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大佛

连趣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一个用户
查看: 503|回复: 0

_上海出版革命组_改编连环画的败笔

[复制链接]

4497

主题

5753

帖子

1万

积分

连趣部长

→兼国务院全国紧俏连环画协调办公室代主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注册时间
2010年9月16日
在线时间
774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10年12月19日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海出版革命组"改编连环画的败笔
2 s* g( X. |/ S+ b/ U  2 F9 ^* J) t% W6 Y" I) l+ Y
"上海出版革命组"改编连环画的败笔  由丁斌曾、王仲清、郑家声、赵仁年四位画家协力合作绘画的《毛主席的好战士--王杰》一书,是一本线条流畅,人物刻画自然,场景布局合理,情节真实可信,图文并茂的有着浓厚部队生活气息的好书,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于1966年3月出版,统一书号为T8080.5638, 印数为30万册。 
$ f2 m: ]( W! d) O  时隔三年的1970年1月,上海出版系统出版革命组对该书进行了改编,出版了第二版,书名改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王杰的故事》印数60万,统一书号为8081.706001。这是上海出版系统出版革命组继《金训华》之后出版的第二本连环画也是1970年出版的第一本连环画。在114幅中共修改了24幅。封面也重新画过了,是一幅王杰背着枪,手捧着毛选的典型文革色彩的生硬脸谱化的形象。版权页上也取消了丁斌曾先生的名字,这说明丁斌曾先生在当时靠边站了。以上的修改尤其是书中画面的修改,真使人有着明珠蒙尘的感觉,就像一个精美的瓷器,给涂抹上了抹不掉的油漆,使人看着不舒服。试举例如下: - A  q' s- p1 I$ _
  第一页,是欢迎刚入伍的新战士的场面,时间是1961年。原图是一幅横幅:"欢迎新战士",老战友们在敲锣打鼓。情景自然贴切。说明画家是熟悉部队生活。再版时,却增加了一幅毛主席的大画像。要知道,六十年代,除了节目游行和重大活动游行外,主席像是从不举出去的,笔者在部队多年,就从来没有过举着毛主席像去欢迎新战士的。这样的修改于历史不符,这是败笔之一。 
( U8 R$ E6 `. R) O) x  第二、三页,是连队阅读室的场景。一面墙上是林彪的手迹语录,另一面墙上是书柜和决心书之类的,布局合理,立体感很强。再版修改时,把书柜和决心书改为主席像。看上去,主席像和林彪手迹在一面墙上,墙角的竖线没有了,立体感也就没有了。然而,地面的横线又保留着,似乎又是立体的空间。稍有常识的人对这样的错误、这样的画面都是不应该犯的。这又是一处败笔。 * y: k: L2 L& i4 \
  第四、五页,忆苦大会。紧握手中枪的画面,改成了毛主席语录"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本来这样修改,也切题意,但是语录的字体又粗又浓,跟淡雅的画面极不协调,破坏了整个画面的和谐性,一看就知道,这条语录是后加上去的。又是一处败笔。 
9 K5 l. l$ N, Q: p  第十五页,部队紧急集合。地点在营房前面,背景是一排营房,营房前面有几棵树,很符合部队的实际情况。修改后,把中间的营房的窗户变成一堵墙,这样就不符合实际,不可能旁边的房间窗户照样存在,唯独这间没有窗户。更不可思议的是,墙上加了又粗又浓的八个大字"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而"活泼"二字看上去不是写在墙上,而且浮在空中,把营房前的树枝都挡住,修改得极不现实。又这是一处败笔。 
3 _; y& Z! V2 A+ Q9 q$ t5 h  通观全书,凡是能增添和修改的地方,基本上都变成了毛主席的语录。使毛主席语录增加到二十多条,这也反映了文革早期连环画中大量出现毛主席语录和头像的普遍现象。但这样的修改却使原书的艺术性逊色不少。 2 ~6 ^2 W0 f7 A: T4 ?$ L: K7 B; I
文:徐炳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一个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连趣网 ( 京ICP备13010301号-1 )

GMT+8, 2024年11月28日 09:36 , Processed in 0.09213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