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找回密码
 注册一个用户
楼主: 西北天地雄

【转载】改革开放30年来的55大变化总结

[复制链接]

67

主题

958

回帖

1981

积分

连趣队长

注册时间
2013年3月10日
在线时间
3562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13年6月20日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伟大侠 于 2013年6月20日 22:11 编辑
有一说一 发表于 2013年6月20日 21:43
你上百度输入:“新党史对文革的评价“,马上就出来相关内容。要相信党、相信群众,不要一天到晚昏昏噩 ...

我去搜索了。可结果是这样DI。。。。如果这些你算文革成果的话

定性文革:给国家人民带来灾难的内乱

对于党和国家肌体中确实存在的某些阴暗面,当然需要作出恰当的估计并运用符合宪法、法律和党章的正确措施加以解决,但决不应该采取“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方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进行所谓“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政治大革命,既没有经济基础,也没有政治基础。它必然提不出任何建设性的纲领,而只能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历史已经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摘自《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一九八一年六月二十七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一致通过)


文革所造成政治上的损失:230万干部被牵连据统计,“文革”十年中,全国被立案审查的干部高达230万人,占“文革”前夕全国1200万干部的19.2%。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被审查的干部有29885人,占干部总数的16.7%。其中,中央副部级和地方副省级以上的高级干部被立案审查的达75%。据最高人民法院1980年9月统计,仅因刘少奇问题而受株连的“案件”就有2.6万多件,被判刑的达2.8万多人。党和政府的各级机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组织,长期陷于瘫痪和不正常状态。公安、检察、司法等专政机关和维护社会秩序的机关都被搞乱了。 (摘自《学习时报》2008年9月29日第3版,作者:曹普,原题:《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由来》)


文革所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国民收入损失5000亿经济上,“文化大革命”造成我国国民经济的巨大损失。1977年 12月,据李先念在全国计划会议上估计,“文革”十年在经济上仅国民收入就损失人民币 5000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建国 30年全部基本建设投资的80%,超过了建国30年全国固定资产的总和。“文革”期间,有5年经济增长不超过 4%,其中 3年负增长:1967年增长-5.7%,1968年增长-4.1%,1976年增长-1.6%。(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中国经济发展五十年大事记》)1978年2月,华国锋在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由于“文革”的破坏,仅1974年到1976年,全国就“损失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钢产量2800万吨,财政收入400亿元,整个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摘自《学习时报》2008年9月29日第3版,作者:曹普,原题:《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由来》)
文革所造成文化上的损失:造就2亿多文盲文化上,这场由文化领域肇始的“大革命”,对教科文的摧残尤其严重。无数的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遭受浩劫,一大批学有专长的知识分子受到残酷迫害。到1968年底,中科院仅在北京的171位高级研究人员中,就有131位先后被列为打倒和审查对象。全院被迫害致死的达229名。上海科技界的一个特务案,株连了14个研究单位,1000多人。受逼供、拷打等残酷迫害的科技人员和干部达 607人,活活打死 2人,6人被迫自杀(《科技日报》2008年3月17日)。从1966年到1976年,十年没有组织过正式高考,交白卷也可以上大学。1982年人口普查统计表明,当年全国文盲半文盲多达2亿3千多万人。(摘自《学习时报》2008年9月29日第3版,作者:曹普,原题:《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由来》)


文革结束时城市居民生活:10年工资不增反降先看市民生活。城市市民基本上靠工资生活。然而,从1957年到1976年,全国职工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几乎没涨过工资。1957年全国职工平均货币工资624元,1976年下降到575元,不进反退,还少了49元(曾培炎主编:《新中国经济50年》,第897-898页)。很多生活消费品供给不足,需凭票购买。粮票,更是流行了40年,被称作“第二货币”。“三转一响一咔嚓”(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照相机),五大件置备整齐不到600元,但对很多家庭来说,虽个个心向往之却只能敬而远之。服装从颜色到样式,单调划一,蓝、黑、绿、灰,是占绝对“统治地位”的主色调。住房相当困难。改革开放初期,上海180万住户中,按国家标准,有 89.98万户为住房困难户,占了总户数的一半左右,其中三代同室的119499户;父母与12周岁以上子女同室的316079户;12周岁以上兄妹同室的85603户;两户同居一室的44332户;人均居住 2平米以下的268650户。住房大多没有客厅,进门就是卧室,厨房,卫生间很多是几家合用。(摘自《学习时报》2008年9月29日第3版,作者:曹普,原题:《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由来》)


