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趣部长
→兼国务院全国紧俏连环画协调办公室代主任
- 注册时间
- 2010年9月16日
- 在线时间
- 774 小时
- 精华
- 0
|
点石斋与大可堂3 w: s( Z9 x' t+ ^
9 t) |) O q. U! H" s& V& {点石斋与大可堂 从小我就喜爱连环画,近乎痴迷。那时,尽管零花钱有限,但对连环画,见一本买一本,着意收藏。当年,在浙东一隅读小学的我,曾以“小书大王”而“笑傲江湖”。
2 M8 C- {! V8 M. \8 f/ n& a" ^ 或许是在“天一阁”藏书楼旁长大的缘故,耳濡目染,沾染书香,从孩提时代起,我就对书籍有一种莫明的虔诚。对书中之画更是喜爱有加,这可能是我钟爱连环画的原因吧。岁月悠悠,乐此不疲,经年累积,连环画竟越积越丰。如今,我可以如白石老人那样,刻一方“三寸小品,两万富翁”的印章。白天,在喧嚣的商海中沉浮;晚上,静处于满藏连环画的书斋中,一册在手,真有那种“如对春风,如沐春雨”的感觉。# @- O) d6 @. d( v0 g
大约爱屋及乌吧,我痴迷连环画,也痴迷一切与连环画有关的图书,《点石斋画报》就是其中的一部。五十年代以后出版的《点石斋画报》各种版本,我均有收藏。使我感到遗憾的是1898年原版本,却遍访不着,真有“踏破铁鞋无觅处”之感。没想到五年前,北京传来嘉德拍卖公司拍卖《点石斋画报》原版本的消息,不禁大喜过望,我安排好手头事务,便匆匆飞往京城。几经竞拍,终于如愿以偿。当我捧着八十八卷《点石斋画报》线装本返沪,一时竟不相信是真的,我暗问自己,这难道就叫“得来全不费工夫”吗?
5 f/ a6 _' ~, N) \4 t0 U: f 《点石斋画报》有许多不同的版本,对它的存在和价值,不少的专家学者,曾从不同的角度,作过各种评介。有人说它是中国第一部时事画报;有人说它忠实地反映了一段重要的民俗和历史;有人说它开创了近代史上图文并茂之先河;也有人说它凝聚了单线白描的精华。这些说法都不错,都是至理名言。可我每每翻阅这一百年前的画册,我都有一种冲动:这也是连环画,或者说是一部不是连环画的连环画。它一图一文,一幅画面就是一个故事,有情节,有事件,有人物。它前后虽不连贯,但把这四五千幅画面拼接起来,就是一轴近现代史上生动的“清明上河图”。它用同一种画风,描绘着人世间各不相同的故事。它的主题,是记录上海——中国、中国——世界的人生万象。图文作者站在当时的立场上,对现实生活或颂扬,或揭露,或嘲讽,或批判,形形色色,不一而足。它褒扬正义,赞美人间真情,它也剖露世态丑恶,鞭挞人间丑行。当然,也有因果报应、封建迷信等唯心主义的糟粕。今天看来,甚至也有些错误的观点,那是历史的局限,对此,我们应加以扬弃。但不管怎样,《点石斋画报》用它精美的构图,朴实的文字,浩瀚的画幅,为我们留下那个时代不可多得的民俗画卷,对了解那个时期的历史、民风、民情,还是大有助益的。
" @4 C- W; A+ t/ P/ u: m 自大可堂公司成立以来,我一直就有一个心愿:把《点石斋画报》做成一部连环画,让更多的读者,以另一种眼光去读它、欣赏它、品味它。现在,在各方朋友和专家的关爱和支持下,这个心愿付诸实现,真是一大快事。《点石斋画报》和大可堂相隔一个多世纪,前者是连环画的滥觞;后者不甘于连环画的衰亡,要步先贤的后尘,为连环画的复兴尽绵薄之力。& j% M3 I0 @* b, i/ ^
《点石斋画报》是一百年前的作品,时至今日,孰优孰劣,如何更准确的去评判它?这就有待于史家、学者和广大的读者朋友了。以上只是说了一些个人想法,以及今天出版《点石斋画报》的初衷。
" T) Z& z* {+ }' \2 [6 O3 C3 T 辛巳年初夏于上海大可堂$ n" A$ K0 {$ s1 e( d. @, O
文:张奇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