坏身
29.jpg
    图29:《女儿国》冀美金砖
      入选原因:问世于1961年9月,钱笑呆三打外的又一部西游杰作,像是为《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问世作的铺垫和预热。
      有理由相信这部纯白描作品与《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是同时创作、交叉绘制的,悟空、八戒等已显出三打神韵,而唐僧的面相已与三打非常接近。卯日星官等神仙特征鲜明,而蝎子精、如意真仙等妖邪造型经典。线条绘制流畅、画面简繁得当,细腻悦目。同时充分展示钱笑呆以描绘仕女题材见长的特点:这次是“土洋结合”,其笔下的远离 大唐的异国女王虽妩媚但不失王者的雍容气度,而不像有些作品女王只剩小鸟依人了。
      比较成功地塑造了女儿国的地形地貌,而上至女王下至民妇的装束也让人相信女儿国的女人就是如此穿戴。
      其他较好作品:李翔《西梁国》(九轩)、王学成《西梁女国》(连创)。


30.    《六耳猕猴》绘者:刘管斌(连创)
                            封面:刘管斌、卢波(共2幅)
大致对应原著回目:第五十六回 神狂诛草寇 道昧放心猿
                             第五十七回 真行者落伽山诉苦 假猴王水帘洞誊文
                             第五十八回 二心搅乱大乾坤 一体难修真寂灭
30.jpg
    图30:《六耳猕猴》川美大精
      入选原因:这是个很重要也很具悬念的故事,自此后悟空和唐僧及整个团队真正戮力同心:孙悟空战胜了“心猿”,唐三藏虽固执依旧但再未用紧箍咒压制孙行者,而且不再听信木母的谗言。
      刘管斌包括此作的《金箍棒》后续作品在精细度上虽有下降,但无论是画面角度选择还是情境调度,均值得细细品味咀嚼。
      真假猴王的大篇幅从天上打到地下,最后直赴灵山方见分晓的各种场合的显神通、秀武功,不仅热闹,从构图、姿态等各角度把控,没什么雷同感。
      谛听这个形象很逼真,有似曾相识感,画家可能参考了陈光镒的《真假猴王》。
      而刘管斌的山水背景都很壮丽秀美,他为连创西游画的五本作品本本都可证明这个观点。
      不足之处:受了委屈的孙悟空见到观世音菩萨应该是倒身下拜,放声大哭,而不是画家笔下的欠身抹泪,应予修改。
      较好的尚有陈光镒为上美和四川分别画的《真假猴王》《如来辩妖》、九轩邵夫令的《假猴王》。上美郑家声的猴标版《真假猴王》尚可,还出版过外文大开本,西游连环画很少有此“待遇”。


31.    《火焰山》绘者:徐宏达(新美术&上美)
                         封面:徐宏达?(未标绘者)另有外文版封面(共2幅)
大致对应原著回目:第五十九回 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孙行者一调芭蕉扇
                             第六十回 牛魔王罢战赴华筵 孙行者二调芭蕉扇
                             第六十一回 猪八戒助力败魔王 孙行者三调芭蕉扇
31.jpg
图31:《火焰山》上美大精
          31b.jpg
图31b:《火焰山》(法文版)外文社32开
      入选原因:徐宏达系上美画西游的名家,除本册外,还有《假西天》及画了半本的《闹天宫》(《连环画报》),绘画风格不拘泥中又显细腻。
      初版于1954年6月,并于1958年由外文社出过32开多种语种的本书笔意大气,墨色酣畅。相信当年的普通读者尚不知32开连环画为何物,显见此书颇受推崇。
      画面对火焰山地区土地干涸树木枯萎酷热难当状做了令人信服的描摹和铺垫。孙悟空借了假扇被烧得屁股冒烟、龇牙咧嘴的画面令人过目难忘。牛魔王、铁扇公主伉俪的造型经典:牛魔王外表憨厚中显狡诈、铁扇公主的矜持与误吞悟空后云鬓散乱的狼狈相对照鲜明。画家还活灵活现地塑造出避水金睛兽的形象。
      我在网上见过几幅原稿照片,效果令人击节。传统印刷方式有损原稿风采。
      省略了玉面狐狸这个使老牛抛弃山妻又重色轻友的重要角色,还缺失铁扇公主企图与“牛魔王”鸳梦重温的有趣片段。而收伏老牛的艰难过程过于简化,少了众神围剿,尤其是哪吒连砍其十几颗牛头的精彩情节。可从刘管斌《芭蕉扇》作较多补充。
      刘管斌的《芭蕉扇》保持了其绘制细腻的特点,且情节完整,但作品中火焰山地域大树参天、绿叶葱茏,看上去气候宜人,当地人士衣冠整齐,一副安居乐业的悠闲状,看起来不太需要什么芭蕉扇。
      其他值得一观的作品:吴光宇《三调芭蕉扇》、任率英《三盗芭蕉扇》(冀美)、郭德森和齐羽《三调芭蕉扇》、董天野《火焰山》、任率英《火焰山》。后三种均为年画连环画。其中董天野的《火焰山》有两个相同构图不同风格的版本。


