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gwei 发表于 2011年3月29日 18:12

【我的连藏杂谈】走近沪美《红岩》 细品红色经典(三)

本帖最后由 kingwei 于 2011年3月29日 18:13 编辑

第三回设计布局大同小异封面主图变化多端
    话说1964年1月,沪美初绘版《红岩》连环画的第1分册《山城云雾》出版,封面设计采用类似电影宽银幕的形式,上为主图,下为红底白字的书名“红岩”和黑字分册名。并采用原著小说《红岩》的封面“青松图”(图14)作为连环画分册编号的统一标识,既点题又很醒目,是封面设计的一个亮点。1965年的重绘版保持了初绘版的这一风格。到了1978年、1980年出版时,将封面的“青松图”移至封底左上方,成为现在连友们俗称的 “青松版”(图15);待到1983年重印时,“青松图”标识却被删除了,取而代之是“沪美”标志(图16);到了精装版,原来红底白字的书名“红岩”又换成了白底红字(图17、18、19、20、21、22、23、24),这些改动实在让人有点遗憾。    并且,封面主图从初绘版到精装版,每一个版本都在不停地变化。1964年的初绘版第1分册、第2分册封面构图均为全景,注重人物与环境的融合(图25、26)。而1965年重绘版的封面构图多为中近景,人物形象均为半身像,构图讲究主题内容的体现和主要人物形象的突出,都为韩和平所绘。大概初绘版封面描绘的主要人物虽为全身像,但形象偏小,构图布局可能没有符合突出主题内容和主要人物的要求。这初绘版的封面虽未注明是何人所画,但笔者推想很有可能也是韩和平的手笔,并觉得初绘版封面并非一无是处,相反显得更认真精致,尤其在场景气氛的渲染上很到位。在1980年第一版的第5—8分册封面中,除了第8分册《黎明时刻》的封面主题人物齐晓轩可算全身像,其他三册对人物形象的艺术处理与前四册保持一致(图27、28、29、30)。经笔者对1978年再版的第1—4分册封面的比较,认为第1、2分册基本是原版封面的重新制作,只不过图像与色彩没有原来的清晰明快了(图31、32、33、34),第3、4分册封面则是依照原版构图的重绘作品(图35、36、37、38);而2001、2005年、2007年和2010年的精品版、精装版和普及版实际上是在一个版式下分别制作的,差别在于装帧不同,其封面依样画葫芦地进行了重绘,与原版比较有点粗放的感觉,视觉效果不佳(图39、40、41、42、43、44、45、46)。另外,各分册名初绘版、重绘版均为仿宋体,再版本、第一版、精品版、精装版和普及本,均改为了黑体。   作为给读者第一印象的《红岩》连环画封面,在每一个版本中都有重绘改动之处,那么当各位翻开封面后,内页又怎的不同,且听下回分解。

守望者 发表于 2011年3月29日 18:14

加油。

kingwei 发表于 2011年3月29日 18:14

(图14)原著小说《红岩》的封面“青松图”

kingwei 发表于 2011年3月29日 18:14

(图15)连友们俗称的 “青松版”

kingwei 发表于 2011年3月29日 18:15

(图16)取而代之的“沪美”标志

kingwei 发表于 2011年3月29日 18:16

(图17、18、19、20、21、22、23、24)精装版将红底白字的书名“红岩”换成了白底红字

kingwei 发表于 2011年3月29日 18:16

kingwei 发表于 2011年3月29日 18:16

kingwei 发表于 2011年3月29日 18:17

kingwei 发表于 2011年3月29日 18:17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我的连藏杂谈】走近沪美《红岩》 细品红色经典(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