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趣部长
- 注册时间
- 2006年1月9日
- 在线时间
- 1976 小时
- 精华
- 0
|
楼主 |
发表于 2012年8月13日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兴起于上世纪初叶的连环画,到了提倡艺术要为工农兵服务的五十年代,可以说进入了黄金时期。由丁斌曾、韩和平绘画的十册套连环画《铁道游击队》从1954年开始创作,到1962年出版完毕,历时九年。此后这套书再版了二十多次,印数累计达三千六百多万册,是连环画史上印量最大的作品,在那个时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8 d: \" N% q" `. }' d8 K6 y' z
9 ?* w3 k- U7 t- e: A# \ 年已八旬的作者之一韩和平先生对这套书的创作过程记忆犹新,他在这里给我们回忆了当年他们如何去见原作者刘知侠、四处走访书中各人物的原型、到山东实地体验生活和采访写生,各种细节,让人听来饶有趣味。韩先生的连环画作品共有三十多种,除了《铁道游击队》,还包括《红岩》、《春蚕》、《二渔夫》等等。谈到对自己作品的偏爱时,他说更喜欢《铁道游击队》这种“打出一个中国人的气派来”的,而不是《红岩》那种“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由此不难看出老先生的真性情。
( E0 k" j6 I& G8 Q# R! h: C G- }% M
刘知侠的小说《铁道游击队》于1954年1月出版,当年您就和丁斌曾先生准备创作连环画。这是您的第一部连环画创作吗?
! p4 o3 J' t: I0 @/ n8 V9 \, w) j/ T, e! }+ v3 q1 i- {
韩和平:我是1953年在杭州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毕业,就是现在的中国美术学院。9月份分配到上海,在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即现在的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组。当时我们的组长是程十发程老,组员有顾炳鑫、罗盘、丁斌曾、本人,还有姚有信。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当时在上海、在整个华东,甚至在全国,在美协跟画院没成立之前,属于上海地区带有领导美术创作性质的,虽然没有明确。后来美协成立了,画院成立了,我们出版社当时一批人过去了:吕蒙到了美协,沈柔坚也到了美协,这是原来我们的正社长和副社长;程十发就到了画院。当时在宣传画组和连环画组,俞云阶调到上海美校,赵延年调到杭州去,版画系,张乐平到了解放日报,陶谋基也到了解放日报,还有米谷和江有生到了北京。那时候出版社的基本情况如此。出版社因为当时属于上海美术界的精英,它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学术风气比较浓,而且在出版社的人修养都相对高一些。这个时候,刘知侠的小说《铁道游击队》面世了。面世以后,出版社也没有什么大动作,就是在小说里抽了一段,编了个叫《小坡的故事》,我刚到出版社的连环画组嘛,就交给我画了。画好以后呢,社会的反响还蛮好。现在不知道找不找得到了。那是我一个人画的,是我画的第一本连环画。反响还可以么,出版社的总编他们就有个计划,因为这个是革命传统教育的题材,就准备花一个大工程,给它创作连环画套书,这样影响可能更大一些。那时候编文就找了董子畏,现在过世了。开始搞的时候,是我一个人搞的,后来出版社觉得,一个人可能速度慢一些,而且因为刚刚解放初期,处处要学苏联嘛,苏联有个漫画家,叫库克雷尼克塞,是三个画家组成的,专门画漫画。当时凡是这种搞合作,都属于社会主义性质啦,提倡,所以丁斌曾就参加进来了。
* n3 Q9 r p% h. l6 X3 l) j/ O; m* h8 j) C3 q; t
从1954年动手到1962年完成,历时九年,据说这不仅是你们两位花费时间最长、投入精力最多的一部作品,也是“文革”前新中国连环画史上创作历时最久的一部作品。这是什么原因?其间是否受到政治运动的干扰?
