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金岁月 发表于 2012年12月6日 23:30

admin 发表于 2012年12月6日 11:05

连趣讲座:从十七年一部真正的喜剧片《花好月圆》说起(讲座结束)

2012年12月6日Admin:首先欢迎赵一工老师来连趣做客,再一次给我们开讲老电影背后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我们的《百年经典电影系列之三》就要出版了,你就给我们讲讲《花好月圆》、《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五朵金花》这几部片子的背后故事吧。
赵一工:我们还是按时间顺序说吧,先从《花好月圆》开始说起吧。《花好月圆》就我个人而言,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十七年的电影。说-得极端一点呢,我认为这是十七年里最好看的喜剧了。喜欢它呢,有几个原因吧,一个是赵树理的《三里湾》的基础很好,赵树理是山药蛋派的创始人和最重要的作家,他的文字里,那些农村生活的乡土气息,不是他添加上去的,是在他的字里行间里本身存在的。据说他的小说里的人物都是有原型的,并不是他臆想出来的。像影片里那些所谓的反面人物吧,那些落后的农民,他们的外号就非常有趣,像“糊凃凃”、“常有理“、“铁算盘、”“惹不起”,这四个名字连起来,就像一个顺口溜,念起来顺口,人物性格也马上跃然纸上了。“范登高”的谐音是“翻得高”,就是说这人喜欢折腾,“能不够”这个名字据赵二湖(赵树理的儿子)说就是赵树理母亲的外号,这个老太太在村里特别爱管闲事,特别爱逞能。赵树理先生非常敏锐,他生活在农村,他不会因为在这个环境里而降低对这个环境的敏感,他能把这个环境里最生活、最鲜活、最有意思的事情都反映出来。赵树理对农村人物的态度,应该说是充满感情的,不管这些人物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他都很喜欢他们,所以他才能把他们都准确地记录下来。   导演小传郭维(1922- ),原名郭维哲,生于天津。1938年入陕北公学流动剧团从事话剧工作,次年入党,任华北联大文工团戏剧组长,后曾任火线剧社戏剧队长、群众剧社社长等。1950年任河北省文工团团长,同年调北京电影制片厂,先后任副导演、导演。曾协助史东山拍摄《新儿女英雄传》。1953开始独立导演影片。1954年调入长春电影制片厂。 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1979年回到北影厂任导演。代表作:《智取华山》(兼编剧之一)、《董存瑞》、《花好月圆》、《铡美案》(戏曲片)等。影片改编自赵树理1955年出版的小说《三里湾》,讲的是农业合作化的事儿。赵树理小传 赵树理(1906--1970),山西沁水人,出生于贫农家庭。1932年开始发表作品。1937年入党。历任《黄河日报》副刊编辑、《中国人》副刊编辑等职。建国后主编《说说唱唱》和《曲艺》,担任过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协理事、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主席等职。“文革” 中被迫害致死。其小说风格新颖活泼,乡土气息浓厚,富于幽默感,为老百姓喜闻乐见。在他的影响下,我国现当代文学领域形成了一个俗称“山药蛋派”的文学流派。
代表作:《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三里湾》、《锻炼锻炼》等。

