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画《南征北战》

连趣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一个用户
查看: 17030|回复: 82

一些《三国》创作的往事逸闻可作封面画家认定的参考。

  [复制链接]

8

主题

128

帖子

222

积分

贵宾

Rank: 2

注册时间
2007年7月29日
在线时间
216 小时
精华
1

贵宾

 楼主| 发表于 2010年10月8日 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根据健在的一些参与《三国》创作的老画家/编辑们的回忆,当时上美的《三国》创作班子稿费规格很高,是其他创作稿费的2倍以上。所以,60册画稿的分配(现在叫“发包”)格外引人注目。从结果来看,还是派别平衡、师徒关系等起了决定作用。
首先,以赵宏本、汪玉山为代表的汪家班成了最大的赢家。汪玉山、徐正平、杨青华、李铁生等包办了三分之一以上。

刘锡永、汤义方等大师级画家肯定要分到几册,而且其中的《虎牢关》、《长坂坡》、《赤壁大战》、《白门楼》都是重量级分册。

作为沈曼云唯一的衣钵传人凌涛 能单独绘制4册,应该和他老师的辈分和面子有一定关系。

同为四大名旦的钱笑呆陈光镒以及学生陶干臣、李福宝等,也收获了不少稿约。

四小名旦中,颜梅华因为当时在社内主要画时装/外国题材,所以没有参与三国创作。徐宏达画完《桃园结义》后入狱,否者他肯定还有更出彩的分册作品;赵三岛也差不多,在完成了2册画稿后被隔离审查;“笔如花”盛焕文以前和汪家不睦,故而只分到半册《战长沙》(和曹同煜合作)。后来赵宏本比较欣赏盛焕文之子盛鹤年的才华,在钱笑呆的撮合下,收盛鹤年为入室弟子,双方关系才告和解。

蒋家班(蒋萍)和徐进在解放前也曾开设私人书局和招徒,但和汪家班关系一般,所以分到的稿约也很有限。

朱光玉不是上美社成员,他的加盟三国有部分是仰赖其父朱润斋的赫赫名声。

其他如实力派的严绍唐、王亦秋、水天宏、陈履平、冯墨农、杨锦文等各分到1-2册也还算合理。

8

主题

128

帖子

222

积分

贵宾

Rank: 2

注册时间
2007年7月29日
在线时间
216 小时
精华
1

贵宾

 楼主| 发表于 2010年10月8日 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kennykang 的帖子

我记得当时是2002年,我当时收藏了十几幅三国老画家画的国画小品,杨兆麟特意为我写了序,约我到他家去拿。于是我和卢汶一起去他家,又聊起老话题三国封面,说到了很多画家,其中也涉及了我们如今议论颇多的刘旦宅、张大经,还有社外画家赵白山。
01-杨兆麟-序言.jpg

8

主题

128

帖子

222

积分

贵宾

Rank: 2

注册时间
2007年7月29日
在线时间
216 小时
精华
1

贵宾

 楼主| 发表于 2010年10月8日 0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kennykang 的帖子

杨兆麟和卢汶两位老师回忆说,当时,刘旦宅因其连环画《屈原》的一鸣惊人而被赵宏本、杨兆麟等从教育出版社暂时调入上美社。刘旦宅幼年时随温州同乡、著名画家张明曹、李成勋进入上海画坛,因其绘画天赋超人,1941年十岁时就举办“十龄童刘小粟画展”。当时三国编辑之一的杨兆麟权利很大,也是最器重刘旦宅的前辈。他们希望25岁的刘能成为将来上美社国画的领军人物。在赵宏本、杨兆麟和封面组打了招呼之后,胡/沈便给了刘旦宅这么多封面稿约。刘旦宅不负重望,三国封面作品频获好评。杨兆麟和胡/沈决定,索性将正在陆续出版的《西汉演义》的绝大部分封面画交给刘来完成,以求风格统一。可见,刘旦宅其时已经开始大红大紫。当时的社内,四小名旦之一的颜梅华已经拜海派传统大家吴湖帆精习国画,韩敏、汪观清、王仲清、江南春等也开始了国画创作。60年代初,刘锡永出走广西后,以刘旦宅、颜梅华、韩敏、汪观清等领衔的新生代画家已经羽翼丰满了。
张大经,美术专科毕业的高材生,年轻却国画功底深厚,且求变求新之气日
盛。当时也有领导很看重他的作品,但毕竟传统连环画是主流。无奈之下,张大经离开了上美。他的那册《火烧新野》如果晚几年出版,定能获奖。由于是社里重点培养对象,在封面画的分配过程中他一直很受器重。
两位老师说,当时为60册《三国》配封面画,被视为名气、声望和实力的象征。50年代的上美社,藏龙卧虎,擅长国画、工笔画的一流画家很多,社里自己都分不过里,所以一般是不会发稿去社外的。 按杨兆麟的说法,是封面组当时和他商量,想请少儿社的画家画一幅封面,“具体记不得是哪一册,只知道张令涛也来打招呼了,说是那个画家在解放前后和他们一起同事过,绘画很有特点。我就没有表示反对。。。。。”卢汶记得更清楚,因为他当时已经是半个编辑了,并很在乎三国封面的稿约,“第一次在张令涛那里看到那画,我觉得一般,后来张令涛修改了一些山石背景,就很不错了。他(张令涛)还是很有水平的。。。。。。”
后来我分析,可能除了《落凤坡》的封面由社外画家绘制外,其他的应该都是在社内分配的,这样比较符合当时的特定情况。