32.    《祭赛国》绘者:赵戟(九轩)
                        封面:项之华、王湧喆(共3幅)
大致对应原著回目:第六十二回 涤垢洗心惟扫塔 缚魔归主乃修身
                             第六十三回 二僧荡怪闹龙宫 群圣除邪获宝贝
32.jpeg
    图32:《祭赛国》连社小精
      入选原因:画家笔下的九头虫这个史上最凶恶、最可怖、最丑陋、最令人恶心的妖怪形象是入选的主要理由,成功借鉴了西方  。原著中,这是个丑陋凶狠程度连见多识广的天蓬元帅都害怕、无所畏惧的齐天大圣都觉世所罕有的恶魔。相比之下,经典的张鹿山《伏龙寺》的九头虫就显得泛泛了。看来只有当代原创画手才敢这般表现。
      其他人物,如二郎神和梅山六兄弟也画得较生动。而祭赛国国王显得颟顸无知,难怪会自作聪明。
      缺点:祭赛国人物装束西域化,与环境稍欠融合感。
      其他较好版本:张鹿山《伏龙寺》(冀美)、焦岩峰《师徒智夺佛宝塔》(山东猴标版)。


33.    《杏仙会》绘者:王学成(连创)
                        封面:项之华、王学成(共2幅)
大致对应原著回目:第六十四回 荆棘岭悟能努力 木仙庵三藏谈诗
             33.jpg
    图33:《杏仙会》川美大精
      入选原因:连创西游龙头书,也是本人看的第一本连创西游,立即深感震撼。
      画家创造出的各种植物成精的妖仙及世外桃源般的优美仙境令人陶醉。全书仙妖二气氤氲,画面唯美玄妙。十八公、拂云叟、凌空子、孤直公等树精藤怪出场画面,在其真身松树、竹子等植物的衬托下,与卷轴般的线描仙人虚实重叠,仿佛神仙幻化隐士驾临仙境,极有感染力,对营造仙境妖境效果超乎寻常。
      “女主角”杏仙妩媚而略带妖气。“配角”赤身鬼下体围枫叶裙,自然表明其是枫树成精。
      而故事发生地木仙庵的石屋等建构也被刻画得散发出只可意会的古朴境界。
      本书不仅是王学成,也是原创界最佳西游作品之一,是画家多年耕耘于原创的厚积薄发。
      荆棘岭故事老版西游涉及极少。九轩仲伟为《小雷音》起首片段的该桥段却有些逊色,树精藤怪化作的仙人形体枯槁、脑袋长树,杏仙脸上状若破相地开着雀斑般的花朵,各个都是妖祟摸样,唐僧哪还会生出与其谈禅吟诗弄月的心境?
      其他较好版本:连创画过两版,韦庆的《荆棘岭》也属佳作,再次发挥其画树木画林莽的优势,与王的风格迥异却相映成趣。


