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13年12月9日 15:52

连趣讲座:王叔晖的故事,纪录片《王叔晖工笔人物画》

连趣讲座:王叔晖的故事
主讲:王维澄、蒋力
讲座内容:正值连趣网笔记本《百年叔晖》出版之际,我们有幸请到了王叔晖先生的侄子王维澄老师,王叔晖先生的弟子蒋力老师,他们将在一起共同追忆与王叔晖先生一起生活、学习的往事经历,届时他们将结合《百年叔晖》里的内容给我们解读照片、作品,生活日记的背后故事。
我们有理由在相信通过这次讲座一定能让我们了解一个全面真实的王叔晖,欢迎同学们届时准时参加讲座!

另外,当日我们将在我们连趣网独家播放王叔晖大师的纪录片《王叔晖工笔人物画》,这是我们用标拷制作的完整清晰视频影像,由于版权问题,在连趣网播放时间仅为一天,之后会停止播放。因此,同学们届时一定准时收看,不容错过。

届时还会请王维澄老师、蒋力老师为我们签售《百年叔晖》(上),请关注连趣网首页。

时间:2013年12月12日(星期四)晚20点

地点:连藏漫谈

欢迎同学们届时准时听讲!

连趣讲座内容版权归连趣网所有,不经允许不得转载,谢谢!







admin 发表于 2013年12月9日 15:52


王叔晖先生王叔晖 ( 1912-1985 )字郁芬,祖籍浙江绍兴,生于天津。现当代杰出的工笔重彩人物女画家。1949年参加工作,历任出版总署美术科员,新华书店总管理处美术室图案组组长,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创作组组长、专业画家。生前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二、第三届理事。连环画作品有《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生死牌》《杨门女将》,单幅人物画有《王昭君》《李清照》《花木兰》等,晚年以《红楼梦》人物创作为主。代表作《西厢记》获第一届全国连环画评奖一等奖。

王叔晖和侄子王维澄。


王叔晖和弟子蒋力。蒋力老师现在是中国歌剧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央歌剧院创作中心主任。
http://www.artsbj.com/upfiles/lilunjia/yinyue/%E8%92%8B%E5%8A%9B/2009061117453146486.jpg
蒋力先生    1958年生于北京一个教师家庭。    1982年初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现首都师范大学),在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工作两年。    1983年12月起,相继在《文艺研究》编辑部和《中国文化报》报社做编辑、记者十年。其间曾任《中国文化报》副刊部主任,兼任《人民音乐》特约记者。    1993年后做了十年自由职业者。先后在《戏剧电影报》、北京音乐厅、中央歌剧院、中国文化艺术总公司、北京剧院、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等处任职或打工,参与策划、制作、监制了一些专题音乐会、重大演出和歌剧、音乐剧。2001年担任小剧场歌剧《再别康桥》制作人。2003年担任音乐剧《五姑娘》统筹。    2003年8月出任中央歌剧院创作策划中心主任。    1980年开始发表习作,以纪实文学、散文随笔和艺术评论为主,迄今已逾百万字。长期为《音乐周报》和《歌剧》杂志撰稿。    主要作品:    纪实文学作品集《变革中的文化潮》,中国和平出版社出版。    随笔集《音乐厅备忘录》,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    《交响人生》(编),东方出版社出版。    《忆德伦》(编),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    《哈佛遗墨》(编),商务印书馆出版。    随笔集《守望集》,自费印刷。    随笔集《书生集》,华文出版社出版。    《里昂译事》(编),商务印书馆出版。    尚有长篇小说《暗影》、音乐随笔集《乐坛听风》、《歌剧风景》、随笔集《墓地游吟》和《李德伦评传》待出版。

