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黑白电影连环画《405谋杀案》

 找回密码
 注册一个用户
楼主: admin

连趣讲座:连环画《三国演义》的出版及其艺术成就(王家龙主讲)

  [复制链接]

31

主题

454

回帖

2360

积分

贵宾

注册时间
2003年4月18日
在线时间
186 小时
精华
10

贵宾

发表于 2011年7月10日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王老给予我们的惊喜。
山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chenjiongming

40

主题

2523

回帖

4353

积分

连趣科员

注册时间
2010年10月4日
在线时间
2160 小时
精华
0

我与连趣的故事品连谈兵杂谈活动奖人美社70周年

发表于 2011年7月10日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藏大家王老师。

587

主题

3万

回帖

13万

积分

连趣总统

注册时间
2009年7月5日
在线时间
38960 小时
精华
0

宝贝展示22018晒宝大赛连趣十周年竞赛人美社70周年

发表于 2011年7月10日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王老师的到来![em191]王老师辛苦![em188]

2188

主题

7万

回帖

37万

积分

管理员

注册时间
2002年5月19日
在线时间
54400 小时
精华
3
 楼主| 发表于 2011年7月10日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连趣讲座:连环画《三国演义》的出版及其艺术成就
主讲嘉宾:王家龙老师
日       期:2011年7月10日下午16点
嘉宾简介:
  王家龙,河北滦县人,1941年生于重庆市。1964年毕业于北京艺术学院。先后担任北京文艺工作团演职员、中国电影出版社编审。曾创作大型话剧、电视剧和专题片,编写过大量演唱节目,编审影视专业图书近百部、音像制品六十余种,发表评价、专论文章四十余万字,协助演员田华撰写其专著《沃土硝烟育我她》。1951年起开始收藏连环画,目前共收藏连环画18300多册。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0 收起 理由
连趣好 + 10

查看全部评分

2188

主题

7万

回帖

37万

积分

管理员

注册时间
2002年5月19日
在线时间
54400 小时
精华
3
 楼主| 发表于 2011年7月10日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热一下场,请同学们先欣赏一下王家龙先生收藏的一版一次连环画《三国演义》!
conew_img_2834.jpg

conew_img_2833.jpg
王家龙老师的《三国演义》小人书是这样收藏的。

点评

真想也上书柜取上两本看看  发表于 2011年7月12日 11:16

2188

主题

7万

回帖

37万

积分

管理员

注册时间
2002年5月19日
在线时间
54400 小时
精华
3
 楼主| 发表于 2011年7月10日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看细点儿。
conew_img_2835.jpg

conew_img_2836.jpg

conew_img_2837.jpg

conew_img_2838.jpg

conew_img_2839.jpg

conew_img_2840.jpg






conew_img_2828.jpg
conew_img_2830.jpg

点评

好书,能亲身见到就是荣幸啊  发表于 2011年7月11日 09:03
品真好  发表于 2011年7月10日 16:52

2188

主题

7万

回帖

37万

积分

管理员

注册时间
2002年5月19日
在线时间
54400 小时
精华
3
 楼主| 发表于 2011年7月10日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conew_img_2868.jpg
Admin: 欢迎王老师第二次光临连趣网,同学们都很期待您的这次讲座,这次我就不提问了,您就慢慢给我们大家讲讲连环画《三国演义》的出版过程及其艺术成就吧。
王老师:谢谢,首先感谢连趣网的同学们对我的厚爱,我对《三国演义》没有很深的研究,因此可能讲的不好,就算和大家交流一下吧。
好,我先说说《三国演义》的概况:《三国演义》是1954年中央文化部要求各美术出版社多出新连环画占领文化阵地。于是上美社策划了古典文学名著改编连环画的选题。
56年投入创作,编脚本等,57年开始出版,1961年第1版60册全部完成。1962年对全套书进行修订增删,于是,删去4本,补充4本,重绘4本,到1965年正式推出第二版修订版,以后几十年间都以修订版为基础再版多次。第1版是60开,文化大革命后,78年起,出了64开的48本,87年又增补了12本,这一共60本为第三版。
88年出了大32开,一页两幅的精平装,这是第4版。94年出的精装5本32开,封面戴敦邦先生绘图的为第5版。后来又出过蓝皮书。2005年大家购买到50开收藏版。这些就是概况。
今天想聊3个问题。
1. 沪版《三国演义》套书,是在排除左的干扰中坚持出完全套的。
具体左的干扰表现在:上海出了《三国演义》,当时社会上冒出了一股论调,说出版《三国演义》有什么意义呢?
因为《水浒传》是写的农民起义,出《杨家将》、《岳飞传》是歌颂爱国主义,斗争精神,《三国演义》写的是近百年间,帝王间的争权夺地,勾心斗角,甚至镇压农民起义。因此,没有任何进步的积极意义。
从思想倾向上来说,是不对头的,因此,不该出此书,即使出了,也该停。左的思潮指向了《三国演义》。