34.    《小雷音寺》绘者:陈云波(冀美)
                            封面:?
大致对应原著回目:第六十五回 妖邪假设小雷音 四众皆遭大厄难
                             第六十六回 诸神遭毒手 弥勒缚妖魔
34.jpg
    图34:《小雷音寺》冀美金砖
      入选原因:据说陈云波系陈光镒用于本书的一次性笔名,取“云拨光溢”之意。初版于1956年2月,与《通天河》出版时间上首尾相衔,若果真是陈光镒,应是两头并进之作,也就不难理解两本作品师徒四人的造型及穿戴和绘制手法的一致性了。
      本书绘制精彩,画面多视角切换自如,明暗衔接得当,层次分明,考验画技和想象力的孙悟空被罩金铙中的展现手段独特。古典建筑画得非常精细到位,就连飞檐上的泥塑人物手中的宝剑都未忽略。全书内容在冀美西游中也算完整。
      封面:很漂亮,更是冀美西游中未被折腾的极少数甚至唯一封面。孙悟空服饰艳丽,金箍棒外形讲究,悟空姿势颇具动态,而远端束手而立的亢金龙等有点看热闹、还未从金铙中惊险救悟空的过程中回过味来的感觉。有意思的是,初版和后期通行版应该是同一原稿进行了镜像处理,金砖版则又镜像了回去。
      其他较好版本:徐宏达《假西天》(上美)、全凤彬《小雷音》(连创)。朱光玉《扫平假西天》(湘美)绘制认真、宗静草《缚妖魔》(江苏)笔法纯熟,静下心来尚可一观。


35.    《七绝山》绘者:池振亚(冀美)
                        封面:胡若佛
大致对应原著回目:第六十七回 拯救驼罗禅性稳 脱离秽污道心清
         35.jpg
图35:《七绝山》冀美金砖
      入选原因:画面一如池振亚的其他西游作品,绘制细致,中规中矩,经得起细品。作品结尾处,被戴了高帽的二师兄吃饱喝足后扒下皂直缀变大猪当众拱秽的显示八戒擅干脏活累活的优点及质朴可爱性格,还有点不知羞耻的画面生动有趣,这是本册给人印象最深处。


36.    《计盗紫金铃》绘者:池振亚(冀美)
                               封面:胡若佛
大致对应原著回目:第六十八回 朱紫国唐僧论前世 孙行者施为三折肱
                             第六十九回 心主夜间修药物 君王筵上论妖邪
                             第七十回 妖魔宝放烟沙火 悟空计盗紫金铃
                             第七十一回 行者假名降怪犼 观音现像伏妖王
36.jpg
图36:《计盗紫金铃》冀美金砖
      入选原因:这个故事也很精彩。画得稍好的却较难觅。
      上美安排桑麟康画西游纯属乱点鸳鸯谱;九轩关雪荧版让人密集恐惧的精细繁琐实属吃力不讨好,但王湧喆重画版却未见高明。
      看来看去还是池振亚的老版最顺眼,绘制也精良。但“赛太岁”不太像妖怪,倒像个莽汉;朱紫国国王是明代皇帝打扮,且画得老态干瘪,不像与金圣宫情浓意洽的年龄。
      缺失保全金圣宫娘娘清白的五彩霞衣情节及白龙马“小处不可随便”、龙王下“无根之水”等有趣片段。
      其他较好版本:宗静草《计盗紫金铃》(江苏)。


37.    《盘丝洞》绘者:胡若佛(冀美)
                        封面:胡若佛
大致对应原著回目:第七十二回 盘丝洞七情迷本 濯垢泉八戒忘形
                             第七十三回 情因旧恨生灾毒 心主遭魔幸破光
37.jpg
图37:《盘丝洞》冀美金砖
      入选原因:胡若佛的“铁线游丝”素为连坛推崇,本书画法飘逸,线条灵动顺滑,下笔果断,一笔呵成,极少断续接笔。他以画略带媚韵的仕女著称,区区七个化作美女的蜘蛛精自然手到擒来;他画工笔山水也独树一帜,西游作品中的奇峰瀑布令其大展身手。作品中的蜘蛛成精妖媚却不入俗窠,魅惑妖气扑面而来,而多目怪则画得邪恶瘆人。还有弥漫画面的蛛丝繁而不乱,颇显功力。
      通过有别于其他线条的细如发丝的描摹,使幻化成妇人前来指点迷津的黎山老姆突然隐身而去的画面极神秘,甚至有逐渐消失的视觉效果,观感惊人。
      从绘画角度而言,堪称冀美西游的最佳作品之一。比《怒打假国丈》更胜一筹。不足之处在文字编辑,情节过于简单,仅52页。
      缺失悟空为了名头不打女流、八戒濯垢泉忘形等情节。蜘蛛精的师兄由原著的“胁下千眼”被改为双眼放金光,“多目”特征被编辑毫无必要地抹去。可从李翔版中参看部分画面。
      封面:绘制精细,胡的风格明显,为避免画面拥冗,背景完全留白,被凸显的一群蜘蛛精穿着色彩及花式各异的服饰,“邀请”着她们的“猎物”;唐僧则几乎背对画面,显得小心翼翼,一副心惊肉跳进退两难的样子,两者的不同心态分明。
      其他可读作品:李翔《盘丝洞》(九轩),其中多目怪的形象有胡若佛版的影子;王学成《盘丝洞》(连创)构图不俗,但画面略嫌敷衍。


