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炳鑫》顾炳鑫先生诞辰百年纪念画册

连趣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一个用户
楼主: 一字并肩王

转载:品读封神系列(大部分是叶之秋先生所著“堪破封神”)

[复制链接]

1202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贵宾

殿前都点检兼忠武节度使

Rank: 2

注册时间
2005年5月24日
在线时间
12042 小时
精华
5

贵宾

 楼主| 发表于 2017年1月15日 0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勘破封神18、危机环伺下登基的商纣王(下)


      那么,商纣王在登基之后,究竟面临哪些问题呢?  
  第一、权臣当道。
  商纣王即位时已经几岁了?在正史中,商纣王即位时已经三十岁整。在《封神演义》中虽然没有明说,却在即位七年后,提到纣王两个儿子殷郊、殷洪已经是个少年王子。也就是说,商纣王的年纪,即位时,怎么算都应该超过二十岁。
  换言之,商纣王即位时已经成年。既然成年,就应当亲自处理国政。因为天子乃一国之君,其王权神圣不可侵犯。即便是母亲,朝中见天子,也得行臣子礼。
  现实情况如何?商纣王继位七年,大小国政基本上是太师闻仲一人把持,商纣王形同傀儡。
  这绝非耸人听闻。
  书中提到,在闻太师走后,丞相商容禀奏纣王,请纣王前往女娲宫进香。女娲乃是保护朝歌的正神,也就是说,是商朝的护国神祇。天子应当年年去供奉祭祀。可是,商纣王竟然连女娲的功绩都没有听过,更从没有参与祭祀。
  之后,书中描绘京城百姓围观纣王出行的景象,也在暗示,商纣王登基七年,从没有走出皇宫一步。都城的百姓从来没有见过天子。
  商纣王即位七年间,王权旁落竟然到如此地步!
  那么,此前是谁代表天子祭祀女娲?
  毫无疑问,是太师闻仲。
  尽管闻仲是一片忠心,然而架空皇权已经是事实。对闻仲来说,自己是忠于商朝历代天子,对纣王来说,闻仲却是夺取自己皇权的隐性敌人。  
  
      第二、后宫也是权力场。
  按照《封神》的说法,商纣王的三个老婆都贤良淑德,很好很好。为何商纣王还是不满意?甚至看到一美女画像都会心动不已?
  是商纣王好色吗?
  不是。
  最可能的事实是,商纣王想爱三个老婆,可实在是爱不起来。
  为何这么说?
  只因为三个老婆背后代表的势力都非常可怕!
  在纣王还是天子的时候,三房老婆给了纣王许多助力。一旦商纣王即位之后,他与三位老婆之间的关系就变了。尤其是当姜皇后生下了两个儿子之后,这夫妻关系变得更加紧张。
      从姜家的立场来说,巴不得纣王死掉,这样他家外孙就可以登基,姜家便可以趁机摄政,掌控天下。
  商纣王要想亲政,独立掌控皇权,对他这三位老婆,就必须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
  若是疏远了,必定激怒这些朝廷勋贵,引发地方势力和朝中武将势力对纣王的不满;若是亲近了,姜家的、黄家的势力势必更加膨胀,最终尾大不掉,难以控制。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商纣王的婚姻生活貌似和和美美,其实步步惊心。
  之后,商纣王希望地方诸侯进献美女,看似荒淫好色,其实是借机宠幸新人,以架空姜家、黄家、杨家在后宫中的势力。
  
  第三、割据局面初露端倪。
  相比闻太师专权,后宫外戚势力强大,最让商纣王畏惧的,是商朝地方诸侯割据局面已然露出端倪。
  在商汤建国之初,天下有三千诸侯来朝。当时,商朝并没有设立方伯。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不断吞并周边小国,实力壮大,成为一方霸主。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商朝天子不得不承认这些人的霸主地位。
  书中介绍:有四路大诸侯率领八百小诸侯:东伯侯姜桓楚,居于东鲁,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每一镇诸侯领二百镇小诸侯,共八百镇诸侯属商。
  这句话看似平淡,其实杀机四伏。
  为何这么说?
  夏商周时期的天下,施行的是分封制,而并非后来的郡县制。也就是说,作为天子的商纣,真正控制的地盘,仅仅是都城朝歌附近地区。其他的所有地盘,都由大大小小的诸侯国掌控。
  那些大大小小的诸侯国,除了要定期向商纣王朝贡、有义务随同商纣王征伐外,拥有独立的人事权、财政权、军事权。诸侯国的国君死了,不是由商纣王任命新君,而是由原诸侯国公子继承。
  商朝的统治,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联邦制度。商朝只是因为地盘大些,军队多些,实力强些,成为大家名义上的盟主。
  若是所有诸侯都是小诸侯,实力远远在商朝之下,那么,商纣王可以凭借天子之威轻松震慑。
  但是,诸侯当中若是出现了强大势力,足以对抗中央,那么,商纣王的王座可就不稳了。
  事实就是,在商朝晚期,在商纣王即位之前,八百小诸侯当中就已经出现了四个大诸侯,即四大方伯。这四大方伯各自统领一方两百小诸侯。看起来是商朝的四方护卫,其实正是商纣王心中的四大隐患。  
  在这种内有权臣,外有割据的局面下,商纣王会如何做呢?请看下一章:亵渎女娲有玄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02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贵宾

殿前都点检兼忠武节度使

Rank: 2

注册时间
2005年5月24日
在线时间
12042 小时
精华
5

贵宾

 楼主| 发表于 2017年1月15日 0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勘破封神19、女娲为何变妖祖,实力只是圣人末流?


在先秦神话中,女娲娘娘的地位极高。她与伏羲一起,被后人尊为人类始祖。加上有炼石补天之功,女娲地位之高,估计仅在开天辟地的盘古大神之下。
  至于三清、玉帝、如来佛祖等等仙神,大都兴起于魏晋唐宋之后,并且仅仅是道教神、佛教神。在整个中国的神话体系中,其地位与女娲不能同日而语。
  但是,《封神演义》一书中,对女娲娘娘的设定与传统神话有很大不同。这些改动直接影响到女娲娘娘在封神世界的地位。那么,究竟有哪些不同呢?
  