* I6 @& I% V! l% Z5 u) x- ?, \' t
韩和平:花了九年么,因为事情多了,我们国家那时候,要搞阶级斗争,要搞运动,一搞运动么就停了。你们搞新闻的,要受宣传部的指导吧?还要配合当前的任务吧?当时出版社也属于这个形势,“三反”“五反”么,你要搞些应时的连环画吧?由于图文并茂,老百姓能够看得懂嘛,起了这个作用。这种事情我们是很多很多的,不断地穿进来,不可能叫你一直画这个东西的,总是当前的任务为主,搞了很多的短篇连环画。能够给你一点点时间专心搞这个东西,那是相当好相当好了。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花了九年。《铁道游击队》连环画套书是一本一本出的,当中还搞了一个反右派斗争,又搞了多少时间。(您没有受到冲击吧?)那个时候我毕竟是刚毕业的青年学生嘛,要抓我的辫子也很难抓。再说我也没什么言论,涉世不久啊,对很多情况都不清楚的,都是随大流的,所以怎么能搞到我头上来呢?
2 e! }( N# Q! F E
$ y5 s* X+ k8 D' h 为创作这部作品,您和丁斌曾先生五次去山东体验生活,采访写生。能谈谈当年体验生活的情况吗?你们碰到铁道游击队的队员了吗?3 i+ `. {$ I+ m$ B9 y
: v2 | e6 ~7 T: C" j q* R' L
韩和平:《铁道游击队》连环画第一本编好之后,我们就去找原书作者刘知侠。他住在当时的法华路,一个花园洋房,一栋小楼。宣传部给我们写了介绍信,到作协,作协再告诉我们,在法华路。那个小楼很安静,看门的是一个老头子,我们就问了他,他讲在楼上,二楼,你们自己去找吧。从底楼到二楼,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我在二楼东张西望的时候,恰巧峻青出来了,看到我他讲:“你找谁啊?”我们讲找刘知侠同志,他马上就喊:“老刘啊,有人来看你了。”这时候旁边一个门打开了,里头都是窗帘,弄得黑不溜秋的,一盏灯,刘知侠睡眼惺忪地跑出来:“你们找谁?找谁?”我们说:“找你。”他说好好好,就把窗帘拉开来,我们就到里头,说明来意。当时解放初期,不像现在,因为刚刚解放,不管是党风还是民风,各方面都比较朴实,看你是做革命工作的——画画也是做革命工作呀——都很热情。他就开始谈《铁道游击队》小说的整个创作过程和他接触过的人。他讲原来他怎么能够想到铁道游击队的。当时在鲁南山区,他是一家前线报的记者,在鲁南军区开区工作会时,听到洪振海作他们事迹的报告。这个时候开始,他就跑到枣庄、临城、微山湖一带去采访,他就在鲁南的这个前线报——具体的报名我忘记了,在上面每期连载。解放以后到了上海,他就把这些连载的东西给它归纳起来,出版了《铁道游击队》。大概就是这么个过程。3 V: F$ _* x& Y* ^! h% k
! W8 c9 r4 z, l' Z' |8 q- F 谈好以后,他就给我们一个联络图。当时刘洪,就是刘金山,在南京军区军事学院学习,那我们第一站就到南京了,到军事学院找到刘洪的原型。刘洪是两个人,第一个大队长叫洪振海,第二个叫刘金山,洪振海牺牲了。当时刘金山跟他太太住在军区的一个招待所里。刘金山个子不高。因为过去他没有文化,到南京军事学院顺便学文化。他一看到刘知侠的介绍信以后,非常激动,就问:“老刘现在好吗?怎么样?家在上海吗?”我们跟他讲,他在上海,他很好,现在正在写作呢——当时我们去,刘知侠正在写一个叫什么嫂的故事,用乳汁喂受伤的战士,沂蒙山的小说。刘金山就给我们介绍当时的情况。当时,洪振海作战是非常勇敢的,有点个人英雄主义,就是不怕死,枪林弹雨他就站在那个地方,在一次战役中牺牲了。洪振海牺牲了以后,当时就准备要候选,王强不干,那么有人要干,那是谁呢?现在在书里叫彭亮,他的本名叫殷延华。这个人各方面都不下于刘洪,在整个班子里,按道理是应该他的。但是呢,这个人没有入党。刘金山呢,是洪振海的通信员。按照我们的做事原则,那是一定得叫刘金山当队长。这个事情闹得很厉害。当时听刘金山讲,这个殷延华打他,揍他,把他衣服都扯烂掉了。刘金山谈这个事的时候,很激动,眼泪又要流下来了。我看这个人很重感情。后来他就给我们介绍,王强在什么地方,李正在什么地方,申茂在什么地方,告诉我们应该怎么走怎么走。我们到了临城,现在叫薛城。我们当时有两条线索,一个是刘知侠的线索,一个是刘金山的线索。刘金山的线索比刘知侠的线索更新一点,因为都是他的部下嘛。* V; w& R4 E7 _* A7 _
