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找回密码
 注册一个用户
楼主: 木灵芝

关于这次上美四大精

[复制链接]

78

主题

1347

回帖

5296

积分

连趣副科长

注册时间
2017年3月21日
在线时间
15152 小时
精华
0

2018我与连环画的故事

发表于 2020年6月9日 11: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平装阅读本再便宜我不要,大小精再好,超过定价我不买,就是一个兴趣爱好,保持好心情最好

2

主题

360

回帖

1055

积分

连趣队长

注册时间
2018年2月27日
在线时间
1630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20年6月9日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孤鹜 于 2020年6月9日 12:50 编辑
duanduan 发表于 2020年6月9日 08:29
不一定真的就是有价有市的升值,但能撑住升值预期就很了不起了。
玩老版的人更少,价更高,你说老版会不 ...

所谓的稀缺性真的就稀缺吗?稀缺是所谓收藏价值的体现吗?溢价是因为真的稀缺造成的吗?真正问自己几个为什么,答案迎刃而解。如果上美有一天的原稿资源全部出完,那些已经出过的大小精是不是更加稀缺,更加有收藏价值,更加贵啦? 假设那个时候的大铁溢价到了5000元,有多少人花5000买呢?这有利于连环画出版业的发展吗?读者是上美的财源,没有了读者,就没有了财源。所以上美要长远发展,出的书要抓住更多的读者,而不是去抛出什么收藏的概念,让少数人去收藏。作茧自缚这个成语,我们从小就懂得是啥意思。以上美出的四大名著、戏曲故事、东周、成语故事收藏本为例,名曰收藏本,意思就是有收藏价值的书。但是卖完了还是在印,有啥所谓的收藏价值呢?这里体现的是阅读欣赏价值。而大小精虽说承诺不再印了,但也不能说明就有所谓的收藏价值,即有溢价的空间后可以卖出去的价值。书的资源是有限的,不加印,出版社吃什么?有人说上美不单靠连环画,还靠出版其他的书。但是道理都是一样的。这些书就是资源,资源要卖给更多的消费者,才能赚更多的钱。消费者群体不扩大,印量也不增加,书的资源也不增加,总有一天会枯竭的。我买上美大铁,不是因为其印量少,不是因为其有收藏价值,不是因为其能够溢价赚钱,而是因为它的纸质好,印刷好,包装好,画的好,看着舒服。这些才是很多读者读书追求的方面。哪怕是100版100印,只要符合我刚才说的那些条件,价格合适的话,我就会去买。出版社出这些书的目的也应该是怎么样从这些方面去吸引消费者,扩大消费者群,赚更多的钱。而有的书画的可以,但是印刷的一塌糊涂,价格很便宜,一套几十本书才几十元,我绝不会去买的。说实话,我对上美书的感情由来已久,特别是钟情于它的书很多都是线装,结实耐用,不容易散架。以及它印在封底的徽标,总是能够勾起我的美好回忆。因此无论是老版的、再版的上美书,我总是去尽可能的搜集信息、购买。这绝不因为什么收藏价值,绝不因为能够涨价卖钱,而是我认为确实就是好。现在上美平装本里,譬如64开本的三国,就没有线装,我购买的时候还把书拉一拉,看看里面有没有线。这也许是我的心理障碍吧。但是我就是喜欢上美书。但是线装书是不是印刷的就好呢,是不是画的好呢?不一定。有的出版社出的书也是锁线装订,有单本定价,但是印刷的一塌糊涂,油墨味难闻,画面的墨色失真,线条粗,头发黑乎乎一片,五官里印的跟墨疙瘩一样。总的来说,我买书,第一是看是不是线装,包括用线缝的或者是M装锁线装订的,第二,画的是不是好,第三油墨味是不是可以接受,第四,纸质是不是好,有没有透印严重,摸起来手感如何。第五,文字脚本有没有错别字。第六,价格是不是合适。从来不考虑印量及其所谓的稀缺性和增值性。

44

主题

1158

回帖

3380

积分

连趣科员

注册时间
2016年5月13日
在线时间
7254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20年6月9日 12: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收藏就是自作多情,一厢情愿。就像某位连友说的,曾经蹲在马路牙上看连环画的那批人,现在手中有俩闲钱买来怀一下旧而已。若仅凭少印量就能使一本书成为收藏品,那天下出版社都可富可敌国了。

2

主题

360

回帖

1055

积分

连趣队长

注册时间
2018年2月27日
在线时间
1630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20年6月9日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剑胆琴心爱连环 发表于 2020年6月9日 12:33
所谓收藏就是自作多情,一厢情愿。就像某位连友说的,曾经蹲在马路牙上看连环画的那批人,现在手中有俩闲钱 ...

