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3月七版:关于《三国演义连环画封面图考》 2013年10月,一本由沪美版《三国演义》连环画的拥趸者和研究者张憬虚先生撰稿,并汇集张琛等同好们投资或制作的《三国演义连环画封面图考》(以下简称《图考》)问世。这本《图考》虽是仅印了300本的内部资料,但在装帧设计、制作质量上却丝毫不马虎。书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在标准的《三国演义》连环画封面深蓝底色衬托下,有一行凹印书名——“三国演义连环画封面图考”,具有招牌特征;封底也凹印了汉瓦当形状的“四灵”之一“青龙”图案,并作为内页的装饰,体现了时代气息;还用精心挑选的与封面图相似的内页画面作为文字版衬底,图文相得益彰;再加上圆脊硬精装、铜版纸彩色印刷的样式,用一句流行的话来说,称得上是“高端、大气、上档次”。 说起沪美版《三国演义》,同样是笔者最喜欢的古典文学名著连环画套书之一。近几年来,笔者也先后撰写过《溯流徂源、查漏补缺、期待完璧——沪美版〈三国演义〉收藏本与初版本比较谈》、《一本历久弥新的三国连环画资料——〈连环图画研究〉第11期》、《三年磨一剑,老树发新枝——位连友眼中的〈三国演义连环画选〉》、《走近三国,品味五十年不老的传世经典——沪美版〈三国演义〉连环画50岁了》、《港版〈三国演义〉连环画大“变脸”》、 《小议连环画〈传书救刘备〉》等相关文章,并曾动过考证封面绘者的心思,但终因相关素材、信息资料的收集、辨析有难度,遂放弃了。今日,看到《图考》一书,解开了笔者多年萦绕于心的不少问题,受益匪浅。 《图考》主要分正文、附录两大部分。正文:一是展现了沪美版《三国演义》连环画套书在不同版次、印次时的封面图77幅,还纳入了英文版《群英会》、《赤壁大战》2幅封面及俗称“白三国”的《走马荐诸葛》、《左慈》、《偷渡阴平》3幅封面作为补充,并对这82幅封面图和绘者进行了逐幅考证、评介;二是《三国演义》连环画初版、横版(即1963年第二版,笔者注)信息汇总。附录部分之一是选入了1957年8月《连环图画研究》第11期的内容;之二是三国演义地图。 《图考》的重头戏毋庸置疑是“看图说话”。针对一幅幅精美的封面图,作者以“大胆设想,小心求证”的态度,运用书证、物证、理证等方式,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详尽考据,提出封面绘者是谁的结论。对原书中有绘者姓名标注、封面图上有清晰明白的绘者印章等依据的,采用书证之法来确定该封面的绘者;对原书虽没有标注绘者姓名,但有封面创作者本人认可或相关人士口碑资料为依据的,采用物证之法来确定该封面的绘者;以上两个考证办法都无法实施时,那么只好采用理证之法,从封面图的总体绘画风格特点上去判断、从一枚模糊不清的印章上去辨别、从画面微观细节描绘特征上去分析、从相关背景信息上去探讨……总之是没有确凿证据的,就根据逻辑推理来综合判断其正误。在实际的考证工作中,作者也每每将这三种办法相互结合运用。如原书封面图已明白标注了绘者姓名,可作者偏不迷信其是惟一的答案,有时也会从画风上做出自己的分析,从而印证出还应添加其它绘者的依据;又如作者以一册已确定绘者的封面,通过对绘画风格等的综合鉴别辩证,触类旁通地确定另外分册的封面绘者,等等。可以说,作者为了让自己的论点站得住脚,会多方面地去鉴别资料,厘清疑点,摆出事实,讲通道理,去伪存真,提出结论。 《图考》是一部研究沪美版《三国演义》连环画封面绘者的原创之作。作者在《序言》中这样说道:“我撰此文,其旨有三,一是求证出《三国演义》连环画的所有封面绘者,罗列证据,纠正以往的惯性认知,当然,除了出版社白纸黑字地印下来,否则怎么印证都能辩驳;二是对于同一分册连环画存在多个封面的,在不考虑初版稀缺性的前提下选出最佳封面,进行优质资源整合;三是希望以此推动出版社在未来的出版过程中能够尽量地把封面绘者标注下来,以求绘者信息更至完善。” 笔者认为,之于作者而言,在《图考》的字里行间乃是对沪美版《三国演义》连环画的一种情感宣泄释放的渠道,也是一种大胆的交流尝试。首先,强调了封面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只是一本书的“面子”,其作用与书的整体性表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打开了一扇《三国演义》连环画研究的新窗口;其次,参与沪美版《三国演义》连环画封面创作的画家到底都有谁?一直是困扰连环画研究中的一个难题。《图考》的作者以个人的力量,从个人的视角入眼,试图对一个至今连沪美社都未曾提供标准答案的考题进行答疑解惑,难能可贵;第三,沪美版《三国演义》连环画封面绘者的信息比较庞杂,众说纷纭,包括笔者在内的一些连友也在一直关注,但始终说不清、道不全。《图考》的作者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其中的许多研究分析生动、精妙、新颖,给今后类似的研究提供了可参考、启发的线索。 虽然《图考》作者的研究分析,有些地方不一定很准确恰当。笔者也不是说《图考》上的所有观点都是正确的,对作者提出的某些论据及观点并不是完全认同。但是,《图考》作者是有很明确目标的,其首要任务是揭密谁是“真正”的《三国演义》连环画封面绘者,当然对于怎样的依据才算是“真正”无懈可击也是有商榷空间的。可不管怎么说,笔者打心眼里不能不佩服作者对此问题的独特看法和敢说敢干的勇气。 与此同时,笔者特别对《图考》中《连环图画研究》第11期不是影印的赞一下。因为不少影印件常常是黑不溜秋、模糊不清的,而进行重新排版制作,让这本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编辑室五十六年前所编的内部刊物,版面更干净了,文字更清晰了。其所展现的“编写三国演义连环画脚本的说明”、“三国演义连环画纲要”、“三国演义人物造型”三部分内容的可读感更强了。只是《连环图画研究》的“三国演义人物造型”因篇幅限制,当时没能将所有人物都展示出来。而《图考》也只是标题采用了1999年1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6开宣纸《三国演义人物造型》的程十发先生书法,未将宣纸版中的人物“扩编”进来,有点遗憾。 另外,《图考》对应封面图的变化,把贺天健先生题写的部分不同版次的分册书名也进行了展示,让读者前后有个对比,这点挺好的。如果能添上都冰如先生篆刻的《三国演义》连环画分册印章,那就愈加完美了。当然,还有一些微瑕,如最后那幅三国演义地图,标有“魏、蜀、吴”三国名称,当年的《三国演义》电视连续剧就是把刘备军队的旗帜错印成“蜀”,沪美最新的法文版《三国演义》所附地图也标为“蜀”,可在三国的历史上严格地说并没有“蜀国”。刘备是承汉统而建国的,谥号汉昭烈帝,而将刘备在四川所建之国称为“蜀汉”,这和把刘邦创建的叫“西汉”、刘秀创建的叫“东汉”是一样的,只是后世为了好区别所定的通称而已,所以“蜀”应标为“汉”更符合史实。如为避免读者与“西汉”、“东汉”混淆,也可用两个字标为“曹魏”、“蜀汉”、“东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