文革结束时农村居民生活:1亿人每天赚1毛钱再看农民的生活。安徽农村最有代表性。1977年6月,中央任命万里担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到任以后,万里先后来到芜湖、徽州、肥东、定远、凤阳等地调研,所见所闻,使他大为震惊。他后来回忆说:“原来农民的生活水平这么低啊,吃不饱,穿不暖,住的房子不像个房子的样子。淮北、皖东有些穷村,门、窗都是泥土坯的,连桌子、凳子也是泥土坯的,找不到一件木器家具,真是家徒四壁呀。我真没料到,解放几十年了,不少农村还这么穷!”(田纪云:《万里:改革开放的大功臣》,《炎黄春秋》2006年第5期)安徽凤阳县有个前王生产队,紧靠津浦铁路。这个10户人家68口人的生产队,4户没有门,3户没水缸,5户没有桌子。队长史成德是个复员军人,一家10口人只有一床被子、7个饭碗,筷子全是树条或秸秆做的。安徽农村的情况并非个别现象。据原农业部人民公社管理局统计的数字:1978年,全国农民每人年均从集体分配到的收入仅有74.67元,其中两亿农民的年均收入低于50元。有1.12亿人每天能挣到一角一分钱,1.9亿人每天能挣一角三分钱,有2.7亿人每天能挣一角四分钱。相当多的农民辛辛苦苦干一年不仅挣不到钱,还倒欠生产队的钱。(摘自《学习时报》2008年9月29日第3版,作者:曹普,原题:《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由来》)

邓小平评文革:全局性错误 坏社会风气
关于“文化大革命”这一部分,要写得概括。胡乔木同志的意见,我是赞成的。“文化大革命”同以前十七年中的错误相比,是严重的、全局性的错误。它的后果极其严重,直到现在还在发生影响。说“文化大革命”耽误了一代人,其实还不止一代。它使无政府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泛滥,严重地败坏了社会风气。(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之“对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意见”第五部分 作者:邓小平 原载于人民网)

陈云评文革:文革十年惨绝人寰 毛泽东应负主要责任陈云的讲话始终保持着平静的语气:我是共产党员,是实事求是的。大家对于毛主席的功与过,不论说是“二八开”、“三七开”,还是“四六开”。都是敷衍的,不符合事实的。我认为毛主席一生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遵义会议到全国解放,也就是到1949年止,毛主席领导是正确的,应予全面肯定;第二阶段是到1957年鸣放运动止,其间如土改、三反五反、思想改造等运动,虽稍有偏差,但成绩大于错误,应予基本肯定;第三阶段从1957年反右开始,经过三面红旗的胡搞乱开,到1965年止,其间毛主席在1961年退居二线,不问大事,经济才有了转机,但在他当政那一段时间,应予基本否定;第四阶段从1966年到他逝世为止,那惨绝人寰的“文革”悲剧,他是主要责任者,应予全面否定。(摘自:《渤海学刊》1993年第3期,作者:《渤海学刊》编辑部,原题:《陈云评价毛泽东》)

