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66666 于 2014年6月11日 19:45 编辑
从科技发展史的角度断言第三次世界大战开战在即
有一句老话,叫做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时间进入2014年,在这个21世纪的第14个年头,顺应形势,这句话要稍微改一改,变成:『天下大势,和久必战,战久必和』了。距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已经69个年头了,世界经历了超过一甲子的和平,纵观近三百年来的人类历史,这是非常不同寻常的。 自工业革命以来,整个世界因为技术革新的突飞猛进,拉进了各个传统势力的距离,让实力的碰撞变得更加激烈与频繁。如果把国家之间的战争比作地震,那么工业革命以来的地球,强势进入了一个地震频发的时期。如果我们从历史的眼光来审视各大势力板块之间的碰撞,往往会发现,技术的革新、思想的改造,并没有带来一丝一毫地对传统政治板块的影响,正相反,整个世界依旧在历史惯性的作用下,按照种族、民族划分成数个大板块。即便在各大块板之内还依然存在小板块,但是总的形势依然是大板块之间的挤压为主,小板块之间的冲突每每是大板块在背后推动的结果而非原因。 从大一些的历史角度看下去,整个地球就分成两大块:亚洲板块与欧洲板块。这两个板块之间,无论是历史、思想还是传统习俗,都相差甚远,注定无法在短时间内互相融合。那么因为工业革命首先在欧洲完成,欧洲板块因此具有压倒性的优势与动能,在爆炸性扩张的内力作用之下,欧洲板块又分裂成为东欧板块与西欧板块。这两个板块之间裂痕的形成,与其历史的巨大惯性有着天然的因果关系。东欧板块以俄罗斯为核心,西方板块以日耳曼德国、盎格鲁萨克逊英国为核心——是的,就算西欧板块,也并不是铁板一块,在上面提到的强大内力作用下,历史上也曾经分裂为日耳曼板块与盎格鲁板块。 就像地震的成因一样,板块之间的碰撞产生于势能的积累。如果我们抱定这个观察角度去审视一战和二战,就很容易得出这个结论:新兴势力与传统势力之间必然爆发战争,新兴板块与传统板块之间必然发生碰撞,这不以人类爱好和平的良好愿望为转移。总之一点,只要存在势能的积累,就必然会出现能量释放的那一天。这个积累来得越久,这个释放也就来得越激烈。 板块之间的碰撞,往往带来的是传统势力的融合。这有点像中国的一句老话:『不打不相识』。只有曾经拼尽全力地搏斗过,痛定思痛之后,民族间的和解才会到来。我们看到,今天的德国与二战的胜利者们亲如一家人,正是这种碰撞结果的最好诠注。因为人类有着倾向于欺善怕恶的劣根性,在没有尊敬的情绪产生之前,他不会接受任何异已的文化。这也是为什么中国或者亚洲很容易接受西方文化,而让西方理解并接受中国的声音总是显得很难很难,就是因为中国曾经被打得很惨,所以一句话:人都欠揍。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西方势力重组,但是释放过的能量让它缺少了继续向东方板块挤压的内力欲望,于是,无论是以中国为核心的东方板块,还是以俄罗斯为核心的斯拉夫东欧板块,都得以暂时喘一口气,缓慢而坚定地进入新的势能积累阶段。而这一次的势能积累来得出奇的漫长。原因很简单,这两大东方板块都需要时间慢慢积蓄能量,就像开一辆装满了货物的重型大卡,从时速0开到时速100,必然会比日耳曼那种小型皮卡需要更长的时间。但是它一旦开到了时速100公里,那个动能就不是小小的二战规模的战争就能止住的。 我们了解了势力板块之间发生冲撞的必然性,就需要进一步了解它们之间发生冲撞的必要条件,否则一切依然是废话。就像用某些理论去研究历史,总是老神在在地在必然性与偶然性之间说车轱辘话,总之是不肯给出一个万能的历史模型来。这种事,洒家不屑干。 那么,板块之间的冲撞往往在什么时候发生呢?我们先来看一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时间是1914年至1918年,只有短短的四年。但这短短的四年开始,世界的科技发展出现了神奇的一幕。物理学方面,1915年,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发表;数学方面,1918年,复变函数在工业领域的大规模应用正式开始;生物学及化学方面,质谱仪的发明极大地刺激了化学及生物学相关工业的发展;电子工业方面,三极管的发明开始在工业领域广泛得到应用。这说明什么呢?我的意思不是说一战的到来促进了科技的发展,事实恰恰相反,是一战之前科技发展的短暂停滞引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用同样的角度来审视二战,我们会发现同样的规律。