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色版彩色黑白合订本电影连环画《秘密图纸》

连趣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一个用户
查看: 428|回复: 1

【社会】四大名著重拍的背后

[复制链接]

6129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连趣部长

文萃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注册时间
2009年8月18日
在线时间
17824 小时
精华
1

斑竹

发表于 2010年2月25日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查看附件<br />查看附件<br /><font face="黑体">图是1987版《红楼梦》剧照</font></p><p>&nbsp;</p>查看附件<br /><p><font face="黑体">图是《水浒传》剧照</font></p><p>&nbsp;</p>查看附件<br /><p><font face="黑体">图是《三国演义》剧照</font></p><p><font face="宋体">近日浙版《西游记》在电视台热播,中国首部3D电视剧《吴承恩与西游记》也将与观众见面,张纪中版《西游记》在紧锣密鼓的拍摄中,对比各种版本的《西游记》成为媒体报道的热点。不只是《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都成为导演们争相翻拍的重点剧集。 </font></p><p><p><font face="宋体">&nbsp;</font></p></p><p><font face="宋体">&nbsp;&nbsp;&nbsp; 同一时间四大名著被翻拍,这背后究竟隐含着怎样的文化现象? </font></p><p><p><font face="宋体">&nbsp;</font></p></p><p><b>名著翻拍成风,电视文化囊中羞涩</b></p><p><p><font face="宋体">&nbsp;</font></p></p><p><font face="宋体">&nbsp;&nbsp;&nbsp; 1958年,北京电视台(现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一口菜饼子》打响了中国电视剧的第一枪,形声并茂的表现形式吸引了不少观众。从露天演出到拍成录像,从黑白到彩色,伴随电视技术的发展,电视剧也日渐成熟。1987年王扶林版的《红楼梦》曾创下70%的收视率。《西游记》(1986)、《三国演义》(1994)、《上海滩》(1980)、《新白娘子传奇》(1992)等电视剧更是引来无数剧迷的追捧,造成万人空巷的盛况。电视成为一个家庭中不可或缺的成员,看电视剧成为一家人每晚不得不做的“仪式”。四大名著要重拍,消息一出,便引来人们的热议,同时也吸足了人们的眼球。 </font></p><p><p><font face="宋体">&nbsp;</font></p></p><p><font face="宋体">&nbsp;&nbsp;&nbsp; 一部《红楼梦》就有李少红电视剧版、胡玫电影版、李平电视剧版《黛玉传》等不同版本。各版本相互比拼,一时间“红楼”再掀狂潮。 </font></p><p><p><font face="宋体">&nbsp;</font></p></p><p><font face="宋体">&nbsp;&nbsp;&nbsp; 紧接着,《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均被提上重拍的日程。乍看,古典文学一派欣欣向荣;细想,电视文学一片空空荡荡。四大名著被重拍是巧妇难为无“新米”之炊,炒冷饭以掩囊中之羞涩。 </font></p><p><p><font face="宋体">&nbsp;</font></p></p><p><font face="宋体">&nbsp;&nbsp;&nbsp; 然而,近年来电视剧行业竞争激烈,取材常有雷同,观众埋怨故事老套,导演哭诉剧本劣质。翻拍一部老剧比创作一部新剧承担的风险要小,依仗旧剧已培养的受众,翻拍老剧至少能保证有部分人看。尽管翻拍老剧常会引来观众的大骂,但骂得越多,引起的注意就越多,收视率也随之上升,投资商们赚的钵满盆满。电视剧本的青黄不接,导致翻拍成风,电视剧本难以突破其同一故事由不同人物在不同时代上演的固定模式。 </font></p><p>&nbsp;</p>查看附件<br />查看附件<br /><p>图为新版《红楼梦》剧照</p><p><b>人物形象还原与创作,百姓认可是关键</b></p><p><p><font face="宋体">&nbsp;</font></p></p><p><font face="宋体">&nbsp;&nbsp;&nbsp; 重拍四大名著,人们最关心的是剧中主角的扮演者是否符合自己心中人物的形象。张纪中版的《西游记》第一张场景设计图“天宫斩妖台”曝光后,人们展开热烈讨论。质疑者称里面的造型脱离中国文化底蕴,场景过于西化,甚至有人称看到这张图就想到“魔兽世界”。而支持者则表示,张纪中这次很有创意,对神仙鬼怪的形象很满意。其他名著的翻拍也难逃人们的谩骂。 </font></p><p><p><font face="宋体">&nbsp;</font></p></p><p><font face="宋体">&nbsp;&nbsp;&nbsp;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对宝黛钗人物形象的描写可谓细致,这引起人们对新一代“宝黛钗”人选的期待。原著通过宝玉所见描写林黛玉的形象,“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而由蒋梦婕来扮演李少红版《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免不了引来人们的评头品足。有人认为她没有林妹妹“弱柳扶风”的气质,有人觉得她的装扮太过难看,当然也有人对她的扮相表示了肯定。 </font></p><p><p><font face="宋体">&nbsp;</font></p></p><p><font face="宋体">&nbsp;&nbsp;&nbsp; 人物形象到底是否该尊重原著的形象?1986年版《西游记》还原原著形象成为每年寒暑假必播的电视剧。 </font></p><p><p><font face="宋体">&nbsp;</font></p></p><p><font face="宋体">&nbsp;&nbsp;&nbsp; 而《大话西游》(电影版)一改师徒四人的形象,结果也赢得不少掌声,被人们奉为经典。电视剧对原著人物形象的还原或改变都承担着一定的风险,人物形象的塑造不仅是长相、服装、道具的符合,重要的是要贴近原著中人物的“神韵”。玄奘眼中的纯净、黛玉眼中的哀愁都应成为选择演员的标准。过于追求长相、服装、道具的符合,只能是徒有虚表行尸走肉,外表相像而已。 </font></p><p><p><font face="宋体">&nbsp;</font></p></p><p><font size="3"><font size="2"><font face="宋体">&nbsp;&nbsp;&nbsp; 因此,“翻拍名著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忠实于原著,一种是在原著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但是,不管哪种形式,只要得到老百姓认可的,我认为都是可以的。我主张以一种宽容的态度看待翻拍现象,它本身就是一个世界性的文化现象。”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说,“只要能赢得票房、收视率,得到观众认可,就是好的翻拍剧。”</font></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font></p>
FdjCdP1S.jpg
xxHkwgLw.jpg
wIbIcwbk.jpg
s1AneB4E.jpg
lBbsJbAm.jpg
alqRTkLX.jpg
河北唐山:15833460703

70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连趣部长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注册时间
2009年1月12日
在线时间
15738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10年11月3日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一个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连趣网 ( 京ICP备13010301号-1 )

GMT+8, 2024年9月29日 10:17 , Processed in 0.142149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