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画《南征北战》

连趣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一个用户
查看: 1900|回复: 4

[转帖]忆人美老版《水浒》连环画库的编绘出版

[复制链接]

311

主题

2318

帖子

9823

积分

连趣副部长

Rank: 12Rank: 12Rank: 12

注册时间
2007年7月15日
在线时间
122 小时
精华
1

斑竹

发表于 2007年11月23日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 align="left"><font size="2">&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font><font size="4">忆人美老版《水浒》连环画库的编绘出版</font></p><p align="left"><span class="postbody"><font size="4">&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姜&nbsp; 维&nbsp; 朴 <br /><br /><br />一、历史渊源 社会背景 <br /><br />在中国连环画的发展历史中,根据古典文学《水浒传》编绘的连环画,可谓历史较早、流传较广、品种也较多的一种了。明版的《水浒传》刻本,大都有章回中的插图,多达百幅以上。有的则为上图下文的连环画,如《水浒传评林》(全题《京本增补校正全相忠义水浒志传评林》),明万历二十二年刻,全书25卷,页页有图,共计1236幅,可说是历史最早的一部《水浒》连环画了。1928年上海世界书局出版的冠以《连环图画水浒》书名、由李树丞绘的连环画册,当属近代连环画兴起后一部首先问世的水浒故事连环画,画册分两卷,共20册。三十年代周云舫的《水浒传》连环画由上海协成书店、惜阴书店先后出版。1942年赵宏本画《水浒传》连环画由上海文华书店出版,全书共1942幅,是在中国解放前影响较大的一部连环画,也是赵宏本当时的代表作之一。至于选取《水浒》某一故事或某一人物编绘的连环画,也屡见不鲜。其中表现武松的较多,如陈广生绘的《武松出世》,共24册,1930年上海美术出版社出版。陈丹旭画的《武松》、赵宏本画的《武松与潘金莲》,约在四十年代后期于上海出版。而张光宇三十年代画的《林冲》(共71幅),则是一部既吸收了连环画的传统手法,又从中国画人物画和木版书籍插图如陈老莲的《水浒叶子》等当中寻求借鉴,使作品别开生面,对连环画艺术的创新有所启发。这部作品曾于三十年代问世,1979年,又由天津美术出版社出版。 <br /><br />新中国成立后,连环画、年画都受到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关心,因而是走在改革和发展前列的画种。毛主席于1950年初指示中宣部要成立一个专门出版连环画的出版社,于是周扬同志和蔡若虹同志商量在文化部组成了大众图画出版社,由蔡若虹同志负责。这个专业出版社于1950到本世纪末951年除了出版刘继卣画的《鸡毛信》、《王秀鸾》等具有重大影响的现代题材连环画外,还有受到读者好评的《三打祝家庄》。这部根据《水浒传》编绘的连环画由北京著名中国画人物画家徐燕荪画,共254幅,分上下册,于1950、1951年出版,不久又由人美社以朝花美术出版社名义合成一集出版。徐燕荪于1951年还画了《黄泥岗》。这些都是五十年代早期根据《水浒传》编绘出版的一些连环画情况。 <br /><br />为了加强连环画的编辑出版工作,1951年成立的人民美术出版社于1953年3月组建了连环画册编辑室。组建该室的任务十分明确:大力编辑出版新的连环画册,尽快以新连环画代替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旧图书,占领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文化思想阵地。所谓新连环画,首要是思想内容健康,富有教育意义,有益于青少年德、智、体的健康发展;它的艺术形式又是丰富多彩、生动活泼而富于审美价值的。这个新的编辑室边筹建边出书,任务紧迫。这时,新中国正是百废待兴,抗美援朝的战火还在燃烧,大家都深知作为连环画编辑肩负的任务何等重要,在制订1953年的选题计划时,除了要组织好反映革命历史和表现现实生活的题材,还要抓好古典题材,使新连环画能够既有鲜明的革命特点,还要丰富多彩,满足读者多方面的需要,这样才能“挤掉”那些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有害图书。于是,《水浒》便成为最重要的选题之一。</font></span></p>

