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画《南征北战》

连趣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一个用户
查看: 10463|回复: 50

【我之连藏杂谈】挂着“画集”名号的稀见连环画《中国十大古典文学名著画集》(完成)

[复制链接]

1021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贵宾

Rank: 2

注册时间
2006年3月31日
在线时间
23712 小时
精华
109

贵宾杂谈活动奖

发表于 2011年4月3日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nnff106 于 2011年4月3日 20:30 编辑

          挂着“画集”名号的稀见连环画
                     ——介绍《中国十大古典文学名著画集》
    学的是中文,爱好连环画,于是,对用图画的方式演绎文学名著特别感兴趣,平时也有意收集这方面的资料。
    大概是二十一世纪初期那几年,刚学会上网还不久,有一次在网上搜索图片,无意中搜到几套制作精美的电子版文学名著彩绘连环画,计有《金瓶梅》《西游记》《红楼梦》《聊斋志异》四种。作品没有署名,只能依据画风去判断各自的作者,似乎都是80年代比较活跃的连环画家。很喜欢这几套作品,也曾试着去搜寻它们有没有纸质的出版物,结果遍寻不着。
001.jpg 022.jpg 033.jpg 055.jpg 093.jpg
    时间过了快十年,今年三月份在网上买书,也是在无意中找到了一套一九九零年台湾出版发行的画集——《中国十大古典文学名著画集》,看封面竟然都是出自自己喜爱的画家之手,程十发,赵宏本,顾炳鑫,范曾,刘旦宅,戴敦邦,华三川,韩敏……,而且其中《聊斋志异》的封面竟然来自那几套电子版连环画的画面。莫非多年前的搜寻终于有了结果?莫非程十发这些大画家还有过这一套在海外出版的不为人知的作品?带着内心的激动,我买下了这一套十本的精装大书。
    没几天,收到了一箱书,结果是既有欣喜,也有略微的失望。欣喜的是,如我所料,这正是多年前那几套电子书的纸质出版物;略有失望的是,这套书的封面绘者大多数并不是内页的绘者,原本的期待落了空。想想也好笑,集中程十发、范曾、刘旦宅等这些个大家,各自用百页篇幅去描绘一部古典文学名著,这不是奢望是什么?好在,这套书的内页绘者也大都是八十年代驰骋画坛的名家,除了三四本的绘画喜欢不上来,其他作品还是比较喜欢的。

评分

参与人数 2经验 +25 收起 理由
连环画旧爱 + 15
wumeishanren + 1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1021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贵宾

Rank: 2

注册时间
2006年3月31日
在线时间
23712 小时
精华
109

贵宾杂谈活动奖

 楼主| 发表于 2011年4月3日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nff106 于 2011年4月3日 09:10 编辑

    下面,介绍一下这一套并不多见的作品。
    不妨先看看《中国十大古典文学名著画集》编辑组的名单:
   总顾问:吴作人、程十发
   总编辑兼文学主编:阮波
   编委:吴作人、程十发、刘旦宅、范曾、赵宏本、顾炳鑫、华三川、贺友直、韩和平、张自申、阮波、魏龙泉、郑家声
   特约编审:魏龙泉。
    这一组名单里可能只有三个名字是我们不太熟悉的,阮波是中国展望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张自申是上海美术学院院长、著名油画家,魏龙泉是长期从事图书进出口贸易的著名出版人,曾任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副总经理。
    再看看从几篇前言中摘录的几段文字:
    “中国展望出版社于一九八二年就想向国际介绍这十大名著,考虑到国际读者不易懂中国古文,决定邀请我国当代著名人物画家将十部名著中的优秀章节或全部故事绘成画集,以简洁的文字、精美的图画、精湛的设计,使读者爱不释手,利于珍藏。”(阮波《敬告读者》)
    “去年(一九八九)春,在深圳地区举行的华文出版贸易会上,……(中国展望出版社社长阮波女士)特地带了《中国十大古典文学名著画集》来访……原来,《中国十大古典文学名著画集》的计划已经酝酿多年,展望社迟迟未动手制作,是因为认定这是一套传世巨作,草率不得,同时也希望能在大陆以外地区寻找一家著名的出版公司合作,以开展国际知名度。……会后,我们又专程转赴北京,终于决定由汉光来制作出版。为了先向国际市场推荐这套书,我们先制作样书,在去年的法兰克福书展展示。在这段期间内,大陆名画家吴作人先生、程十发先生、张自申先生、范曾先生率领他们的高足,齐手联绘,终于十二月底大功告成。”(台湾汉光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定西《我们的理想与愿望》)
    “使世界各国人民不但能因图解文,也因画而认识当代中国的画家,对如何反映不同的事物情态,用各种不同的艺术语言,摄读者的心灵,动人心魄;各具风貌,令人神往。我相信这部画集的出版会使人与人、民族与民族之间感到距离缩短,历史的今天与昨天距离缩短。”(吴作人《拉近历史的今天与昨天》)
    从这几段文字里,我们可以大致看到这套画集的编创意图及制作过程。还有几点需要补充说明:
    1、这套书收入了十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书目选择依据的是茅盾先生一九六二年向中国青年作家珍重推荐的十部经典的必修课。
    2、这套作品不是同时创作完成的,有的先期完成,比如《西厢记》的样书已经在一九八九年法兰克福书展中展示,大多数是一九八九年底完成的。
    3、这套书为台湾汉光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面向海外出版发行,初版为一九九零年六月,16开精装,有封套,每部作品一百幅彩图,一页图画,一页文字,文字脚本为中英双语。
    4、这套作品名为画集,其实也是彩绘连环画。不像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新绘四大文学名著,每一回书两幅画,画面缺少连续性,更多属于插图的性质;《中国十大古典文学名著画集》是每一部书用连续的画面描绘故事。《西厢记》《牡丹亭》是用百图描绘完整的故事情节;对于《三国演义》《水浒传》等长篇大书,是截取一个精彩的段落加以描绘;《聊斋志异》是选取了几则故事;《离骚》其实讲述的是屈原生命的历程;《红楼梦》则是删去枝叶留下主干,集中笔墨单叙宝黛之间的爱情。本书文字脚本的编写者多为上海人美富有经验的文字编辑,如大鲁、吴其柔、甘礼乐等。
IMG_1766.JPG IMG_1767.JPG

