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前胸 ——《英雄小八路》连环画刍议 金玮 “在美国支持下,在台湾的蒋介石政府不断向金门、马祖等靠近大陆的岛屿增兵。夏季,金、马两地的兵力已达十万……8月23日17时30分,人民解放军炮兵部队近五百门大炮一起开火,向金门开炮,不到一个小时就打了近两万发炮弹。整个金门笼罩在一片硝烟之中,台湾方面猝不及防,死伤惨重。10月25日,毛泽东以彭德怀的名义起草的《再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今后对金门‘单日打炮、双日不打’。此后,这场战争演变成象征性战役,这样的‘炮战’,从1958年秋冬一直延续到1979年元旦,整整打了二十年。” 以上这段文字是笔者摘自中央电视台《见证·影像志》栏目制作的《戌年记忆》电视专题片文稿。而《英雄小八路》连环画就是以这场从1958年8月23日开始,被称作“万炮轰金门”的历史事件为背景而创作的。当时,福建厦门何厝乡第四中心小学以何大年为首的13位学生支援前线的模范事迹被媒体报道后,共青团厦门市委认为这些学生的这种精神值得发扬,决定送一面锦旗予以表彰。考虑到这些学生的年纪虽小但身上又具有“老八路”的精神等因素,最后锦旗上就写了“英雄小八路”。 “英雄小八路”支前的先进事迹广泛流传开来后,1960年5月,上海戏剧学院陈耘到厦门慰问采访“英雄小八路”,并从“英雄小八路” 就读的厦门三中总辅导员同时也是这些学生语文老师的王添成处看到了有关“英雄小八路”故事材料,最后创作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英雄小八路》话剧。6月1日,话剧《英雄小八路》在福州公演,引起了巨大反响。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办公室主任周郁辉随即找到了陈耘。1961年1月,由周郁辉编剧,高衡导演,洪兆森、卢宁、吴立民、何立己、李翚星等主演的《英雄小八路》电影拍摄完成,不久在全国各地上映。电影主要叙述了上世纪50年代,生活在福建前线的国坚、林燕、铁牛、小明、小华5位机灵的中小学生想方设法要求留下来支援前线。孩子们一边参加前线工作,一边努力学习。与此同时,敌特内外勾结,冒名顶替来刺探我军情报。国坚看出了来人的破绽。最后,终于将派遣的和暗藏的敌特分子全部擒获。接着,林燕的姐姐林老师为抢修桥梁在敌炮火中不幸牺牲。孩子们十分悲痛,他们向团长献上红领巾以示报仇的决心。我军以猛烈的炮火攻击敌阵地。不料,电话线被炸断了,在紧急关头,孩子们手拉手,以身体接通了电话。而周郁辉作词、寄明作曲的电影主题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在1978年10月27日共青团十届一中全会上被定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下面,笔者要谈的有关《英雄小八路》的连环画分为电影、绘画两类(其他书名为《小电话兵》的纪实连环画不在此列)。 先聊一聊根据电影改编的连环画。一本是中国电影出版社1962年10月第1版1965年4月第2版第1次印刷,60开,177页图的《英雄小八路》,改编陈澈,全书黑白影像,图片清晰。另一本是延边人民出版社翻译出版的朝鲜文《英雄小八路》电影版,此连环画为1963年8月第1版第1 次印刷,60开本,181图,是根据中国电影出版社1961年11月第1 版《英雄小八路》电影版译制的,全书蓝色影像,画面的清晰度没有黑白影像高,但比上面这本1962年10月第1版1965年4月第2版第1次印刷的多了4页画面(1961年11月第1版1印的汉语版应是181图)。 接下来再聊一聊根据话剧和电影剧本改编的绘画版《英雄小八路》。福建人民出版社1958年12月第1版第1 次印刷发行了《福建前线斗争故事集(一)——英雄小八路》,此连环画为60开本,54图,由陈振群改编,王井绘画。主要取材于当时对这些学生先进事迹的报道内容,主人公的姓名也基本采用了生活原型的真名实姓,绘画手法简练写实,总体风格注重反映实际场景的再现,具有新闻纪实性质。 1960年冬,顾炳鑫先生为了创作根据陈耘同名话剧剧本编绘的《英雄小八路》连环画,亲自赴福建前线深入生活了3个月,其中在大嶝岛炮兵连当兵1个月。并去何厝乡找到了1958年炮击金门中支前的“英雄小八路”们,为这群英勇的孩子画素描写生像,将其作为创作《英雄小八路》这部艺术作品的人物模特。《英雄小八路》由田衣、顾炳鑫改编。作品采用中国彩墨画的形式来绘制,这对顾炳鑫先生来说也是一次新尝试。