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连环画暴风骤雨

 找回密码
 注册一个用户
查看: 826|回复: 4

红楼梦中关于晴雯的概述

[复制链接]

6129

主题

4541

回帖

1万

积分

连趣部长

文萃

注册时间
2009年8月18日
在线时间
17824 小时
精华
1

斑竹

发表于 2009年9月12日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晴雯,从一个家世无可考的女孩子到卖给赖大家,再卖给贾府,以至最后的“抱屈夭风流”她受尽了残暴的摧残和迫害。晴雯以不幸的遭遇感染读者,她既以一个天真无邪、孤苦伶仃的孩子走进贾府,又以一个逐步形成了反抗性格的婢女而被赶出贾府。晴雯的身世和命运是这样的凄苦、不幸。不知其籍贯和姓氏,犹如无根无蒂的浮萍,任凭风吹雨打,独自面对人世间的所有的苦难。因此,宝玉在《芙蓉女儿诛》中,这写道:“窃思女儿自临浊世,迄今凡十有六载,其先之乡籍姓氏,湮沦而莫能考者久矣。”由此可见,晴雯在当时的社会里是处于最底层的一个孤苦无依的弱者。她在进入贾府之前就已被遗弃;进入贾府之后,无论是服侍贾母,还是服侍宝玉,她都是个不折不扣的婢女,是封建统治阶级剥削、压迫、欺凌、侮辱的对象。最后,晴雯以被迫害致死为悲剧的结局。这一切都向人们充分证明了晴雯所处地位的不幸,这一切也是对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和封建道德沦丧的控诉。&nbsp; <br /><br />&nbsp; 晴雯,她是大观园中唯一最富于个性色彩的被压迫的婢女。她的所作所为与封建统治阶级的愿望迥然不同,是叛逆和反抗的代表。她敢说、敢笑、敢怒、敢骂、心直口快,不拘泥虚伪。每当晴雯在读者面前出现的时候,立即给人带来一股爽身扑鼻的清新之感。书中第八回,晴雯第一次登场,现在回想起来,仍有眼前一亮的惊喜。当时,宝玉醉酒回到怡红院,来到自己的卧室,看见案上的笔墨。晴雯先接出来,笑道:“好,好,要我研了那些墨,早起高兴,只写了三个字,丢下笔就走了,哄的我们等了一日。快来与我写完这些墨才罢!”这时宝玉也想起了早起的事来,因说道:“我写的那三个字在哪里呢?”晴雯笑道:“这个人可醉了。你头里过那府里去,就嘱咐我贴在这门上,这会又这么问。我生怕别人贴坏了,我亲自爬高上梯的贴上,这会子还冻得手僵冷的呢。”晴雯的这一出现,马上给人一种干练、麻利、直言快语的感受。虽然在主子面前,却毫不低声下气,而是敢于抱怨,发牢骚,说出自己心中的不满情绪,决不插微虚伪。这就使她在众多的婢女中脱颖而出,初露锋芒。&nbsp; <br /><br />&nbsp; 晴雯在下层婢女行列中之所以具有独特的魅力,还因为她洒脱泼辣,无所顾忌,总是天真、善良、坦荡,刚强而又浑身是刺。用宝玉的话“金玉不足喻其贵,冰雪不足喻其洁,星日不足喻其精,花月不足喻其色”来形容这位惊世骇俗的姑娘实在不为过,她为人处世正直无畏,刚直不阿,容不得虚伪作假的阴微卑贱。看不顺眼和听不惯的事,她都会给予反击和讽刺,让人觉得她十分刁钻刻薄,然而这也正是她光明磊落,洒脱泼辣的表现。书中第二十回,写了宝玉的乳母骂了袭人,宝玉替袭人抱不平,说:“这又不知是哪里的帐,只拣软的排揎。昨儿又不知哪个姑娘得罪了,上在她的帐上。”晴雯听了这话极为不满,在一旁笑着说:“谁又疯了,得罪她作什么,便得罪了她,就有本事承认,不犯带累别人!”