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趣科长
九门提督步军巡捕五营统领
- 注册时间
- 2012年12月26日
- 在线时间
- 70 小时
- 精华
- 0
|
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新阶段,是伴随着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的历史性胜利而一起到来的。十月的胜利使催残殆尽的社会主义文学事业再度逢生,潜行十年之久的文字地火终于从"四人帮"封建法西斯专职崩溃的溃口中喷涌而出,形成埋葬文化专制的滚滚岩浆,揭开了新时期文学的序幕。以下按照新时期文学的发展阶段分别论述。(本报将分六期刊登,请注意阅读)1 h% o, `6 s# l) @( c g
(一) 新时期"伤痕文学"作品及连环画( S! P) k2 d) P8 b# S5 `
新时期文学的开端,是以粉碎"四人帮"和"文革"的结束为标志的。同时,新时期文学又是以"伤痕文学"的出现为起点的。"四人帮"覆灭后,作家敏锐地感应着人民的意愿和历史的要求,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文学的使命。通过真实的描写,大胆地揭露,愤怒地鞭挞,由表及里地触及到了"文革"的实质。
+ Q1 ^+ J7 x' k% K 1977年11月,刘心武在《人民文学》上妻表的短篇小说〈班主任〉是"伤痕文学"的发端之作,也是当代文学创作进入新时期的里程碑。作品揭露了"四人帮"对青年一代在精神上的毒害和摧残,发出了"救救被‘四人帮’坑害了的孩子"的急切呼声,为文学创作真实地反映十年动乱的社会生活打开了通道。9 F1 l8 W3 i* D; c; }0 z
相继不久,卢新结发表了处女作小说《伤痕》,主人公王晓华是家中独生女儿,父亲早逝。"文革"中当她母亲被定为"叛徒"后,她毅然与母亲决裂,提前下乡插队。由于母亲的问题,尽管她表现积极,但仍在入团和爱情上遭遇一系列挫折,使她意冷心灰。"四人帮"倒台,母亲冤案昭雪,却未及与女儿见面便抱憾病逝。王晓华内心痛恨交集,伤痕重重。小说形象地概括了"文革"给人民造成的严重的心灵创伤,激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伤痕文学"由此得名。随之,大批揭露批判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和封建法西斯专制的文学作品应运而生,它们以一发而不可收之势,冲决了种种思想禁锢。这些文学作品真实地反映了人民在动乱年代所遭受的残害和苦难,扣动亿万人的心弦,引起强烈的共鸣。此阶段"伤痕文学"作家及作品主要有:" E8 N& [* v7 `
(1)小说 中杰英《罗浮山血泪祭》 冯骥才《啊!》 宗璞《我是谁》 张贤亮《邢老汉和狗的故事》等
7 E0 T: q1 ~2 E# r; M# q- x+ ?' p 这些作品痛快淋漓地暴露了"文革"的非人化现实,以沉重、凄婉、压抑的笔调写出了"文革"对人和文化的野蛮摧残和凶暴蹂躏。' ~# N# J* j8 w* k6 y/ w
(2)小说 陈国凯《我该怎么办?》 孔捷生《在小河那边》 郑义《枫》等
6 {) i P) i9 P3 F" ?. {% v 这些作品含泪带血地倾诉了十年动乱给亿万家庭造成的不可平复的巨大创痛,暴露出"文革"是一场大悲剧、大浩劫的历史本质。* \, A. Y0 Y4 Z! L
(3)小说 王亚平《神圣的使命》,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及稍后问世的莫应丰的长篇小说《将军吟》等,都深刻揭露了"文革"的专制,写出人民群众同极左势力进行的艰苦斗争。0 x1 j3 X. c* a, v: O5 t
其它文学体裁如诗歌《小草在歌唱》(雷抒雁)、话剧《于无声处》(宗福先)、《丹心谱》(苏叔阳)、《救救她》(赵国庆)及部分挽掉性散文等,也属"伤痕文学"范畴。
, k& y3 @ s+ m "伤痕文学"的出现,使新时期文学的全局变得生动活跃,带来人们思想的解放和艺术的新鲜感。但"伤痕文学"从总体上说是人们长期郁积情感的宣泄,对"文革"的批判也仅停留在感性层次上,作者对产生十年动乱的社会、历史、思想根源缺乏深入思考,艺术上显得较粗糙直露,这表明新时期作家对于现实的认识和反思都有待于深化。(待续)
" I* h) ~, I$ i* \" K) w$ G文:吕明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