  其一,无造人之功。
  宰相商容在介绍女娲娘娘时说:“女娲娘娘乃上古神女,生有圣德。那时共工氏头触不周山,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女娲乃采五色石,炼之以补青天,故有功于百姓。”
  此处,商容大谈女娲炼石补天的功勋,却只字不提女娲造人之事。事实上,不仅仅是此处,我们翻遍《封神演义》,也找不到一处有关女娲造人的描述。
  卷首诗中也点出,人类以及鸟兽虫鱼,并非是哪位神仙创造,而是天地运行到一定时间(寅时),自行孕育产生。
  取消了女娲造人之功,就等于取消了女娲人类始祖的身份。事实上,在封神世界,人类始祖的桂冠落到了人族三圣头上——天皇伏羲,地皇炎帝,人皇黄帝。
  那么,女娲娘娘在封神世界的身份是什么呢?
  其二,为万妖之祖。
  因商纣王题写淫诗,对女娲娘娘不敬,女娲娘娘心生恨意。她有心搞垮纣王江山,于是拿出了一件宝贝。原文说:
  唤彩云童儿把后宫中金葫芦取来,放在丹墀之下,揭去芦盖,用手一指,葫芦中有一道白光,其大如线,高四五丈有余。白光之上,悬出一首幡来,光分五彩,瑞映千条,名曰“招妖幡”。
  在《封神演义》中,女娲娘娘一共有三件法宝:其一,山河社稷图,其中可以自成世界,随心幻化;其二,缚妖索,施展起来就如同捆仙索一样,可以将妖怪捆住;其三,招妖幡。
  这招妖幡可了不得。书中说:“风过数阵,天下群妖俱到行宫听候法旨。”女娲娘娘的招妖幡一出,天下所有妖怪竟然都要赶来听令。这就意味着,女娲娘娘是封神世界实际上的万妖之祖。
  当然,那招妖幡招来的,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天下群妖”。像通天教主门下那些修行正统道法,修为高深的大妖怪,他们才不会听从女娲召唤。
  女娲召唤的群妖,其实都是一些不成气候,出身草根的小妖,野妖。
  其三,乃圣人末流。
  女娲娘娘的修为达到了圣人级别,即混元大罗金仙修为,这一点,在书中可以找到多处证据。
  在原著中,女娲娘娘并没有在十二仙首面前出现,不过,她曾经两次出手,帮助杨戬降妖。他们之间的对话,可以看出女娲娘娘的修为。
  第一次,女娲娘娘亲自赶到捉妖现场,让贴身侍女青云女童用缚妖索抓住牛怪金大升。第二次,杨戬与猴精袁洪斗法,女娲娘娘再度现身,送给杨戬一个法宝,叫做《山河社稷图》,收服了袁洪。
  杨戬见到女娲,口称:“弟子杨戬不知娘娘圣驾降临,有失回避,望娘娘恕罪!”
  杨戬称呼女娲到来为“圣驾降临”,在杨戬看来,女娲娘娘已经是圣人级别。
  女娲娘娘也说:“你虽是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门徒,善会八九变化,不能降伏此怪。吾将此宝授你,可以收伏此恶怪也。”
  大家都知道,杨戬在三代弟子中是毫无悬念的第一人。其真实水平,早就达到了大罗金仙水准。至于其师父玉鼎真人,更是十二仙首中排名靠前的强者。但是,在女娲娘娘看来,这种水平还不够!
  那么,能轻松降伏二怪的女娲娘娘,其神通自然远在杨戬、玉鼎真人之上。
  还有一点,十二金仙降临,经常有祥云随身。女娲娘娘出行,不但有五彩祥云,更有仙乐飘飘。在小说当中,享受祥云加仙乐出场待遇的,除了女娲娘娘外,还写到了元始天尊、老子、通天教主、瑶池圣母。
  既然其他四人都是圣人,都是混元大罗金仙,那么,享受同等待遇的女娲,也当是混元大罗金仙无疑。
  只是,女娲娘娘在诸多圣人中,其实力属于末流。准确来说,是12圣人中最末一名。
  鸿钧老祖是最强圣人,有混元无极大罗金仙修为。老子、通天教主、元始天尊为混沌三圣,早在无数万年之前,就已经达到了混元大罗金仙修为。准提道人与接引道人来历成谜,不知何时修成大道,但肯定比通天教主等人要晚。昊天上帝、瑶池金母大约在鸿蒙时代成就大道,进阶混元大罗金仙。人族三圣本就在洪荒时代诞生,修成大道最早也是在洪荒时代。
  至于女娲,修成大道必然晚于人族三圣。
  原文说得明白:“且言女娲娘娘降诞,三月十五日往火云宫朝贺伏羲、炎帝、轩辕三圣而回。”三月十五日本是女娲娘娘生日。生日当天,女娲竟然还要赶到火云宫去向人族三圣朝贺。可见,人族三圣不但修为高过女娲娘娘,并且是女娲娘娘的直接领导。
那么,女娲娘娘为何要在生日当天还要赶往火云宫呢?莫非人族三圣有重要指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02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贵宾

殿前都点检兼忠武节度使

Rank: 2

注册时间
2005年5月24日
在线时间
12042 小时
精华
5

贵宾

 楼主| 发表于 2017年1月15日 0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勘破封神20、女娲娘娘命三妖祸害商朝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上)

  在开篇第一回,上古神女女娲娘娘使用奇宝招妖幡,招来天下群妖,随即命令修为相对高深的轩辕坟三妖“隐其妖形,托身宫院,惑乱君心。俟武王伐纣,以助成功”。
  女娲这个命令,很是歹毒。若非有轩辕坟三妖中的九尾妖狐化身妲己,魅惑纣王,做下无边罪孽,商朝绝不至于那么快人心离散,江山破碎。
  那么,女娲娘娘为何要下达这个道祸害商朝的命令呢?
  
