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画《南征北战》

连趣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一个用户
查看: 1452|回复: 3

[转帖]中国连环画发展史概论

[复制链接]

311

主题

2318

帖子

9823

积分

连趣副部长

Rank: 12Rank: 12Rank: 12

注册时间
2007年7月15日
在线时间
122 小时
精华
1

斑竹

发表于 2007年11月7日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 align="cente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font size="6">中国连环画发展史概论</font></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建国初期,人民群众都以巩固新政权,建设新国家的喜悦心情和十足干劲,投入生产建设,各条战线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时的连环画内容紧紧围绕着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及时而全面地反映着建国以后各个阶段的历史风貌。 <br /><br />&nbsp;&nbsp;&nbsp;&nbsp;&nbsp; 以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爱国增产运动、三反五反、抗美援朝、中苏友好、合作化高潮、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年自然灾害、人民代表的选举、宪法和婚姻法的公布等国家重大事件,以及政治战线和生产战线上涌现出来的众多新人新事等为题材,注重写实,寓教于乐,热情讴歌党的领导和各条战线的英雄、模范,给人以健康向上的力量,深受人民大众的欢迎和喜爱,成为我国最普遍、最寻常的娱乐读物和精神食粮,也是我们党最普及、最有效的宣传品和教材。 <br /><br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如《血海深仇话日美》、《友谊》、《小共产党员》、《他们有祖国》、《三字经》、《山乡巨变》、《穷捧子扭转乾坤》、《龙须沟一家人家》、《铁姑娘大战沙荒》、《走来的新娘子》、《李双双》、《朝阳沟》等极具时代特色的连环画,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建国后如火如荼的生活和斗争,歌颂了新时代新人物的优秀品质,塑造了英雄人物的典型形象。同时,这些作品所反映的大多是同时代人身边的故事,阅后倍感亲切。 <br /><br />&nbsp;&nbsp;&nbsp;&nbsp;&nbsp; 而反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作品,则被读者看重,如丁斌曾、韩和平绘画的《铁道游击队》,顾炳鑫绘画的《渡江侦察记》,徐思绘画的《51号兵站》,罗兴、王亦秋绘画的《林海雪原》等优秀作品,使读者百看不厌而一再印刷发行。特别是这些好连环画作品给人的精神力量和教育作用是怎么形容也不过分的。 <br /><br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至于那些经典名著、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宫廷轶事等古典题材的连环画,更是量大质优,其传统的绘画技法和鲜明的艺术特色,为众多读者所赞叹。其中《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西游记》等四大文学名著连环画和《西厢记》、《白蛇传》、《木兰从军》、《潘必正与陈妙常》、《桃花扇》、《天仙配》等精品佳作,成为当时各层次的读者人见人爱、求之若渴的读物。 <br /></p>

311

主题

2318

帖子

9823

积分

连趣副部长

Rank: 12Rank: 12Rank: 12

注册时间
2007年7月15日
在线时间
122 小时
精华
1

斑竹

 楼主| 发表于 2007年11月7日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span id="yu4753">停滞期(1966年-1975年) <br /><br />&nbsp;&nbsp;&nbsp; 受文革影响,这一时期 作品很少,题材狭窄,政治色彩浓厚,但艺术水准高。 <br /><br />&nbsp;&nbsp;&nbsp; 这个时期的连环画亦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br />一、“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这个时期所出的每一本连环画的扉页或内容介绍上,都印有一两段或好几段“毛主席语录”。书中主人公的一切成绩与胜利都归结为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如《为革命而学》、《铁手创江山》、《上大学》、《风雨杏花村》等; <br /><br />二、以“阶级斗争为纲”。故事讲的都是阶级对抗或阶级斗争的内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墙准抖粤⒌墓叵怠H纭读跷难А贰?兑恢Р悼乔埂贰?督鸸车牡缆贰贰?缎吕吹男∈?柱》?? 由于创作只有这一个主题,因此也就造成了文革连环画的一个最大特色:雷同。如当时流行的一个顺口溜所说,所有故事,基本都是“队长犯错误,支书来帮助,揪出一个狗特务”。 <br /><br />三、文艺为政治服务。为配合当时的政治斗争,“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不惜歪曲历史、编造历史、改写历史。如《历史上劳动人民的反孔斗争》、《儒法治军路线斗争的故事》、《秦始皇》、《揭投降派宋江》等。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仍出了一些隐喻人民斗争胜利、“四人帮”篡党夺权不得人心的连环画,如戴郭邦的《大泽烈火》、贺友直、刘旦宅等的《吕后篡权》等。 <br /><br />四、人物形象公式化。凡正面人物都是“高”(顶天立地)、“大”(形体魁伟)、“全”(没有缺点),而反面人物必定“小”(个子瘦小)、“恶”(凶神恶煞)、“丑”(形象丑陋)一目了然。典型的是样板戏连环画。其它如《西沙儿女》、《此曲河畔》、《海上擒敌》等; <br /><br />五、许多作品都不署作者姓名,而冠之以“××创作组”、“××集体创作”之类。这是因为知识分子被视为“臭老九”,不能让他们成“名”成“家”,要突出工、农、民是文艺创作的主人。如《列宁在1918》、《智取威虎山》、《红灯记》、《一支驳壳枪》、《揭投降派宋江》等。</span>

