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讲三国演义连环画第七回——《犯长安》。 《犯长安》这则故事并不出名,但是赵三岛凭借精妙的绘画技艺,赋予了它无限的魅力。 赵三岛(1919-1997)江苏吴县人,从小自学成才,到上海后得同乡严绍唐倾力帮扶,20岁开始成为专职连环画家,一生创作连环画不下200部,位列“四小名旦”之首。可惜50年代末他遭遇不公待遇,从此被迫放下了画笔,这是连坛的巨大遗憾。 《犯长安》封面,该书于1957年12月初版
封面由赵三岛与刘锡永合作绘画:皇宫门口,两员大将正挥舞宝剑,大有杀进去的意思,而另外两人则作出阻拦状。四员将领袍服色彩各不相同,盔甲质感立体厚重,非常漂亮。 他们是谁?谁要攻城,谁要阻拦?看完这篇您就清楚了。 书接上回《凤仪亭》,司徒王允巧施连环计,激得吕布怒杀董卓。董卓虽死,但他的西凉军建制完好,毫发未损。 董卓的部将李傕(音:绝)、郭汜(音:四)、张济、樊稠逃到凉州,他们担惊受怕,请求朝廷赦免自己。(画面中坐着的文士很可能是贾诩) 西凉军信使来到长安,送上奏章。众大臣觉得李傕等人兵力不少,如果逼急了造起反来是个大麻烦,不如赦免了他们。(赵三岛很喜欢大空间、小人物的布局,显出皇宫的宏伟) 王允坚决反对,他恨透了李傕等人为虎作伥,一定要治罪,献帝也听从了他。因为这一决定,引出一场大祸。(有人觉得王允迂腐,我倒是认为赦与不赦,各有利弊,王允是有气节的人,那年朝廷已经特赦过一次,二次赦免也会影响朝廷的威望。) 李傕等人得知朝廷要清算他们,准备散伙逃跑。 这时谋士贾诩(音:许)劝道:“不可,现在逃跑,一个亭长都可以轻易捉住你们,不如聚齐兵丁,杀到长安为董太师报仇,顺利的话,能奉国家以征天下,如果不顺利再跑也不迟啊。” (贾诩是三国中出了名的毒士,算无遗策,祸乱他人,自己则稳坐钓鱼台,步步进阶,他早已想到皇帝这张王牌的可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