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趣部长
→兼国务院全国紧俏连环画协调办公室代主任
- 注册时间
- 2010年9月16日
- 在线时间
- 774 小时
- 精华
- 0
|
连友到底喜欢什么?1 z# E$ f# H- {* J G
& l; S) e+ Q$ k* A% S5 g3 [- Y连友到底喜欢什么? 关于“黑不溜秋”已经争论了一年有余了,下至“走卒”,上至“将相无不纷纷妙笔生花”,道出了自己的观点。近日,看了《连迷连趣》2002年第四期冯诚先生的《从“黑不溜秋”说开去》和王永明先生的《对新东西看不顾顺,你老了;辱骂新东西,你完了》两篇文章,不由使我越看越手痒,总想谈谈自己的看法:连友到底喜欢什么?
# G7 k2 R g8 E6 Q 中国传统连环画绘画是以传统线描为主。为什么它能形成传统?我想,并不是我们中国伟大的画家们不会画其它的,而是他们很多人知道画应该是群众喜欢的,所以他们深入生活,了解群众心态,知道应该画什么和怎样画。而有的作品,也许同样深入生活,但却急略了群众心态,脱离了大众的理解范围,某连环画作品给人的感觉就是“黑不溜秋”,而且极不耐看。
7 e1 W& M) R9 q 大凡一位连友,他不是艺术家,也不是艺术鉴赏家,而是工薪一族或白领,经理或老板。每每工作之余回到家中,茶余饭后,翻开一本小人书,那是一种舒心快意的感觉。你那“黑不溜秋”的艺术,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只能带来工作之余的再压抑。看看《三国演义》,不仅使人直观的了解历史,了解战争和英雄的故事,其轻快流畅的线条所勾勒出的金戈铁马,确实让人惊叹连环画艺术家的伟大。再看看《山乡巨变》,山村景象,让曾经经历过的人蓦然回忆过去,让从未经历过的人仿佛离开了喧闹的现代都市,置身于世外桃园,去感受一个动人的故事,从真实的人物造型,从那充满乡土气息的小桥流水的线条中,你不必去思考他象什么和不象什么,这就是欣赏,轻轻松松来自茶余之后。 4 h% S4 n. Q4 b7 o
而那“黑不溜秋”的艺术,要让我带着面对工作的繁琐之后、带着朦胧欲睡的双眼,再在“黑暗”中“探索”革命的真理,恕我直言,那干脆让我停止人生的奋斗,死掉算了。同样的作品能拿到金鸡奖、百花奖,那才是好的。其实,把所谓某些东西奉之为高雅艺术,那只是为那些大爷们划分人的档次的一种工具。看看中国的“民族的东西”,有哪样被冠之以“高雅”?曾经在西子湖畔的才子佳人,曾经游历江南春光、大江南北的文人骚客,那些就不高雅吗?可延续到今天,他们没有被冠之以“高雅”二字,最多只是“小雅”,也许在某些人眼里,他们只能算“聋哑”一个了。但在大众心中,那是种何等的意境!
; y. E5 U0 X" Y4 Q) ] “懂”与“不懂”其实很好区分,懂就是高雅,就是鉴赏家,就是艺术家;“不懂”就是文盲,就是农民一个。但是“懂”分两种,一种是真懂,一种是不懂装懂。“不懂”同样也分两种,一种是“真不懂”,一种不是不懂,而是懂了才是错。具体到生活中,就指绘画吧,达·芬奇的鸡蛋是圆的,已经老了。我现在画鸡蛋是方的,是黑的,你看不懂,这是新生事物,你完了。我画的蛋是深刻内涵的,我黑是喻意了深刻物历史背景,我方是象征了克隆变种的高科技未来。我是以意传神。如此一来,群众自然不懂,连友自然看不懂。当我向领导汇报之后,领导懂了;我向艺术家人发表演讲之后,艺术家们越看越像,越看喻意越深刻。甚至被喻为六法中的神品,自然这个蛋就“高雅”起来了。这种艺术就是看不懂、讲得懂的艺术。想来看看王叔晖先生的《赵梦桃》这才真叫“臭”呀,你把那些纺织机上的线条用留白手法不就行了吗?还能给人以无穷的想象空间,万一画不直、画不好,不是影响了您大师的形象吗,还好,您把线都画直了。
( T' m; S5 V2 u Y 调侃的话说了不少,也不知道能不能代表一大部分连友,但“黑不溜秋”的东西我真的不愿意看,就因为不愿意看,所以我真的看不懂。人活着,就是开开心心,搞收藏也是为了开开心心,太累了,还不如去讨好一下上司,那样又升官,又有钱!说不定还能混上个什么劳模,岂不舒服!
" E, W1 {6 D' ~0 l 反过来说一下冯诚先生的文章,觉得其有两个弱点,一是引用了鲁迅的话。如果引用观点错误,和自己的文章自相矛盾,适得其反;引用对了,人家会说鲁迅的话老了,过时了,牛顿的“三大定律”不也推翻了其一吗!(其实鲁迅又怎样?他充其量也只能算连环画事业的创业者,以创业者的眼光来开拓未来,恐怕很多事都行不通了。第一代人打下了江山,第二代人稳定了社会,第三代人才能繁荣昌盛。这就是事实)其二,冯诚先生定位错了。你是连友,不是艺术家,大可不必“深入下去”。君不见现在画界当权的是学院派吗?你怎么深入得进去?要争论,就堂堂正正的论连环画是否需要“黑不溜秋”。“黑不溜秋”我就是看不懂,就是不耐看,因为我是连友。
/ }; v* \& R+ P- I& D 作为一名普通连友,请艺术家们重视一个问题,连环画到底给谁看?判断一部连环画好与坏,不是靠评委,我认为很重要的是看每个连友是否接受,是否喜欢,也就是说,连友说你“黑不溜秋”,你再怎么辩也是徒劳。当然,画什么有时候也非画家的本意,政治任务罢了。有时候在这个领域要想获奖,不搞点新玩艺是行不通的。至于获了奖没有发行量,能源能卖得出去,或是读者认不认可,那就与画家无干了。 ' L1 f* {& `8 u9 B3 A+ A, Y
连环画真的不需要“黑不溜秋”,至少目前是这样。很多东西是不能强加进来的。如果说硬要让连环画多形式发展,那干脆别说什么版画,把油画技画也全搬上连环画得了,几朵向日葵,我看给谁看!
! e. p8 |" ?, C; b9 @4 w1 `! n. H文:潘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