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画《南征北战》

连趣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一个用户
查看: 3093|回复: 25

【文苑】毛主席最后一个生日:长寿面全碎在锅里

[复制链接]

70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连趣部长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注册时间
2009年1月12日
在线时间
15674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10年10月21日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永垂不朽

6129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连趣部长

文萃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注册时间
2009年8月18日
在线时间
17824 小时
精华
1

斑竹

 楼主| 发表于 2009年11月14日 07: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66666 于 2013年5月11日 13:09 编辑 <br /><br />



     毛主席最后一个生日:长寿面全碎在锅里

      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出生于湖南湘潭县韶山冲。1910年秋,17岁的毛泽东立志走出乡关,并声言“学不成名誓不还”。在随后的革命生涯中,毛泽东和其他老一辈革命家一样,无暇于个人生活,更不必谈过生日了。     
      延安时期,毛泽东为许多人祝过寿,可是却拒绝别人为他做寿。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相对稳定下来,人们这时候想为毛泽东祝寿,但他依然坚持不过生日,还说:“不做寿。做寿不会使人长寿。主要是要把工作做好。”步入老年后,毛泽东似乎开始注意自己的生日,但他仍旧不接受别人的宴请,只是在每年12月26日这一天,邀请一些友人聚一聚,餐桌上没有珍馐美味,更没有寿星端坐、接受别人跪拜祝寿之类的旧俗。而毛泽东的生日也不是年年都过,过法也不同,一切由他自己决定,具有鲜明的“毛氏”特征,既有趣又耐人寻味。
      50岁生日:拒绝做寿,   194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50岁生日。按照中国的习俗,50岁是大寿,理应好好庆贺一番。于是党内一些同志提议为他做寿,借以宣传毛泽东思想。这年4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凯丰致信毛泽东,报告了这一计划。这是毛泽东1910年离开故乡以来,第一次遇到“生日问题”。    然而,当毛泽东看了凯丰来信后,他的第一反应是拒绝。经过认真考虑,毛泽东在4月22日给凯丰回信说:“生日决定不做。做生日的太多了会生出不良影响。目前是内外困难的时候,时机也不好。”在这封信中,针对凯丰所言“宣传毛泽东思想”问题,他说:“我的思想(马列)自觉没有成熟,还是学习时候不是鼓吹时候;要鼓吹只宜以某些片断去鼓吹(例如整风文件中的几件),不宜当作体系去鼓吹,因我的体系尚没有成熟。”    毛泽东对做寿之事明确拒绝,所以到了12月26日,延安各界都没有什么祝寿之类的举动。     