  在原著第一回结尾有这样一首诗:
  三月中旬驾进香,吟诗一首起飞殃。
  只知把笔施才学,不晓今番社稷亡。
  按照这首诗的说法,导致商朝灭亡的原因乃是因为商纣王在三月十五日到女娲宫进香时,对女娲像题写了一首淫诗。纣王下笔如流,自以为高妙,其实触怒了女娲娘娘,最终引发女娲娘娘的报复,下达祸害商朝的命令。
  类似的观点在书中还有许多,比如宰相商容就说:“女娲乃上古之正神,朝歌之福主。今陛下作诗亵渎圣明,毫无虔敬之诚,是获罪于神圣,非天子巡幸祈请之礼。愿主公以水洗之。”
  所谓“上古正神”,即女娲并非草根野妖,而是拥有仙箓,受到天庭庇佑;所谓“朝歌之福主”,即女娲乃是商朝的庇护神,商朝帝王的直接领导:有这两重身份的女娲,那万万得罪不起。
  可是,纣王却写诗亵渎女娲,必然会惹得女娲大怒。于是商容劝商纣王将题诗洗去。
  商纣王究竟对女娲写了一首怎样的诗歌,以至于天怒人怨呢?原诗如下:
  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
  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
  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
  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
  全诗四联八句,第一联写女娲宫大殿富丽堂皇,周围塑像奢华精巧,第二联远观女娲画像,远山叠翠,一女子在其间翩然起舞,第三联近观女娲画像,写女娲容颜娇美,有倾国倾城之姿,第四联写纣王心理,渴望能把女娲能从画像中走出,让他带回宫中常伴自己。
  在原著中,多次用“淫诗”来概括这首诗,其实,我看这首诗歌根本就不淫。不但不淫,还写得挺含蓄。若这首诗歌是帝王送给某某公主,某某闺秀,当成为一段佳话。
  之所以这首诗歌会成为淫诗,不是因为诗歌本身不好,而是因为商纣王与女娲二者的身份差距。
  用商容的话来说,女娲乃上古正神,朝歌福主,纣王不过是区区人间帝王,怎么配得上女娲?一位王子给一位公主写情诗,那叫郎情妾意,天生一对。一位乞丐,一个草根给公主写情诗,那叫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痴心妄想。
  可是,纣王并不觉得自己是癞蛤蟆,他觉得自己是王子他爸,并且是大国王子他爸。在纣王看来,自己的地位比女娲娘娘还要高。写诗给女娲,那是看得起女娲,女娲娘娘应当感激涕零,谢主隆恩才对。
  事实上,纣王的地位确实挺高。在他麾下,有许多截教三代仙人,比如太师闻仲、曹州侯崇黑虎。他们见到纣王,都必须三跪九叩,行君臣大礼。即便是二代弟子,比如在仙界地位堪比十二仙首的终南山炼气士云中子,见到纣王也躬身行礼,落座时仅仅是“侧身而坐”,并不敢和纣王分庭抗礼。
  不过,纣王的地位也就是如此,比十二仙首略高,但是,比起圣人级别的女娲娘娘,还有很大距离。
  纣王对自身的定位错误,导致他得罪了女娲而不自知。
  一个人要想认清世界,很难;要想认清自己,更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02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贵宾

殿前都点检兼忠武节度使

Rank: 2

注册时间
2005年5月24日
在线时间
12042 小时
精华
5

贵宾

 楼主| 发表于 2017年1月15日 0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勘破封神20、女娲娘娘命三妖祸害商朝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下)

  不过,仅仅是因为商纣王冒昧给自己写了一首情诗,女娲娘娘就要弄死纣王,毁掉一个人间王朝?若真的如此,女娲娘娘未免太小肚鸡肠了。
  事实上,女娲娘娘生气归生气,在下达祸害商朝命令的时候,其实另有考虑。
  
  她初见诗十分激动,愤愤然说:“殷受无道昏君,不想修身立德以保天下,今反不畏上天,吟诗亵我,甚是可恶!”在女娲娘娘看来,身为朝歌福神的她,就是商朝的天。纣王不敬畏女娲,就是不敬畏上天。于是,她立刻前往皇宫找纣王算账。
  但是,在半空云路被殷郊、殷洪(商纣王两位王子,封神榜上正神)挡住后,她立刻清醒了过来。
  原文说:“知纣王尚有二十八年气运,不可造次。”
  女娲娘娘为何能一眼看出商纣王还有二十八年气运——还可做二十八年天子?并非女娲娘娘神通广大到可以自行勘破天机,预测未来。在封神世界,没有任何一位大神可以真正预测未来。所谓的未卜先知,所谓的神算,其实都不过是结合各种客观因素,对未来的一种推测。
  之所以女娲娘娘知道商纣王还有二十八年帝位,全因她已经接到了仙界高层指令——在二十八年后,商朝灭亡,周朝建立。
  结合此前我们对封神大战原因的分析,可以知道,鸿钧老祖在许多年前就已经布下一个超大的局。在这个局中,早就把封神行动如何开展,详细列出。诸如姜子牙在何年下山,何年遇上文王,何年孟津大会,何年大破商军,何年纣王身亡,何年子牙封神,全部都已经定好日期。鸿钧麾下全部都在按部就班,严格落实老祖的指令。
  女娲娘娘是如何知道这些封神机密呢?她仅仅是圣人末流,在制定封神计划时,女娲也根本不在场。
  原著有一句话,泄漏了天机:且言女娲娘娘降诞,三月十五日往火云宫朝贺伏羲、炎帝、轩辕三圣而回,下得青鸾,坐于宝殿。
  女娲娘娘为何在自己生日当天,还要跑到火云宫去朝拜人族三圣?虽然她的实力不如人族三圣,可是,毕竟三月十五是女娲生日,为何人族三圣就那么不通情理?怎么着也应该给人家女娲娘娘放假一天吧。
  之所以如此,全因三月十五日会发生大事,而大事发生时,女娲必须不在场!
  三月十五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当然就是商纣王到女娲宫进香。依照商纣王极端好色的秉性,在看到女娲塑像时,必然会引起不良反应。
  何况,仙界高层早就派出了仙人去努力促成商纣王题写淫诗。何以见得?且看原文:
  飘飘奇彩异寻常,金炉瑞霭;袅袅祯祥腾紫雾,银烛辉煌。君王正看行宫景,一阵狂风透胆寒。
  女娲宫壮丽奢华,殿阁广大。从诗句的描写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大殿上香烟袅袅,根本就没有风。忽然,不知道从哪里刮来一阵狂风,并且是透骨寒风,无巧不巧的,就掀起了帘子,让商纣王看到了帘子背后的女娲画像。
  在大殿深处的女娲画像前的帘子,寻常根本不会被掀起。帘子不掀起,也就不会有商纣王鲁莽的举动,也就不会有妲己祸商的种种举动。
  这风来的实在太奇怪了!必然是有人暗中捣鬼!
  若纣王参拜女娲宫时,女娲在现场,亲眼见到纣王题诗,以女娲娘娘的暴烈脾气,必然会当场出手弄死纣王。那样的话可就打乱了鸿钧老祖的计划。
  于是,三月十五日,女娲娘娘必须离开女娲宫。
  在火云宫相会时,人族三圣肯定还透漏给女娲娘娘一些封神计划的细节——比如商纣王何时身亡,其子殷郊、殷洪都是封神榜上人物等等。
  关键一点,人族三圣必定会告诉女娲娘娘,只能促成而绝不能破坏封神计划。
因此,女娲娘娘在向轩辕坟三妖宣布命令时,才会强调:“成汤望气黯然,当失天下;凤鸣岐山,西周已生圣主。天意已定,气数使然。”
对于女娲来说,纣王得罪自己,只是一个浅层原因。她虽然心中不悦,但是,在前往皇宫见到殷洪、殷郊后,她已经放弃了简单的报复,而变成积极促成鸿钧老祖的封神计划。
所谓“天意已定,气数使然”,其实就是说,鸿钧老祖已经抛弃了商朝,纣王的帝位已经不久。
       女娲娘娘修成大道已经多年,却始终居于圣人末流。她也希望借助推进封神计划,进入鸿钧老祖的视野,以期收获更多好处。
正因如此,其他圣人都是被求到门下才下山,唯独女娲娘娘两次都是主动下山,主动帮助降妖。谁让她在仙界的地位那么尴尬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02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贵宾

殿前都点检兼忠武节度使

Rank: 2

注册时间
2005年5月24日
在线时间
12042 小时
精华
5

贵宾

 楼主| 发表于 2017年1月15日 0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勘破封神21、苏护为何要反商?(上)


  小说的第二回,冀州侯苏护当殿训斥纣王无道,下殿后更在午门口当众题写反诗,向天下宣告反商。作为八百镇诸侯之一,苏护本来过着平静安乐的生活,为何会忽然公开反叛,成为天下公敌?
  