我一直都很喜欢看你发的帖子。

5

主题

363

回帖

1180

积分

连趣队长

注册时间
2018年8月27日
在线时间
1312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20年6月9日 13: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孤鹜 发表于 2020年6月9日 12:19
所谓的稀缺性真的就稀缺吗?稀缺是所谓收藏价值的体现吗?溢价是因为真的稀缺造成的吗?真正问自己几个为 ...

其一,上美大小精的稀缺是纯粹人为创造出来的,和老版书的历史上自然和人为损耗共同造成的稀缺不一样。这个稀缺主要是由上美的限量印刷承诺为基础的,以及连友追捧和书商投机共同促成的。凡是印出来的东西,稀缺不稀缺就看印刷者的信用,钞票如此邮票如此连环画同样如此。一旦上美不限量,大小精就像当年的金圆券,立刻臭大街。

其二,稀缺是具有收藏价值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其三,溢价就是稀缺造成的,没有其他解释。囤书是造成稀缺的手段。

其四,不要再奢谈什么连环画的发展了,连环画的发展的时代早就结束了。现在的所谓原创连环画只不过是借尸还魂,从形式到风格都是老版连环画的模仿品,压根儿没有一丁点所谓对连环画的发展和创新。

其五,连环画现在就是主要靠再版老版书创造的收藏市场在苟活。现在还奢谈什么连环画的发展和普及,就好像在现在中国家庭重新推广普及使用青铜礼器一样可笑。

44

主题

1158

回帖

3380

积分

连趣科员

注册时间
2016年5月13日
在线时间
7254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20年6月9日 13: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收藏版、典藏版、限量版、编号版等等,只是一种营销手段,上美社只是承诺大小精不二印,但它绝不会承诺现在的大小精不会以另外的版式再版,甚至也不会承诺不以比大小精更高档的装帧形式再版。

5

主题

363

回帖

1180

积分

连趣队长

注册时间
2018年8月27日
在线时间
1312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20年6月9日 13: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剑胆琴心爱连环 发表于 2020年6月9日 12:33
所谓收藏就是自作多情,一厢情愿。就像某位连友说的,曾经蹲在马路牙上看连环画的那批人,现在手中有俩闲钱 ...

成为收藏品有个内在矛盾,就是数量和价格的矛盾。就是你想让它升值必须要限量,而总价=单价×数量。

所以,不是你生产的东西被当成收藏品你就可以富可敌国了。你的推理逻辑上不通。

商界里有搞限量版销售的,这些限量版也有很多被当成收藏品了。但对商家而言,限量版很多还是为了打广告,没有靠限量版富可敌国的,名表名车都做不到何况书籍。要想富可敌国,必须是生产出能大规模销售的产品。

234

主题

2072

回帖

6491

积分

连趣科长

注册时间
2006年4月14日
在线时间
8052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20年6月9日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剑胆琴心爱连环 发表于 2020年6月9日 13:29
所谓收藏版、典藏版、限量版、编号版等等,只是一种营销手段,上美社只是承诺大小精不二印,但它绝不会承诺 ...

始终认为,宣纸是比大精更高档次的版本.
http://tan.kongfz.com/book/14308/

278

主题

3361

回帖

3万

积分

连趣部长

注册时间
2020年2月18日
在线时间
2824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20年6月9日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买不到上美新书很难受,连着几次买不到也就习惯了。现在买得到就买,买不到拉倒,除非很喜欢会溢价一下。
这样也好,省钱了。
上次两本西游没买到,以后西游也就让给需要的朋友吧。哈哈



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

44

主题

1158

回帖

3380

积分

连趣科员

注册时间
2016年5月13日
在线时间
7254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20年6月9日 13: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duanduan 发表于 2020年6月9日 13:32
成为收藏品有个内在矛盾,就是数量和价格的矛盾。就是你想让它升值必须要限量,而总价=单价×数量。

...

商界里的收藏品大多数因材料的稀缺性和制作的难度大而成为收藏品的。几乎不存在机器一开,可以无限制复制的产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一个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连趣网 ( 京ICP备13010301号-1 )

GMT+8, 2025年8月19日 10:18 , Processed in 0.06086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