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找回密码
 注册一个用户
楼主: tangfengye

红白东周与绿东周的图画比较(三)《齐桓称霸》与《管仲拜相》、《齐桓称霸》

[复制链接]

14

主题

345

回帖

1092

积分

连趣队长

注册时间
2014年8月30日
在线时间
968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17年4月13日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想捧绿东周不如直接大方地说自己喜欢,何必选择这种拐弯抹角的方式;群众眼睛是雪亮的,再多文字也只会显得苍白无力。

67

主题

2744

回帖

5757

积分

连趣副科长

注册时间
2011年9月21日
在线时间
6430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17年4月13日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楼主的对比,更加清晰地感觉到:黄全昌老师对脚本的理解更深刻些,呈现出的画面也更生动、更符合故事的主题
接受黄先生的作品需要有一个过程,从视觉感受到喜欢,甚至欣赏,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表象的美,多数人都能感觉到,意象的美需要去品读、品味,
漂亮是感观,美丽是意会

1415

主题

3184

回帖

2万

积分

连趣部长

注册时间
2004年7月28日
在线时间
11592 小时
精华
1

2018我与连环画的故事连趣2015百题竞赛我与连趣的故事家乡美摄影奖连趣十周年竞赛人美社70周年

发表于 2017年4月13日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tangfengye 发表于 2017年4月13日 10:01
不是因为学的专业,是因为您说的话确实没多少道理,才自我感觉气短。

我也没有劝谁欣赏黄全昌的话,我 ...

我的原句
黄全昌的变形,和毕加索变形,都是变形。
改为
黄全昌的变形,和毕加索变形,都是变形,只是变形轻重、力度大小不同,而已。
====
我认为,
喜欢红白东周的人数,比喜欢绿东周的人数,多,尤其比喜欢黄全昌绿东周的人数,多(看看市场销售数量,就可以知道这个“多少道理”)。

不是你说的“您说的话确实没多少道理,才自我感觉气短”,
只是(还是)
我“不是文科、美术系毕业生,说不过你”。

5

主题

456

回帖

2497

积分

连趣队长

注册时间
2007年7月31日
在线时间
2494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17年4月13日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喜欢黄全昌的这类画风

点评

但还能接受  发表于 2017年4月14日 21:30

11

主题

140

回帖

1325

积分

连趣队长

注册时间
2016年3月30日
在线时间
308 小时
精华
0
 楼主| 发表于 2017年4月13日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angfengye 于 2017年4月13日 11:19 编辑
yayidaye 发表于 2017年4月13日 10:07
喜欢什么就说什么,人没必要不懂装懂,音乐绘画艺术发展过程也是经过时间的沉淀,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审美习 ...

喜欢什么就说什么,人没必要不懂装懂,这当然不假。但是不能你不喜欢什么,就喷人家,尤其是喷那些你看不懂、但实际水平比较高的东西。这一则是不礼貌,二则更是短视的表现。你可以不喜欢黄全昌,但很多连友在这里说人家黄全昌画的不是连环画,你凭什么这么说?他们有这个权力规定什么是连环画,什么不是吗?好像没有吧?你个人规定,那也不算数。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审美习惯”,这是对的。“但是大众的所谓俗才是最根本的”,这句话就有问题了。大众的俗,有的是好的,有的是坏的,有的是必须改变的。大众以前不识字,是不是也是好的,大家都朝着不识字看齐?大众以前还随地大小便呢,也是好的?中国画,从看外形到看神似,当然是欣赏水平的提高。我开始并未表示过雅应该看不起俗的意思,倒是不断地有人,大叫“黄全昌画的不是连环画”、“黄全昌画的少数人的癖好”,注意是用“癖好”这个词,不断攻击黄全昌以及接受黄全昌画风的人。雅不该攻击俗,俗倒大喊“我俗我骄傲”,攻击起雅来了?