+ |- ?; q" z5 W) M v
我们就到薛城,到枣庄。在枣庄和薛城找到王强。王强当时是枣庄煤矿的总务处处长,这个人不愿意多讲他自己过去的事情。他本名叫王志胜。这个人对当官没有兴趣的,按照他当时的级别,最起码可以在省里做一个局级的干部吧,他不干,他讲他在老家这里,他要给当地做点事情。他就讲,当地,就是薛城和枣庄,这一带的农民、市民、一般的老百姓,参加当时所谓“飞虎队”——他们当地叫“飞虎队”,还不叫“铁道游击队”了——那边很多人都参加了。很有群众基础这么一地方。他讲要到什么地方、到什么地方,到苗庄啊、微山湖啊、什么煤矿啊,这些地方,他给我们一一介绍了。同时介绍我们去看了芳林嫂。芳林嫂姓迟,叫迟秀英,个子很高,眼睛的确是很大。我们看到她的时候,她正在整理行装,她讲她要走了,她要到东北去。当时什么个情况呢?在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国共两党在打的时候,那个地方也是很复杂啦。当时分不清楚的,胜利嘛,都是中国自己人嘛。迟秀英给国民党抓去,大概透露了点东西,当然不是很严重的东西。解放以后,这个事情把她抓牢啦,在当地已经没有办法生活下去了,所以带着丈夫和女儿闯关东去了。当时我一看,她带了很多大蒜,一串一串的。按照知侠的讲法,迟秀英最起码应该是当地一个妇联主任。殷延华到后来也是这种情况。刘金山和刘知侠讲起这个殷延华,就是彭亮啦,非常非常惋惜,虽然殷延华对刘金山是很粗暴的。
5 e( |3 p& l, R% d; B0 e4 @8 c7 i" u+ t2 C: L
当时鲁西南是比较穷的地方,相当穷,老百姓是为了生存。在抗日战争之前,有了枣庄煤矿以后,当地老百姓就吃“两条线”,就是铁路的两根轨道。运煤的地方,他们到煤车上去把煤丢下来,还有到那里的物资,从车上扒下来。这样来维持生计。这个东西解放以后都有,包括我们上海都有,从吴淞装煤过来,到车上扒煤。全国也都是这样的。中国的文化和传统里,在一个社区和一个群体当中,总有哥们儿的,比如说我们这些人很要好,这个人能力比较大,年纪比我们大,我们都叫他老大。像过去的义和团也好啦,包括陈胜吴广起义也好,都是属于这个类型的。当时刘洪在他们这个圈子里,他是个老大,抗日战争前,他已经是党员了,他和王志胜都是党员了。所以抗日战争一开始呢,鲁南军区就派他们回到枣庄一带,发展——讲它根据地也好啦,讲组织的抗日队伍也好啦,他就到了枣庄,就把过去的哥们儿组织在一起,开始把经济斗争转到政治斗争了。这个怎么讲法呢?原来就是为了自己的生活,到火车上搞点东西,但是在党的领导之下,给他们组织起来,就有目的啦——抗日了,大家要有目标地去做点事情了。这个时候才由少数人组织成了铁道游击队。
7 e6 T$ v' }9 j3 |
* W% S" C9 E. W, W O. m 我们总共去了五次鲁西南,每次去大概两个月吧。因为《铁道游击队》到底十本,有些场景啊,不是一下子就能够搜集得完整的。当时都是靠画,到实地去写生。我们在枣庄生活一段时间,又在临城铁路上生活一段时间,后来又到微山湖也生活了一段时间。山东那个地方,从历史上来讲,出圣人的地方,孔子啊、孟子啊,都是他们那一带的人,所以那边在文化上,儒家的影响比较大,老百姓都很客气。你到农村,到他们家里去,尽管他很穷,他一看到你来了,非常客气:“来啦?屋里坐,我烧茶给你喝。”到临走的时候:“可要零钱使?”问你要不要钱用,事实上他们穷得嗒嗒滴啊,那是作为一种礼节。这是他们很有特点的民风。还有一点,山东啊出水浒,拔刀相助,讲义气。所以当地老百姓就具备这两种性格。这个我看跟他们铁道游击队的性格是有很大的关系的。我们基本上在临城生活的时间比较多一些,因为津浦线跟临枣线的一个交会地就是临城,北面是兖州,南边就是徐州了,是属于津浦线当时很重要的一个地方,什么韩庄啊、沙沟啊这一带,都在那个地方。所以我们基本上每次去都要到那个地方。6 }% J% _/ l! W8 y4 D9 E
