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大佛

连趣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一个用户
查看: 424|回复: 0

“妙”眼的角度在何处?

[复制链接]

4497

主题

5753

帖子

1万

积分

连趣部长

→兼国务院全国紧俏连环画协调办公室代主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注册时间
2010年9月16日
在线时间
774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10年12月20日 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妙”眼的角度在何处?- C; h# o! z5 |1 `! c8 L! v
  - F2 G; r) r# i/ l
“妙”眼的角度在何处? --与敖浪先生商榷  《重庆连藏》第二期登有敖浪先生的一篇《“妙”眼观连》(以下简称《敖文》)。在下愚钝无知,反复读了多遍有些问题仍实在弄不太清楚,特提出求教于敖浪先生。
! l0 J. J( B( ?8 A& c0 A  《敖文》中说:“在实在没有其他好的作品出现的情况下(事实如此),它可能是‘最好’的。”后又说:“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并说:“这种东西……,实在令人不敢恭维。”这先生所言的《球》这部作品大概是指《地球的红飘带》吧。我不知先生判断一部连环画作品的优劣好坏的标准究竟是什么?是因为它“整个画面黑不溜秋的?”还是因为如先生所言它“丢掉民族的东西”,并且“没有包含中国特色的内容”?在此愚倒在效仿先生所强调的“艺术价值”和“民族的东西”而求教以博先生一笑。5 i+ ]3 y' P' U. n  i" Y
  好,我们就以“最民族”的和“最传统的”说起。东晋时期的专业画家顾恺之(《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等画卷的作者),首先为后人提出绘画欣赏的理论基础就是“迁想妙得”和“以形写神”。不唯如此,真正对中国绘画创作和欣赏提出最完整标准的是南齐的谢赫。其有名的“六法”为: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模写。由是观之:连环画本属于美术读物的范畴,我想用此“六法”来作为判断作品的优劣好坏对于“崇尚”和强调“民族的东西”和“艺术价值”的敖浪先生应是不该有异议的吧。《地球的红飘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如周恩来、毛泽东等在作者的笔下不光是追求于“形似”的再现,更是传神地表现了主人公内心情感的神韵。如第8幅周朱的面部特定另,陈子庄(石壶)言:“凡书画,返华于朴,乃是最高境界”(见《陈子庄谈艺录》第30页)。《地球的红飘带》看似朴拙,实乃藏巧(技巧)于拙,是正直意义上的大雅大俗之作。称其为“传神”的经典不为过吧。不仅如此,中国自古分画为神、妙、能三品。而有后人又提出逸品在神品之上。何谓逸品?“平淡天真感情真实,不是有意刻画而达物我两忘之境界。”(《陈子庄谈艺录》之16页)。对照标准,我发觉《地球的红飘带》绝非敖先生之所谈该作品是“令人不敢恭维”,并且说曾获高奖是因为“山中无老虎”而“猴子称霸王”了。我倒是认为该作品不仅仅是神品,有些篇幅(如第8页、第137页)还是大大的逸品呢。恳望敖先生告之阁下心目中的"老虎"是何许物也?另外该作品精巧不露痕迹的构图(“经营位置”),惟妙惟肖的形象描绘(“应物象形”),等等比比皆是。就连地处敖先生贵处的西南师大美术学院还把该作品选入高校的美术教材呢。: x$ N  L% D, I% r2 [
  先生又说:“我们谁也不能否认上美版‘三国演义’的艺术价值”。哈哈,读到此我不由哑然失笑。我倒是认为此套书中很有几册不怎么样!并且先生还用“三国”里任意一本书来与《地球的红飘带》作比较,并居然得出“今不如昔”的奇怪结论,恕我直言,《三国演义》作为文学名著的通俗读物和普及读本,对当年的少年儿童(现在的孩子们大概不知其中所谓的“艺术价值”吧?)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你要说它究竟有多大个艺术价值我看未必。文学作品是最不具象的艺术作品,留给读者的想像空间是无限的!这也是如今影视改编名著最大的局限性,这也是影视与原著有不可逾越的界线的根本原因。也只有绘画才能相对而言更接近一点原著(因为绘画可以采用一些艺术处理手法,如夸张、变形等)。并有“留白”、“意境”等值得读者回味,留有一些想像的空间(我个人认为尤其是古典名著,应当像徐恒瑜所绘之《西厢记》、欧治渝等所绘之《水浒》、张光宇所绘之《大闹天宫》这样画!)这套《三国演义》用某网友的话讲不就是相当于"卡通"而已。因为文学名著按此具象而写实的画法则永远无法体现原著的神韵!不知先生以为然否?* S+ V$ p& q, \  i# `- m! s' L