二战爆发之前,一战后发展起来的新科技的应用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科技创新已经不能带来更多的暴利,各个国家工业产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从科技层面的竞争下降成为纯粹的经营之战,即成本控制、市场抢夺与原料占有这种低级斗殴。而一旦这种低级竞争达到一定规模,就必然爆发国家之间的武力冲突。篇幅所限,我不想一一举例来证明我这个结论的正确,各位根据自己对于近代科技发展史的了解就很容易得出与我相同的结论。 二战之后,科技有了长足的进步,从五十年代开始,西方国家经历了第三次技术革命,以电子计算机、分子生物学为代表的新一代技术革命为西方国家带来了海量的暴利,支撑了他们浪费性的国民消耗,养活了完美得近乎神话一样的所谓民主社会。正是这种西方对东方的压倒性优势,阻止了势能积累带来的碰撞大爆发,为人类带来了近70年的世界和平。 然而,我们前面讲过,板块之间的势能释放是有着必然性的,不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的。当科技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瓶颈阶段,当国家,或者板块之间的竞争从科技发展下降到成本控制、市场抢夺、原料占有这一层面,武力解决冲突就不可避免地进入日程,长时间积累起来的势能也就越来越趋向于总爆发的那一天。 我们来看一看进入21世纪后,这14个年头内人类的科技发展。物理学——有什么革命性的发展么?电子工业——有任何革命性的发展么?分子生物学、材料学、化学……等等等等,一切的一切,有任何足以与一二战后那种革命性的,井喷式的发展相提并论的发展么?没有!从现实上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板块因为科技创新速度的下降,正在慢慢陷入与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传统板块的低级竞争之中。换言之,西方对中国等过去的穷国所持有的技术优势正在一点一点地丧失。新的世界大战此时不打,更待何时呢? 诚然,中国相对西方,在技术上依然处于劣势,即便这个劣势正在飞速缩小。我们需要知道的是,这个技术上的差距,是不是真的已经小到足以引发战争的地步了? 从现今的事件上来看,我可以断言,这个由技术发展停滞引起的战争,已经就在爆发的边缘了。 抢夺石油,已经成为中国的保命动作,而扼杀中国的石油供应线路,正在成为西方的积极自保之道。也就是说,如果放任中国这样发展下去,以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在科技上赶上西方将是历历可见之事。 空客的总裁对于中国C919加入国际竞争发表看法,认为10年之内还不担心中国飞机的威胁,但是20年之内就很难说了。如果用他的话作一个标杆,就说明,中国与西方爆发完全性的低级竞争的时间极限,很可能就是20年。考虑到一些偶然因素的作用,这个时间只会更早,不会更晚。如果更进一步,我们进入到具体的区域性争端,我想甚至可以把冲突的爆发时间提高到5年之内。 也就是说,请童鞋们做好准备,5年之内,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规模战争,就会降临到我们所有人的头上。我来简单展望一下战争的起始与经过吧。 首先,2015年,南海小规模冲突爆发,越南成为中国崛起的第一个刀下鬼。日本紧急介入战争。 2016年,中日在东海爆发冲突,由于双方保持克制,事件并未引发更大规模的战争。 2017年,持续两年的乌克兰危机升级,北约正式介入,俄罗斯出军乌克兰,美国被迫卷入,中国看准时机进一步压迫日本。 2018年,日本全国爆发反华事件,中国政府紧急撤侨。同年底,中日东海海战正式爆发。 2019年,日本的海上力量受到重创,美国在危急时不得不派出福特号航母介入。2019年8月,东风21D导弹直接命中福特号,导致美国最大的核动力航母沉没,举世震惊。美国国内的反华事件突然爆发,中国政府紧急撤侨。 2020年,北约与俄罗斯媾合,美国大举封锁中国的东、南二海,所有西方国家的反华事件愈演愈烈。同年七月,梵蒂岗银行爆发惊天丑闻,重创世界金融秩序,全球股价爆跌,美国联邦政府几近破产。 2021年,911事件真相曝光,证明美国政府有意推动,与基地组织配合制造了灾难,美国大乱,近半州政府宣布独立。中国趁机击败美国的三大舰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登陆日本,日本宣布投降,天皇退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