admin 发表于 2013年12月9日 15:52

王叔晖纪录片



admin 发表于 2013年12月9日 15:52

中间是蒋力老师,右一是先生的侄子王维澄老师。
Admin:首先热烈欢迎王维澄老师、谢鹏辉老师和蒋力老师光临连趣网!说实话我每次见到大师身边人的时候我都有种莫名的亲切感,似乎看到了久仰的大师。所以我每次面对你们都感觉特别亲切。谢谢你们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来给我们的同学们讲述《王叔晖的故事》,我们都非常期待王叔晖先生那些鲜为人知的背后故事。我想王维澄老师是王叔晖先生的侄子,曾经一直生活在大师的身边,所以请王老师多讲些大师的性格、生活方面的故事,蒋力老师曾经是大师的弟子,所以在大师的艺术造诣、绘画技巧、作品欣赏方面多给我们介绍一下。嗯,我们也可以按照这次我们出版的《百年叔晖》(上)里面的内容来展开我们今天的话题。蒋力:哈哈,《纽约时报》有个书评的栏目,叫:《翻开哪页说哪页》,我们也可以这样,不然我们会说不完了。王维澄:今天有这个机会来和连趣网的朋友们交流,首先感谢连趣网能出了这本书,我心里非常高兴。我姑姑要是能看见这个,也会非常高兴。我从三岁起就和姑姑在一起生活,她不但养育了我,也教会我做人。今天有幸把蒋力先生请过来我也非常高兴,可以说我是看着蒋力长大的,我姑姑的学生中,姑姑是最喜欢蒋力的,我姑姑说过,蒋力是天资聪慧,敏而好学,可以同蒋力一起聊天,喝酒。她特别爱喝金奖白兰地,但是当年供应比较困难,有时候蒋力拿来后,他们会说:再哈一寻吧......她喝多的时候很少,喝多了就是会话多点儿,心情特别好和特别不好的时候,都会喝高点儿。我姑姑的烟可是抽的厉害,画案的边上都是烟熏的圈,一般停笔思考的时候会抽。

admin 发表于 2013年12月9日 15:52

蒋力:
有人说,你这哪是抽烟啊,您是烧香呢。画画的时候不抽,思考的时候抽。
王维澄:我姑姑也爱喝茶,经常茶沏上了,没喝 ,就凉了。她喝茶,喝两次就倒了,认为茶不酽了。吃的方面呢,她吃的很少,中午经常凑合了,没时间做饭,有时候葡萄干,或者是罐头就将就了。


蒋力:
今天和连趣网的朋友们能够一起在这儿聊天,是因为王叔晖先生。我现在做的工作和美术都不搭嘎的。但是说起王先生,和大家一样,都共同的对她有一个喜爱,在这个喜爱上,都愿意对她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严格的讲,我应该是先生的徒孙,先生以前住在我妈妈家的院子里,我妈妈是她的学生,我妈妈管先生叫干爹,因为先生未嫁,所以按男性长辈称呼。我叫先生王爷爷。这里有张我和先生合影的照片。那天她比较清闲,基本没怎么画画,朋友送的水仙,正开着花,现在这个季节吧。先生一年里的三季基本都是这种服装,上衣兜里有时还别着一支笔。先生永远都是这个发型,烟不离手,茶杯不离身。这个书柜,当时大概90元,是这个书房最后添置的奢侈品了。这个房间里,都是跟先生几十年的东西。包括用布条子绑着的藤椅。



王维澄:
这把椅子是蒋力的老奶奶送的。因为要分别了,非要送她一个礼物。我姑姑就要了这把藤椅。
柜子是当时我们凭票买的。她非常高兴,书终于可以不用放在书架上了。
蒋力:
没有书柜的时候,家里只有简易的半人高的书架。

admin 发表于 2013年12月9日 15:52


王维澄:
这是画梁祝时参考的蝴蝶标本。


蒋力:
这两张照片都是我的朋友张玉平照的。先生不爱照相,尤其对生人,所以先生留的照片都是事出有因的。先生用秃的笔,都舍不得扔的。
这三张是在以前的老院子里。


这张是新搬的房子照的。后面的画是《元春省亲》的画稿。

admin 发表于 2013年12月9日 15:53


蒋力:
先生去世的时候我在云南,交通特别拥堵,买不着票。回来后上班的时候《连环画论丛》的主编曹作锐给我打的电话,告诉了我先生的事,当时我心里咯噔一下,赶紧往王先生住的东堂子胡同跑。到了那儿,同院的老李说,我陪您上去看吧。我去了一看,死亡证明书在玻璃板下面,我出差之前送给先生的两瓶白兰地还没打开......(说到这里,蒋力老师不禁潸然泪下。)