      作为革命领袖,毛泽东拒绝为自己做寿,但他对许多老同志的生辰却记挂在心,如对吴玉章、林伯渠、朱德、徐特立等,都用书信、题词和其它形式热情祝寿。他还邀请住地枣园村24位年过60的老人赴宴,为他们集体祝寿。  59岁生日:请来一个人,同吃清汤面 ,1952年12月26日上午,毛泽东一醒来就吩咐卫士叫来他的保健医生和行政秘书王鹤滨陪他吃饭。紫云轩的过厅是毛泽东用餐的地方。王鹤滨到时,八仙桌上已摆了几碟小菜,有酱菜、辣椒、腐乳和酱牛肉,都是厨师廖炳福按照湖南口味制作的。桌上没有毛泽东经常吃的米饭和炒菜,却多了清汤白面条,两只中号高脚玻璃杯里,已斟好了半杯葡萄酒。这种吃法,王鹤滨很少见,不免有些诧异。毛泽东从卧室走出,招呼王鹤滨入座。他举起酒杯微笑着说:“王医生,来,干杯!今天是我的生日。”说完,一饮而尽。王鹤滨这时才知道毛泽东请他吃饭的因由,心中十分激动,赶紧说:“祝主席身体健康!长寿!”说完也一饮而尽。毛泽东又喝了一口酒说:“王医生,咱们不祝寿,但是可以吃清汤面,是吧?”说着,就要拿碗给王鹤滨盛面条。王鹤滨急忙接过毛泽东手里的碗,先给毛泽东盛了一碗面条。   毛泽东拌着小菜吃得很香,高兴地对王鹤滨说:“做寿是不会使人长寿的,对吧?人活百岁就不得了喽!”这话是针对一位工作人员前几天的话说的。当时,毛泽东听了“祝您万寿无疆”的话后说:“这是屁话,哪有活一万岁的?”稍停,又说:“哪里有什么万寿呀,人是不会活到万岁的!”这时,王鹤滨想起前几天毛泽东的秘书叶子龙曾请示:“主席,兄弟党和外国首脑发来的祝寿电报怎么办?”毛泽东当即明确回答:“收下来,都不见报。”还补充说:“如果人家要问,为什么没有在报上发表他们的电文,就说这是我们国家的习惯。”    毛泽东的59岁寿辰,就这样与身边的工作人员简单吃了一顿清汤面度过了。  
      60岁生日:过了两次 ,  195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的“花甲”大寿。党中央收到世界各国马列主义政党、友好团体和人士发来的贺电、贺信,热烈祝贺毛泽东60大寿。毛泽东决定,对于这些贺电、贺信,一律不准公开发表。可是,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抑制不住对主席的敬仰之情,想给他祝寿。这天,中央办公厅警卫科长申虎成很早就来到值班室,他走到毛泽东床前,把大家的心意报告给他,并祝他健康长寿。毛泽东听后微笑着点点头说:“谢谢同志们。”稍停,又对申虎成说:“你去备点酒,让老廖师傅做4个菜,一个汤,请大家一起吃顿饭。”毛泽东还特别叮嘱说,别忘了告诉烧锅炉的工人和秘书同志们,请他们一起来。      
      这次简朴的“寿宴”只有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参加,没有他的亲属。当天毛泽东就启程赴杭州,晚上住在西湖边上的刘庄。这是建国后毛泽东首次来杭州,此后又多次来到这里,杭州成为除北京外毛泽东住的时间最长的城市,而毛泽东每次来都说“又到家了”,他把杭州视作第二故乡。毛泽东这次来杭州,一住就是两个半月,第二年3月14日才回北京。主要工作是亲自主持起草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毛泽东住下后,江青找到负责接待的浙江省公安厅副厅长王芳说,主席不愿意人家向他祝寿,但我们得有个表示。1954年元旦快到了,是否请浙江省委以庆祝元旦的名义,请主席吃饭,并以此向主席表示祝寿。但不要说“祝寿”、“长寿”什么的,意到话不到,免得主席不高兴。浙江省委立即去筹备。12月30日晚,毛泽东高兴地赴宴。餐桌上除了酒菜外,还摆放了花生、红枣和面条;意为庆祝华诞。席间气氛热烈愉快,大家轮流向毛泽东敬酒,他高兴地一一回敬。毛泽东平时很少喝酒,那晚却喝了不少。酒宴最后,毛泽东面前还有4杯斟满的茅台酒没有喝光,他就冲王芳说:“你喝了吧,别浪费。”王芳遵命,一扫而光。
      69岁生日:作诗设家宴 ,1962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69岁生日,他比较看重这个生日。此时,他的心情是沉重的,紧张的。因为中苏两党积累下来的政治分歧和矛盾经过一段缓和之后,1962年底又紧张起来。一些欧洲国家的共产党相继召开代表大会,在苏共的指挥下发声明,作决议,结伙攻击中国共产党。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毛泽东冷静地观察动态,分析情况,谋划对策,布署论战。论战文章的观点、题目、思路,以及发表方式、时间,都是毛泽东亲自审定的,投入了许多精力。此外,西方一些帝国主义国家也趁机疯狂地反华。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毛泽东迎来了他的69岁生日。酷爱诗词的毛泽东把这一阶段蓄积在心中的思想情感,以诗的形式喷发出来。这天,他写了一首《七律·冬云》:“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可以想象,当毛泽东写完这首诗时,一定是壮怀激烈,豪情满怀。   