311

主题

2318

帖子

9823

积分

连趣副部长

Rank: 12Rank: 12Rank: 12

注册时间
2007年7月15日
在线时间
122 小时
精华
1

斑竹

 楼主| 发表于 2007年11月23日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size="4">当时的编审组(后为文字编辑组)拟定了一份文学脚本21集的规划,包括每集的书名,主要内容情节,对原著在改编上的取舍,篇幅设计。编审组组长徐淦同志是一位比较有经验的连环画脚本作者,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由他执笔写出21集的规划初稿,我又做了修改,报送社领导审批。时在1953年夏秋之间。社领导同志特别是社长萨空了,非常重视这一编辑出版工程。他当时是国家出版总署副署长,兼任人美社社长,但他几乎每日到社履行职责,对我们送上去的计划,还有第一集的脚本,都仔细审阅,亲自批示,而且建议我们把计划打印,连同第一集脚本打印稿,送出版总署、美术家协会等有关领导同志,征询意见。我们第一批连环画脚本共五集于1953年10月编好后送社审批,萨空了同志审阅后在我写的报告上批示了“五集先发绘。”还一再鼓励我们努力把这项重大出版工程做好,并答应为每集连环画册题写书名。现在留下来的五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两套《水浒》连环画库每册的题字,都是萨空了所写。 <br /><br />21集脚本编写完成后陆续画好问世,经过在读者中调查和在专家中征询意见,基本上肯定了这套画库的编绘出版。我们又研究要根据120回本《水浒传》,将画库从21集编到30集,包括受招安以后直到被封建王朝镇压。当时我还专门写了一份报告,尝试以唯物史观的认识论精神,提出这场农民起义到受招安直至失败,是合乎历史发展规律的,这样更可以使后人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这也正是这部古典名著的伟大之处。萨空了同志在报告上做了批示,同意我的意见。于是,我们继21集之后,又编了9集,共30集。 <br /><br />遗憾的是,到六十年代以后,国家遭受三年经济困难,文艺政策“左”的倾向更加剧起来。因此,画完第26集《三败高俅》之后,不敢再继续进行下去,编好的后四集脚本也搁置起来。即使这样,“文革”中由于这套画册歌颂了“投降派宋江”,所以遭到多次的“清算”,大部分原稿被毁。直到粉碎“四人帮”后,经拨乱反正,才又重新根据已有的30集脚本组织绘画,这就是八十年代出版的《水浒》连环画了。两个年代不同版本的画库,各有千秋。</font>

311

主题

2318

帖子

9823

积分

连趣副部长

Rank: 12Rank: 12Rank: 12

注册时间
2007年7月15日
在线时间
122 小时
精华
1

斑竹

 楼主| 发表于 2007年11月23日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size="4">现在回顾这套画库的文学脚本,基本上达到预期水平,为画库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主要是我们把连环画脚本工作提到重要地位来对待,事前做了较为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学术上的研究,同时,在组织脚本作者方面比较严格,这些作者基本上都具有较高文学和美术素养,简要介绍如下: <br /><br />瞿昙,1916年2月生,原名朱丹,人民美术出版社初建时的总编辑、副社长,《连环画报》创始人之一。此前曾在《东北画报》社任社长,曾以“洛干”为笔名编写连环画脚本,如《火烧赤壁》(徐燕荪绘)、《闹江州》(卜孝怀绘),还根据俄国克雷洛夫寓言诗写了连环画诗《乌鸦与狐狸》(刘继卣绘)。1983年中国连环画研究会成立时,被聘任为顾问。八十年代曾任中央美院副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1988年4月病逝。 <br /><br />子聪,1921年2月生,原名武耀强,早期曾在《东北画报》社工作,1952年在《连环画报》编辑室任画册组组长,1953年和我一道组建了连环画册编辑室,任室副主任到1959年。在编辑行政工作之余写了一些连环画脚本,传世之作有其改编并配诗的《生死牌》(王叔晖绘)。1959年9月病逝。 <br /><br />徐淦,又名徐光玉、余金,新中国成立前后因编写连环画脚本卓有成积就为蔡若虹领导的大众图画出版社录用,大众社并入人美社后调入人美社,1953年任连环画册室编审组组长,后为文字组组长到1957年。他编写的《童工》、《我要读书》等连环画都有重大影响。“文革”后参加《连环画论丛》编辑工作及连环画研究工作。 <br /><br />高梅仪(女),早期曾在新闻部门工作,人美社成立后进社任连环画文字编辑。在《水浒》连环画库及稍后的《岳传》画库中都任责任编辑,长期参加连环画脚本编写工作,出色地完成了一些重点脚本的编写任务。 <br /><br />卢光照,著名国画家,齐白石弟子,五十年代初期在人美社任美术编辑,直到七十年代退休,晚年主要从事中国画创作。 <br /><br />石红,原名陈允豪,先后在上海华东人民出版社、人民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抗战时期曾在根据地从事新闻工作,在新闻工作和文艺出版工作上都富有经验。 <br /><br />万枚子、张友鸾、左笑鸿都是早期新闻出版界知名人物,对古典文学和民间文艺都具有较高修养。万枚子还编写了《都江堰》等具有影响的连环画脚本。 <br /><br />郭烽明,早年曾在大后方从事新闻工作而遭国民党迫害。五十年代初期在《连环画报》任文字组组长。编写了一些有影响的连环画脚本,如《苏武》等。 <br /><br />新平,原名赵建明,五十年代初期至1957年在人美社从事连环画文字编辑,一度在孟超为组长的“连环画脚本研究组”从事研究工作,曾执笔改编表现工人先进事迹的《红旗》连环画脚本。 <br /><br />傅扬,五十年代在人美社图片画册室从事编辑工作,在美术理论方面有较高修养。 <br /><br />上述作者如今都在八十岁以上了,有的已不在人世。还有几位在1957年“反右”中受到不公正待遇,所以在画库再版时,姓名被删去了。今年人民美术出版社重新出版这套画库,编辑们对照原书,全部恢复了作者的署名,这也是对连环画脚本作者的起码尊重,使后人得知,这些老作者的心血没有白费,在长达半个世纪以后,他们的作品还在人民中、在下一代中广泛流传,继续为中国连环画事业焕发光辉!</font>