  回到冀州城后,苏护本人是这么告诉众将的:
  当今天子失政,天下诸侯朝觐,不知哪一个奸臣,暗奏吾女姿色,昏君宣吾进殿,欲将吾女选立宫妃。彼时被我当面谏诤,不意昏君大怒,将我拿问忤旨之罪,当有费仲、尤浑二人保奏,将我赦回,欲我送女进献。彼时心甚不快,偶题诗贴于午门而反商。
  这段话中苏护提到自己之所以反商,有三个原因:
  其一,奸臣捣鬼。
  按照苏护的口吻,因有奸臣在朝,处心积虑针对苏护,因此苏护在朝歌难以立足,只能反商。
  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苏护所说的奸臣,毫无疑问,是说费仲尤浑二人。他二人确实瞒着苏护做了一些事情。只是,那件事情对于苏护一家来说,有益无害。
  当时,商纣王宠幸费仲尤浑二人。八百诸侯除了苏护一人,全部都向费仲、尤浑行贿。费仲、尤浑与苏护本无仇隙,可众人都有礼物,唯独苏护自视清高搞特殊,二人深感尊严受到藐视,于是就憋着坏整治苏护。
  恰恰二人听闻苏护女儿妲己有倾国倾城之姿,而商纣王正为寻觅美女愁苦万分,费仲尤浑于是禀奏商纣王,放弃在民间无头绪的挑选,单独征召苏护之女入宫即可。如此一来,商纣王既可以得到超级美女,也可以赢得不扰民且守信的好名声。商纣王听后自然大喜。
  平心而论,费仲尤浑的这个举荐,对于苏护一家来说,不是什么坏事。甚至可以说,费仲尤浑还担了不少风险:若妲己真的美貌,费仲尤浑自然有举荐之功;可若妲己名不副实,费仲尤浑还有欺君之罪。
  何况,当时的商纣王不过是三十来岁,正当壮年,并且后宫中仅仅有一后二妃。以苏护一阵诸侯的身份,女儿入宫至少是妃嫔的位分。多少人家想还想不到呢。
  这奸臣捣鬼的杀伤力实在有限。
  其二,昏君拒谏。
  苏护提到自己不得不造反,是因为直言进谏,而昏君纣王拒绝纳谏,并且要严惩苏护。
  苏护因何事进谏呢?
  崇侯虎兴兵讨伐,苏护在城楼下面对三军时说:“今天子无道,轻贤重色,不思量留心邦本。听谗佞之言,强纳臣子之女为妃。”
  在苏护口中,他是因为商纣王好色荒淫,要强纳自家女儿,自己为商朝江山社稷考虑,直言进谏,可商纣王竟然大怒,要往死里整他。
  应该说,苏护所言非常有煽动力。若真相如苏护所说,商纣王确实是个好色荒淫的无道昏君。
  但是,真相与苏护所言,相差其实很远。商纣王既没有强逼苏护嫁女,在苏护当众顶撞后也没有严惩苏护。
  商纣王单独召见苏护,如是说:“朕闻卿有一女,德性幽娴,举止中度。朕欲选侍后宫。卿为国戚,食其天禄,受其显位,永镇冀州,坐享安康,名扬四海,天下莫不欣羡。卿意下如何?”
  大家看商纣王这番话,哪里有什么强纳臣子之女为妃的事情!
  商纣王召见苏护,非常客气,几乎就是用商量的语气说起提亲的事情。并且,商纣王为苏护一家开出了极为优厚的条件:若是允婚,苏护之女可直接成为后宫(后宫即后宫妃嫔,与普通宫女不同);若是允婚,苏护本人将成为皇亲国戚,工资与级别都会有很大提升;若是允婚,那苏护一家将世世代代永远镇守冀州。
  从这三个条件看,商纣王这次提亲,非常有诚意,根本就不是强逼。
  其三,心情不好。
  苏护提到,自己之所以会在午门题诗,是因为当时“心甚不快”,即心情不好。仿佛公开反商,只是苏护一时冲动。
  事实上,苏护反商绝非一时冲动,而是在仔细权衡之后做出的决定。
  在午门题诗之前,苏护与众将商议时,他曾说:“我想闻太师远征,二贼弄权,眼见昏君必荒淫酒色,紊乱朝政,天下荒荒,黎民倒悬,可怜成汤社稷化为乌有。”
  苏护在这里提到,当时的商朝(朝歌)形势很不妙——这不妙对于他苏护来说,恰恰是很妙,是可以利用的优势。
  当时北方袁福通率领七十二镇造反,最有威望的商朝大臣闻仲率军远征。换言之,朝歌的精锐部队并不在朝歌。
  另外,费仲尤浑在朝廷弄权,必定惹得很多大臣不满。于是,对于费仲尤浑的对头苏护,也就会心生同情。商朝国政越是混乱,大家越是会理解苏护造反。
  苏护之所以会在午门题诗,真正的原因是有众将支持。原文说——
  众将闻言,齐曰:“吾闻‘君不正则臣投外国’,今主上轻贤重色,眼见昏乱,不若反出朝歌,自守一国,上可以保宗社,下可以保一家。”
  因为商朝的政治体制是分封制,商天子帝辛(纣王)只是八百镇诸侯名义上的君王。凭借朝歌远大于一镇诸侯的军力,他可以威慑天下,对一些不臣服的诸侯进行讨伐。但是,商纣王并不能直接管理天下每一个地方,尤其是一个镇(国)的内部官员升迁贬黜,更是与商天子无关。
  换言之,冀州侯苏护是商纣王的臣子,但冀州本镇的文官武将的任免,只听冀州侯苏护的,商纣王无权过问。
  这就使得每镇的文官武将仅仅忠于自家君上,对远在朝歌的商天子,并没有多少忠诚。
正因如此,听闻苏护要造反,这冀州众将竟然没有一人劝谏,大家都觉得,反就反了吧,没啥了不起。
       苏护反商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请看下半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02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贵宾

殿前都点检兼忠武节度使

Rank: 2

注册时间
2005年5月24日
在线时间
12042 小时
精华
5

贵宾

 楼主| 发表于 2017年1月15日 0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勘破封神21、苏护为何要反商?(下)


  结合以上三个原因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苏护所言,都言不符实。他真正反商,其实另有原因!
  