这是在拍摄纪录片《王叔晖人物工笔画》现场工作照。左一为蒋力老师,先生身后是侄子王维澄先生。



这是拍电影专题片的工作照。当时我们天天陪着。刚开始在厂里拍,条件很差,效率低,先生有点顶不住,就说在家里拍吧。后来在家里工作了二十天上下,只能每天拍到中午以后。非常累。片子播的时候,我看到这个片子是这类片子里拍的很不错的一部。

admin 发表于 2013年12月9日 15:53

右一为任梦龙,左一为任梦龙的同学唐武林,这是他们拜师时特地把先生请到照相馆拍的这张照片。任梦龙老师一直珍藏着这张拜师照,怀念先生。
Admin:
任梦龙这张照片,您给讲讲。
蒋力:
他是任率英先生的二儿子。任率英先生的孩子很多,他们有学油画的,有学工笔画的。很有意思的是任率英先生也是工笔画的大师了,但是他不愿意教他的孩子,让他们跟王叔晖学。所以他的两个孩子都是王先生的弟子。
梦龙也是看着先生最后走的人,那天下午他去看望先生,敲门时,过了很久才开门,开门后先生回身往里走,说:“我腿软,梦龙你扶扶我。”没想到这竟是先生的最后一句话,梦龙一直觉得很有愧,认为如果他不去,不让先生开门,先生可能就不会走了。
王维澄先生怀念姑姑,情到深处潸然泪下。
王维澄:
我也是非常遗憾,我们当时去珠海出差刚回来,我姑姑病了,不愿去医院,其实协和医院就在对面,她让朋友梁大夫来开中药,需要羚羊粉。那天我们送羚羊粉过去,我去我姑姑那里的时候一看院里全是人,别人告诉我,快去看看,你姑姑不行了......
我姑姑一辈子不愿意麻烦人,什么事都自己能做就做。一辈子没请过人帮忙,就请过一次,还是为我请的,当时我病了,住院也没好。有个中医说我这是瘰疬疙瘩,我姑姑就高兴了,中医用长针扎大腿,去了四次,后来慢慢就好了。这个时候,我姑姑就请了一个人,专门伺候我。除了不求人,我姑姑还为我做过一次检查,那是因为我病了,她就去买了私人的鸡蛋,这在当年是不允许的,我姑姑因此做了检查。另外还有一次,我姑姑因为画《生死牌》,被批斗过。



admin 发表于 2013年12月9日 15:53


Admin
蒋力老师在《百年叔晖》里面有个很短的文章,但很多读者对文中“因为生活不将就,所以艺术才能讲究”这句话却印象深刻。
蒋力:
我认为这句话就是王先生的写照,她家里最干净的地方就是画,其他的地方,都顾不到了。经常墙皮都会掉下来,每个月她都会搬煤,有时候我看着她,会对着一堆煤发愁。她住的地方,公用厕所也比较远,只能在家里备一个痰桶,代作便盆……生活很艰辛。有时候生人来家找她,她会说,她不在。一会儿人家又来了,进屋一看,刚才说不在的老太太在家里画画呢。


admin 发表于 2013年12月9日 15:53



admin:两位老师插一条同学的问题吧。
弗兰克同学问:关于王先生的文物,包括她在天津、北京等处工作和生活过的房屋等保护情况如何?她的墓地在什么地方,可有照片?
王维澄:
墓地在八宝山革命公墓,骨灰墙上,具体位置是西内968号。照片也有,今天没带,改日让赵刚先生展示给大家。
蒋力:
说到这个,我展开一句,画家身后,有的墓地很豪华,李可染的墓碑是一块大黑石头,刻的是泥金的李可染的真迹。王叔晖的墓碑如果不仔细寻找的话,会有难度,在同一面骨灰墙上还有一个女画家:周思聪。照片我们以后提供,让关心先生的人多了解下先生。但是墓碑上没有照片。我们当时考虑弄一个简单朴素的墓碑,这跟先生的性格也一样。 弗兰克同学问:
王先生重要作品,包括《西厢记》邮票,红楼系列等原作是否尚存?
蒋力:
西厢记的邮票画稿都在邮票设计发行局,他们规定,所有名家,包括黄永玉的猴都在他们那里,不能拿回来。西厢记四幅当时一幅的稿费仅是80元,《西厢记》邮票当年评选都是第一名。
红楼梦的原稿有一部分在人美出版社。
王维澄:
邮票的画稿在我这里。《百年叔晖》里4张都有。

蒋力:
这个也很珍贵。
这些画稿先生不愿意让生人见到。因为有些人打着学习的幌子,说把画稿拿回去临,然后就打着先生的名义卖了。
先生自己的画卖的很少。《黛玉葬花》曾经被别人打着另外的幌子卖给老外了,先生为此事很生气。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连趣讲座:王叔晖的故事,纪录片《王叔晖工笔人物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