38.    《狮驼国》绘者:刘管斌(连创)
                         封面:刘管斌、李翔、卢波、刘雪强(至少5幅)
大致对应原著回目:第七十四回 长庚传报魔头狠 行者施为变化能
                             第七十五回 心猿钻透阴阳体 魔王还归大道真
                             第七十六回 心神居舍魔归性 木母同降怪体真
                             第七十七回 群魔欺本性 一体拜真如
38.jpg
图38:《狮驼国》川美大精
      入选原因:刘管斌一如既往的通过其独特的细腻手法营造梦幻的西游空间。青毛狮子怪的蓬松顺溜的鬃毛、黄牙老象的皮糙牙弯、大鹏雕的片片羽毛等都展示得真实可信。大魔、二魔、三魔的神态拟人生动。妖怪出场时整体画面阴暗,有效反映了狮驼岭的血雨腥风。
     其他可读作品:上美夏书玉、九轩李翔的同名作品及湘美陈安民的《狮驼伏三魔》、辽美李德庆的《孙悟空大战三妖》。夏书玉版构图颇具匠心但似乎是给小朋友看的,大魔二魔形象显得“呆萌”,狮驼岭的血腥感被弱化;李翔版则与刘氏画法出奇一致,同样很精细耐看;陈安民版其实比红孩儿那本更好,当属湘美西游的翘楚。还有王重圭和夏书玉合绘的彩图版《狮驼国》也可翻翻。


39.    《怒打假国丈》绘者:张令涛、胡若佛、张之凡(上美)
                        封面设计:丁麓(只有初版10印以前扉页有此标注)
大致对应原著回目:第七十八回 比丘怜子遣阴神 金殿识魔谈道德
                            第七十九回 寻洞擒妖逢老寿 当朝正主救婴儿
39.jpg
图39:《怒打假国丈》上美大精
      入选原因:胡若佛与张令涛的合作珠联璧合,张起稿胡勾线经典频出,从不令人失望。
      这本1956年9月初版的作品依然处于张胡作品水准的高位。笔下的孙悟空、猪八戒等形象丑而好看。整体如其他作品那样一贯的精致细腻、华丽舒展,有海派人文画气息。亭台楼阁、山体瀑布、漫天星斗,都以读者最喜欢的方式一丝不苟、不厌其烦地呈现。书中缭绕的仙云及动作轨迹的线条顺滑流畅、一笔到位,绝无断续或拖泥带水;建筑物采用传统界画手法精雕细刻……。功力之深、观赏性之高令人感佩。
      封面:虽然初版10印以前扉页标注封面设计为丁麓,但设计与绘制的意思可能大相径庭。美后的脸型具备胡若佛的风格,左下角的宫殿与胡为冀美《黄风岭》所画封面中的楼阁相似度很高。故感觉像胡独自或张胡合绘。画面线条丝滑流畅,色彩使用明快。初版后原稿即告丢失,再版均为不同版本的后人仿画,其中小精封面糟糕透顶。好在大精用老版封面修图,即便不够清晰,本人亦深以为然。
      其他较好版本:各版本中比丘国君都是一如既往的干瘪,唯冀美叶之浩《比丘国》反映出国君从开始时的“膘肥体壮”到得到美后便弱不禁风病入膏肓的比对,难能可贵。还有陈光镒《比丘怜子》(四川)、盛树春、陈海生《白鹿精》(江西)、邵虹达《比丘国》(连创)等较好作品。华三川的儿童作品《小子国》也非常有趣。