# g6 Y) P8 ~! a. M! D
1955年顾炳鑫先生创作的《渡江侦察记》采用素描的手法,您在美院读的是西画,但这套书却采用传统的线描手法,当时是怎么考虑的?据说程十发先生对绘画手法曾做过具体的指导。4 q. E/ u4 R& }5 x7 b5 ]
- t }6 f5 c) i+ z+ |# F; B. W* _ 韩和平:这个有两点。一点就是,当时我学的是油画,我们不叫油画系,叫绘画系,绘画系当时以素描、油画为主,但是要学点其他的东西。当时江丰提出民族形式,就是要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就是搞单线白描,因为它交代清楚,老百姓习惯了,一看就懂了,这个东西是中国民族的东西。这个我学过的。上课就是模特在那里,不管是裸体的还是穿衣服的,用线描给它表现出来。我们学校有这种老师的。当时我的老师有潘天寿、吴茀之,还有从鲁艺来的、从延安来的,他们在这方面比较擅长的。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我们到出版社以后呢,程十发,程老么国画家咯,他在这方面相当有造诣的,他当时在全国已经很有名很有名了。在画《铁道游击队》的时候,因为在学校受到的艺术思想的指导,就是如何用单线把一个画面表现得充实,所以当时我就采用了这种形式。还有呢,跟程老对我的指导也分不开的。开始勾线的时候,由于画到火车啊、轮盘底下,我呢喜欢用点黑的、阴影的东西,程老讲,这个不对,他讲应该用线条造成一种灰调子,比如席子啊,给它编好,不是变成灰的了吗?树叶、花草、房子的砖头、篮子等等,他说要采取这种方法搞。这样作为一个单线的画面呢它比较协调,不会一块黑跳出来了。他当时正在创作《儒林外史》的插图,也是单线的,在1959年德国莱比锡国际书展上得奖的。用线条表现阴影,这个东西在建国以后连环画里可能是首创。后来人美的连环画基本上都是这条路子了。我感觉白描连环画发展得最好的是贺友直,他画的景啊、人物衣服啊,线条组织得非常好,在视觉上看起来非常好。但是他也有他的不足,他对人物的刻画较概念。因为我是学校出来的,学过素描,对人体结构、对面孔的结构,我是比较有一套的,结构比较准确,很到位,这样人物画出来比较厚重。所以我画的面孔啊,画的人都很立体,包括画手、画衣服,这点他们公认的。
9 W( _/ j+ v6 h+ `$ @
: G1 h% y6 a7 M7 R F; l4 W% e/ Q 《铁道游击队》在1963年全国第一届连环画创作评奖中,与贺友直的《山乡巨变》、刘继卣的《穷棒子扭转乾坤》、王叔晖的《西厢记》、赵宏本钱笑呆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五种被评为一等奖。而在“文革”中又被打成“毒草”,您因此受到什么冲击吗?: m* y+ [) F8 z$ Q; E5 V
! ^6 `( A0 y& {. I
韩和平:对,我受了冲击啊,主要是因为《铁道游击队》里面有一回,叫“掩护过路”,里头那个胡服就是刘少奇。因为有这个东西,就必然说我们为刘少奇树碑立传啦。当时还不敢把胡服画成刘少奇的样子,我画的是一个胖胖的、戴着个八角帽的延安来的干部。刘金山讲了刘少奇过铁道线时候的一个情况:过路的时候有很多延安来的干部,还有女干部;当时铁道游击队的队员都穿着老百姓的衣服,别着枪,在铁路和岗楼里面都站好;刘金山和李正引导着他们去,刘少奇骑着马过去,刘少奇非常客气,但是底下的人,照他们讲,简直是不像样,尤其那些女干部,就说:“你们站得远一点!这是中央首长!”当时他们队员都气得要死啊。鲁西南的人,你要是客气,他对你百倍的客气,你不要摆这个架子啊。还讲粗话呢,女的啊。现在有个电视剧叫《亮剑》,比较典型,当时部队的情况都是如此。! [4 D* T, |% q5 d' l