点评

摘录:由吴作人、程十发主编的《中国十大古典文学名著画集》在我国台湾获得“金马奖”,其中《金瓶梅》一篇是由秋宝独立完成的。  发表于 2011年4月3日 09: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21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贵宾

Rank: 2

注册时间
2006年3月31日
在线时间
23712 小时
精华
109

贵宾杂谈活动奖

 楼主| 发表于 2011年4月3日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nff106 于 2011年4月3日 09:16 编辑

《红楼梦》规模宏大,线索繁多,这套图画单拎出宝黛的爱情悲剧加以描绘。大伙儿能看出这套作品出自谁人之手么?
IMG_1662.JPG IMG_1664.JPG IMG_1665.JPG IMG_1666.JPG IMG_1667.JPG IMG_1668.JPG IMG_1669.JPG IMG_1670.JPG IMG_1671.JPG IMG_1672.JPG IMG_1673.JPG IMG_1674.JPG IMG_1675.JPG IMG_1676.JPG IMG_1677.JPG IMG_1678.JPG

点评

这册红楼梦的构图应该参考了戴敦邦的作品啦,呵呵。  发表于 2011年4月6日 12:00
印章泄露天机哈,郑家声  发表于 2011年4月3日 09:57
该书获得台湾1990年“金鼎奖”和优良图书推荐奖。  发表于 2011年4月3日 09: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21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贵宾

Rank: 2

注册时间
2006年3月31日
在线时间
23712 小时
精华
109

贵宾杂谈活动奖

 楼主| 发表于 2011年4月3日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nff106 于 2011年4月3日 09:37 编辑

《离骚》描绘的是屈原的人生故事,或者说是屈原以生命为代价创作《离骚》并印证《离骚》中的情志的故事。画家个人风格鲜明,不难看出作者是谁。
IMG_1781.JPG IMG_1737.JPG IMG_1738.JPG IMG_1739.JPG IMG_1740.JPG IMG_1741.JPG IMG_1742.JPG

点评

这个看画是高适的  发表于 2011年4月3日 09:57
多年夙愿终于得以实现。恭喜恭喜!  发表于 2011年4月3日 09: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21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贵宾

Rank: 2

注册时间
2006年3月31日
在线时间
23712 小时
精华
109

贵宾杂谈活动奖

 楼主| 发表于 2011年4月3日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nff106 于 2011年4月3日 17:59 编辑

3、《水浒传》描绘林冲不堪高俅陷害,被逼得走投无路,最后投奔梁山的故事。相当于大家熟悉的“误入白虎堂”“野猪林”与“雪夜上梁山”的集合。绘者是当时刚刚三十出头的青年画家姜建中。画家采用彩墨写意的画法,笔意略近于著名画家王明明,笔力则与王明明先生相距甚远。此书封面绘者为华三川。
IMG_1750.JPG IMG_1751.JPG IMG_1752.JPG IMG_1753.JPG IMG_1754.JPG IMG_1755.JPG IMG_175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21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贵宾

