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重温经典
我们从尘封的档案库翻出泛黄的稿件,整理出版1951—1952年《连环画报》复刻版。当时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团结一心,努力奋斗,既演绎着人间烟火气,也汇聚起建设祖国的蓬勃力量。1951—1952年出版的《连环画报》正见证和记载了这段辉煌的历史。我们在当下推出复刻版,正是让读者通过一幅幅经典作品重温共和国建立初期那个火热奋斗的时代。
《连环画报》(1951-1952)内页展示
连环画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其创作根植时代沃土,反映时代主题思想和百姓生活,在共和国建立初期,作为文化普及和教育群众的大众读物,连环画发挥了重要作用。正如一首小诗中所写:
这几方寸的小本本,那无声的语言, 常常胜过老师的谆谆教导、父母的细心叮咛。 它把理想和智慧的种子,在幼小的心灵里深深播种。 它又是永不枯竭的甘泉,滋润着生命之树的苗圃, 为祖国的明天,培育更多的时代精英。
《连环画报》(1951-1952)内页展示
很多“70后”“80后”是看着小人书长大的,连环画曾温暖和浸润了他们的童年。我们推出《连环画报》复刻版,在致敬共和国光辉的成长历程的同时,希望能重新拾起“70后”“80后”读者们对童年的美好记忆。
《连环画报》(1951-1952)内页展示
2 《连环画报》创刊背后的故事
新中国刚刚诞生、百废待兴之际,党和人民政府就及时布置并不断推动连环画创作与出版工作。1949年12月,毛泽东同志指示当时的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周扬:“连环画不仅小孩看,大人也看,文盲看,有知识的人也看,你们是不是搞一个出版社,出版一批新连环画,把那些宣扬神怪、武侠、迷信的旧连环画去掉。”
周恩来找到时任文化部艺术局美术处处长的蔡若虹商量,决定立即在文化部成立大众图画出版社,专门负责编制出版连环画。《人民日报》于1949 年12 月30 日刊登新华社12月29日北京电:“以编印新的连环画为主要工组的大众图画出版社已于日前成立。”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的连环画专业出版社,1950年便出版了一批好书,如由蔡若虹(笔名张再学)改编、刘继卣绘画的《鸡毛信》等。
大众图画出版社成立相关新闻报道
1951年5月,筹建人民美术出版社时,在时任社长萨空了和时任副社长、总编辑朱丹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半月刊《连环画报》应运而生。邹雅同志担任首任主编,茅盾(时任国家文化部部长)为《连环画报》题写了刊名。
1951年9月,人民美术出版社成立大会在中山公园举行。人美社成立后,大众图画出版社并入人美社。大众图画出版社编辑团队成为《连环画报》编辑室的连环画册编辑组,继续组织连环画册的编创出版。
《连环画报》第一期
3 《连环画报》出版了多部经典作品
《连环画报》最早版本为竖20开本,10页彩页,20页黑白页。从1952年的第29期开始,改为横20开本。当年刊载了刘继卣绘制的《武松打虎》、任率英绘制的《完璧归赵》等多部经典连环画作品。
连环画《武松打虎》内页展示
连环画《完璧归赵》内页展示
4 编创团队群星闪耀
《连环画报》作为人民美术出版社的重要刊物,聚集了一大批当时人们熟知的优秀连环画作者,如王叔晖、古元、颜涵、张乐平、叶浅予、徐燕孙、任率英、卜孝怀、墨浪、陈少梅、贺友直、华三川、赵宏本、钱笑呆、罗工柳、詹建俊、程十发、刘继卣、董洪元等。除了绘画名家,还聚集了一大批来自基层的美术爱好者,形成了广泛的作者群体。
王叔晖简介及作品
刘继卣简介及作品
5 《连环画报》(1951—1952)首版复刻编号礼盒内容
复刻众筹版选择的是1951—1952完整两年出版的《连环画报》影印本,含创刊号共38期。1951、1952年刊载的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适合初次收藏的朋友。
复刻众筹版1:1原样复刻,无论是色彩还是质感都尽力还原,纸质也再次升级。除此之外,众筹版还包含收藏编号证书、人民美术出版社社章、《连环画报》编辑部印章、众筹特制礼盒等,以及后续的多种解锁福利,以飨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