《英雄小八路》完成后共116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以60开本在1963年11月第1版第1次印刷发行。对这部作品顾炳鑫先生是不太满意的,他认为用中国彩墨画绘制的《英雄小八路》,在创作形式上是不成功的,对人物的刻画比较肤浅,存在概念化的问题。可笔者现在回过头再看一下,并与后来采用白描手法的重绘本进行粗粗对比,认为顾炳鑫先生对自己作品的要求有点苛刻了,毕竟这是一次连环画创作的有益探索和实践,能达到这一水平,已经是很不错了。只不过因为当时印刷、用纸等方面条件的限制,没有将原稿的神韵与风采充分展现出来。 1964年1月,河北人民美术出版社初版第1次印刷发行了根据周郁辉原著,丹枫改编,韩伍绘画的184图60开本连环画《英雄小八路》。这本连环画是根据电影剧本改编的,情节与电影基本一致。画家韩伍先生是一位很擅长创作少年儿童题材的画家,创作了为数不少的以少年儿童为主人公的连环画。虽然他的绘画风格没有顾炳鑫、韩和平等人细腻老练,但其线条运用灵活多变,笔下的人物形象活泼可爱。2007年6月,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军旗飘飘》专辑中就选入了这本《英雄小八路》。 当上海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顾炳鑫用中国彩墨画所绘的《英雄小八路》连环画问世10年后,一本由本社编绘,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64开本,用白描技法绘制的118图《英雄小八路》于1973年12月开始了第1版第1次印刷发行,在书前的“内容提要”中有一句“本书根据同名连环画重新编绘”的话。为此,大家如将1963年和1973年两个版本中的画面作一对照,就可看出白描版与彩墨版的渊源关系。并且这本《英雄小八路》在同名连环画中版本也是最多的。其自1973年问世后,1974年10月福建人民出版社依据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12月第1版,重印了《英雄小八路》20万册,印刷质量不错;1975年6月延边人民出版社也依据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12月第1版,翻译出版了第1版第1印朝鲜文《英雄小八路》32万册,不过印刷质量较差,并对封面进行了重绘;2001年6月,上海美术人民出版社第1 版第1次印刷发行的“上海连环画·精品百种·中外少儿故事选(二)”中,选入了1973年12月第1版的《英雄小八路》,只可惜画面有拉伸变形的现象,此版本为50开本,并恢复了1973年12月第1版中隐去的编绘者姓名:原著陈耘,改编田衣、顾炳鑫,绘画顾炳鑫、韩和平(后沪美又依此版本,在2009年、2010年以“经典连环画阅读丛书·红色少年故事(1)”、“中国连环画优秀作品读本”为系列推出了50开本、32开本的平装普及本);2005年7月,上海美术出版社第1版第1次印刷发行了32开本精装本《英雄小八路》,在书的扉页上注明了原著陈耘,改编顾炳鑫、田衣,绘画韩和平、顾炳鑫、何进。与50开本不同的是绘者中多了何进,并将韩和平、顾炳鑫前后位置作了调整。从绘者之一韩和平所写的“画家自述”中我们可知白描版《英雄小八路》连环画创作的一些情况:“从干校回到出版社,老顾来找我,说上面的意思要把英雄小八路改为线描形式再版,要我与他一起搞,他因身体等原因不可能全身心的投入,要我多出点力。受到老友的重托能不用心的对待吗?我可以说,现在的作品完全是顾炳鑫的风格,我的翻译工作算是成功的。”笔者认为,32开本《英雄小八路》上所署3名绘者姓名和排序是当时创作这一作品真实情况的反映。同时,此大精装也是至今所有已出的线描版《英雄小八路》连环画在制作和印刷上最精良的版本。 2010年12月,内蒙古人民出版社以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11月版为底本,推出了蒙汉双语的50开精装本《英雄小八路》,并插入了顾炳鑫先生的4幅彩墨图稿和速写等相关素材资料。 岁月如白驹过隙,1958年“8·23”炮战至今已半个多世纪了,当年的13位“英雄小八路”如今都是已过花甲之年的老人了。在此,笔者将他们的姓名一一列出来:何大年、何亚猪、何佳汝、何明全、黄水发、郭胜源、何亚美、黄友春、黄网友、杨火旺、何锦治、林淑月、何星赞。 2011年是顾炳鑫先生逝世10周年,笔者谨以此文表示对这位致力于连环画事业的元勋宿将的怀念之情。
( q4 ? \+ z# d9 x'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