      其实,这次生日毛泽东是当作70岁(虚岁)生日过的,这是中国旧时计岁的习惯。他向来对自己的生日漠然,但这次却不同。也许是想到了“古稀”之年,是大寿,所以他决定举办一个小型家庭寿宴,这是前所未有的。  生日这天,毛泽东在菊香书屋备了两桌便饭。参加寿宴的除了毛泽东的亲属之外,他还邀请了4位80岁以上的老人。其中有3位是他的湖南老乡:章士钊、程潜、王季范,另一位是叶恭绰。毛泽东考虑到这些朋友年事已高,所以发请柬时关照,每位来客可以带一位子女来。章士钊带了女儿章含之,程潜带了长女,王季范带了孙女王海容。毛泽东同4位老人同席,晚辈则与他的亲属一桌。饭前,毛泽东同4位老人谈笑风生,谈古论今。他还问到客人晚辈的生活、工作情况。当他听说章含之在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任教时,风趣地说:“年纪不大,硬是老师哩!”接着说:“你来教我英语行不行?”章含之忙说:“我的英语水平低,不敢教主席。”毛泽东哈哈大笑说:“怕什么,我的水平很低。”寿宴一个多星期后,章含之去教毛泽东学英语,每周一次。     70岁生日:办了一次“像样”的家庭寿宴,      
      196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70岁大寿。古云“人活七十古来稀”,加上此时全国经济形势明显好转,中苏论战初获胜利,毛泽东心中充满喜悦。他主动提出,自己出钱办酒席,设家宴请大家,一起过这个生日。     宴席设在颐年堂,时间定在12月26日晚上。对于吃什么菜,喝什么酒,请什么人参加,设几桌菜等,毛泽东都作了具体交代。从12月25日下午开始,毛泽东的生活管理员顾作良就与厨师们一起,讨论制定菜谱。他们决定不搞什么山珍海味,也不上什么名贵酒水,准备一些毛泽东平时爱吃的普通菜肴,再增加几道有祝寿意义的菜,做一桌既普通又有庆祝意义的宴席。他们把这个方案报上去,得到了毛泽东的批准。12月26日,毛泽东厨房的两位厨师,加上从服务科请来的一位厨师,就开始了紧张而忙碌的准备。晚上7时,宴会正式开始。厅内灯光明亮,洋溢着喜庆气氛。毛泽东与身边的工作人员同席,他的亲属们坐另一桌。大家推杯换盏,欢声笑语,同祝毛泽东健康长寿。毛泽东站起来笑着举杯答道:“谢谢,大家健康长寿!”然后喝下一口酒,大家鼓掌庆贺。   庆寿家宴结束后,毛泽东提出要与每个人照相留念。这天晚上,毛泽东没有讲更多政治性的话,但始终微笑,流露出少有的轻松愉快;人们也没有说许多祝寿词,但从心底真诚地祝他健康长寿。      
      毛泽东的大女儿李敏和丈夫孔令华、侄女毛远志和丈夫曹全夫及他们的女儿曹立亚、毛泽东的表侄孙女王海容,都来看他,毛泽东显得很高兴。饭后,他还特意穿了那身浅灰色的中山装,兴致勃勃地与孩子们一起照相留念。  71岁生日:规模最隆重的一次生日   1964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71岁生日。这次生日过得很特别,是应大区书记们的要求,他自掏腰包,不让子女参加,在人民大会堂的小餐厅请了30多人吃饭,规模算是“空前绝后”了。    在12月20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上,毛泽东与刘少奇就“四清”的性质问题发生了争论,几天后就是毛泽东71岁生日。几位大区书记想通过某种方式,缓解会上的紧张气氛,就鼓动陶铸劝毛泽东在生日那天请客。毛泽东说,以前有规定,中央领导人不做寿。陶铸说,不是做寿,就是要你拿稿费请客。毛泽东只好说:“你们都要我请客,那我就请吧。” 参加12月26日晚宴的名单是毛泽东亲自定的,有中央领导同志、各大区主要负责同志及少数部长、劳模、科学家。领导人有周恩来、朱德、董必武、陈毅、贺龙、薄一波、陆定一、彭真、邓颖超、曾志等;劳模有董加耕、陈永贵、邢燕子、王进喜等;科学家有钱学森等。