这个世界的发展,就是俗不断向雅发展。以前人们随地大小便,现在进公厕了。以前看二人转,现在越来越多地人能看高雅歌舞戏曲了。……过去的俗,提高到今天雅的地步,今天的雅,提升到明天更雅的地步(明天看今天的雅其实都是俗了),这就是人类发展史。故步自封在今天的俗上,才是可悲的。


一眼看上去顺眼的、方便的,并不一定比晦涩点的、麻烦点的好。随地大小便是方便,找公厕是难,你都去随地大小便?学拼音方便,学汉字难,你都拼音化算了?这只能形容,就低不就高,阻止人类向更高发展。何况你认为晦涩的、需要动脑子才能明白的东西,认识水平高了以后,根本不会觉得。一个刚学识字的人,觉得读文章费脑子,但是识字多了、读书久了之后,你还会觉得读文章费脑子吗?你觉得看黄全昌或施大畏等人的作品费脑子、晦涩,可是如果大家的美术欣赏能力都提高了,就不会了。你这是在为不思进取、不动脑子、不提高自己欣赏水平找借口。我觉得算数难,就不学了吧;我觉得欣赏难,就不欣赏了吧……这逻辑太搞笑了。


至于你说绿东周粗糙,装腔作势,用技巧显摆,那是你的认识。说粗糙,别的不说,就我对比过前两本,项维仁、朱光玉画的比水天宏粗糙?人家画得人物要神态有神态,要动感有动感,背景丰富,哪里粗糙?就是黄全昌,也是画的人物动态神韵都有。


至于用技巧显摆,这错了吗?不用技巧显摆,难道用画得线条多而密来显摆?用把瓦片、甲片、树叶画得一片片的来显摆?


迎合高大上错了吗?那转而迎合矮小下?迎合很多老百姓看不懂意境、神韵,只知道看线条画得多不多、密不密的较低欣赏水平?80年代的最大问题,就是因为电视、游戏机、舞厅等其他娱乐的外因冲击,以及自身一些跑马作品的出现(黄全昌不是跑马),导致连环画萎缩,没有能提升更多普通老百姓的欣赏水平,以至于很多连友依旧停留在五六十年代那种形式单一、比较匠气、呆板的较低欣赏水平上,而且不以为低,反以为荣。


当然了,现在这个社会,美术课在学校里比过去上的更多,各地接受过大中专美术教育的人越来越多,就算老年人上过老年大学学过书画的人也越来越多,更多地人可以欣赏比五六十年代连环画更高一些的美术形式。即便他们不常看连环画,但是只要你给他看了,他也能分得出谁高谁低。那些只懂得欣赏五六十年代连环画的连友,就算在这个连环画论坛中还占多数,在全社会来说,比例也是越来越低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历史是向前发展的,艺术是向前发展的,美术欣赏能力是向前发展,即便连环画消亡了,中国老百姓的总体美术欣赏总归会向更高水平发展,不会停留在五六十年代连环画的水平。想阻止人类向更高迈进,那是不可能的,一些连友讽刺的“少数人的癖好”,终会成为大众化的东西。












11

主题

140

回帖

1325

积分

连趣队长

注册时间
2016年3月30日
在线时间
308 小时
精华
0
 楼主| 发表于 2017年4月13日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袭月寒鸦 发表于 2017年4月13日 10:26
楼主想捧绿东周不如直接大方地说自己喜欢,何必选择这种拐弯抹角的方式;群众眼睛是雪亮的,再多文字也只会 ...