老支书 发表于 2012年12月6日 11:10

不动如山 发表于 2012年12月6日 11:12

admin 发表于 2012年12月6日 11:12

赵一工:这是赵树理富于原著的魅力。我们再说影片,这个影片的导演是郭维,他选择拍摄这个题材是有原因的。他选择了赵树理的《三里湾》,证明了他的眼光,他发现这个作品的魅力,所以把它搬上银幕。但是选择一个喜剧题材来拍摄,则是因为郭导之前的一个经历。就是他参加东欧的一个国际电影节,说是国际电影节,其实就是社会主义国家自己玩的电影节,这也是冷战时期的一个特点。即便是在社会主义阵营举办的电影节里,也还是有艺术见解上的分歧。应该说中国电影代表团和郭维导演带着《董存瑞》去参加电影节,还是很有信心的。当然了,我们今天看,《董存瑞》确实是一个很好的电影,在我们拍的战争片里,一定是排在前面的。有故事、有人物、有场面,有时代的氛围。但是,对于这部电影,东欧的艺术家却不这么看,他们甚至很刻薄的说拍摄这样的战争题材是“战争贩子”。这件事极大地刺伤了郭维导演。当时年轻气盛的郭维导演说,那我就拍一个不是战争片的电影给你们看看。这就是选择改编《三里湾》的原因。但是事情又非常的不凑巧,在准备拍摄和刚刚开始拍摄的阶段,发生了著名的反右运动,郭维就成了中国电影届最大的右派之一。他是长影著名的三大右派“沙郭吕”中的“郭”。值得一说的是这三位导演,“沙”即沙蒙,是拍过《上饶集中营》、《赵一曼》和《上甘岭》的导演;而郭维此前拍过《智取华山》和《董存瑞》;“吕”是吕班,做演员时,演过《十字街头》,后来很早就去了解放区,之后协助史东山导演拍摄了《新儿女英雄传》,之后导演过《六号门》。在这个反右之前,曾经成立过一个“春天喜剧社”,拍摄了三部为他惹祸上身的喜剧:《新局长到来之前》、《不拘小节的人》和《未完成的喜剧》。

珍贵的工作照

郭维导演在为演员说戏。

admin 发表于 2012年12月6日 11:14


剧照 田华饰演的范灵芝
赵一工:
当然至今也很难说清,他们成为右派,同他们拍摄的作品有什么关系。应该说没什么关系,更多的说可能在当时的长影厂的人际关系,再可能他们的才能受到了嫉妒。我当年采访郭维时,他见到我说的第一句话,快十年了还让我至今印象深刻:“这辈子提起电影来,我就没什么愉快的记忆”。我跟郭老的交流就是从这句话开始的。在我看来,作为一个中国的电影导演,他所取得的成就已经足够让他骄傲了,可是他留下的都是不愉快的记忆。这个不愉快的记忆应该说是从《花好月圆》开始的。他当时赶上了反右,所以他是顶着一顶右派的帽子在拍这个喜剧。可想而知,一个很有才华,很有个性的导演,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打入了另册。在这种状态下,拍摄喜剧,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情啊。现在半个世纪过去了,反右成为历史了,我们回头看这个电影的时候,完全看不出这部影片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拍摄的。但是这个电影还是留下了一些哪个年代的痕迹。首先,在喜剧里,影片中所有的正面人物基本上都不好玩,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是正面人物,所以不能调侃他们,他们说话做事都要体现一个“正”字,用今天的话来说,就很难有“喜感”。同样,反面人物 ,在这个背景下,就显得活跃多了。就像文革中,反面人物比正面人物好演。第二,拍摄这部影片,正好赶上“大跃进”的时代 ,当时叫“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所以影片的结尾,从农村的互助组、合作化到人民公社这个过程显得太简单了,这既不是赵树理原作的设计也不是导演的想法,而是时代的需要。这也就是影片里不可避免和无法摆脱的遗憾了,因为他体现的不是创作者思想的深度。

admin 发表于 2012年12月6日 11:14


田华

王秋颖饰演的范登高

这是演范登高的王秋颖(1925-1984),大家一致认为,这个演员导演选得最好。





“能不够”、“糊涂涂”、“常有理”……这些形象化的外号已经令人忍俊不禁了,而陈立中他们的表演更吸引人,片里最有意思的就是这些“落后分子”。
赵一工:
《花好月圆》里集合了一批非常优秀的演员,就这种组合用今天的话讲,就叫“实力派矩阵”。演正面人物的田华,已经因《白毛女》红遍全国,特别是落后人物的演员,个个都可圈可点:“范登高”一出场,就确定了人物的基调,但是即便熟悉老电影的观众,会把这个形象同《甲午风云》里的“李鸿章”联系在一起吗?这就是一个好演员应该做的,而不是因为自己某个角色成功就不断的复制,弄成千人一面。演“糊涂涂”的郭筠、“常有理”的霍克、“铁算盘”的顾谦、“惹不起”的候旭,每一个人都既落后又层次不同。饰演“能不够”的陈立中,在后来《野火春风斗古城》中饰演了“杨晓冬”英雄的母亲。这两个角色间的差异,也是让人津津乐道的。