0 j# r, o$ H. G2 |
但是“文革”时我真正受冲击是因为别的事情,没有牵涉到这个《铁道游击队》连环画,因为毕竟那是两个人的创作。打成“毒草”主要还是小说,连环画受到的影响不太大,微乎其微。" {/ o- v2 x" V( C) \1 M
/ s% D) ?% V1 H" {# i
《铁道游击队》连环画出版以来,再版二十多次,重印近五十次,累计发行三千六百多万册,据说是中国连环画出版史上再版次数最多、印数最高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您当时拿了多少稿费?后来再版呢?9 Y+ g4 a9 E9 t. i
4 Q1 O5 e7 h8 K 韩和平:嘿嘿,没有稿费的。当时一分钱稿费都没有的,就是拿工资,我是属于文艺七级,当时一百十七块钱,已经算高的了。我画的《二渔夫》是拿到稿费的,那是业余时间画的,不是在办公时间画的,那叫外稿,业余的。再版以后,现在我也稀里糊涂了,给我么我就收,不给我么我也不去要。
/ w0 u# c; q8 D- d' L0 m! a9 M# A/ s7 e+ P
从1964年开始,您又和顾炳鑫、金奎、罗盘等先生合作创作《红岩》连环画,当年出版了第一、第二册,1965年又出版了第三、第四册,但第五到第八册却要到1980年才出版。是画完了没出版,还是当年没有画完后来补画的?
+ U/ t6 ]" z `& ^! L
& o7 R6 X4 |- R) ~ 韩和平:当年文化大革命之前,画了六本,出了四本。后来最后两本是我跟罗盘搞的,我们又到四川去了一趟。我们在四川碰到《红岩》的作者罗广斌跟杨益言,他们两个都是从白公馆、渣滓洞突围出来的,解放以后就写了《红岩》这部小说。重庆当时在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它的情况在全国来讲,比较有它的特点。因为在抗日战争的时候,蒋介石把重庆做陪都,全国各地的民主人士、全国的大专院校、名牌学校都迁到西南,都在重庆、昆明一带,像闻一多、李公朴啊都在那里的。当时民主人士和大学,从五四以后,他们的民主思想、反独裁那些,在重庆表现得比较有特色。知识分子多,当时的地下党基本上是知识分子占大多数。所以你去看《红岩》,那种缠绵的、抒情的、浪漫的、小布尔乔亚的东西特别多,你看写江姐、写刘思扬——刘思扬就是罗广斌自己的化身。在重庆,我们跟罗广斌他们见面。当时困难时期啦,看他穿了一件淡咖啡色的大衣,戴着个鸭舌帽,一股子的属于知识分子偏上的这么个档次,坐在那里香烟一根一根不断的——而且这个香烟不是抽完的,留了很多就按掉。所以,你说他受了苦吧,这种特权也蛮厉害的。他哥哥是国民党里面的,很复杂的。《红岩》给我的印象,是个悲剧。像《铁道游击队》就不一样了,武装到农民,面对面的,打出一个中国人的气派来。所以我在感情上更倾向于《铁道游击队》。说老实话,我是凭着我的技巧,凭着我的理解,尽力把《红岩》给它画好的,但要说喜欢,我喜欢《铁道游击队》。《红岩》我从头画到完,就没感觉里面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情。什么重庆大学红旗特务咯、沙坪书店咯,那种小打小闹的东西,都没有什么大气派。就是儒党,搞这种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不是那种提着头闹革命的豪气。
5 A) t. [( ?1 {( A K3 m& y1 c
: ?* A6 g0 C7 H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您画了多少种连环画?您自己如何评价《铁道游击队》在您创作生涯中的地位?从2006年到2008年,您又用油画的方式重绘十二幅《铁道游击队》,您为什么在半世纪后再次创作这部作品?