  是因为忠于商朝,不忍心看到江山毁在纣王手中吗?
  听闻提亲时,苏护不但不欢喜,反倒大怒说:“人君爱色,必颠覆社稷;卿大夫爱色,必绝灭宗庙;士庶人爱色,必戕贼其身。且君为臣之标率,君不向道,臣下将化之,而朋比作奸,天下事尚忍言哉!臣恐商家六百余年基业,必自陛下紊乱之矣。”
  苏护告诫商纣王,千万不能好色,好色就要亡国。苏护这番话乍看是没错,仿佛句句都在理,仔细一琢磨,却发现都是空洞的大道理。
  人家商纣王纳一个妃就是好色了?按照古代礼制,身为帝王每隔三年就要举行一次选秀,以充实后宫,延续子嗣。商纣王登基已经八年,不过是一后二妃,两个王子,这点家底可远远没有达到天子的标准。人家一个村级地主也有三五个老婆,一大堆儿女呢。
  苏护的反应其实很过激,过激到不符合常理。人家纣王好意提亲,你苏护莫名其妙就翻脸,就把纣王大骂一顿。这是怎么回事呢?
  只因为苏护怀才不遇太久,他太想出名了!
  
  在八百镇诸侯中,苏护只是非常普通的一个。虽然苏护在一些有见识的诸侯眼中是个人物,比如西伯侯姬昌、曹州侯崇黑虎就都很欣赏苏护,但是,苏护在八百镇诸侯中地位平平。若非有费仲尤浑提起,商纣王根本不知道还有苏护这么一个人。
  在苏护看来,自己文武兼备,能力过人。在他的治理下,冀州百姓安康,四境平安。以他的能力,完全应该被朝廷委以更为重要的职务——比如取代庸碌无能的北伯侯崇侯虎。可是,他虽然有才,却始终没有机会进入最高层。
  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遗憾让雄心勃勃的苏护很不甘心,很不服气!
  于是,苏护经常做出一些与众不同的举动,以标榜自己的特立独行。
  朝廷举行大朝会,八百镇诸侯奉命朝拜天子。到达京城时,大伙儿都给奸臣费仲尤浑送礼,就连大名鼎鼎的西伯侯姬昌,在费仲尤浑面前,都低下了高贵的头,给二人行贿,向二人请安。
  可是,苏护坚决不送礼!
  苏护这么做看似是刚正不阿,嫉恶如仇,其实正犯了官场大忌。官员不合群,必然成为众矢之的。但是,苏护就是要让世人知道自己特立独行,与众不同。于是,就算是部下劝说他送礼,他就是不听。
  他这番举动,让费仲尤浑记恨上了他,却也为他赢得了刚方正直的美名!就连西伯侯姬昌也夸赞他:素怀忠义,累有军功。
  他在朝廷当中训斥商纣王,并且在午门题诗,高调反商,确实有极大风险,但是,也可能获得极大回报。
我们结合事情的结局,可以发现:苏护最终还是把女儿妲己献给了商纣王,然而,他既享受了种种因女儿而得来的富贵,却没有背负用女儿博取富贵的污名。因率先对抗天子,并成功击败来犯之军,苏护赢得了极高的荣誉。在八百镇诸侯之中,他俨然成为四大诸侯之下第一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02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贵宾

殿前都点检兼忠武节度使

Rank: 2

注册时间
2005年5月24日
在线时间
12042 小时
精华
5

贵宾

 楼主| 发表于 2017年1月15日 0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勘破封神22、苏护反商的出路在何方?


 苏护不是一个爱冲动的人。他经过了仔细权衡之后,方才做出反商的决定。那么,苏护凭什么认为反商不会给他们苏家带来灭门之祸,反倒会让他走出平庸,开拓一片新天地呢?
  
  午门题诗让苏护占据道德制高点。
  在朝堂上与商纣王大闹了一番后,苏护回到了自家营寨。在与众将简单交谈,众将表示追随之后,苏护做了一个出乎很多人意料的举动——午门题诗。
  苏护在午门题写的诗歌如下:
  君坏臣纲,有败五常。冀州苏护,永不朝商!
  午门乃朝歌皇城正门,大小官员都必须从午门进出。就朝歌来说,午门散播消息的速度绝对最快。加上当时八百诸侯云集朝歌。以往消息传到地方需要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如今半天功夫,午门发生的事情就会传入每一镇诸侯耳中。
  苏护与商纣王当庭辩争,因为商纣王刻意封锁消息,许多人并不知情。比如西伯侯姬昌就不知道商纣王还特意召见了苏护。这对于苏护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事情。
  在各镇诸侯都不知内情的条件下,商纣王完全可以捏造一个苏护藐视君王,诽谤朝廷的罪名将其抓捕。到那时,苏护就会陷入人人喊打,众叛亲离的地步。
  既然已经决定反商,那么就干脆把反商的事情闹得轰轰烈烈,人尽皆知,并且努力占据道德制高点。
  于是,苏护在午门题诗中,强调自己之所以要造反,是因为商纣王身为君王丧失纲常在先。
  苏护没有明言商纣王到底怎么有败五常。然而,以各镇诸侯的能力,只要肯花功夫一定可以把商纣王如何要纳苏护女儿为妃,苏护如何严词拒绝等等情况打听得一清二楚。
  因为苏护首先爆料,大家第一印象已经同情苏护,鄙视纣王,因此,在听到相关内情后,必然会更加坚定地站在苏护一边,无论纣王如何辩驳,都会被大家认定是一个好色荒淫的君王。
  在中国,道德舆论的力量是相当强大的。在许多时候,千军万马也抵不过官员百姓的悠悠之口。