admin 发表于 2012年12月6日 11:14


剧照工作照
珍贵的工作照赵一工:郭振清的天才在这里也有充分的发挥。我觉得他用一句台词就立住了一个角色。他端着饭碗发牢骚说的那句:“这他妈什么互助组?”在引人发笑的同时,其实应该是引人思考的笔墨。但是因为不可逆转的结尾的光明的团圆的美好的结局,使这个设计没有发挥它原有的作用。然后影片里还有爱情,这在新中国17年电影里,其实都是很难充分表现的东西。这里面也表现为代表者先进的一对青年的爱情,也正经得像组织生活,倒是被批判的带有包办色彩的“马有翼”的爱情,显得更有看头。虽然整个影片,不能摆脱宣传原则的束缚,也有塑造正面优秀人物的束手束脚,但是整体看来,还是17年当中最耐看的一部喜剧电影。

admin 发表于 2012年12月6日 11:14



赵一工:
下面来说《我们村里的年轻人》。这应该说是一部意外收获的电影。导演苏里告诉我当时这部影片并不是一部重点影片。当时厂里有很多献礼片的任务,是准备在建国十周年准备隆重推出的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肯定不在其内。所以当时重要的演员都被各个剧组挑选走了。苏里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甚至有种做无米之炊的感觉。主要是男女主角不好确定,所以他选择了没怎么演过主角的李亚林,来担任高占武这个角色。而由金迪饰演孔淑贞,显示出来了导演苏里对演员可塑性的敏锐。此前金迪塑造的银幕角色虽然个性鲜明,但都不如孔淑贞更完整。比如《花好月圆》里的袁小俊,是个比较跋扈任性的女子。而《笑逐颜开》里,金迪在里面演一个脾气很急的小钢炮“罗玉华”,这些比较冲的性格,被部分的保留在了孔淑珍这个人物的身上。而作为更具女性优点的特征,也从金迪塑造的孔淑贞身上得到了体现。很多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都把对金迪的记忆,定格在她头蒙白手巾攀在电线杠顶上的画面(续集)上了。小崔迷金迪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当年《电影传奇》就再现了这个场面。所以看来,孔淑贞的形象魅力,至少跨越了两代人。

admin 发表于 2012年12月6日 11:14


赵一工:
其实现在看看电影,看看演员表,似乎不像苏里导演说得那么“困难”,影片里的绝大多数演员都是当年观众熟悉的演员。比如饰演“曹茂林”的梁音、饰演“刘小翠”的杨洸、还有“老社长”张延,“刘会计”任伟明,还有演王二狗的“孙羽”,在《翠冈红旗》时就以童星的身份被广大观众所熟悉。出演“孔阴阳”的是马驫,是编剧马烽的朋友。他的那副阴阳怪气,也给观众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就像他在《刘三姐》里塑造的一个愚蠢的秀才一样,本身就赋予了形象喜剧的色彩。编剧马烽是山药蛋派的重要作家,他们一共有五个人——“西李马胡孙”五友。

   导演小传:苏里(1919-2005),生于安徽当涂,原名夏传尧。1938年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参加抗大文工团。1945年入东北军政大学文工团任戏剧队长、副团长等职。1949年在文化部电影局任职。1950年调至东北电影制片厂任副导演、导演。曾任长春电影制片厂副厂长。代表作:《平原游击队》(与武兆堤合作)、《红孩子》、《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续集)、《刘三姐》、《奇袭白虎团》(革命样板戏影片,与王炎合作)等。编剧马烽、电影文学剧本。当时马烽去山西汾阳县当县委副书记,只用了两周时间就写好了剧本,不是要反映“四化”吗?就讲水利建设吧。片名是另一位山西作家孙谦(1920-1996)帮着起的,就叫“我们村里的年轻人”。苏里找了一批长影厂的年轻人,大家在汾阳住下来,开始了“孔家庄”的造梦之旅。
页: [1] 2 3 4 5 6 7 8
查看完整版本: 连趣讲座:从十七年一部真正的喜剧片《花好月圆》说起(讲座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