晴雯的这一番话正展示了她做事光明磊落的一面,她话里话外夹枪带棒的把宝玉、袭人二人反驳回去,让他们无言以对。这件事充分表现了晴雯对敢做不当的憎恶和轻视,也充分说明了她性格的火爆和敢于顶撞主子绝不虚伪的个性,也寄寓了作者对她深深的赞美之情。&nbsp; <br />晴雯作为《红楼梦》中的一个悲剧女性,她命运的不幸和她的性格是分不开的。由于她处在地位低下的婢女行列,使她对贾府内的高压政策进行了强烈的反抗,在贾府封建统治者和道者的迫害面前屹然挺立。因此,晴雯这个光辉瞩目的人物形象最突出的性格特点,就是她贯彻始终的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她虽然是个地位低下的婢女,但是她却顽强地保护着自己做奴婢的尊严。不能改变和选择的身世,让她成为丫环,下人;然而在属于她的队伍中,她严守自己的原则,绝不卑躬屈膝、献媚奉承。被压迫阶级的美好品质在她身上表现得异常鲜明、突出。&nbsp; <br /><br />&nbsp; 晴雯的一言一行都在向人们证明她具有着独立的人格,她向往平等、公正。“撕扇子作千金一笑”是晴雯同贵族公子宝玉之间冲突的结果,显然晴雯胜了。晴雯无所顾忌地在贵族公子面前撕扇,表面上只是争斗,然而却从灵魂深处曲折地反映了她的倔强、不肯低头的性格。她敢于对贵族公子说“不”,充分显示了她虽是婢女,却绝不低声下气,没有自我。晴雯地位卑微,刁钻、刻薄,同时她也高傲、纯净,目下无尘。在我看来,正是由于晴雯的泼辣、倔强和对人的刻薄、喜怒无常,才使她的纯洁、天真、坦荡显得更加宝贵。&nbsp; <br /><br />&nbsp; 由于王夫人对晴雯以往作风的耿耿于怀,无论晴雯是多么纯洁,美好,在她眼中,晴雯只是个妖精。为了宝玉不被“勾引”坏,王夫人是非除掉晴雯不可的。因此,当晴雯病得四五日水米不沾牙,奄奄一息时,王夫人命人把她从炕上拉下来,架起来去了。临走时只许把贴身穿的衣服带出去。孑然一身,来也如此,去也如此。然而,晴雯那惊人的反抗生命并没有因此结束。当宝玉挂念病中的晴雯,偷偷跑出来看望她时,晴雯将自己的两根葱管般的指甲剪下来给了宝玉,又与宝玉互换了贴身穿的袄,说:“回去他们看见了要问,不必撒谎,就说是我的。既担了虚名,越性如此,也不过这样了。”晴雯的这一行为不但没有让王夫人等如意,反而让虚假的罪名成了真的,这无异于在王夫人的心脏上插了一把锋利的匕首,也为晴雯的反抗生命画了一个句号。晴雯就是这样一个坚贞顽强,始终如一的女子。从她进了贾府,直至被逐含冤而死,她都没在镇压和迫害面前屈服,始终保持着铮铮傲骨,表现出了最难能可贵的精神。晴雯明快爽朗、纯真坦荡的性格和大胆的反抗精神赢得了宝玉的赞赏,使她成为宝玉的知己。晴雯的被逐和晴雯的死都对宝玉的身心产生了巨大的震动。宝玉把全部的伤感和愤懑,熔铸在那篇著名的《芙蓉女儿诛》中。芙蓉是秋花,淡雅、清秀、凄冷,恰好配得上晴雯那样一种悲剧性格和被暴力摧残的命运。当我们回想起晴雯往日生活中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让我们感觉到她的一身正气,她言行的悲壮,她不容任何人诟病非议的个性。让每个向往世间美好事物而又不执偏见的人,都会肃然起敬,给予无比的赞美和支持。&nbsp; <br /><br />&nbsp; 晴雯,她光明磊落、胸怀坦荡,虽口角锋利,却心地善良;她心高气傲、无所顾忌,虽冰雪聪明,却天真无邪;她心直口快、洒脱泼辣,虽致情致性,却敢作敢当、视死如归。这就是晴雯,是你我眼中最美好的晴雯。 <br /><br />
河北唐山:15833460703