  苏护兵精粮足,冀州集团战力强大。
  苏护是冀州侯,以苏护为首的冀州军事集团,文武兼备,战斗力非常强大。冀州在北方二百镇诸侯中是绝对的大镇,辖区内兵精粮足,为苏护打持久战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苏护本人自不必说,口杯、韬略在人间诸将中都堪称一流。西伯侯姬昌评价苏护:“素怀忠义,累有军功。”朝歌大将鲁雄评价苏护:“苏护乃忠良之士,素怀忠义。”
  苏护之子苏全忠是《封神演义》罕见的悍将。苏全忠虽然青年,但骁勇善战,有万夫不当之勇。第一次出战,他就轻松击杀敌方一员大将,在之后的伏击战中,在击杀一将之后,以一人迎战敌方三员大将,不但没有落败,反倒击伤二将,大胜而归。
  苏护麾下有两位副将,其中一位叫做赵丙,其见识谋略还在苏护之上。他不但连番为苏护献策,一再击败来犯的崇侯虎军队,更是为苏护指出冀州集团未来的出路——
  若依末将愚见,‘一不做,二不休’,侯虎新败,不过十里远近;乘其不备,人衔枚,马摘辔,暗劫营寨,杀彼片甲不存,方知我等厉害。然后再寻那一路贤良诸侯,依附于彼,庶可进退,亦可以保全宗社。不知君侯尊意何如?
     应该说,赵丙的目光非常锐利。以冀州一城之力,在朝廷只是派出一两路军队剿灭的情况下,或许可以战胜。然而商天子麾下有八百镇诸侯,太师闻仲麾下更有远超地方的精锐之师。从长远来看,与朝廷和谈才是唯一出路。
但是,和谈必须建立在打胜仗的前提下,才能保证冀州集团的利益。以战求和,是苏护的唯一出路。
赵丙还给告诉苏护,就算是商天子不肯接受和谈,那苏护也可以依附于东、西、南三大诸侯之一,有他们的庇佑,商纣王也无可奈何。
当然,苏护之所以能够在朝廷征讨下存活,除了自身强大外,与崇侯虎的无能与西伯侯姬昌的“不作为”也密切相关。
那么,堂堂北伯侯崇侯虎为何打不过苏护?西伯侯姬昌为何迟迟不发兵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02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贵宾

殿前都点检兼忠武节度使

Rank: 2

注册时间
2005年5月24日
在线时间
12042 小时
精华
5

贵宾

 楼主| 发表于 2017年1月15日 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勘破封神23、官场小丑崇侯虎



  北伯侯崇侯虎,身为商朝四大诸侯之一,顶头上司只有天子纣王一人,麾下统领两百诸侯,跺跺脚天下政局就要颤三颤。可以说,在商朝的官员体系中,崇侯虎是绝对的官场大鳄。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大人物,在苏护之变中的表现,却纯粹如同一个小丑。

     首先,政治上毫无主见,只知阿附领导。
  崇侯虎本是冀州侯苏护的直接领导,可是,在苏护心中,崇侯虎的形象十分不堪。一听前来征讨的统帅是崇侯虎,苏护勃然大怒说:“若是别镇诸侯,还有他议;此人素行不道,断不能以礼解释。不若乘此大破其兵,以振军威,且为万姓除害。”
  苏护为何会生气呢?只因他平生最看不起的就是顶头上司崇侯虎。
  论文治,苏护治理冀州,物阜民丰,民心安定;论武功,苏护军功赫赫,四境少数民族无一敢犯。正因苏护文武兼备,才会在西伯侯姬昌与朝歌大将鲁雄等军政高层精英中获得很高赞誉。
  崇侯虎呢?在苏护看来,崇侯虎别无他能,唯一的本事就是阿谀奉承,讨好纣王。无论商纣王说得对不对,只要发了话,让崇侯虎往东,他绝不敢往西。
  应该说,苏护非常了解崇侯虎。
  商纣王在苏护午门题诗之后,立刻派出使者传达圣旨,要求北伯侯崇侯虎与西伯侯姬昌,同时率军出征冀州,擒拿苏护满门。
  听闻圣旨,姬昌提出苏护人品如何好,对纣王的命令提出质疑。崇侯虎则说:“‘王言如丝,其出如纶’。今诏旨已出,谁敢抗违。况苏护题诗午门,必然有据;天子岂无故而发此难端。今诸侯八百,俱不遵王命,大肆猖獗,是王命不能行于诸侯,乃取乱之道也。”
  所谓“王言如丝,其出如纶”,意思是说君王所说的话像丝那么细,传出去后就像绳子那么粗,引申为王权之大,不能违抗。
  在崇侯虎看来,天子乃金口玉牙,他不说旁人有罪,偏偏说苏护有罪,那必然是苏护犯了罪过。既然天子已经论定苏护有罪,那还需要核查吗?大家相信天子,相信领导就好啦。
  听领导的话本不是坏事,毕竟和领导唱对台戏绝对不会有好下场。可是,不论是非对错,一味阿附领导,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让同事厌恶,让领导鄙视。
  若是其他将领前来,苏护好言解释,或许可以得到对方同情。可来的是商纣王的应声虫崇侯虎,苏护就算说的天花乱坠,也不会有什么效果。
  果然,苏护的解释刚说完,崇侯虎就开骂了:“你忤逆天子诏旨,题反诗于午门,是为贼臣,罪不容诛。今奉诏问罪,则当肘膝辕门,尚敢巧语支吾,持兵贯甲,以骋其强暴哉!”
  果然是话不投机半句多,双方随即开战。
  若崇侯虎有些自知之明,就不应该直接开战。他本就是个眼高手低之人。吹吹牛皮,拍拍马屁可以,真的上阵杀敌,那绝对是外行。

       其次,军事上脓包一个,连续犯下多个低级错误。
崇侯虎与苏护两次交手,两次大败。第一次大败后,崇侯虎说:“吾自行军,征伐多年,未尝有败。”第二次大败后,崇侯虎继续说:“吾自提兵以来,未尝大败。”
  明明自己带着五万人前来,一天一夜两次交手后只剩下不到五千人,崇侯虎还有脸说,老子打仗从来没有打过败仗。——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
  那么,崇侯虎与苏护交战中,接连犯了哪些低级错误呢?
  其一、长途奔袭,却主动求战。
  从朝歌到冀州有近千里路程,官军一路行军,到达冀州已经非常疲惫。若是野战,则要求争分夺秒,在第一时间给予敌人沉重打击。可眼下是攻城战,冀州一方以逸待劳,那么,崇侯虎一方本当在城下安全地带扎下营寨,稍作休整,等待士气恢复,再行攻城。
  可是,崇侯虎不顾将士辛劳,一到冀州就下令攻城。以疲惫之师迎战,已经注定了败局。   
  其二、自高自大,轻视敌人。
  崇侯虎自诩从军多年,官居要职,根本不把原来的属下苏护放在眼中,可接下来交战的情况却狠狠扇了他一个耳光。
  一开战,苏护一方就派出了最强战将苏全忠上场。崇侯虎这方本当也派第一主力迎战——崇侯虎麾下并非没有能人,大将黄元济可谓智勇双全,绝不在苏全忠之下。可是,崇侯虎根本就没有把苏护一家放在眼中,任凭麾下小将梅武出马。这梅武不就是没武吗?一看名字就知道是来送死的。果然,不到二十个回合,梅武被苏全忠刺于马下。
  至关重要的第一战就被崇侯虎随手给输掉了。
  其三、受挫之后,不知悔改。
  初次交战失败之后,崇侯虎一方损失不大。在见识了冀州军团的实力之后,崇侯虎本当认清现实,积极调整作战方略。
  比如说,在己方大败之后,崇侯虎本当小心谨慎,积极防备。尤其是在夜间,冀州军团很可能乘胜追击,前来截营。可是,崇侯虎竟然与诸将饮酒作乐,根本没做任何防备。
  在第三回中,崇侯虎之弟崇黑虎到来之后,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下令三军把冀州城团团围住,但围而不攻。
  崇黑虎此举,虽然有短时期保护苏护的意思,却也是朝廷军队当时最为正确的做法。
  冀州集团的优势是兵强马壮,但毕竟是一座孤城,因此,速战速决是冀州的唯一出路。崇侯虎的劣势是不会用兵,但是,他背后有八百镇诸侯做后盾,有无穷无尽的粮草供应。只要把冀州围困起来,截断其粮道、水道,稍带十天半个月,冀州城自然不攻自破。
话说回来,崇侯虎之所以会被原作者描绘得如此不堪,如此无能,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充当陪衬——以北伯侯崇侯虎的庸碌无能,衬托西伯侯的英明睿智。
确实,相比小丑式的崇侯虎,姬昌的政治智慧高明得太多了。在封神世界中,他绝对当得起权谋大师的称号。甚至姜子牙与姬昌相比,也是大大不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02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贵宾

