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连环画暴风骤雨

 找回密码
 注册一个用户
查看: 267|回复: 0

西厢记》,一部永恒而且有普遍生命力的伟大艺术品 刷新

[复制链接]

6129

主题

4541

回帖

1万

积分

连趣部长

文萃

注册时间
2009年8月18日
在线时间
17824 小时
精华
1

斑竹

发表于 2009年9月16日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nbsp;&nbsp;明末清初著名书评家金圣叹曾把《西厢记》列为天下才子必读书之一。并且不厌其烦地为世上之人指点若干读书要津:<br /><br />&nbsp;&nbsp;&nbsp;&nbsp;《西厢记》,必须扫地读之。扫地读之者,不得存一点尘于胸中也。<br /><br />&nbsp;&nbsp;&nbsp;&nbsp;《西厢记》,必须焚香读之。焚香读之者,致其恭敬,以期鬼神之通之也。<br /><br />&nbsp;&nbsp;&nbsp;&nbsp;《西厢记》,必须对雪读之。对雪读之者,资其洁清也。<br /><br />&nbsp;&nbsp;&nbsp;&nbsp;《西厢记》,必须对花读之。对花读之者,助其娟丽也……<br /><br />&nbsp;&nbsp;&nbsp;&nbsp;《西厢记》,必须与美人并坐读之。与美人并坐读之者,验其缠绵多情也。<br /><br />&nbsp;&nbsp;&nbsp;&nbsp;《西厢记》,必须与道人对坐读之。与道人对坐读之者,叹其解脱无方也……<br /><br />&nbsp;&nbsp;&nbsp;&nbsp;吾今悟金圣叹先生之意,无外是指要读《西厢记》,必须心怀神圣,心存敬畏,心思洁清,心领神会。情系之,心往之,神注之是也!<br /><br />&nbsp;&nbsp;&nbsp;&nbsp;《西厢记》原名《莺莺传》,又名《会真记》,是元代著名戏曲作家王实甫的杰作,也是元杂剧中最优美宏伟的<br />大型喜剧。它在中国文学史上和中国戏曲史上都占有很重要地位,是我国古代戏曲发展高峰之一。自传世以来,版本众多,流传甚广,曾被历代统治者一再列为禁毁之列,但其结果却千百倍畅销,到明代更是大行其道,刻本之多,评家如云,叹为观止。<br /><br />&nbsp;&nbsp;&nbsp;&nbsp;张生与莺莺在大相国寺邂逅相识,一见钟情,历经劫难,终成眷属的故事在中国民间流传甚广,加上元曲大家王<br />实甫的加工,情节细致婉转,文词优美动人,更因为其清新、俊逸的文采而传诵一时,成为元杂剧的"压卷之作"。该剧在戏剧冲突、结构安排、人物塑造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br /><br />&nbsp;&nbsp;&nbsp;&nbsp;赵景深《明刊本西厢记研究&#8226;序》中称:王实甫的《西厢记》和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双璧。<br /><br />&nbsp;&nbsp;&nbsp;&nbsp;元代音韵学家周德清赞:诸公已矣,后学莫及。<br /><br />&nbsp;&nbsp;&nbsp;&nbsp;著名诗人郭沫若誉《西厢记》是有永恒而且普遍生命力的伟大艺术品。<br /><br />&nbsp;&nbsp;&nbsp;&nbsp;毛泽东亦曾多次引用《西厢记》。有一次他说:"演《西厢记》我就不能当红娘,只能当那个老夫人。红娘还是<br /><br />由咱们周总理担任。"还有一次,他说:"《西厢记》写得好!莺莺和张生不简单,违犯了那个时候的婚姻法。"<br /><br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毛泽东曾称赞《水浒传》好,说《水浒传》的主角不是帝王将相,而是一些普通人。在这一点上,《西厢记》比《水浒传》还好。《西厢记》的主角是一个使女。虽是个侍候人的使女,却胜似那身着官服的须眉。那权倾朝野的当朝一品宰相,那统领十万雄兵的元帅将军,那宰相的千金小姐,那满腹锦绣的著名才子,统统都是配角。若问中国自从有文艺作品以来,哪一个女角最出名?红娘!中国人谁不知道红娘!<br />&nbsp;
河北唐山:1583346070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一个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连趣网 ( 京ICP备13010301号-1 )

GMT+8, 2025年5月15日 12:49 , Processed in 0.07624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