311

主题

2318

帖子

9823

积分

连趣副部长

Rank: 12Rank: 12Rank: 12

注册时间
2007年7月15日
在线时间
122 小时
精华
1

斑竹

 楼主| 发表于 2007年11月23日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size="4">现在回顾这套画册的绘画艺术,共同的特点,是具有中国画人物绘画的较高功力,由于画家都擅于工笔人物画,用线遒劲有力,构图富于变化而又有连续衔接的特点。细微处则刻意追求,令人细品而回味无穷,这是通俗读物最能引人入胜之处;又在通俗中见高雅,成为美术爱好者学习和临摹的范本。当然,由于创作时间较匆促,有的画幅还有些粗糙,人物形象还欠生动,但总的看来,仍不失为连环画移植古典文学的一部成功之作,也是在新中国建立之初率先问世的连环画巨作。 <br /><br />这部画库的六位画家可以说是中国画工笔人物画北方画派具有代表性的画家,也可以称得上连环画界的一代宗师。他们先后离我们而去了,留下了精湛的艺术,也留下了他们从艺的优良作风,值得后人永远缅怀。</font>

311

主题

2318

帖子

9823

积分

连趣副部长

Rank: 12Rank: 12Rank: 12

注册时间
2007年7月15日
在线时间
122 小时
精华
1

斑竹

 楼主| 发表于 2007年11月23日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span class="postbody"><font size="2"><font size="4">徐燕荪,名徐操,字燕孙,也用燕荪,别号霜红楼主,1898年8月生,1961年11月逝世,河北深县人。早年曾在北京参加中国画学研究会,并在该会任教,连环画界知名画家卜孝怀、任率英、王叔晖、刘锡永等都曾师从徐燕荪。新中国成立后即积极从事连环画、年画创作,人民美术出版社于1951年成立,徐燕荪和卜孝怀、任率英、王叔晖都在当年参加了该社,任专职创作员,徐燕荪还兼顾创作人员学习中国画人物画的辅导工作。他主要承担古典题材的绘画,也时有现实题材的作品在《连环画报》发表。他的代表作《三打祝家庄》是根据《水浒》画库的总体规划“另起炉灶”,重新创作的,全部共243幅,是全书篇幅最长的一集,也是重点中之重点。徐燕荪于1955年离开人美社,调入中国画院任副院长。他在五十年代初期画的连环画代表作还有《火烧赤壁》、《王佐断臂》等。 <br /><br />卜孝怀,原名卜宪中,1904年4月生,1969年7月逝世,河北省安国人,1924年学山水画,1927年学人物画,1929年从师徐燕荪。1930年入北京京华美专学习,1931年转入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学习,1932年至此935年参加北京中国画研究会,1951年开始在人民美术出版社任创作员,先后完成《水浒》连环画共12集,是完成任务最多也是最及时的画家,同时还完成一些年画条屏的创作任务。1960年调到吉林省艺专任教。曾任吉林省文联委员。 <br /><br />墨浪,原名王肃达,1910年6月生,1963年9月逝世,河北省武清县人,毕业于辅仁大学美术专修科,曾任辅仁大学美术系研究员、辅仁中学教员,曾向徐燕荪学习中国画人物画。新中国成立后即投入年画、连环画创作,1951年参加人美社任创作员,他在《水浒》画库中创作的《石碣村》、《大破连环马》、《三败高俅》都是上乘之作。《石碣村》在1963年全国首届连环画评奖中获三等奖,是这套画库中优秀作品之一,我们当时曾专门印成24开本,供美术爱好者作为范本。他传世之作还有《青陵台》(1957年人美社)。晚期更显出艺术功力之炉火纯青,《满江红》连环画。以遒劲刚健的笔法表达了岳飞的浩然正气,带病创作将近完成时突发心脏病去世,留下了未完成的一部传世之作。 <br /><br />陈缘督,原名陈煦,号梅湖,1902年3月生,1967年12月逝世,广东梅县人,1917年从金北楼学山水走兽,后攻人物画,1923年入中国画研究会,三十年代曾与人举办画展。历任北京国立艺专、京华美专讲师,辅仁大学美术系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教。他在《水浒》画库中完成六部,其中《大名府》206幅,篇幅之长为第二位。画风既与整部画库一致,在人物刻画上另具细腻入微之特点。早期连环画《巧媳妇》、《白蛇传》(1953年人美版)也是颇具影响的作品。 <br /><br />任率英,1911年7月生,1989年8月逝世。河北束鹿县(今辛集市)人,于三十年代拜徐燕荪为师,专攻工笔重彩人物画。四十年代参加中国画学研究会,先后在北京、天津等地举办个人画展。1950年即从事新连环画、年画的创作,人民美术出版社成立后任创作员,完成了不少连环和年画作品,《水浒》画库中的《鲁智深》,为全套重点之一,深得读者欢迎。工笔重彩年画《白蛇传》为传世之作,从五十年代 <br />至今,不断再版。晚年为培养连环画作者做出宝贵贡献,两次获全国连环画工作者荣誉奖,曾任北京工笔重彩画会副会长、北京东方书画研究社社长。 <br /><br />吴光宇,名吴显曾、字光宇,笔名山阴光宇,1908年6月生,1970年11月逝世,浙江省绍兴县人,1926年至1942年在中国画学研究会学画,同时向徐燕荪学画。代表作有工笔重彩《吹箫引凤》、《荀灌娘突围救父》、《宝琴立雪》以及《水浒》连环画库中《智取生辰纲》。解放前与其兄吴镜汀联合开过画展,并多次举办个人画展;还参加过历次北平画展。解放后,参加过第一次全国美展和历次北京市美展。曾任中国画研究会助教,京华美专教员、国立艺专讲师、中华美术协会北平分会理事;解放后任北京中国画院画师,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br /><br />还有一位对这部画库作出宝贵贡献的同仁董立言,他曾为全部画册的说明文、画面上的对话及画册的前言后语,以工整而秀丽的毛笔小揩写出,而且裱贴好,保证了画库不用排铅字,一次制版就可以付印,大大缩短了印刷时间。董立言是一位精于小揩的书法家,也是中国画鉴赏家,解放前经营过画店,与齐白石过从甚密。他在人美社建社不久即参加连环画文字的书写工作,兼做一些文秘工作,为人兢兢业业,像他写的小揩那样严谨工细,五十年代人美社出版的连环画文字几乎都是出于他的手笔,从没发现有任何差误。令人悲痛的是,“文革”风暴袭来(他当时已调到荣宝斋工作),当我们这些“走资派”还被轮番批斗时,他竟悄然告别了人世!今天我重新翻阅老版本《水浒》时,看着他留下的如此珍贵的书法,沉痛之余,觉得有必要做些介绍。 <br /><br />《水浒》连环画在建国初期问世以来,经过半个世纪的历史考验,可以说是为一代代读者所欢迎、所眷恋的一部作品。在“文革”中虽遭灭顶之灾,但人们并未稍减对她的思慕之情,数十年来不断有读者要求重新出版这部作品。因为连环画的新朋老友不断向我提出:写写当时的编创出版情况吧,不要让连环画历史断代下去啊!于是,我凭着时日久远的记忆(编辑档案大都散失)写了此文,供同志们参阅吧。</font> </font><br /></spa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一个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连趣网 ( 京ICP备13010301号-1 )

GMT+8, 2024年5月6日 21:46 , Processed in 0.07085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