Rank: 2

注册时间
2006年3月31日
在线时间
23712 小时
精华
109

贵宾杂谈活动奖

 楼主| 发表于 2011年4月3日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nff106 于 2011年4月3日 18:02 编辑

4、《西厢记》是由张自申、韩和平、夏商三位画家合作完成的。画面简约古朴,线条纤柔缠绵,用线有点像徐恒瑜的《泪美人》,构图则有点像徐恒瑜人美版的《西厢记》。此书封面绘者也不难看出。
IMG_1729.JPG IMG_1730.JPG IMG_1731.JPG IMG_1732.JPG IMG_1733.JPG IMG_1734.JPG IMG_1735.JPG IMG_173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21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贵宾

Rank: 2

注册时间
2006年3月31日
在线时间
23712 小时
精华
109

贵宾杂谈活动奖

 楼主| 发表于 2011年4月3日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nff106 于 2011年4月3日 18:04 编辑

5、《儒林外史》截取了原书“两进(周进、范进)中举”的故事,由陈谷长先生创作。说来陈谷长是上海人美八十年代三本《儒林外史》故事的绘者,也参与了人美《儒林外史》的创作,这一回是第三次绘画这部名著了。陈谷长后期的作品,线条方直简隽,人物略有变形而富神韵。封面为程十发《儒林外史》插图的选页。
IMG_1713.JPG IMG_1714.JPG IMG_1715.JPG IMG_1716.JPG IMG_1717.JPG IMG_1718.JPG IMG_171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21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贵宾

Rank: 2

注册时间
2006年3月31日
在线时间
23712 小时
精华
109

贵宾杂谈活动奖

 楼主| 发表于 2011年4月3日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nff106 于 2011年4月3日 18:06 编辑

6、《牡丹亭》是由郑家声先生创作的,新近出版的50开小精取用的就是这部画稿,当时还说50开的画面太小,很多细节没法呈现,这下十六开的画面足以充分体现原作魅力了。
IMG_1679.JPG IMG_1680.JPG IMG_1681.JPG IMG_1682.JPG IMG_1683.JPG IMG_1684.JPG IMG_1685.JPG IMG_1686.JPG

点评

喜欢这个  发表于 2011年4月4日 00: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21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贵宾

Rank: 2

注册时间
2006年3月31日
在线时间
23712 小时
精华
109

贵宾杂谈活动奖

 楼主| 发表于 2011年4月3日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nff106 于 2011年4月3日 20:12 编辑

7、《西游记》描绘孙悟空出世的历史,相当于“水帘洞”“筋斗云”“闹天宫”等故事的合集。这套作品是当年在网上看过电子版的,说来惭愧,这是电子版中我唯一看走眼的作品。当初依据画风判断是杨秋宝的作品,而书中绘者一栏标注的是吴大成。问题并没有到此结束,书中最后一幅画上的印章署名却分明是徐谷安,想到以前在网上看过一套画风与此相似的封神榜人物扑克,画印上也分明是徐谷安。于是,可以判断,徐谷安一定参与了这套《西游记》故事的绘画,可能是与吴大成先生合作,也可能是独立创作。这样,此书的作者署名就有错漏的情况了。此书封面是“猴王”赵宏本先生的创作。
IMG_1757.JPG IMG_1758.JPG IMG_1759.JPG IMG_1760.JPG IMG_1761.JPG IMG_1762.JPG IMG_1763.JPG IMG_1764.JPG IMG_176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21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贵宾

Rank: 2

注册时间
2006年3月31日
在线时间
23712 小时
精华
109

贵宾杂谈活动奖

 楼主| 发表于 2011年4月3日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nff106 于 2011年4月3日 20:14 编辑

8、《三国演义》描绘的是赤壁之战的故事,绘者是罗希贤与王重圭。看绘画,可能是罗希贤起稿打底,王重圭勾线着色,线条过于轻浮,色彩过于明艳,与历史战争的氛围格调似乎有些不称。此书封面画为戴敦邦创作。
IMG_1743.JPG IMG_1744.JPG IMG_1745.JPG IMG_1746.JPG IMG_1747.JPG IMG_1748.JPG IMG_1749.JPG

点评

如此搭档虽非尽善,也算各用所长  发表于 2011年4月3日 23: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一个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连趣网 ( 京ICP备13010301号-1 )

GMT+8, 2024年6月28日 18:13 , Processed in 0.087612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