周恩来按照毛泽东的意思,安排几位科学家和劳动模范与毛泽东同坐主桌。 当天,毛泽东到得比较晚,他一进来,大家起立鼓掌。坐定后,毛泽东宣布说:“今天既不是请客,也不是祝寿,而是实行‘四同’,我用我的稿费请大家吃顿饭。我的孩子没让来,他们不够资格。这里有工人、农民、解放军。在一起不光吃饭,还要谈谈话嘛!有些人一摸到点东西就翘尾巴,这不好。摸到一点东西不要翘尾巴,摸到两点三点也不要翘……现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刚开始,有人翘了尾巴怎么样呢?我没有蹲点,没有发言权也要说,错了,大家批评。帝国主义、修正主义说我是‘教条主义’,就算‘教条主义’吧。‘教条主义’什么时候变?一万年也变不了。我们写文章打仗,不会死人的。”毛泽东挨个问了董加耕、陈永贵、邢燕子的情况后,说:“像大学里那些书,越读越蠢。《三侠五义》、《聊斋志异》等等,越读越蠢。我的孩子就是的,一个已经下农村了。今天我没有请他们吃饭,他们不够资格。他们是吃蜜糖长大的。”     开始上菜了,因为是分餐制,所以每道菜装在一个小搪瓷盘中。第一盘先端给了董加耕,董加耕礼貌地让给了毛泽东。毛泽东说:“谢谢!”他又对董加耕说:“你年轻,是从农村来的,多吃一点。”毛泽东又问他:“你是哪里人?”董加耕说:“江苏盐城人。”“你是苏北盐城人,知道盐城有‘两乔’吗?”董加耕猛一愣,心里想:我们那里是水乡,桥很多,怎么说只有‘两桥’呢?他一时没有听懂这问话的含意,只是盯着毛泽东不答。毛泽东知道董加耕没听懂,便提示说:“‘两乔’,他们都很会写文章。”董加耕一下子想了起来,便高兴地回答说:“我知道,他们是我的同乡胡乔木、乔冠华。”毛泽东高兴地笑起来。      据参加这次宴会的薄一波回忆说,毛泽东批评把“社教”运动的性质说成是“四清”与“四不清”,并指出党内外矛盾交叉的观点是非马克思主义的。当他谈到党内产生修主主义的危险时,“席间鸦雀无声”。
       最后一个生日:面条全碎在锅里 , 1975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82岁生日,也是他最后一个生日。这天,毛泽东特地请来了以前在自己身边工作过的几位同志。一早,毛泽东的女儿李敏、李讷和护士长吴旭君、秘书张玉凤等人也来到中南海游泳池,毛泽东的居室立刻传出了欢笑声。    这次生日,餐桌上也很简单,只是比平时多了几样菜。负责毛泽东生活事务的吴连登给田树滨师傅打电话的时候,田师傅正在电话机边守着。田树滨是中南海的面点师傅,面食点心做得特别好。毛泽东生日的长寿面,每次都是他擀的。田师傅接起电话说:“哟,你现在才来电话,今天是主席生日,我一直守在电话旁边哩。”吴连登说:“你过来吧。”田师傅拿上厨具来到毛泽东的厨房。没多久,毛泽东说要吃饭。田师傅把面条下入沸滚的锅里,但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面条全碎了,一节一节的,没有一根是整的。这一幕惊呆了毛泽东厨房的庞师傅、于师傅和吴连登。田师傅流着泪说:“不得了了!从来没有这样的事,我这辈子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面条。”吴连登也感觉到十分意外,他暗想:面条碎在锅里,这是天意,还是巧合?说不出是什么道理,但这的确是毛泽东最后一个生日发生的事。      
       毛泽东吃饭的时间短,菜又不多,只等吃寿面。再擀面条肯定来不及了,吴连登当即决定:煮挂面。几十年后吴连登说:“主席临终也不知道这件事,他哪里知道这最后一碗长寿面不是手擀面,而是挂面。但他吃得还是很香。”这顿生日饭,毛泽东还喝了胖头鱼汤,他高兴地说:“胖头鱼汤好香噢!”吃的时候,他坚持自己用勺舀汤喝,不让别人帮忙。   毛泽东的这个生日,金日成送来了朝鲜的大苹果表示祝贺。这些苹果,装在竹制的圆形果篮里,篮子的把上缀着两个红色缎带,上面有金日成用朝文亲笔写的“祝毛泽东主席长寿”几个字。毛泽东见了老朋友送的礼物,自然高兴。他拿出一个又红又大的苹果,端详片刻,然后对身边的人员说:“这苹果,留下两个,其它的你们分着吃吧。”在分享中,毛泽东过了他人生中最后一个生日。
河北唐山:15833460703

