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趣部长
- 注册时间
- 2007年9月19日
- 在线时间
- 6218 小时
- 精华
- 1
|
<p> 前言: 与海战、空战相对而言的陆战, 毫无疑问是人类最古老、最大量、也最具决定意义的战争形式. 人类的历史有多长, 陆战的历史也就有多长. 即使在史前的原始社会初期, 陆战也已经作为人类本身状态的一部分与人类共存. 历史像浩茫的海洋, 有记录的国外重大陆地战役, 少说也能排出上千例, 这是我们这本书所无法容纳的...... 好在两次全球性的大战都发生在本世纪. 通过两次大战中的这些重大战役, 少年朋友们大致可以认识战争这个怪物的狰狞面目. 本书收入的战役, 必须是具有明显转折特点并因此改变了战争进程的战役; 必须是在战斗中引进和使用了某种新的技术和战术, 从而使战争形态发生变化的战役.</p><p> 《 世界著名陆战故事 》: “ 普及战争知识 增强国防意识 ”杨得志 将军 1992 年6 月为这套“ 世界著名战争故事 ”丛书 ( 共四册 ) 题词.</p><p> 《 世界著名陆战故事 》: 由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2 年12 月出版. 大 32 开本. 一页二图 ( 上下图 ) 形式. 印数: 2 万7 千3 百. 定价; 8.90 元.</p><p> 一, 马恩河会战: 赵力中 绘画. 内容提要: 1914 年6 月28 日, 奥地利大公 弗兰西斯?费迪南德 在萨拉热窝遇刺, 如一枚雷管引爆火药桶,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大战延续四年多, 六大洲三十多个国家的 6000 多万官兵参战, 伤亡 3000 余万人, 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战争浩劫之一. 野心勃勃的德国计划先打败法、英, 再回头收拾帝俄, 以实现称霸世界的野心. 大战开始, 德国节节胜利, 他们跨越卢森堡, 击溃比利时, 钢与火的战线深入法国境内, 逼近巴黎. 法国人在马恩河一线组织了一次会战, 遏制住德国人的攻势. 说马恩河会战是一场决定性战役, 是因为它粉碎了德国人先打西方法、英, 再攻东面帝俄的基本计划.</p><p> 二, 血战凡尔登: 贾小兰 绘画. 内容提要: 马恩河战役之后, 德军被迫后撤. 德、奥联盟和协约国一方在从孚日山脉到北海长达600 公里的“ 无人地带 ”掘壕对峙. 到1916 年初, 德、奥联盟军压倒了巴尔干的塞尔维亚军队. 东线, 又打败了沙皇尼古拉. 现在, 德国人又可以回过头来重新进攻法国, 实现其一统欧洲大陆的野心了. 在新任德军参谋总长 法尔肯海因 的精心策划下, “ 让法国流尽血 ”的凡尔登之战拉开了序幕.</p><p> 三, 空前的巴黎大炮: 张树军 绘画. 内容提要: “ 巴黎大炮 ” 事件在整个一次大战中算不得什么重要战役. 它只能算是一段插曲. 但就德国人制造的那门大炮而言, 可说是空前绝后. 所以我们把这个小插曲遴选出来, 加以特殊照顾.</p><p> 四, “ 法国之战 ”: 侯红志 绘画. 内容提要: 1939 年9 月, 纳粹德国用“ 闪电战 ”占领波兰, 开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半年后, 挪威和瑞典落入法西斯之手. 1940 年5 月, 德军突破“ 马其诺防线 ” 迅速深入法国腹地, 西向英吉利海峡推进, 使沿海岸的几十万法国和英国军队落入陷阱. 6 月14 日, 纳粹军团进入巴黎, 法国投降. 军事学家将这场入侵风暴称为“ 法国之战 ”.</p><p> 五, 敦刻尔克大撤退: 冯煌、梁晴照 绘画. 内容提要: 1940 年5 月, 德国军队长驱直入, 迅速击败法国守军深入法国境内. 当时困在法国的 45 万盟军面临被全歼的危险. 盟军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组织了一次出色的大撤退, 有 34 万盟军从法国西北部的敦刻尔克撤往英国, 避开了希特勒闪电战的魔爪, 为反击法西斯战争保存了实力, 为以后的胜利奠定了基础.</p><p> 六, 莫斯科保卫战: 沈汉武 绘画. 内容提要: 1941 年6 月22 日, 希特勒撕碎德苏条约, 纳粹德国的七个军团、四个装甲集团军, 300 万大军在1000公里长的边境线上向苏联发起突然袭击. 涌过边境线的有 3580 辆装甲车、60 万辆运输车、7184 门大炮、1830 架作战飞机和 75 万匹战马. 