点评

王老提供的历史背景很有价值,我看现在随着“满清辽金鲜卑后代”的力量的强盛,从要地位到了涂抹历史的阶段,估计《岳飞》《杨家将》这样的题材也有难保的趋势了,不知我的感觉对不对。。。呵呵  发表于 2011年7月11日 13:26
不易啊  发表于 2011年7月11日 09:04
可能笔误,确实是63  发表于 2011年7月10日 19:56
到1965年正式推出第二版修订版 不是1963年吗?!  发表于 2011年7月10日 17:56

2188

主题

7万

回帖

37万

积分

管理员

注册时间
2002年5月19日
在线时间
54400 小时
精华
3
 楼主| 发表于 2011年7月10日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conew_img_2867.jpg
王家龙:具体到一些分册,提出来的一些观点,当时振振有词,尽管今天看来很可笑,站不住脚。比如《三顾茅庐》,提意见的人说知识分子应该被改造,尤其是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应该被改造成无产阶级的知识分子。《三顾茅庐》是美化了知识分子,认为他们还要被请,尾巴都翘到天上了。
conew_img_2820.jpg
再比如《舌战群儒》:诸葛亮和东吴的大臣们展开论战,这场论战让人看不出同情谁,反对谁,态度模糊,立场不鲜明,很成问题。

conew_img_2822.jpg

再比如《七擒孟获》,第一版由于受到影响,名字改为《诸葛亮渡泸水》,因为持左的观点的人认为,《七擒孟获》是不符合党的民族政策的,歌颂了汉族,欺负少数民族。根据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三国演义》在出版过程中,被左的思想否定,在具体书目上也遇到了许多莫名其妙的批评。
conew_img_2824.jpg conew_img_2825.jpg

这套书的出版,57年正是反右斗争的高潮,58年大跃进,59年反右倾,在左的观点影响下,出版社面临很大压力,险些被停止出版。编辑部内一些有识之士认为,不能简单化、片面化的理解党的文艺方针,特别是古为今用,因此,他们贴出大字报,呼吁无论如何要把全套书出完。在这种排除干扰的情况下,终于1961年这套书草草收场,出完了。
59年以后,出版很艰难,后来在62年,中央召开了文艺工作座谈会,周总理、陈毅等对文艺工作给予指示,使环境宽松了,帮助出版社的创作人员解除了精神的压力和束缚,所以他们对全书总结成败,进入修订,所以有了后来的修订版。
《三国演义》我们今天看来,赏心悦目,但是当年参与本书策划编委绘画的老前辈们,客服了很多困难,历经坎坷,才把这个著名的古典文学名著改编成连环画。所以这部书的出版是来之不易的。




点评

这是我所看到的品相最好的1印《诸葛亮渡泸水》。  发表于 2012年5月15日 20:51
给连环画先辈敬礼  发表于 2011年7月11日 09:05
中华民族总是经历着这些杯具,不独是建国伊始如此。形而上、以偏概全、要好全好、要坏全坏。唉!一声长叹!希望我们的民族,以后能够真正的成熟起来!  发表于 2011年7月10日 17:15
终于1961年这套书草草收场,出完了。 "草草收场"四字似有深意,王老是否认为若没有干扰,三国演义连环画,特别是后出的,将更加丰富、圆满?  发表于 2011年7月10日 16:45

2188

主题

7万

回帖

37万

积分

管理员

注册时间
2002年5月19日
在线时间
54400 小时
精华
3
 楼主| 发表于 2011年7月10日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conew_img_2847.jpg
王家龙:
二、谈谈《三国演义》的特点和艺术成就:
它的特点是

1,建国以来新中国第一套根据古典文学名著改编的长篇套书。
经历了时间和读者双重的检验,经受住了不断再版,反复修订,终于成为传世经典。
2,他的内容全,篇幅大,参与人员多。
它的艺术成就有三个方面:
1,文字改编:
     原作是一部长篇小说,篇幅巨大,保留哪些突出哪些,强调哪些,都很有学问。中心要求4个字:忠于原著,所以确定为60册。是因为原作反映了九十七年的历史,因此有三方人马,有很多事件,有文攻,水斗,情节的取舍决定了篇幅需要长,如果篇幅少,就不完整了。尤其是册数如果太少,情节删减会影响到细节的丰富性,而缺乏细节的作品,生动性和感染力都会大打折扣。