6129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连趣部长

文萃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注册时间
2009年8月18日
在线时间
17824 小时
精华
1

斑竹

 楼主| 发表于 2009年11月14日 0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66666 于 2010年11月26日 19:22 编辑 <br /><br />
【海外“毛泽东热”雷动了哪些国家?】
纵横四海,处处皆见毛泽东的思想。笔者就个人目力所及,把全球深受毛泽东思想影响的国家做一小结:  
1.英国:研究毛泽东的英国著名学者多达3500人! 英国人之所以崇敬毛泽东,是因为毛泽东的辨证的思维能力让其信服。无论你问任何成年英国人:“中国的四大发明有哪些?孔子对中国产生哪些影响?”英国人可能说不出几个。但如果谈起毛泽东,他们居然能背诵出毛泽东多条经典语录!毛泽东通俗而古典的理论修养和强势逼人的领袖气魄,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英国年轻人。  毛泽东的“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 ”的精美语言,更被许多英国人作为座右铭牢记在心,并激励自己勇往直前,自强不息。曾几何时,毛泽东这个名字,成为师生之间讨论最多的国外话题。有人统计,研究毛泽东的英国资深学者多达3500人!而英国海德公园至今仍随处可见印在墙上的毛泽东画像……  
2.日本:翻译出版有关毛泽东著作最多的国家 七十年代,日本共产党创办了不少宣传毛泽东思想的进步报刊,呼吁广大日本人民要深深体会到“只有毛泽东思想,才能救日本。”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日本人民反美爱国斗争深入发展。群众高举毛主席画像、高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口号向日本官僚主义展开进攻…… 二十一世纪初叶,随着国际形势深刻变化,研究毛泽东的著作骤然增加,翻译出版毛泽东著作多达上万个不同的版本。日本宣称,“全世界出版毛泽东著作最多的国家在日本!”  日本人研究毛泽东思想最深入的课题是:“如何消除贫富两极分化?怎样彻底实现共同富裕?”
3.委内瑞拉:用毛泽东思想去实现伟大的社会主义 查韦斯向国内人民演讲时,强调最多的一句话是:“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这句毛泽东最有哲理的一句话,引导着委内瑞拉主流民意不畏美国强权政治,自信自强地开展国内政治、经济建设。 委内瑞拉人民之所以对中国人民怀着十分友好的感情,是因为中国政府和人民始终奉行“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原则,并强调国与国之间平等往来,而这一精神的精要是毛泽东外交智慧的集中体现。 毛泽东思想在委内瑞拉深入人心。他们觉得毛泽东的思想是非常革命的思想。“贯彻中国毛泽东思想可以帮助消除我所处的社会的不公。尤其是在我看来,毛泽东在中国倡导的社会主义道路与前苏联的官僚的、僵化的、狭隘的‘社会主义’不同,看起来更加生机勃勃、不教条和具有革命性。”总统查韦斯向他的拥护者忘情地说。 查韦斯的口号:“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自己,力争早日实现伟大的社会主义!”
4.尼泊尔:“毛泽东主义”指导与领导着尼泊尔人民建设自己的家园尼泊尔共产党奉行密缜的“毛泽东主义”,他们“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经过数十年卧薪尝胆,最终靠自己的力量赢得了尼泊尔民意,终结了国家君主制,建立了联邦民主共和国,这对尼泊尔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尼泊尔首任总理普拉昌达是个典型的毛泽东崇拜者与毛泽东思想追随者,他本人坦承:“没有毛泽东主义指导我们,便没有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的今天。” 普拉昌达最爱引用的毛泽东一句话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5.朝鲜:一个对毛泽东心存感激之情的国家 当年,毛泽东的逝世,朝鲜领导人金日成泪水长流,哽咽说道:“他对中朝历史的影响将永世长存。”金日成一生只为两位外国领导人流泪痛哭过,而此两位重量级政治人物皆来自中国:一个是毛泽东,另一位是周恩来。 毛泽东他老人家最豪迈和傲气的一句话是:“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这句话,在金日成父子那里被发挥到极致。朝鲜人民在街道上悬挂的横幅“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正是毛泽东个人原创语录。  结果朝鲜对外立场强硬,不顾美韩日极力反对,决然于近日发射导弹并高调撤出六方会谈机制。 《毛泽东选集》一直是朝鲜人民最喜欢争相传阅的经典读本。