本人喜欢研究历史,说话都是读遍各种资料对比后再引经据典、有根有据地发言,绝不直接下结论。不会像很多人说绿东周差、红白东周好,但是不上图,不从画面进行对比,不分析、意境、动作神态、背景刻画等,就直接下结论。

群众的眼睛有时是亮的,有时是模糊的,有时是瞎的,有时是低俗的。比如相比有艺术的歌舞,群众更还喜欢脱衣舞、二人转呢。群众的口味有时需要引导和改变、提高。

11

主题

140

回帖

1325

积分

连趣队长

注册时间
2016年3月30日
在线时间
308 小时
精华
0
 楼主| 发表于 2017年4月13日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skylover 发表于 2017年4月13日 10:41
我的原句
“黄全昌的变形,和毕加索变形,都是变形。”
改为

关于毕加索和黄全昌,我要表述的意思是,你拿毕加索比黄全昌是不合适的,你只要明白这点就好。

第二,你说“我认为,喜欢红白东周的人数,比喜欢绿东周的人数多”,这句话说得不准确。比如,你说的“人”,是指什么方面的人?是指本论坛的连友,还是指全体老百姓,还是其他什么群体?如果说是指本论坛的连友,或全体老百姓,那应该是如你所说。但是如果指接受过一定美术教育的群体,比如大中专美术毕业生(包括一些设计方面的专业)、上过美术培训班、老年大学美术班的群体,在这中间,应该喜欢绿东周的人更多。


还是那句话,多数人接受的东西就是好的吗?普通老百姓的欣赏水平,要不要向更高水平发展?历史告诉我们,要,而且会。还是那个例子,以前多数百姓不识字,识字是少数人,但是不能让老百姓都停留在不识字的状态,现在大家都向那些原先的少数派(识字者)看起了;以前大家大多只能看懂故事会这种级别的读物,只有少数人能懂经典名著、诗词歌赋,现在越来越多人能看懂了。美术也是这样,现在能看懂红白东周的人多,但是能看懂绿东周的人越来越多,以后整体老百姓的欣赏水平都会看懂绿东周。甚至有一天,大家觉得绿东周的水平也低了,大家都能看懂更高深的美术作品了……

28

主题

4955

回帖

1万

积分

连趣临时工

注册时间
2006年12月15日
在线时间
3090 小时
精华
0

宝贝展示2我最爱的七八十年代连环画2018晒宝大赛

发表于 2017年4月13日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欣赏不了黄全昌的,画的太潦草了,显得很乱,再有意境也看不下去

1415

主题

3184

回帖

2万

积分

连趣部长

注册时间
2004年7月28日
在线时间
11592 小时
精华
1

2018我与连环画的故事连趣2015百题竞赛我与连趣的故事家乡美摄影奖连趣十周年竞赛人美社70周年

发表于 2017年4月13日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tangfengye 发表于 2017年4月13日 11:47
关于毕加索和黄全昌,我要表述的意思是,你拿毕加索比黄全昌是不合适的,你只要明白这点就好。

第二, ...

你说
“如果说是指本论坛的连友,或全体老百姓,那应该是如你所说。”
是的,
“本论坛的连友,或全体老百姓”,喜欢红白东周的人数,比喜欢绿东周的人数,多,尤其比喜欢黄全昌绿东周的人数,多(看看市场销售数量,就可以知道这个“多少道理”)。
====
连环画(主指小人书),那时、当时毛泽东时代,就是画给青少年、以及大量没有什么文化的工农兵接受政治教育看的,只是毛泽东让著名画家画,所以,我感激毛泽东,这个时代无法复制、一去不复返了;
至于你们、及接受过一定美术教育的、你说的这些人,喜欢黄全昌,想要借此“稍高雅点的”,就要复兴毛泽东时代、连环画(主指小人书)那个繁荣时期的兴旺景象,完全是学院派的幻想。
====
对你长篇发言,
只是(还是)
我“不是文科、美术系毕业生,说不过你”。

11

主题

86

回帖

627

积分

连趣副队长

注册时间
2015年6月20日
在线时间
628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17年4月13日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楼主的点评是很到位的,从历史原貌、艺术表现等多方面进行对比,客观全面,高低立判。个人更倾向于绿东周,期待再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一个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连趣网 ( 京ICP备13010301号-1 )

GMT+8, 2025年7月20日 22:52 , Processed in 0.07359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