) ~3 Z. a5 R) p- g8 Z
: |- A; p4 A1 H, n) o( Z+ \- f( @ 韩和平:我记不清了。我看看,可能有记录,不是我记的,出版社记的。(韩先生翻出一本书,书后附录列了他的作品。)三十多种。
2 \ s8 k4 O1 b7 r* v+ \9 N( u" `
从我自己来说,有四本东西,在我一生中来说,等于是画的四个时代。第一本《铁道游击队》属于抗日战争、民族解放战争的题材;还有就是画的《刘少奇同志在安源》,就是大革命的时候,工人运动,后来上井冈山,这是一个时代;还有一本就是《春蚕》,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农村,尤其是江南农村的一个缩影。这是三个时代。画《铁道游击队》的时候,我在思想上还没有形成一个观念,等到我画《刘少奇同志在安源》,我到萍乡去体验生活,翻他们的档案,原始资料,当时在安源有关方面的记录,对我的震惊还是蛮大的。当时还不是国民党统治的时候,那个时候共产党成立,北伐还没成功,那个时候很宽松的,包括当地的士绅和工商业者,都很同情工人。所以工人开始要为了生存,希望多加点工资,改善改善生活——因为他们太苦了——没有得到商会等各方面的支持,包括当时所谓的政府的支持,所以安源它能够起来。党就派刘少奇、派很多共产党人过去了,就把它的经济斗争拉到了政治斗争上去了。后来它的工会在当地已经是说了算的,基本上政府和矿上已经没有权了,都听他们工人俱乐部的指挥了。到这个时候,用我们的讲法,才有反动派的反扑啦。反扑以后,这些人没办法了,恰巧毛泽东搞了秋收起义,就上了井冈山了。从此,在那一段时间,安源煤矿基本上是没有生产了,那么几万个工人,到后来吃什么呢?怎么生活法?这个对我的震动是相当大的。并不是讲革命就是那么美好啊,就是怎么样。所以当时我看了以后,我就想,回家就表现工人在那个时候的生活,我重点是描写这个东西。所以这三本书,是三个不同历史时代的东西,对中国现代的历史基本上我清楚了。(您刚才说四本,还有一本是《红岩》吗?是解放战争?)嗯,《红岩》。
+ z; y0 n A7 b n# M
# z6 Q7 E( I3 h" i3 B* m 《铁道游击队》我当然很喜欢。从艺术角度上讲,我最喜欢《春蚕》,因为我画这本的线条等各方面比较成熟了。这是我成熟的作品,是“文革”以后画的。“文革”刚一结束,我画了一本叫《淀上飞兵》,白洋淀,这个有《铁道游击队》和《红岩》的痕迹,也是画得不错的。
, [0 S6 X9 B( y' T X
' f, d8 S# ?5 e- n6 n' U$ [& N; u 用油画方式重画《铁道游击队》算是拾一个年轻时的梦。因为《铁道游击队》的影响有一点的,按现在来讲,粉丝也很多,包括我的很多朋友,包括我的学生,包括我农村的一些朋友,他们都希望我用色彩表现《铁道游击队》。在他们的鼓动之下,我就画了十二幅。单线的连环画呢,当然有它的优点,但是它有一个不足之处,就是太秀气。当时的斗争气氛啊,你要完全用单线,当然也可以表现,但不是很充分,所以我就想画画这个东西。鲁西南,当时我们去的时候,那个荒凉啊,线条画出来不大看得出,对吧?但是实际到那里,是很荒凉的,树也很少,房子都是泥巴夯着弄出来的,非常简陋。我想,画这个气氛得给它用点色彩,所以我就画了十二幅。
5 H- ]( x2 i' a8 | E5 K6 W7 n/ q- P3 B [- T# C* r3 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