6.泰国:“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 历史上,泰国共产党曾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泰共严密遵循毛泽东的建军路线,把泰国人民武装力量建设成为一支战无不胜的人民军队。1967年12月,泰共中央发表建党25周年文告,题为《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坚决把武装斗争进行到底》。 如今泰国共产党运动虽然陷入低潮,但毛泽东“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豪迈语录,却鼓舞了泰国人民此起彼伏地展开党派斗争和武装政变。尽管泰国乱象丛生,不过人民渴望公平与正义的政治诉求还是值得肯定。
7.缅甸:毛泽东的影响无处不在历史上,缅共中央曾顶住了苏修压力,克服了党内“左”、右倾机会主义,按毛泽东思想制定了“赢得战争,夺取政权”的革命路线。1967年缅共中央政治局通过决议,庄严宣布“毛泽东同志是世界无产阶级的领袖”。  后来虽然缅甸共产运动转入低谷,但缅甸历届政府均赞许 “毛泽东思想是缅甸一切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  在缅甸,毛泽东的影响无处不在。以“毛泽东”命名的街道随处可见。 如今的缅甸军政府推行亲华路线,并竭力反对美国霸权主义。
8.巴基斯坦:几乎全民崇拜毛泽东, 毛泽东逝世那年,巴基斯坦领导人发来的唁感人肺腑。当时,巴国总理痛哭失声:  “像毛泽东那样的人物,在一个世纪,也许一千年里只能产生一位。毫无疑问,毛泽东是巨人中的巨人。他使历史显得渺小。他的强有力的影响在全世界亿万男女的心中留下了印记。毛泽东是革命的儿子,是革命的精髓,确实是革命的旋律和传奇,是震动世界的出色的新秩序的最高缔造者。毛泽东没有死,他永垂不朽。如果仅仅是从中国的范围来衡量他的划时代的功绩,那将有损于对这位非凡人物的纪念。他对当代局势发展的贡献是没有人可以比拟的。这位人物的谦虚和幽默,他的光荣和伟大,他的英勇和胜利,将永垂青史。毛泽东的名字将永远是穷人和被压迫者的伟大而正义的事业的同义语,是人类反对压迫和剥削的斗争的光辉象征,是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胜利的标志——我们巴基斯坦将永远怀着敬意纪念不朽的毛泽东。”  多年来,毛泽东在巴国深受尊崇,无不令人感动。巴基斯坦几乎全民崇敬毛泽东。他们不容忍国内出现任何亵渎中国领袖尊严之言行。  巴基斯坦学者在研究毛泽东课题上,态度一丝不苟,成绩显著进步。一系列宣传毛泽东的刊物,相继出现,乃至普通百姓都能背诵几段“毛泽东语录”。
  9.美国:国内总是出现一潮接一潮的“毛泽东热”, 毛泽东第一次出现在西方视野是一本叫《生活》的画报,这本画报是那个年代美国文化的标志之一。由此,毛泽东和他的金光闪闪的红五星图像开始在纽约、华盛顿进而在整个美国本土璀璨夺目。美国相当多的总统对毛泽东充满敬仰,甚至以一睹毛泽东尊容为荣焉。  当其他一些亚非拉国家都出现一波接一波的“毛泽东热”时,华盛顿也“不甘示弱”,研究毛泽东的著作陆续涌现,翻译毛泽东的作品更是版本繁多。
  10..以色列:“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以色列朝野均推崇毛泽东强硬的军事斗争艺术。以色列新总理内塔尼亚胡曾这样评价毛泽东:“他使一个一直被西方人耻笑为东亚病夫式的中国,一举变成了一个强大凝聚力的现代民族国家,使几亿受尽压迫的中国人成了能够自己掌握自己命运的主人,这对我们民族的鼓舞都是震撼性的。”  以色列现任总统佩雷斯坦言:“我国的军事理论研究,大多参考了毛泽东相关著述。”前不久的加沙行动,以色列驻华大使安泰毅大使用中文解释:“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他说,“8年来,以色列没能执行这个很实际的建议,我们试尽了各种方法,但我们已经别无选择,我们要按照毛泽东主席的指点来做。” 当哈马斯哈马斯“以小博大”,不断制造自杀性爆炸事件,不时绑架或暗杀以色列居民,用恐怖活动对抗,黎巴嫩、叙利亚、伊朗、甚至俄罗斯可能被卷进来,以色列军人却依然采取地面攻势,无所畏惧。
  11.巴勒斯坦:哈马斯借鉴毛泽东的“十六字”方针,与以色列展开游击战术哈马斯对以色列平民进行人弹恐怖袭击,我们极力反对。但哈马斯为巴勒斯坦人民独立解放斗争还是值得同情与肯定。 悲壮的哈马斯面对与对手力量悬殊情况下,苦心研究毛泽东“十六字”游击战术。即:“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这是毛泽东在作战实践中形成和提出的。哈马斯居然也深谙此要,但缺乏毛泽东军事思想之战略部署 。
