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找回密码
 注册一个用户
楼主: 新来的

张良

[复制链接]

8

主题

232

回帖

1277

积分

连趣队长

注册时间
2009年4月3日
在线时间
0 小时
精华
0
 楼主| 发表于 2009年12月8日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5天后,鸡鸣时分,张良急匆匆地赶到桥上。谁知老人故意提前来到桥上,此刻已等在桥头,见张良来到,忿忿地斥责道:“与老人约,为何误时 <div class="text_pic" style="float:left;visibility:visible"><a href="http://imgsrc.baidu.com/baike/pic/item/5327ce16c3dd5433962b4302.jpg" target="_blank"><img class="editorImg" title="" src="http://imgsrc.baidu.com/baike/abpic/item/5327ce16c3dd5433962b4302.jpg" alt="" /></a></div>?5日后再来!”说罢离去。结果第二次张良再次晚老人一步。第三次,张良索性半夜就到桥上等候。他经受住了考验,其至诚和隐忍精神感动了老者,于是送给他一本书,说:“读此书则可为王者师,10年后天下大乱,你可用此书兴邦立国;13年后再来见我。”说罢,扬长而去。这位老人就是传说中的神秘人物:隐身岩穴的高士黄石公,亦称“圮上老人”。

8

主题

232

回帖

1277

积分

连趣队长

注册时间
2009年4月3日
在线时间
0 小时
精华
0
 楼主| 发表于 2009年12月8日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color="#ff0066">张良惊喜异常,天亮时分,捧书一看,乃《</font><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200611.htm" target="_blank"><font color="#ff0066">太公兵法</font></a><font color="#ff0066">》。从此,张良日夜研习兵书,俯仰天下大事,终于成为一个深明韬略、文武兼备,足智多谋的“智囊”。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举兵反秦。紧接着,各地反秦武装风起云涌。矢志抗秦的张良也聚集了100多人,扯起了反秦的大旗。后因自感身单势孤,难以立足,只好率众往投景驹(自立为楚假王的农民军领袖),途中正好遇上刘邦率领义军在下邳一带发展势力。两人一见倾心,张良多次以《太公兵法》进说刘邦,刘邦多能领悟,并常常采纳张良的谋略。于是,张良果断地改变了投奔景驹的主意,决定跟从刘邦。</font>

8

主题

232

回帖

1277

积分

连趣队长

注册时间
2009年4月3日
在线时间
0 小时
精华
0
 楼主| 发表于 2009年12月8日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士人,深通韬略固然重要,但施展谋略的前提则是要有善于纳谏的明主。这次不期而遇,张良“转舵”明主,反映了他在纷纭复杂的形势中清醒的头脑和独到的眼光。从此,张良深受刘邦的器重和信赖,他的聪明才智也有机会得以充分地发挥。 <br />

8

主题

232

回帖

1277

积分

连趣队长

注册时间
2009年4月3日
在线时间
0 小时
精华
0
 楼主| 发表于 2009年12月8日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降宛取蛲 佐策入关

8

主题

232

回帖

1277

积分

连趣队长

注册时间
2009年4月3日
在线时间
0 小时
精华
0
 楼主| 发表于 2009年12月8日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36998.htm" target="_blank"><font color="#f70997">秦二世</font></a><font color="#f70997">二年(公元前208年)六月,项梁、项羽叔侄所率领的队伍已发展壮大到六七万人,并拥立楚怀王之孙熊心为王,集各路义军首领于薛城(今山东省滕州市东南)共商大事。张良不忘复兴韩国,忙对项梁提议道:“君既已立楚王为后人,而韩王诸公子中的横阳君成最贤,可立为王,借以多树党羽。”</font>

8

主题

232

回帖

1277

积分

连趣队长

注册时间
2009年4月3日
在线时间
0 小时
精华
0
 楼主| 发表于 2009年12月8日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color="#f70997">早在下邳之际,张、项之间便有旧谊,因而项梁一口应承。于是,他命人找到韩王成,立为韩王,并以张良为司徒(相当于丞相)。张良“复韩”的目的终于达到了,“复家”的政治夙愿也得以实现,因而竭尽全力扶持韩王成,挥师收复韩地(指战国时韩国地盘),游兵于</font><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649464.htm" target="_blank"><font color="#f70997">颍川</font></a><font color="#f70997">附近,时而攻取数城,时而又被秦兵夺回,迟迟未能开创大局面。</font>

8

主题

232

回帖

1277

积分

连趣队长

注册时间
2009年4月3日
在线时间
0 小时
精华
0
 楼主| 发表于 2009年12月8日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color="#f70997">这一年年底,楚怀王命刘邦、项羽分兵伐秦,并约定:谁先入关进咸阳,谁便可以立而为王。刘邦取道颍川、南阳,打算从武关进入关中。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七月,刘邦率兵攻占颍川。韩王和张良便与刘邦会合了。刘邦请韩王留守</font><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651790.htm" target="_blank"><font color="#f70997">阳翟</font></a><font color="#f70997">(韩故都,今河南</font><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14286.htm" target="_blank"><font color="#f70997">禹州</font></a><font color="#f70997">市),而让张良随军南下。九月,军队抵达南阳郡(今河南南阳市)。</font>

8

主题

232

回帖

1277

积分

连趣队长

注册时间
2009年4月3日
在线时间
0 小时
精华
0
 楼主| 发表于 2009年12月8日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color="#f70997">南阳郡守奇退入宛城(河南南阳)固守。刘邦灭秦心切,见宛城一时难以攻取,打算绕过宛城继续西进。张良认为不妥,劝道:“您虽然急于进关,但这一路上秦兵还很多,而且都扼据着险要的地势。现在不拿下宛城,一旦宛城的秦兵从后面追杀过来,那时,强秦在前,追兵在后,就很危险了。”刘邦采纳了他的建议,立即更换旗帜,率兵乘夜间抄小路悄悄返回。</font>

8

主题

232

回帖

1277

积分

连趣队长

注册时间
2009年4月3日
在线时间
0 小时
精华
0
 楼主| 发表于 2009年12月8日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color="#f70997">拂晓时分,刘邦的军队已把宛城重重围住。接着,刘邦又采纳了陈恢的意见,以攻心之术,招抚南阳太守,赦免全城吏民,兵不血刃地轻取了宛城。解除了刘邦西进的后顾之忧,刘邦兵威大振,南阳郡的其它城池见太守已降,纷纷起而效之,望风而降。</font><br />

8

主题

232

回帖

1277

积分

连趣队长

注册时间
2009年4月3日
在线时间
0 小时
精华
0
 楼主| 发表于 2009年12月8日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spctrl"></div>  同年十二月,刘邦率军抵达蛲关(今陕西兰阳东南)。蛲关是古代南阳与关中的交通要隘,易守难攻,是通往秦都咸阳的咽喉要塞,也是拱卫咸阳的最后一道关隘,秦有重兵扼守此地。刘邦赶到关前,想要亲率所部两万余众,强行攻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一个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连趣网 ( 京ICP备13010301号-1 )

GMT+8, 2025年7月18日 16:36 , Processed in 0.06255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