殿前都点检兼忠武节度使

Rank: 2

注册时间
2005年5月24日
在线时间
12042 小时
精华
5

贵宾

 楼主| 发表于 2017年1月15日 0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勘破封神24、权谋大师西伯侯(上)



  《封神演义》中的西伯侯姬昌,在处理苏护反商事件上提现的政治智慧,绝对达到了权谋大师级别。
  姬昌在整个事件的处理中一共分了三步走:

  第一步、仗义执言。
  西伯侯姬昌一登场,其风采就迥乎不同,凌驾于百官之上。
  姬昌与其他三位伯候在首相商容、亚相比干的陪同下,在显庆殿饮酒。酒过三巡,天子纣王传来旨意,命令西伯侯姬昌与北伯侯哦崇侯虎率军前往冀州剿灭苏护。
  使者刚刚诵念完圣旨,西伯侯姬昌就对对苏护大鸣不平,他说:“苏护朝商,未进殿庭,未参圣上;今诏旨有‘立殿忤君’,不知此语何来?且此人素怀忠义,累有军功,午门题诗,必有诈伪。天子听信何人之言,欲伐有功之臣。恐天下诸侯不服。”
  姬昌此番话说得非常高明,他先是对苏护反商提出质疑,再点出苏护一向忠心,最后说明天子诏令下达,可能会引起商朝的重大政治危机。
  简单几句话,让在场诸位肃然起敬,体现了西伯侯姬昌卓越的政治素养:
  其一、对天子诏令不盲从。
  在座的六位都是商朝官场大佬,他们或者为一方诸侯之长,或者为朝廷百官之首。和天下许多官员相比,他们的地位高出太多。因为地位高,眼界也就不一样。天下人多数都对天子盲目崇拜,可是,在座的六位却是天子身边的人,更是商朝权力中枢的核心人马,他们对天子,不但有听从诏令的义务,更有直言劝谏的权力。
  对于西伯侯姬昌这种不盲从天子诏令的行为,在座的诸位除了崇侯虎,其他四位都非常欣赏。
  在他们五人看来,天子虽富有四海,高高在上,但其权力必须受到监控,受到遏制,而代表天下人行使这种权力的,正是在座的六人。
  其二、为天下庇佑正直之士。
  苏护乃冀州侯,按照归属是北伯侯崇侯虎麾下。西伯侯姬昌为苏护说话,可谓毫无私心,全部出于对大商天下的热爱与忠诚。
  在为苏护说话时,西伯侯姬昌最为强调的,不是苏护如何骁勇善战,而是苏护如何赤胆忠心。只因在当时的问题上,唯有忠诚于商,才能使得苏护避免大难,才能证明商纣王的旨意是错误的。
  西伯侯姬昌强调,若是对苏护用兵,“恐天下诸侯不服”。人家西伯侯姬昌担心的不是自己不能剿灭苏护,获得军功,而是担心灭了苏护之后,让商天子失去了天下诸侯的拥戴。这份忠心,让身为商纣王亲戚兼心腹的商容、比干非常感动。
  不过,在讲完一番大道理后,老谋深算的西伯侯姬昌提出:“望二位丞相明日早朝见驾,请察其详。苏护所得何罪?果言而正,伐之可也;倘言而不正,合当止之。”
  原来,咱们的西伯侯姬昌不但公忠体国,更是狡猾多谋,深通明哲保身之道。
  按道理说,既然西伯侯姬昌对商纣王的旨意有诸多不满,那么,他就应该金殿面君,直斥其非。那才是真正的直言敢谏,才算是有凛然不惧的风骨。可是,姬昌是怎么做的呢?
  他当众发了一通牢骚,然后告诉首相商容与亚相比干,你们去提意见吧。
  姬昌这番话无疑是把商容和比干推到了火堆上——意见我已经提了,当面说我可不干,这种得罪天子的事情,你们两位去做吧。
  首相商容是个精明人,一听就明白其中的危机,于是沉默不语。亚相比干是个实在人,还在那里赞叹:“君侯言之是也。”
  不过,后来在商容的提点下,亚相比干也没有到商纣王那里提意见。姬昌和崇侯虎在酒席上辩论时可谓豪气勃发,可是,全都雷声大没雨点。诸位大佬们没有一个人最后去谏诤纣王。征讨苏护的事情也就这么定了下来。
  西伯侯姬昌什么风险也没有冒,可是,为苏护仗义出头的名声却流传了开去。大家纷纷赞叹——西伯侯姬昌,好人啊!
  