6129

主题

4541

回帖

1万

积分

连趣部长

文萃

注册时间
2009年8月18日
在线时间
17824 小时
精华
1

斑竹

 楼主| 发表于 2009年9月12日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br /><br />晴雯的全部生活是一首诗,是一首充满着青春生命力的抒情诗。晴雯者,“情文”也。晴雯的形像,是曹雪芹心灵的宠儿,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精品。曹雪芹在塑造这一形像的过程中,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通过细密的思想活动,丰富的艺术想像与适当的夸张,使得这一人物性格格外明朗,使得她的生活面貌格外美化,格外诗化。在晴雯的锋芒毕露的言谈笑语中,在她的眉眼动静的开合中,时时流露出来美丽的激情和光彩夺目的绚烂。曹雪芹把这一洁白无暇的雕像,摆在大观园富丽堂皇的地毡上,使读者在那封建堡垒的家庭里,感到一点春风和暖的气息;在那千依百顺而又彼此排挤陷害的奴婢中,看到一个坦白、直率、天真、刚强和敢于嬉笑怒骂富有反抗精神的人物。她虽身处下贱,却是一个大写的“人”! <br /><br />晴雯是这样一位人物,我们并不明了她的家世,连她姓什么也不知道。我们所知道的,她是一个无父母孤苦伶仔的小姑娘,她没有在家庭里受到处世为人的“教养”,任情任性,刚强暴躁,带来了一身的“野气”,后来她被赖大的母亲“孝敬”了贾母,就带着一身可爱的野气,进入了贵族社会华丽的客厅。她不知道天高地厚,不知道贵贱尊卑,不理解封建贵族家庭中入吃人的法则、更没有学会那一套奴隶道德,并且利用那一套道德往上爬,保持自己的生活和生命。这样一个叛逆人物,曹雪芹故意把她送到怡红院,于是使这一人物性格,得到了充分发展的环境。 <br /><br />《红楼梦》的读者,都知道在贾府的丫头群中,晴雯是第一个美丽的。但曹雪芹写晴雯的美,不同于写袭人和平儿。在袭人、平儿的身上,堆满了绫罗绸缎,珠光宝气和浓妆艳抹的涂饰,晴雯要却没有这些庸俗的富贵气。“水蛇腰,削肩膀儿”,“钗甜鬓松,衫垂带褪,大有春睡捧心之态”。曹雪芹只用这样几笔水墨的勾勒,就把晴雯的天然美貌,送到读者的眼前。她像“一盆才透出嫩箭的兰花”,宝玉用这样的抒情诗的语言,来赞美晴雯的形像。这不仅写出了晴雯的美貌,也写出了她纯洁的精神。但在王夫人的眼里,觉得她“眉眼又有些像林妹妹”。不错,晴雯不仅面貌精神像林黛玉,更重要的是她的性格在追求解放与自由上,同林黛玉有基本上的一致性。王夫人对于晴雯那样深恶痛绝,连作为宝玉的一名丫头也不能容忍,那么,林黛玉不能成为她的媳妇,也就不难理解了。 <br /><br />晴雯性格的特质,是那种独来独往;疾恶如仇、敢爱敢恨、敢笑敢骂的青春活力和那种反抗权威轻视等级的自由平等的精神。在她的口舌间,时时吐露出刀剑般的讽刺,把她周围的黑暗丑恶和那些“鬼鬼祟祟的勾当”,毫不容情地揭露出来。在第三十一回里,晴雯空因跌坏了扇骨子和宝玉吵嘴的时候。袭人说了一句“原是我们的不是”。