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13年7月5日 12:33


黄昆伦:
这部作品(指《从小李到老李》总计3000多幅,看到这套书的时候,有多场景和我小时候看到的都是一样的,绘画很写实,我认为但凡昆明人看到这套书时。都会勾起过去强烈的怀旧情结。从画风上看,李老师认为和其他漫画作品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
李昆武:
这个问题很复杂,中国传统漫画在古代就有了,现在自然衰落,原因很多,时间关系就不多谈了。总之,中外的连环画和漫画都是在讲故事,讲法不同而己。传统漫画一般是单幅作品、技法写意夸张,而现代连环画一般比较写实,画面连贯性较强。两者应该是可以结合的,西方更讲究视觉镜头感。算了,今天还是不多谈了。

admin 发表于 2013年7月5日 12:34


黄昆伦:请问李老师是从什么时候喜欢绘画并开始进行创作的?李昆武:4岁的时候,父亲带回一本关于“超英赶美”的漫画册。出于“好玩”,我就照着书中人物的模样,完成了自己的第一幅漫画,也许就从那个时候起,画漫画成了我生活中的一种乐趣。正式的创作是从当兵开始,作为文革时期的宣传。在《春城晚报》作为美术编辑才正式开始。第一作品是《王小牛游边疆》。

admin 发表于 2013年7月5日 12:34


admin:
李昆武老师的另一部作品《春秀》。









admin 发表于 2013年7月5日 12:34


李昆武老师工作室一角。

黄昆伦:小时候,印像最深刻地就是经常看到《春城晚报》上面有关李老师风趣生动的漫画作品,印像比较深刻的是一个骑着一辆凤凰自行车,背一个背包,一顶软边尖帽,一个口罩,一个大的速写本,还有一个军用水壶,叫做《王小牛游边疆》的连载。王小牛是李昆武老师的原型人物吗?李昆武:
是的,《王小牛游边疆》中的王小牛也就是后来的《云南十八怪》李小午,也可以就是我自己的旅行生活原型。

admin 发表于 2013年7月5日 12:34


李昆武老师工作室。
黄昆伦:
在《王小牛游边疆》的连载故事中,有新奇的傣族竹楼,漂亮的景颇族筒裙,飘逸的佤族长发,奇妙的腾冲大滚锅,神奇的云南石林。在王小牛眼里,云南美丽的山水在李老师的笔下都变得活灵活现,后来就出现了“云南十八怪”的悝语,《云南十八怪》连环漫画1991年出版后两年,重印了八次,发行量达20万册,从此“云南十八怪”走出云南、享誉世界,有这回事吗?李老师能否和我们说说这一段精彩的经历呢?
李昆武:
不好意思,那些都是老黄历了。如果读者有兴趣的话,在若干拙著中都有描绘。

admin 发表于 2013年7月5日 12:34


黄昆伦:
李老师给我的感觉是幽默、低调、不争名利,曾经在国内最著名的漫画杂志《幽默大师》上面看到叫李小午的作品,风格和李老师非常相像,应该是李老师的作品吧?李老师能够谈谈你当年的创作经历吗?
李昆武:
经历太多,只能举个例子,整个云南十八怪来源于边疆风情,比如云南第六怪:“四季服装同穿戴”。在翻越高黎贡山时,立体气候,衣服脱了又穿,穿了又脱,翻完山时,折腾了十几次,像似神经病。“云南十八怪”之一怪就由此诞生了。生活的题材很多,可以创作的内容也很多,要敢以尝试去做其他题材。有不断超越自我的意识。

admin 发表于 2013年7月5日 12:34


昆明连友与李昆武老师合影留念。
黄昆伦:
以前曾出现像叶浅予、华君武这样的漫画大师,李老师对这些大家怎么看,现代的画家有希望超越他们的吗?现在据说法国达高出版集团已经买断李老师作品的版权,李老师在国外市场的知名度非常大,李老师的成就比起以前的这些大师来看,是否能够认为超越他们了?你下一步有什么新作?
李昆武:
叶浅予、华君武是我心目中的泰斗,他们的成就是中国漫画史上的顶峰,还有丰子凯、贺友直也是我非常崇敬的大师,还有戴敦邦、华三川等等也是我崇敬的大师,年青时候以他们的作品为楷模。自己根本不能相提并论,更谈不上超越。至于新作嘛,我已经画了《春秀》《云端上的铁路》《伤痕》等,即将陆续面世,还有几本正在创作中,顺其自然吧。

admin 发表于 2013年7月5日 12:34




李昆武老师浏览连趣网讲座预告。
黄昆伦:
在李老师的作品里面,表现的大多是一些市井生活及民族风情,并且知道李老师信奉的一句话是“生活是我的老师,社会是我的课堂。”这使我想起连环画艺术家贺友直先生的一句话“艺术来自民间”,李老师的创作也是来自民间吗?如何理解?
李昆武:
首先,这和我的人生经历有关系,由于时代原因,我没有任何专业文凭,都是自己走过来的路。作品完全来自自己的生活经历。我的体会是:一、与老百姓的融合,二是对生活地理解,三是对经典作品的惴摩。我虽然没有拜过任何老师,但与漫画大师方成、华君武有过密切的交往,受到过很深的影响。

admin 发表于 2013年7月5日 12:34


黄昆伦:
中国连环画曾经从发行量上百万到现在的两三仟册,李老师认为中国连环画前景如何?有没有复苏的可能?
李昆武:
中国连环画现在变成了少数人的收藏,这种落差是很遗憾的,老是四五十岁以上的人在把玩,基本失去了文化传播的功能。这有多种原因,不是任何个人能改变的。从前景来看,我个人认为,中国连环画前景不是太乐观,主要是参与创作的人太少了。变成了恶性循环,越没人创作越没人去看,越没人去看就越没人去创作。以后究竟会怎样发展,只有时间和过程才能回答。

admin 发表于 2013年7月5日 12:34


黄昆伦:
传统的中国连环画曾经家喻户晓,耳熟能详,但现在却成为小众人群的收藏品,李老师怎么看待这种问题?为什么中国连环画会出现如此大的反差呢?
李昆武:
一是:表现手法过于传统,二是:受到日本动漫冲击太大。三是:当然,最大的冲击是现代多媒体阅读方式。由于以上几个原因,中国连环画的萎缩是一个遗憾,但并不影响我个人对它的喜爱及深厚的感情。我能够做到一部作品让大家关注,深感欣慰,最好的愿望,是让传统连环画复苏和新型连环画的并存。
页: 1 [2] 3 4 5 6 7 8 9
查看完整版本: 连趣讲座:《从小李到老李》谈起(主讲人:李昆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