8

主题

128

帖子

222

积分

贵宾

Rank: 2

注册时间
2007年7月29日
在线时间
216 小时
精华
1

贵宾

 楼主| 发表于 2010年10月8日 0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kennykang 的帖子

第一版《三国》的60幅封面画,据目前查有实证的统计,尚有15幅未能确认。
已经确认的45幅分配情况如下:

刘锡永 – 15 (其中2幅分别和内页画家徐正平、赵三岛合作)
----社内国画头牌,三国人物造型主笔,实至名归。

刘旦宅 --
8

----
(原因已经在上贴中说明了。)

汤义方 --
6
(其中2幅分别和王亦秋、卢汶合作)

----
当时海派国画大家,社内众多画家的老师,各方心服口服。

刘锡永 封面画-15幅.jpg
刘旦宅 封面画-8幅.jpg
汤义方 封面画-6幅.jpg

8

主题

128

帖子

222

积分

贵宾

Rank: 2

注册时间
2007年7月29日
在线时间
216 小时
精华
1

贵宾

 楼主| 发表于 2010年10月8日 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kennykang 的帖子

张大经 -- 3

----
(原因已经在上贴中说明了。)
张令涛 -- 3

----
和胡若佛/沈麓元共事多年,配合默契,布景及上色水平一流。
赵宏本 -- 3 (其中1幅和学生江南春合作)

----
领导。不过平心而论,此三幅封面均出手不凡!
林雪岩 -- 2 (其中一幅和贺友直合作)

----
老国画家,曾一度与刘锡永、汤义方、钱笑呆并称上美社四大国画台柱。
陈履平 – 1

----
国画出身的连环画画家,三国封面创作应占一席之地。
金雪尘 – 1

----
著名海派年画大师,用他的封面,是给年画组的安慰。
程十发 – 1
---- 直接借用了55年新美术版《陈宫和曹操》的封面。
沈麓元 – 1 (和卢汶合作)

-----
赵白山 – 1

-----
唯一一个社外封面作者。赵白山的长项是黑白插图、钢笔画等,画动物尤其生动。
张大经 封面画-3幅.jpg
张令涛 封面画-3幅.jpg
赵宏本 封面画-3幅.jpg
林雪岩 封面画-2幅.jpg
陈履平 金雪尘 程十发 沈麓元 赵白山.jpg

8

主题

128

帖子

222

积分

贵宾

Rank: 2

注册时间
2007年7月29日
在线时间
216 小时
精华
1

贵宾

 楼主| 发表于 2010年10月8日 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kennykang 的帖子

未能确认封面画家的15幅。
封面存疑15册.jpg

495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注册时间
2007年3月8日
在线时间
18138 小时
精华
24

宝贝展示2连趣书影大赛2014我最爱的七八十年代连环画2018我与连环画的故事斑竹我与连趣的故事品连谈兵杂谈活动奖2011票选奖家乡美摄影奖DIY大比拼奖

发表于 2010年10月8日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就喜欢听过去的故事!

61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连趣部长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注册时间
2010年7月24日
在线时间
4580 小时
精华
3

DIY大比拼奖

发表于 2010年10月8日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康兄

14

主题

1199

帖子

1355

积分

连趣队长

Rank: 4

注册时间
2010年9月7日
在线时间
856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10年10月8日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套三国我最喜欢的是徐正平徐宏达合作的桃园结义
可惜二人合作的只有这一册十分遗憾

156

主题

7976

帖子

2万

积分

连趣临时工

Rank: 1

注册时间
2006年4月7日
在线时间
10062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10年10月8日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且听下回分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一个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连趣网 ( 京ICP备13010301号-1 )

GMT+8, 2024年6月1日 22:57 , Processed in 0.103242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