陈毅评文革:不是革命 是反革命集团有目的毁党开始父亲一直认为文化大革命是类似党内整风的运动,是教育党员和党的干部保持思想纯洁的运动。根本没有想到是一场夺权的内乱,所以运动一开始,他是积极地参加这一运动的,通过“十六条”、派工作组他都是举手赞成的,甚至还苦口婆心地与造反派谈话。但是运动向毫无法纪的方向发展,完全成为了一种动乱,父亲从支持到不理解,又转向不赞成,最终是愤怒了……一天晚上,父亲和母亲走到我面前,父亲气得指着我说:“你听到没有,这是革命吗要打倒党内每一个领导干部。这不是革命,这一定是有一个反革命集团在有目的地摧毁着我们的党。”……“我不是乱放炮,我是经过认真思考的。现在的文化大革命的后遗症,十年、二十年不治”公开批评文化大革命,是父亲认真思考的结果。(摘自:《回忆父亲陈毅》,作者:陈昊苏 陈小鲁 陈丹淮 陈珊珊,出版:华夏出版社)
彭真谈文革:教训深刻 主席犯了严重错误“搞‘文化大革命’,毛主席就犯了大错误。不过,也有好处,坏事可以变好事,是毛主席自己用他犯的错误打破了对他的个人崇拜,这对全党全国人民解放思想一定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总结教训,那就不仅是个人的问题,教训要深刻得多。作为共产党员,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毛主席一世英明,最后犯了严重错误,整了那么多人,挨整的人谁没有气?这是可以理解的。(摘自:《百年潮》2012年第12期,作者:彭真传编写组,原题:《彭真复出后谈毛泽东》)

钱学森谈文革:没有总理保护 恐怕我早不在人世了反“文革”中我们都是受保护的,没有周总理的保护恐怕我这个人早就不在人世了。那时候我们都是军管的。军管会每星期都要向总理汇报一次。总理下了一个命令,要搞一个科学家的名单。名单送上去后,总理说:“名单中的每个人,你们要保证,出了问题我找你们!”(摘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作者:钱学森,原题:《周总理让我搞导弹》)

《党史》第二卷:文革没有任何进步意义
对“文化大革命”的评价,《党史》二卷全面准确地体现了《历史决议》的基本精神:“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它根本不是‘乱了敌人’而只是‘乱了自己’,因而始终没有也不可能由‘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对“文化大革命”发生原因的分析也基本依照《历史决议》,没有作更多的新推断。所不同的是《党史》二卷不仅详细叙述了“文化大革命”发生发展的过程,而且用较大篇幅专门讲了其严重危害,认为“‘文化大革命’对我们党、国家和民族造成的危害是全面而严重的,在政治、思想、文化、经济、党的建设等方面都产生了灾难性的后果。”(摘自:当代中国史研究所网站,作者:张金才,原题:《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的意义)

1987年邓小平谈“左右”:中国最大危险还是“左”

尽管有国际和国内的大量实践经验,尽管历经大约70年之久的多次挫折,尤其是亲历“文革”十年极左的切身浩劫,然而,“左”比右好的观念在广大干部中还远未清除,以至于在近十几年的改革开放中“左”的倾向又几次抬头。邓小平同志在1987年总结历史经验时语重心长地指出:“几十年的‘左’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势力。”“我们既有‘左’的干扰,也有右的干扰,但最大的危险还是‘左’。习惯了,人们的思想不容易改变。”(摘自:《社会科学研究》1996年第2期,作者:高放,原题:《“左”的根源面面观》)


。。。。。。。。。。。。。

点评

以上内容我视为政治流氓戏弄80后的文字游戏,是一文不值的文字垃圾。  发表于 2013年6月20日 22:57
这是新党史对文革的评价?说你是无赖一点不过分,我已在24楼将搜到的内容列出。你还有何要抵赖。  发表于 2013年6月20日 22:43
你真够别有用心的了!  发表于 2013年6月20日 22:10

67

主题

958

回帖

1981

积分

连趣队长

注册时间
2013年3月10日
在线时间
3562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13年6月20日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真会乱扣帽子,好大一顶!