12. 伊朗:借鉴毛泽东的战术思想与美国弹性周旋 ,毛泽东最潇洒的一句话:“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伊朗当局与对美国的外交战,凭的便是此种心态。  为了刺激美国,伊朗总统内贾德甚至扬言:“把以色列从地球上抹去”。据说,内贾德对毛泽东非常崇拜,这样表态一方面拉拢阿拉伯世界,一方面挑动美以同盟的神经。吹吹打打,让美国陷入苦恼的外交境地。 此外,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德国、罗马利亚等都是“毛泽东热”比较集中的西方国家,非洲国家也争相研究毛泽东及其著作。 有鉴于海外“毛泽东热”持续升温(且居高不下),笔者认为,毛泽东最伟大也最闪光的地方,是他的思想深化到了政治哲学和历史哲学以及整个人类命运关照的层面,而他的战略战术则达到无数政治家无法攀及的高度。  “毛泽东热”在超出国界、超脱意识后,仍能在全球光芒四射,笔者认为,这归功于毛泽东本人代表广大劳苦大众的利益,他在维护公平正义方面,居功至伟。其人性的光辉,使其人格魅力镌刻永恒。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自信且不朽的毛泽东,无愧是伟人中的伟人 。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 ,该书收录了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一文。如果不是看这篇文章的原文,我都不会相信有些话是一个国家领导人说的。可是毛主席不仅说了,而且说的明明白白,直截了当。他说,要允许工人罢工,要支持老百姓上访!而且要支持老百姓到北京来上访!   天哪!现在世界上有哪个国家的领导人敢这样说?有哪个政府敢这样做?可是,毛主席说了,他说得理直气壮。为什么,因为毛主席他老人家底气足,他始终坚持认为,共产党带领人民打下江山,建立的就是人民政府,而人民政府就要倾听人民的声音。如果这个政府不愿意或不敢听老百姓讲话,那还叫什么“人民政府”呢?   大家可以翻看《毛泽东选集》第五卷,毛主席的原话就是这样说的:  
现在再搞大民主,我也赞成。你们怕群众上街,我不怕,来他几十万也不怕。“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这是古人有言,其人叫王熙凤,又名凤姐儿,就是她说的。无产阶级发动的大民主是对付阶级敌人的。民族敌人(无非是帝国主义,外国垄断资产阶级)也是阶级敌人。大民主也可以用来对付官僚主义者。我刚才讲,一万年以后还有革命,那时搞大民主还是可能的。有些人如果活得不耐烦了,搞官僚主义,见了群众一句好话没有,就是骂人,群众有问题不去解决,那就一定要被打倒。现在,这个危险是存在的。如果脱离群众,不去解决群众的问题,农民就要打扁担,工人就要上街示威,学生就要闹事。凡是出了这类事,第一要说是好事,我就是这样看的。早几年,在河南省一个地方要修飞机场,事先不给农民安排好,没有说清道理,就强迫人家搬家。那个庄的农民说,你拿根长棍子去拨树上雀儿的巢,把它搞下来,雀儿也要叫几声。邓小平你也有一个巢,我把你的巢搞烂了,你要不要叫几声?于是乎那个地方的群众布置了三道防线:第一道是小孩子,第二道是妇女,第三道是男的青壮年。到那里去测量的人都被赶走了,结果农民还是胜利了。后来,向农民好好说清楚,给他们作了安排,他们的家还是搬了,飞机场还是修了。这样的事情不少。现在,有这样一些人,好象得了天下,就高枕无忧,可以横行霸道了。这样的人,群众反对他,打石头,打锄头,我看是该当,我最欢迎。而且有些时候,只有打才能解决问题。共产党是要得到教训的。学生上街,工人上街,凡是有那样的事情,同志们要看作好事。成都有一百多学生要到北京请愿,一个列车上的学生在四川省广元车站就被阻止了,另外一个列车上的学生到了洛阳,没有能到北京来。我的意见,周总理的意见,是应当放到北京来,到有关部门去拜访。要允许工人罢工,允许群众示威。游行示威在宪法上是有根据的。以后修改宪法,我主张加一个罢工自由,要允许工人罢工。这样,有利于解决国家、厂长同群众的矛盾。无非是矛盾。世界充满着矛盾。民主革命解决了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一套矛盾。现在,在所有制方面同民族资本主义和小生产的矛盾也基本上解决了,别的方面的矛盾又突出出来了,新的矛盾又发生了。县委以上的干部有几十万,国家的命运就掌握在他们手里。如果不搞好,脱离群众,不是艰苦奋斗,那末,工人、农民、学生就有理由不赞成他们。我们一定要警惕,不要滋长官僚主义作风,不要形成一个脱离人民的贵族阶层。谁犯了官僚主义,不去解决群众的问题,骂群众,压群众,总是不改,群众就有理由把他革掉。我说革掉很好,应当革掉。  
  看到没有,毛主席在这篇讲话里,明确表示在修改宪法时添上一条:“允许工人罢工,允许群众示威”。并明确表态支持老百姓上访,而且还“应当放到北京来,到有关部门去拜访”。与毛主席相比,在对待老百姓上访问题上,古今中外恐怕无人能比了。在对待群众意见问题上,也是截然不同了。毛主席领导的政府是真正的人民政府,是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的,真正跟人民群众一条心,所以就敢于依靠群众,相信群众,不怕群众提意见。 就凭这点,我就敢说,古今中外,谁有毛主席的这个胆量?