311

主题

2318

帖子

9823

积分

连趣副部长

Rank: 12Rank: 12Rank: 12

注册时间
2007年7月15日
在线时间
122 小时
精华
1

斑竹

 楼主| 发表于 2007年11月7日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span id="yu4754">繁荣期(1975-80年代后期)&nbsp;<br /><br />&nbsp;&nbsp;&nbsp;&nbsp;这一时期连环画如日冲天、盛况空前。这里以1975年为上界是因为1975、1976这两年连环画发行的数量比60年代大幅度增加,而且也不乏精品。至于目前“连界”为何以1986年为下界,我现在也没有搞清,因为没有什么标志性的事件。可能是第三届全国连环画评奖活动是1986年召开的,如果是这样,还是以80年代后期更合适些。 <br /><br />&nbsp;&nbsp;&nbsp;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以后,大量揭批、声讨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罪行,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作品,生动地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心声,深得广大读者的喜爱。如控诉四人帮"罪行的作品《枫》、《伤痕》( 陈宜明、刘宇廉、李 斌)《张志新》(韩敏、罗希贤、谌孝安、庞先健、施大畏绘画,吴文焕编文)、《于无声处》(赵仁年、罗希贤绘,丁扬改编)、《检察官》(汪观清绘,彭瑞高改) <br /><br />&nbsp;&nbsp;&nbsp;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改革开放、“四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为题材,反映社会变革、塑造新人新事的连环画作品,如雨后春笋,茁壮面世。诸如歌颂社会主义新时期的知识分子投身“四化”建设,献身于中华的《人到中年》(成劲东绘,王素改编)、《蒋筑英》(庞先健绘,戴焕梅、胡乃江编),塑造为安置待业青年就业而埋头苦干的基层干部生动形象的《开市大吉》(张培础绘,王成荣改编),反映贯彻党在农村的经济政策,使农村发生巨大变革的《乡场上》(胡振宇绘,胡廷楣改编),还有《女大学生宿舍》(郭召明、乐明祥绘,胡秀琴改编)等等这些着眼于现实生活,焕发着时代气息的作品,都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塑造了神采各异的人物形象,使人看着眼熟而亲切。 <br /><br />&nbsp;&nbsp;&nbsp; 除现代题材外,还有不少反映革命斗争的作品和以文学名著、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奇闻轶事、传统神话、名人传记等为题材的的创作。什么言情的、武侠的,真人真事的、科学幻想的,名目繁多,应有尽有,可以说是百花齐放,万紫千红。有反映革命斗争的《女英雄刘胡兰》(俞理等绘),有外国名著《斯巴达克思》(雷德祖绘),有古典的《将相和》(陈全胜绘)、《十五贯》(贺友直绘),《海瑞罢官》(黄全昌绘)、《貂蝉与吕布》(徐有武、徐有刚绘)等。其时,长篇套书出版很多,有连续型的,有系列型的,有一次成套发行的,有分册陆续出版的《东周列国故事》、《中国成语故事》、《中国诗歌故事》,天津人美出版的《聊斋故事》,湖北出版的《中国历代战争故事画丛》,吉林出版的《孙子兵法》画库,江苏出版的《雨花台烈士故事画库》等。 <br /></span>

311

主题

2318

帖子

9823

积分

连趣副部长

Rank: 12Rank: 12Rank: 12

注册时间
2007年7月15日
在线时间
122 小时
精华
1

斑竹

 楼主| 发表于 2007年11月7日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低迷期(80年代后期至今) <br /><br />&nbsp;&nbsp;&nbsp; 由于其内容低劣,加上新的文化传播媒体更吸引人,连环画渐渐为人们所抛弃。 <br /><br />&nbsp;&nbsp;&nbsp; 80年代后期及至今日,为连环画"低迷"期。这一时期连环画渐渐被人们抛弃、遗忘。其原因既有内因,也有外因。 <br /><br />&nbsp;&nbsp;&nbsp; 内因有:由于出版发行量过大,如前面所说,一年发行连环画七八亿,全国几乎人均一册,导致供大于求,大量积压;由于创作选题集中、重复,如《聊斋故事》、《西游记》等,若干画家争画一个题目,多家出版社分别出版,形成版本过多过滥;由于一些绘画作者长期脱离实际,或疏于现实生活,或片面追求形成的变化,或着眼于经济利益,只求数量,不顾质量,粗制滥造;由于编辑出版部门只从营利出发,偏重于效益,审查把关不严,让大量粗劣之作面世。“多、重、滥、差”的出现,导致连环画走向其反面,失掉了读者,使连环画市场轰轰烈烈的兴旺局面,逐渐变得冷落萧条。 <br /><br />&nbsp;&nbsp;&nbsp; 外因有:一是来自外国视觉冲击力极强的卡通画的冲击。二是随着经济发展,文化传播媒介多元化,如电影、电视、VCD等。 <br /><br />&nbsp;&nbsp;&nbsp; 但是,连环画并非一蹶不振,随着读图时代的来临,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已经很少有大量时间来阅读那些大部头著作,而文字简短,内容通俗的图画作品毫无疑问又会兴起,当然,连环画或许不再以传统的方式出现,而以新的面貌出现。 <br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一个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连趣网 ( 京ICP备13010301号-1 )

GMT+8, 2024年5月7日 07:24 , Processed in 0.06699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