按照希特勒的“ 巴巴罗萨 ”计划, 德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长驱直入. 陆军元帅 冯?包克 的中央集团军在拿下斯摩棱斯克之后, 北上直取莫斯科. 希特勒认为, 攻克苏联的政治、经济和交道中心 ?? 莫斯科, 便取得了对苏作战的基本胜利. 可是他的如意算盘未能兑现. 在莫斯科, 纳粹遇到苏联红军和莫斯科市民的顽强抵抗, 久攻不下. 当寒冬来临之后, 不可一世的纳粹法西斯不得不承认, 在莫斯科“ 我们已遭败北 ”.</p><p> 七, 英雄的斯大林格勒: 邓超华、曾燕琴 绘画. 内容提要: 希特勒在莫斯科惨败以后, 一心称霸世界的野心并未收敛. 1942 年4 月, 冰雪已经消融, 纳粹德国以更大的疯狂发起进攻, 这次的目标是斯大林格勒. 希特勒的最终计划是: 占领斯大林格勒, 沿伏尔加河北上, 挺进喀山, 再度包围莫斯科. 与此同时, 夺取里海之滨的巴库油田, 占领高加索, 胁迫波斯和土耳其投降, 最终解决东线战事. 俗话说: 上帝要他灭亡, 必先让其疯狂. 1942 年的世界战场形势已经发生逆转. 美国人在中途岛阻挡了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军, 英国的第八军团在埃及的阿拉曼狠狠地揍了法西斯非洲军团一顿. 在斯大林格勒血战的苏联人并不孤立. 斯大林格勒之战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决定性的转折点将永垂史册. 德国不可战胜的神话从此破灭. 希特勒一步步走向自掘的坟墓.</p><p> 八, 北非沙漠的阿拉曼之战: 魏钧泉 绘画. 内容提要: 1942 年7 月至11 月, 正当纳粹德国与苏联红军在斯大林格勒作殊死决战的时候, 在地球的另一端, 英国的第八军团和有“ 沙漠之狐 ”绰号的 隆美尔 的德国非洲军团, 在北非沙漠中展开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坦克对垒. 希特勒的意图是占领拥有大量军需储备的埃及, 推进到苏伊士运河. 然后打通巴勒斯坦 ?? 叙利亚 ?? 伊朗通道, 从南面包抄苏联. 东则可渗入印度洋, 与日本侵略军会师于印度, 以完成其称霸全球的野心. 阿拉曼之战开始时, 隆美尔 的非洲军团占有优势, 英军第八军团处于非常不利的境地. 然而由于英军将士作战勇敢, 蒙哥马利 指挥有方, 战况出现意外的转机, 英军反败为胜. 英国第八军团消灭德、意军队 2 万余人, 俘虏 3 万余人, 击毁敌军坦克 450 辆、大炮 1000 门. 阿拉曼之战配合了苏联红军的战略反攻. 纳粹德国在非洲战场的形势从此走向逆境. 阿拉曼之战成为英国人的骄傲. 指挥这一战役的 蒙哥马利 也自然成为闻名世界的英雄.</p><p> 九, 安齐奥登陆之战: 王海鸥 绘画. 内容提要: 1943 年秋, 盟军在非洲赢得最终胜利, 俘虏轴心国士兵 25 万人. 德军的15 万久经沙场的精锐部队损失殆尽. 接着, 盟军登陆西西里岛, 又歼敌16 万人. 墨索里尼下台, 意大利投降. 但是, 希特勒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占领意大利. 由西西里岛渡海, 经意大利最南端北进的英军, 和占领那不勒斯的美军, 受到 凯塞林 指挥的德军的猛烈抗击. 凯塞林 扼守的天险古斯塔夫防线, 如一道无法逾越的屏障, 挡住了英、美军队的进路. 战争陷入了僵持的局面. 就在这个时候, 运筹帷幄的 丘吉尔 拟出一份“ 鹅卵石 ”作战计划, 主张把一只“ 野猫 ”投入古斯塔夫防线北面的海岸, 去“ 抓碎德国佬的心脏 ”. 于是便有了一次奇特而惊险的战役 ?? 安齐奥登陆之战.</p><p> 十, 英帕尔之战: 林月光 绘画. 内容提要: 英帕尔之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第四次重大的战役, 它扭转了轴心国节节胜利的潮流, 奠定了同盟国转入进攻的全球战略形势. 1944 年年初, 在印度东北部和缅甸西北部, 英国和印度的军队歼灭了日本第十五集团军. 西方和日本的历史学家评价: 这是日本历史上在陆战中遭到最惨重失败的一次战役. 日本军队有 53.000 人在战争中死亡或失踪. 这次战役的胜利在心理上产生重大的影响, 它结束了日军在丛林战中不可战胜的神话. 英国人、印度人和中国人粉碎了日本军队入侵印度的计划, 削弱了日军的实力, 并迅速地收复了缅甸.</p><p>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