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找回密码
 注册一个用户
楼主: yayidaye

明宋比较(转载)

[复制链接]

212

主题

2万

回帖

6万

积分

连趣副总理

注册时间
2011年9月20日
在线时间
15070 小时
精华
0

宝贝展示2我最爱的七八十年代连环画2018晒宝大赛2018我与连环画的故事连趣2015百题竞赛

发表于 2020年1月14日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营养帖!

点评

唐老师好  发表于 2020年1月15日 08:08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0 收起 理由
只抽熊猫2 + 10

查看全部评分

46

主题

1245

回帖

3109

积分

连趣科员

注册时间
2013年2月17日
在线时间
1830 小时
精华
0
QQ
发表于 2020年1月14日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宋朝和明朝相隔仅89年?

点评

崖山之后宋亡。百姓蹈海。  发表于 2020年1月15日 08:11
元不到百年  发表于 2020年1月14日 23:04
宋亡于1279年,明始于1368年。  发表于 2020年1月14日 14:07

7

主题

6864

回帖

1万

积分

连趣部长

注册时间
2011年4月11日
在线时间
10892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20年1月14日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觉得我们对宋、明的评价,需要抛开前段时间文化精英们的灌输洗脑。

宋的特殊国策造就了文人的超高待遇,这也是备受后世乃至今世的文化精英们推崇的最主要原因。

而对明的主流评价至今依然受到了满清修订的《明史》的严重影响!

点评

老师好  发表于 2020年1月15日 08:11

31

主题

287

回帖

2187

积分

连趣队长

注册时间
2014年4月19日
在线时间
2538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20年1月15日 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独裁还是共治,反思的好!

点评

谢谢您,不过,我谈的是明宋,不是政治哦,嘿嘿  发表于 2020年1月15日 09:05

205

主题

7188

回帖

3万

积分

禁止访问

注册时间
2008年10月4日
在线时间
10082 小时
精华
2

2018晒宝大赛

 楼主| 发表于 2020年1月15日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56

主题

1681

回帖

9283

积分

连趣副部长

注册时间
2018年9月23日
在线时间
7070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20年1月15日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yayidaye兄说:推荐看看萨苏关于抗战的介绍,这是北京电视台的节目,我想如果你用我的解读法,就会看到不一样的抗战


       萨苏的节目看过几回,比国防大学的那些将校军官讲得更有内容。他是旅日学者,在日本搜集了大量的独占性资料,见解不俗,口才又佳,所以让人听而忘倦。
       自90年代以来,为了统战的需要,我国出版了大量关于抗战正面战场的图书(这已是HU爷爷开明政治的一个表现),其中以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正面战场(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12册最为著名,反复再版,广受好评。这套书和曹聚仁先生编撰的《中国抗战画史》(上下册)可谓同类著作中的精品。我向来不买连环画的复本,而这类正面战场的著作却买了不少版本。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账号问题联系微信:lianquwangwx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一个用户

×

205

主题

7188

回帖

3万

积分

禁止访问

注册时间
2008年10月4日
在线时间
10082 小时
精华
2

2018晒宝大赛

 楼主| 发表于 2020年1月15日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7

主题

6864

回帖

1万

积分

连趣部长

注册时间
2011年4月11日
在线时间
10892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20年1月15日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我来也 于 2020年1月16日 22:24 编辑

       宋,尤其是北宋,整个帝国的GDP绝大多数都只集中在了开封、洛阳两座大城市里,能够被描绘进清明上河图里的都是拥有一定产业的,并不能代表宋帝国最普通老百姓的真实生活水平。而城郭二十里外即盗贼四起也是常态,象《水浒传》这样的小说也并非完全没是没有真实时代背景的纯粹杜撰。
       宋王朝备受推崇的根本原因还在于掌握了整个封建社会话语权的知识分子在宋代所享受到的近乎特权般的超高待遇,若以宋朝最普通的老百姓(当然不包括住在两京繁华地段的居民)视角来看,作为支撑文人超高收入直接来源的帝国税收最主要的承担者的他们恐怕体验就并不那么美好。

       而被严重妖魔化的明代,自明成祖后内阁制度日益完善,导致了封建皇权特别是对帝国的行政管理权在很大程度上为内阁所分离,这也是皇帝大多数时候无所事事的所谓怠政的最主要原因。有不甘心权力旁落于内阁的明代皇帝,也只能利用自己唯一能够亲信的群体----太监,通过行使对官吏的监察权去争取一部分业已旁落的皇权。而正是这种来自于官僚行政权体制之外的东西厂的监察权,使得明代官员(主要是文人)非常不舒服,当然由他们所掌控的社会舆论嘛......
        然而正是对官员的高压与约束,使得明代最普通的老百姓的感觉恐怕就与主流社会媒体对时代的描述不是一回事了,至少从“三言两拍”们中大致可以看出明代早中期的平民阶层的世俗生活还是相当自由开放的。

       啰里啰嗦这些并不是要否定正史的主流评价,只是个人试着从“普通老百姓的视角”而不是“社会舆论主导者”的角度去重新审视一下历史,或许会有不一样的体会。
       当然这些都只是表达一下我个人的解读,不讨论!不争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一个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连趣网 ( 京ICP备13010301号-1 )

GMT+8, 2025年8月25日 00:19 , Processed in 0.05944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