40.    《无底洞》绘者:凌涛、刘锡永(新美术&上美)
                        封面:?(未标绘者)
大致对应原著回目:第八十回 姹女育阳求配偶 心猿护主识妖邪
                             第八十一回 镇海寺心猿知怪 黑松林三众寻师
                             第八十二回 姹女求阳 元神护道
                             第八十三回 心猿识得丹头 姹女还归本性
40.jpg
图40:《无底洞》上美大精
      入选原因:1955年11月新美术时期问世的凌涛和刘锡永的唯一西游作品,当然刘还画过八戒钉耙少画两齿的《狮驼国》封面。
      凌涛的风格已略有显现,尚看不太出刘锡永的风格。充满向现代画法转换阶段的特殊意蕴。画面严谨生动,黑松林画得莽莽苍苍隐含妖雾、古建筑及陈设展示得一丝不苟,悟空三兄弟与白鼠精的打斗动作的构图生动别致,女妖精舞动双剑的身段曼妙妩媚,堪称亮点。唐僧僧袍的灰色是通过网点印刷的方式实现的,这种50年代连环画常用手法却显得古意盎然,反让看腻了通过皴擦形成灰色层次的当今读者“耳目一新”。
      悟空上天告御状的过程太简化,尤缺老孙在李天王的云楼宫泼皮式放刁,太白金星一语中的让其乖乖就范的有趣情节。可参看韦庆版同名作品。
      封面:刘锡永绘可能性不大。刘绘封面不钤印的不多,且他的马特征明显,封面中的白龙马丝毫未见其风格;凌涛封面画得虽少,但可能性不能排除。老版封面遗失,后期版本除精百为糟糕的无原稿老版封面复制,大多属各种重绘,其中宣纸、小精版较差,收藏、阅读版尚可。大精采用老版封面修图,清晰度色彩饱和度稍逊,却系最好选择。
      其他较好版本:唐明生《四探无底洞》(湘美)及上美郑家声、连创韦庆、九轩李翔的都叫《无底洞》的作品。还有辽美启民、介凡、李美的年画连环画《孙悟空大战老鼠精》。


41.    《灭法国》绘者:李明、祖元(世界知识)(暂)
                         封面:李明
大致对应原著回目:第八十四回 难灭伽持圆大觉 法王成正体天然
             41.jpg
图41:《灭法国》世界知识
      入选原因:虽挂名祖元,实为李明根据港版西游连环画王祖元的构图重新绘制,虽然受到束缚但水准还是有大幅提升。本册内容本就比较无趣,画成这样已属不错。
      封面:画出了悟空恶作剧后的蹑手蹑脚又控制不住要手舞足蹈的又爽又得意的猴相。室内环境像大户人家,不像皇宫。

42.    《连环洞》绘者:宗静风、宗静草、周静秋(冀美)
                         封面:胡若佛?(未标绘者)
大致对应原著回目:第八十五回 心猿妒木母 魔主计吞禅
                             第八十六回 木母助威征怪物 金公施法灭妖邪
42.jpg
图42:《连环洞》冀美金砖
      入选原因:画技纯熟,画面简洁,人物生动,看起来感到舒服,精细度稍逊。谈不上有多少亮点,但比起两版都画得很差的九轩版、画面一团乱麻根本达不到出版要求的连创版等版本,不知高明多少。部分画面如众猴连成天罗地网的画面虚实变幻,还是颇具匠心。


43.  《凤仙郡》绘者:戴锐(九轩)(暂)
                      封面:李翔(共2幅,弃王湧喆封面)
大致对应原著回目:第八十七回 凤仙郡冒天止雨 孙大圣劝善施霖
             43.jpg
图43:《凤仙郡》连社小精
      入选原因:涉及的版本不多。九轩却画了三遍,第一遍未付印,戴锐画的第二遍其实还凑合,不知为何还要让王湧喆重画,而且个人感觉还不如戴版。而连创的所谓仿胡画法,纯属连创西游软肋,令人尴尬。
      很多人不喜欢戴,但本人认为如果不纠结于与过去的大师作比较,仅对愿意从事连环画创作的新一代画手,不应求全责备。
      戴版绘制细腻,采用传统白描手法,没有太多亮点,也无明显短板,画面看着还算比较舒服。不足之处是未展现出当地久旱无雨大地干涸状,还有人物场景“西域化”,但这是九轩通病。
      封面:李翔西游封面的少见文戏画面。