点评

客气的说:你不过是个昏昏噩噩的跳梁小丑,难道你不是别有用心?  发表于 2013年6月20日 22:39

3

主题

230

回帖

1923

积分

连趣队长

注册时间
2013年6月18日
在线时间
2210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13年6月20日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em207]

91

主题

5984

回帖

9773

积分

禁止发言

注册时间
2013年4月23日
在线时间
1790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13年6月20日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48

主题

2455

回帖

1万

积分

连趣部长

注册时间
2013年5月30日
在线时间
10502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13年6月20日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67

主题

958

回帖

1981

积分

连趣队长

注册时间
2013年3月10日
在线时间
3562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13年6月20日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还说我抵赖,我抵赖啥啊。
我贴的所有文字后面都有书目,你可以自己去找!不用我来教你了吧
五毛的一贯做法就是看不到事实
不过最近五毛也不好混饭吃了。到处帮主子掩饰这,掩饰那的。也难为五毛们了
可能最近五毛变五元了,变卖力啦!

点评

你除了放屁,还能干什么呢?看33楼回帖。  发表于 2013年6月21日 03:16

67

主题

958

回帖

1981

积分

连趣队长

注册时间
2013年3月10日
在线时间
3562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13年6月20日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说一 发表于 2013年6月20日 22:34
《新党史对文革的定论》

      一、否定文革以政治运 ...

定性文革:给国家人民带来灾难的内乱
对于党和国家肌体中确实存在的某些阴暗面,当然需要作出恰当的估计并运用符合宪法、法律和党章的正确措施加以解决,但决不应该采取“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方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进行所谓“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政治大革命,既没有经济基础,也没有政治基础。它必然提不出任何建设性的纲领,而只能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历史已经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摘自《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一九八一年六月二十七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一致通过)

看清楚这段话,文革性质已经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一致通过的。
到底是你别有用心还是我别有用心。

点评

你懂什么叫与时俱进吧?你懂什么叫此一时彼一时吧?  发表于 2013年6月21日 03:18

12

主题

3万

回帖

3万

积分

连趣副总理

注册时间
2011年2月19日
在线时间
19318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13年6月20日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130

主题

2275

回帖

8354

积分

连趣副厅长

光辉岁月

注册时间
2008年8月30日
在线时间
3326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13年6月20日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刻,值得反思
只有行路人,最信任行路人 脚下的路越险,心中的情越真 有你与我同行 再累也心甘

67

主题

958

回帖

1981

积分

连趣队长

注册时间
2013年3月10日
在线时间
3562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13年6月20日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说一 发表于 2013年6月20日 22:34
《新党史对文革的定论》

      一、否定文革以政治运 ...

又根据你提供的去搜索了。得到的结果是。。。。。。。。。。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对中国共产党建政29年的历史进行了全景展示,并对很多存在争议的问题进行了解释和说明,此举是否意味着日后的国内党史研究将会以本书作为基础?柳斌杰告诉凤凰网,《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客观真实地反应了中国共产党在建国29年的这段历史,回顾和再现了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中党的历史,对这段历史研究可以起到奠定基础的作用。
具体来讲有以下三大特点:
第一,不回避挫折。对中国共产党建国后29年中的挫折并未加以回避或隐瞒,将其真实完整的体现在书中。
第二,不刻意夸大党的历史问题与成就,而是将真的事件放到历史环境和国际大环境之中,以变化的眼光去考察。从根源上了解事件的发展,具体分析事件发生的环境,得出了比较符合历史真实的论断。
第三,深刻的反思和总结经验,对一些政治权益性的常识性问题,进行正面的思考,教育我们防止、纠正可能影响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教育人们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借鉴意义。
只有三点啊,哪来的四点?难道党史是你参与编写的?

点评

是谁把你脑袋“挤”成这样,专搜到不靠谱的内容。见33楼回帖。  发表于 2013年6月21日 03:2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一个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连趣网 ( 京ICP备13010301号-1 )

GMT+8, 2025年7月12日 13:29 , Processed in 0.08833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