     现在这套书从改编的策划和具体脚本的编写来看,删减是合理的。主要情节予以保留,细节描写比较充实丰富,使画家根据文字的描述,有戏可做,读者看后感觉有意思,有味道,不枯燥。

这部作品的文字编写,有近10位作者,他们都是经验丰富的老编辑。他们把一部半文半白的原作,用通俗流畅的现代语表述出来,确实下了很大功夫。因此,毛主席当年也爱看《三国演义》,他的床头案桌上就摆着《三国演义》连环画,他对身边的工作人员夸奖《三国演义》说,真不简单,短短的几幅画面和文字说明,就把有关内容和情节交代清楚了。

所以说,全书的改编具体为60分册,每一册的内容确定和文字编写都是认真读完全书,认真进行裁剪然后撰写出来的。由于文字脚本的成功,为全书的艺术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点评

永远的经典  发表于 2011年7月11日 09:06
上美三国定位60册,我觉得很有深意:天干地支 60甲子,周而复始,无穷无尽。。。  发表于 2011年7月10日 16:39

2188

主题

7万

回帖

37万

积分

管理员

注册时间
2002年5月19日
在线时间
54400 小时
精华
3
 楼主| 发表于 2011年7月10日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conew_img_2866.jpg
呵呵,插播广告一条。我和王老的夫人徐秀琳老师合影,我转达了同学们对徐老师的问候,徐老师也感谢大家对王老和她的关注与厚爱,徐老师身体很好,月底就要去青岛拍片。
下面继续
王家龙:
下面谈绘画:

    绘画的成就最突出的特点是风格比较统一。由30多位画家进行绘画,每个人的个人风格和技法显然是不一样的,势必影响全书的水平,而现在审视60册作品,风格能保持比较统一,是很难能可贵的。说明画家们确实下了苦功。

    为什么能做到这点呢?在于他们绘画前的案头准备工作很充分。这个创作团队首先任命了5位老画家,进行全书人物绣像。5位画家分别是:刘锡永、徐正平、陈光镒、凌涛、以及卢汶。他们先翻古籍,用《历代帝王像》、《凌烟阁功臣图》中的人物形象作参考,其次根据原著中对人物形象的描绘,来把握人物形象。例如写关羽丹凤眼卧蚕眉飘三缕美髯,手持青龙偃月刀。

再其次,根据舞台上的人物形象,有借鉴,有创作的完成了人物绣像的绘画,共画了魏、蜀、吴三方150位人物绣像的绘画。确立了人物绣像之后,给全部参绘的画家提供了统一造型的依据。这样,能保证人物形象地统一。全书绘画由于画家们的创作态度极其认真,尽管画家中有些老画家,如严绍唐曾经在民国就画过《三国演义》,但是他们知道这是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完成新连环画的绘制,责任感和事业心促使他们加倍努力,一定比过去民国时期的三国,像陈丹旭和朱润斋的作品有很大提高。

创作态度的严肃认真和绘画技法的不断提高,保证了全书绘画的艺术质量。另外,这套书在绘画上不但尊重历史,而且画家们再创作中,有意的吸取现代的电影镜头的景别、视角灵活多变的特点,使画面表现丰富多样,具有现代感。

这一点对比同时期北京版的《水浒传》和天津版《聊斋》和河北版的《西游记》这三部书,从构图到人物形象、环境景观的描绘都更富表现力。它塑造的主要人物形象,都深受读者认同。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参加此书绘画的三十多位画家,其中徐正平、刘锡永、汤一方、陈光镒、凌涛、汪玉山、王亦秋、赵三岛、李铁生、张令涛、胡若佛等都作出了很大成绩。

他们的绘画水平,使沪版《三国演义》套书,代表了560年代古装连环画创作的最高水平。

总之在绘画创作上,既有继承传统,又有大胆创新,使这部套书的绘画创作体现出连环画艺术的无穷魅力。

点评

向徐老师问好  发表于 2011年7月12日 11:17
徐老师,很喜欢徐老师的表演,大民妈演得真棒!  发表于 2011年7月11日 22:41
有凌涛,如曹真、纪灵、张凝等,就是他设计的。  发表于 2011年7月10日 16:47
三国人物绣像组5人我记得好像有赵三岛,无 凌涛 ; 赵云,马超等都是赵先生绘制的,,  发表于 2011年7月10日 16:4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一个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连趣网 ( 京ICP备13010301号-1 )

GMT+8, 2025年4月16日 12:51 , Processed in 0.097676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