44.    《钉耙会》绘者:隗刚(九轩)
                        封面:李云中、李志明、王湧喆(共3幅)
大致对应原著回目:第八十八回 禅到玉华施法会 心猿木母授门人
                             第八十九回 黄狮精虚设钉钯宴 金木土计闹豹头山
                             第九十回 师狮授受同归一 盗道缠禅静九灵
44.jpg
图44:《钉耙会》连社小精
      入选原因:与《黑水河》《车迟国》等如出一辙,充分显示了画家绘画细腻、画面耐看的特点。
      同样是展示类似印度的场景和人物,隗刚笔下的西域皇宫建筑不论外景内景及人物的穿着外貌均较令人信服,建筑视角变化讲究,还能看出不少细节,显得成竹在胸,下了一定功夫。而天庭的建筑及神仙造型还是传统的,两者居然没什么违和感。
      太乙天尊的坐骑所幻化的九头元圣很见画家功力,第69页的“大头像”充分显示画家游刃有余的绘画及造型技艺:九个脑袋“安排”得前后主次分明各个方向都有,但凶光却射向同一目标,神态生动,透视感强烈,富视觉冲击力。
      还出现了隗刚西游作品中少见的大面积墨色皴擦用以显示妖魔出没的画面,比较成功。
      封面:李云中、李志明的封面中规中矩。九轩大精西游外封大半采用了年轻的王湧喆的作品,只有《火云洞》等少量的不错。其唐僧等形象不可接受,还喜欢“发挥”:八戒的钉耙多幅被画成扇状,像竹制品,哪还谈得上“筑”?《钉耙会》这幅算比较好的。


45.    《玄英洞》绘者:刘管斌(连创)
                        封面:刘管斌、卢波(共3幅)
大致对应原著回目:第九十一回 金平府元夜观灯 玄英洞唐僧供状
                             第九十二回 三僧大战青龙山 四星挟捉犀牛怪
45.jpg
图45:《玄英洞》川美大精
      入选原因:画面隐隐透出的产生于无形的异国情调,润物细无声,让读者油然生出此地离西天已很近的感觉,很难得。不像很多作品通过画几幢、几条“外国”建筑、街市来表示“这里是西域”,反有“四不像”感。
      金平府的那幅透出压抑而不安的以金灯桥为中心的夜景鸟瞰,有点刘继卣《筋斗云》傲来国都城俯视画面的味道。
      本书人物造型比较成功:角木蛟、奎木狼、斗木獬、井木犴等四木禽星外形及原身和西海龙王太子摩昂的造型及代父出征的阵仗颇具想象力和仙气;而犀牛精造型则强调其皮糙肉厚,呆笨恶心又不失奸诈……。卷走唐僧的妖风呈繁复的螺旋状,别说唐僧,读者都看得头晕目眩,极具视觉冲击力,颇具想法,真不知是怎么画出来的。其实,这个手法早在《金箍棒》时就用了。
      其他较好版本:四川赵映囧《灯节降魔》、上美王万春《青龙山》。


46.    《天竺国》绘者:郑家声(冀美)
                        封面:胡若佛
大致对应原著回目:第九十三回 给孤园问古谈因 天竺国朝王遇偶
                             第九十四回 四僧宴乐御花园 一怪空怀情欲喜
                             第九十五回 假合真形擒玉兔 真阴归正会灵元
46.jpg
图46:《天竺国》冀美金砖
    入选原因:比画家立足于连坛的《智激美猴王》晚问世三、四年,1962年3月初版。但显然已不像前者的一丝不苟和细腻,如果戴着“智激”的“眼镜”来看,恐怕会略有失望。好在人物造型依旧,场面调度合理,细节生动,如假公主现玉兔原形的翻滚画面,拟人而有趣。还时不时闪出一点“智激”感,画面干净,运笔更显纯熟,称得上佳作。
    缺失八戒见到嫦娥“旧病复发”的有趣情节。


47.    《铜台府》绘者:李明(连创)(暂)
                        封面:卢波、马玉龙(共3幅)
大致对应原著回目:第九十六回 寇员外喜待高僧 唐长老不贪富贵
                             第九十七回 金酬外护遭魔蛰 圣显幽魂救本原
47.jpg
图47:《铜台府》川美小精
      入选原因:这个片段在西游中可读性一般,要画好也不太容易。
      港版《灵山除寇》画过,无法入选原因众所周知;肖天智《斋僧遇难》(四川)、仲伟为《铜台府》(九轩)等都画过也都很平庸。也不太喜欢九轩把人物画成锡克教徒模样。
      相比之下为连创西游仅画此一本的李明版稍好,但由于画得较早,画技不够成熟且有点拘束,用尺太多,墨线也太粗,严格地说入选有点勉强,但在目前没有更好版本的情况下,暂顶一下位置还行。某些画法似乎参考了《怒打假国丈》:夜空是用尺拉出的平行线排列的。全书绘制认真,人物造型和角度选择也算合理。
      封面:卢波相隔较久画了两幅,风格已迥然。前一幅亮相于小精时期,还处于仿胡阶段,人物穿戴完全中式,与内页一致。后一幅已是成熟的卢氏风格,人物更生动,但寇善人画成了锡克教徒,像电视剧中的形象,不仅与内页不搭,封面协调性上也稍差。