  第二步、按兵不动。
  在接到圣旨之后,西伯侯姬昌就告诉崇侯虎与诸位大佬:“侯虎先去,姬昌暂回西岐,领兵续进。”
  按照道理,圣旨是发给西伯侯姬昌与北伯侯崇侯虎二人的。二人本应当共同统兵,一起前往。姬昌为何要按兵不动,让崇侯虎先去呢?
  姬昌自有理由——姬昌暂回西岐,领兵续进。
  崇侯虎本是北伯侯,他常年在京城陪伴纣王,在朝歌也驻扎了一部分兵马。于是,崇侯虎就直接从朝歌拉了五万人,开往冀州。可是,姬昌的兵马都在西岐,姬昌先要回到西岐,才能召集兵马,赶往冀州。
  于是,让崇侯虎先去,自己之后赶来,就有了充分的理由。
  但是,瞎子都明白,姬昌此举是明摆着对圣旨不满,故意按兵不动。
  在两番大败后,大将黄元济提出,迅速发出公函,催促西伯侯姬昌发兵。崇侯虎愤然说:“姬伯按兵不举,坐观成败,我今又去催他,反便宜了他一个‘违避圣旨’罪名。”
  若崇侯虎出兵,凭借一军之力拿下了冀州,那朝廷就有理由治姬昌一个“违避圣旨”的罪名。就算姬昌人脉广,轻则也会判处一个渎职罪,重则可能判处欺君罪,削职免官那是免不了了。可眼下崇侯虎大败,在邀请姬昌前来,姬昌不但无罪,反倒有可能捡个便宜。因此崇侯虎很是不满。
  其实,弱智的崇侯虎哪里知道,从姬昌回西岐开始,就根本没有打算出兵。他让崇侯虎先去,就是要借苏护之手,挫挫崇侯虎与纣王的锐气。
  崇侯虎自高自大,看不清现状,可姬昌看得分明——苏护屡立战功,深通将略,乃商朝八百镇诸侯中第一流军事将领。以崇侯虎的庸碌,别说五万大军,就算是十万大军也拿不下冀州。
  西伯侯姬昌一直想要搭救苏护。可是,如何搭救呢?是到大殿上面见纣王,为苏护说情?人家苏护已经在午门题诗,已经当面侮辱天子。纣王与苏护之间已经彻底闹翻,西伯侯姬昌猜想自己的面子也没那么大。于是,让朝廷军队在冀州吃个大憋,让纣王意识到苏护的强大,才是保全苏护的唯一方法。
  于是,姬昌的人虽然远在西岐,可是,冀州的情报却在第一时间传递到姬昌耳中。当崇侯虎的军队经过两次大败,五万人仅存五千人,且前来援助的崇黑虎也被苏护擒拿时,西伯侯姬昌的使者“从天而降”,无巧不巧的出现在冀州城下。
  结果,一封书信劝降冀州军,西伯一言胜过十万兵。
  姬昌在八百镇诸侯中的形象顿时高大伟岸了起来。那么,西伯侯在劝降信上到底诉说了什么,让暴走的苏护终于答应献上女儿,重新臣服商朝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02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贵宾

殿前都点检兼忠武节度使

Rank: 2

注册时间
2005年5月24日
在线时间
12042 小时
精华
5

贵宾

 楼主| 发表于 2017年1月15日 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勘破封神24、权谋大师西伯侯(下)

  第三步、一书劝降。
  此前久战之下都未投降的苏护,为何在收到西伯侯姬昌一封书信之后,立刻就表示投降呢?
  莫非在书信中,姬昌给苏护许下了什么特别承诺?
      我们先看书信:
  西伯侯姬昌百拜冀州君侯苏公麾下:昌闻:“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今天子欲选艳妃,凡公卿士庶之家,岂得隐匿?今足下有女淑德,天子欲选入宫,自是美事,足下竟与天子相抗,是足下忤君,且题诗午门,意欲何为?足下之罪,已在不赦。足下仅知小节,为爱一女,而失君臣大义。昌素闻公忠义,不忍坐视,特进一言,可转祸为福,幸垂听焉!且足下欲进女王廷,实有叁利:女受宫帏之宠,父享椒房之贵,宫居国戚,食禄千锺,一利也。冀州永镇,满宅无惊,二利也。百姓无涂炭之苦,叁军无杀戮之伤,叁利也。公若执迷,叁害日下至矣:冀州失守,宗庙无存,一害也。骨肉有灭族之祸,二害也。军民遭兵燹之灾,叁害也。大丈夫当舍小节,而全大义,岂得效区区无知之辈,以自取灭亡哉?昌与足下同为商臣,不得不直言上渎,幸君侯留意也。草草奉闻,立候裁决。谨启。
  西伯侯姬昌的书信可以分成三层意思:
  第一、苏护是商朝的臣子,有献女为妃的义务。
  第二、题诗午门,已经有违君臣大义,将成为朝野公敌。
  第三、献出女儿有三大好处:父女都能享受荣华,永远镇守冀州,不用打仗死人。不献女儿有三大害处:官爵被剥夺,家破人亡,百姓也遭殃。
  应该说,西伯侯姬昌的信件虽然不长,但已经把苏护是否献女的利弊说得一清二楚。
  但是,这所谓的利与弊,苏护此前知道吗?
  知道!
姬昌在这封书信上所说的内容,其实毫无创新,毫无特别之处。关于苏护有献女为妃的义务,崇侯虎在两军阵前也曾告诉苏护,换来的是苏护一顿臭骂。关于午门题诗,已经违背君臣大义,崇侯虎也曾警告苏护,换来的是苏全忠一顿冲杀。
在书信中姬昌提到的献上女儿的三大好处,其内容与当初商纣王亲口对苏护所说一般无二。即便是所说的三大害处,其实也是苏护早就知道的。
换言之,姬昌对苏护的劝降信,其实全部都是官话、套话,没有一句奇谋妙策。
  可就是这么一封平平无奇的书信,就让苏护答应归降了。
  苏护还当着众人的面慨叹说:“姬伯之书,实是有理,果是真心为国为民,乃仁义君子也。敢不如命!”
玄机究竟出在哪里呢?
苏护归降的关键其实不在书信的内容上,而在于西伯侯姬昌在对的时间上做了对的事情。
若在此前,苏护收到西伯侯姬昌的书信,冀州在军事上没有获胜,也就没有和朝廷谈判的筹码,即便归降,也是罪人一个。
  眼下,冀州军大败崇侯虎、崇黑虎兄弟,冀州军团的胜利达到巅峰。战事若再拖延下去,朝廷必定再派军队征讨。以一城博天下,最终的结局肯定是灭亡。
       此刻投降,毫无疑问苏护与冀州集团都可以获得最大的利益。
       苏护与诸将正在发愁不知道如何与朝廷高层搭上关系,恰恰此时,西伯侯姬昌的书信就来到了。
       可以说,就算是姬昌送来的是白纸一张,苏护也会大赞,这信写得太好了,姬昌这人太好了。
       西伯侯姬昌虽然在千里之外,但对两军阵前的局势发展了若指掌。他早就派出了使者,早早来到了两军阵前等待。等到冀州军一再获得胜利,使者才出面说和,最终成就大功。
       可以说,在遭遇姜子牙之前,人家西伯侯姬昌已经是一代人杰,权谋大师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一个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连趣网 ( 京ICP备13010301号-1 )

GMT+8, 2024年3月29日 13:37 , Processed in 0.06330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