  至于先生一而再地非要与“邮票”相比较,并“谦虚”地说:“没有艺术家那样的眼光”,并“抱怨”价格过高乃印刷量少之故,我倒认为完全没有比较的必要。另外判断一本书的好处和“艺术性”似乎是和发行量以及价格没有什么必然的关系吧?并且先生如真的“需要的不是所谓的艺术”,我也实在无话可说。我很理解先生对作品的喜好,只是不敢苟同先生的看法,并有“判断作品好坏优劣”的标准是什么的疑问还望先生指教,在下在此恭候。
8 `' S# H! N3 r& i( a+ r: M  附:“妙”眼观连
: m: V$ `: ]( _0 [" \3 A2 ?  不知什么时候,中国流行捧丑星,王菲、莫文蔚、舒淇……,一个更比一个丑,一个更比一个红,天后、巨星……的大帽子扣了又扣。娱乐界如此,谁知连藏界也同样如此。; {/ i3 i( `+ H
  我不是老古板,我也同意流行的变换。但如果你将近十几年的连环画作品,与“老版”的比较,可以用两个字代替,那就是“狗屎”,即使某些所谓大名头的作品,如90年代出版的某大开本连环画(暂以《球》代替),整个画面黑不溜秋的,人不像人,鬼不像鬼,人物个个像烟民,如非洲苦力,如果人都长成这样,恐怕……。这种东西使用在漫画上可能会有一定的效果,而使用在连环画上,它的功效,实在是令人不敢恭维。也许在某些艺术家的眼里,可能它的画法是“前卫的”,“惊人的”,在实在没有其他好的作品出现的情况下,(事实如此),它可能是“最好”的。在一批人的追捧下,它的价格现在居高不下,但是从连环画的喜好的人群来分析,绝大部分都像我一样,产东是什么艺术家,没有艺术家那样的眼光,对于连环画的爱好,只是保持一种追忆,他们需要的不是所谓的艺术,而是一种对儿时没有得到,现在有能力占有满足。
4 I% H6 R' t" p7 K9 r  有人会说,《球》曾获高奖呢。这正是应验了那句古话“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1980年,邮票“金猴”及“留园”居然都未被选为最佳,是因为那时候精品实在太多,而到1997年“香港回归”居然选上,那是因为在侏儒国里,他还是比其他的高上那么一丝丝,连环画同样如此,从80年代开始便走入低谷,在经济社会里,再也没有作者“愚蠢”到愿意奉献自己的精湛技艺而换回出版社微薄的“润笔”。所以连环画注定要“绝后”,新绘连环画注定就那么丑陋。3 i8 @9 ^- K. W! ]+ W4 ?6 G
  有人会说,现在《球》这么贵,肯定有它的原因。是的,有原因,那就是发行量的原因。我们谁也不能否认上美版“三国演义”的艺术价值,用“三国”里任意一本书来与《球》作比较,我想很多人都会做出同一答案:今不如昔。但是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情,在收藏品市场中,品相相当好的七八十年代的“三国”才0.5到1.5元一本。其实也不奇怪,看看“三国”的发行量便知,上千万的量,现在的连友,每人平均要摊到十套有余,价格怎么上得去!就像现在的邮票一样,只有打折的份,当然以现在的邮票来作比较也不是很恰当,因为现在的邮票设计甚至与《球》相比更是……屁,狗屁,臭狗屁。任何人都有强烈的占有欲望,别人没有的都想占有,而忽略其内在价值,结果到头来从投资者到珍藏者都成了炒家的“解放军”,谁来同情他们呢?而《球》呢,发行量仅区区几千本,任何一个大款便可以全部包完,然后在各大媒体上大势吹捧,引得众人心甘情愿的掏腰包,更有为虎作伥者,不甘当击鼓传花的最后接手者,所以牛皮哄哄,忙此不疲。9 [/ e! O6 e9 Y$ g; k2 D3 R
  不过,连环画的前途,有赖于世界的承认,如果都像现在的连环画那样丢掉民族的东西。如近期在书店里睡大觉的“辽宁美术”与“经济日报”出版的“老(??)小人书”系列,一味追求变形,急切近利,本来连环画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独特品种,却没有包含中国特色的内容,如同将一碗鲜汤,强行放进多粒耗子屎,其结果是汪定要失败的。% v* p( b6 y# K" `; F# `# J
  近悉,《球》的价格初版已跌到三、四百元,不知那些用了上千元购买《球》的人现在是何想法?也许我也会购买《球》,但绝对不会是以一种欣赏的角度对待,只是为了“赚钱”,别无他意。
5 [: q4 e7 f8 J( A  一孔管见,敬请批驳。
) J' t1 E$ f  g  M  j& q4 E( ?文:王永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一个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连趣网 ( 京ICP备13010301号-1 )

GMT+8, 2024年11月28日 09:23 , Processed in 0.06647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