  
河北唐山:15833460703

154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贵宾

Rank: 2

注册时间
2005年3月28日
在线时间
10920 小时
精华
1

杂谈活动奖2011票选奖家乡美摄影奖DIY大比拼奖

发表于 2009年11月14日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em132]

25

主题

226

帖子

1298

积分

连趣队长

Rank: 4

注册时间
2008年4月10日
在线时间
0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09年11月14日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

202

主题

7551

帖子

1万

积分

连趣部长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注册时间
2007年3月5日
在线时间
4814 小时
精华
1
发表于 2009年11月14日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怀念老人家[em132]
很多真话听上去以为是假的,很多假话说出来就像是真的

16

主题

89

帖子

555

积分

连趣副队长

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07年6月14日
在线时间
0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09年11月14日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多么怀恋那个时代啊![em142]

1

主题

54

帖子

228

积分

连趣工人

Rank: 2

注册时间
2009年11月12日
在线时间
0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09年11月14日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houdm333</i>在2009-11-14 09:18:04的发言:</b><br />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div><p>对头对头。</p>

23

主题

2418

帖子

9683

积分

连趣副部长

Rank: 12Rank: 12Rank: 12

注册时间
2004年3月17日
在线时间
5498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09年11月14日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毛主席,哪来的新中国!哪来的我们魂牵梦绕的新中国连环画!!!

230

主题

4087

帖子

1万

积分

连趣部长

逍遥侯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注册时间
2009年7月28日
在线时间
4786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09年11月14日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伟大领袖毛主席永远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
世界只有一个,看世界的眼光有无数,不同的人眼里有不同的世界。     所以有人的地方就有垃圾,你莫苛求人人皆尧舜周公孔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一个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连趣网 ( 京ICP备13010301号-1 )

GMT+8, 2024年6月16日 15:17 , Processed in 0.084406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