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找回密码
 注册一个用户
楼主: wjh

转贴:《铁道游击队》连环画的绘者韩和平和丁斌曾究竟谁起决定性作用?

[复制链接]

9

主题

1万

回帖

1万

积分

连趣部长

注册时间
2017年12月13日
在线时间
2240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19年7月25日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56

主题

1681

回帖

9283

积分

连趣副部长

注册时间
2018年9月23日
在线时间
7070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19年7月25日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韩和平说:“因为我是学校出来的,学过素描,对人体结构、对面孔的结构,我是比较有一套的,结构比较准确,很到位,这样人物画出来比较厚重。所以我画的面孔啊,画的人都很立体,包括画手、画衣服,这点他们公认的。”
       但是学院派也有局限,韩大师的勾线功力,用在静态的人物、背景、道具上绰绰有余;但他在构图、动感、气势上面,还是稍有欠缺的。看他独立创作的油画版《铁道》就一目了然,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被他画成了静物的排列,人物呆板,气势全无。相比较而言,丁先生的线条固然粗糙,但他的构图、气势、动态、环境、气氛的诸多设计,不能不说构成了《铁道》风格的重要基础;构图的功力,在《沙家浜》里可谓表现得淋漓尽致。
       50年代中期,连环画《铁道》刚一上马就失败了,李新的《飞车搞机枪》、韩、丁的《打洋行》,被公认为失败的作品。但在当时,重画前两册也是不现实的,所以在陆续完成了后面的8册之后(第10册完成已是60年代初期,他们的画风已经成熟),回过头来重画第一二册,所以这两册的精细程度,在10册之中是水平最高的,最能体现韩和平的白描功力。而第三册的修改由丁斌曾独立完成,虽修改了40多页,仍然是全书中最差的一本,白描勾线的水平实在不行。
       据说今年要出《铁道》1、2,我猜想就是当年被淘汰的两本吧。这两本书不说是泔水,最多也就是酒糟吧,淘汰就淘汰了,何必还要拿出来忽悠人呢。

点评

少卿就是连环画的百科全书啊  发表于 2019年7月25日 16:24

21

主题

3535

回帖

8733

积分

连趣厅长

注册时间
2015年9月30日
在线时间
2696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19年7月26日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资深砖家 于 2019年7月26日 11:19 编辑
少卿 发表于 2019年7月25日 16:14
韩和平说:“因为我是学校出来的,学过素描,对人体结构、对面孔的结构,我是比较有一套的,结构比 ...

少卿有点武断了,不能单纯看韩和平的后期单绘铁道十二幅油画就下结论说他的构图动感气势上有欠缺。。。
我以为一方面可能年事已高(创作时75岁左右)在加上身体多病(90年因健康回国)的原因,或者作者故意追求的这种风格也有可能。
为什么这么说呢,
看过上美鲁迅画册里的故乡吧,那时候的油画可没有这些呆板的通病,还有60年单独绘制了不少连环画封面,比如冯春扬的美丽的路,画面的人物都很有动感,还有60年代他自己单册二渔夫封面三个人物个性神态都很生动,韩和平作为科班出身还是有两把刷子的,要不给上美老连环画家上课怎么服众[em149]

点评

嗯。说得有道理。  发表于 2019年7月26日 11:16

304

主题

9052

回帖

2万

积分

连趣部长

注册时间
2007年11月22日
在线时间
25232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19年7月26日 12: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丁斌曾先生参与的《活人塘》画的也很好,看不出分工,将来也会大开本吧。

144

主题

4406

回帖

1万

积分

连趣部长

注册时间
2006年3月3日
在线时间
4652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19年7月28日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

4

主题

768

回帖

1351

积分

连趣队长

注册时间
2015年8月10日
在线时间
164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19年7月30日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一个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连趣网 ( 京ICP备13010301号-1 )

GMT+8, 2025年8月30日 12:30 , Processed in 0.05998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