48.    《取真经》绘者:姜才华(九轩)
                        封面:姜才华(共2幅,弃王湧喆封面)
大致对应原著回目:第九十八回 猿熟马驯方脱壳 功成行满见真如
                            第九十九回 九九数完魔灭尽 三三行满道归根
                            第一百回 径回东土 五圣成真
48.jpg
        48:《取真经》黑美小精
        入选原因:姜才华的水墨绘制大气,运笔潇洒,显得下笔果断、成竹在胸。
        如来佛祖、观世音菩萨妙相庄严,令人景仰。
        师徒四人及白龙马造型经典,尤其唐僧造型英气勃发,充分显示了其脱胎换骨,完成取经大业的意气风发。
        笔墨运用简繁得当、浓淡相宜,靠水墨在稿纸上的自然氤氲,形成云雾等效果,衬托出腾云驾雾的特殊感觉,酣畅自如、充满气韵。回东土后大唐的旗帜猎猎飞扬,画得极流畅洒脱……本书实属姜才华最出色的西游作品。
        其他较好版本:西厢居士《西天真经》(连创)、王万春《取回真经》(上美)。西厢居士版将沙僧的降妖宝杖画成棍状,虽更合原著,但在已约定俗成且是连创套书固定画法的情况下,稍嫌不妥。
       值得一提的是,冀美上世纪90年代补绘的十来本向来被完全否定,但本人认为张玉良的《灵山参佛祖》当属例外,其绘制细致,一丝不苟,称得上优秀作品。


       综合各种原因看,离真正完美的《西游记》连环画套书的完成还路途遥远……

14.jpg

评分

参与人数 4经验 +65 收起 理由
岑亦凡 + 20 很给力!
老老顽童 + 15 很给力!
wtgbest + 20 很给力!
dillon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32

主题

4928

回帖

1万

积分

连趣部长

注册时间
2016年4月7日
在线时间
6062 小时
精华
0
 楼主| 发表于 2025年2月3日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那张《高老庄》贴重复了,也删不掉,随他去了

587

主题

3万

回帖

13万

积分

连趣总统

注册时间
2009年7月5日
在线时间
38960 小时
精华
0

宝贝展示22018晒宝大赛连趣十周年竞赛人美社70周年

发表于 2025年2月3日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illon 于 2025年2月3日 17:56 编辑

好文好帖赞一个~ 个人认为刘汉宗的《波月洞》、 夏书玉的《狮驼国》绝对的经典,其它版本无可替代~

155

主题

1万

回帖

8万

积分

连趣总理

注册时间
2007年6月5日
在线时间
17746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25年2月3日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好帖,谢谢分享!

82

主题

1300

回帖

4474

积分

连趣科员

注册时间
2017年4月21日
在线时间
2422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25年2月3日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洋洋洒洒,楼主辛苦。

0

主题

57

回帖

286

积分

连趣工人

注册时间
2024年5月15日
在线时间
734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25年2月3日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0

主题

1702

回帖

4582

积分

连趣科员

注册时间
2008年4月26日
在线时间
3562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25年2月3日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53

主题

1956

回帖

6890

积分

连趣副处长

注册时间
2011年8月23日
在线时间
7652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25年2月3日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心好文
爱看不看

683

主题

3万

回帖

6万

积分

版主

汉安侯领益州牧

注册时间
2010年2月25日
在线时间
36391 小时
精华
2

宝贝展示2我与连趣的故事品连谈兵家乡美摄影奖

发表于 2025年2月3日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六十年代的老版本更经典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683

主题

3万

回帖

6万

积分

版主

汉安侯领益州牧

注册时间
2010年2月25日
在线时间
36391 小时
精华
2

宝贝展示2我与连趣的故事品连谈兵家乡美摄影奖

发表于 2025年2月3日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六十年代的老版本更经典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一个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连趣网 ( 京ICP备13010301号-1 )

GMT+8, 2025年2月4日 03:49 , Processed in 0.109598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