晴雯听她说“我们”两字;就冷笑几声道:“我倒不知道‘你们’是谁,别教我替‘你们’害臊了!……连个姑娘还没挣上去呢,也不过和我似的,哪里就称起‘我们’来了?”还有一次,因为王熙凤叫小红去拿一个荷包,小红得了高级主子的差遣,便得意忘形起来。晴雯见了冷笑道:“怪道呢!原来爬上高枝儿去了,就不服我们说了。不知说了一句话,半句话,名儿姓儿知道了没有,就把她兴头的这个样儿!这一遭半遭儿的也算不得什么;过了后儿,还得听呵!——有本事从今儿出了这园子,长长远远的在高枝上才算好的呢!”抄检太观园时,玉熙凤带领王善保家的一群人杀进恰红院,袭人麝月之流,无不战战兢兢,俯首贴耳,都是“自己先出来打开箱子并匣子“任其搜检一番”,只有晴雯采取反抗斗争的姿态;她起初是不开箱子,后来她是“挽着头发,闯进来,豁郎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提着底子,往地下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出来”。在这些文字里,显露出晴雯的锋利无比的讽刺天才,这天才的讽刺,是封建时代表示反抗精神的有力武器。她的讽刺,不仅刺伤了袭人、秋纹、小红、王善保家的一群人的心,更重要的是她把矛头指向了封建统治者王夫人。同时也表规出晴雯的心地是何等纯洁善良,在她的心里容不得一点肮腔、丑恶和冤屈。她鄙视乘机向上爬的小红,她嘲笑一天到晚梦想当小老婆的袭人,她轻视那得了小惠而向王夫人叩头谢恩的秋纹,她痛恨那狐假虎威为非作歹的王善保老婆。“难道谁又比谁高贵些?冲撞了太太,我也不受这口气”。她这种自由平等的思想和勇猛的不避危险的斗争精神,放在贾府那一群女性中,真有鹤立鸡群之感!也就因此,她遭到封建恶势力的围剿,流言谗语,从四面向她飞来。绣春囊事件一爆发,王善保家的便抓紧这个好机会,在王夫人面前诬告:“别的还罢了,太太不知道,头一个是宝玉屋里晴雯。那丫头仗着模样儿比别人标致些,又长了一张巧嘴……一句话不投机,她就立起两只眼睛来骂人,妖妖调调,大不成个体统!”由于封建统治者对叛逆者深恶痛绝,再加上小人们的诽谤,于是这个纯洁勇敢的晴雯,就很快地在狂风暴雨中被毁灭了。 <br /><br />晴雯的这种精神特质,在封建家庭的叛逆者贾宝玉的心灵里,得到了高度的共感与共鸣。她是贾宝玉思想上的朋友。他们的阶级、地位、教养虽不同,但宝玉对晴雯的态度,跟对其他的丫头是有区别的。他们的友谊,在“撕扇”、“补裘”两回抒情诗笔墨的描绘里达到了高潮。 <br /><br />袭人、麝月、碧痕、秋纹一流人物,是宝玉生活上的心腹,善于铺床叠被送水捧茶,她们也只在这方面细心体贴,争取妾婢的稳固地位。这些职务晴雯却不放在眼里,她要争取做宝玉精神上的朋友。那次宝玉被贾政痛打一顿之后,全家骚动,各人的情绪和态度各不相同。黛玉送来的同情是万语干言说不出的,只是“满面泪光和两只肿得桃儿一般的眼睛”。黛玉走了,宝玉为表示他的爱情,相送两块旧帕给黛玉,在他俩的恋爱过程中,这是一件非常机密的任务。担负这一任务的就是晴雯。后来晴雯死了;宝玉悲痛地对黛玉说:“素日你又待她最厚”,在这一句话里,透露出来黛玉和晴雯的深厚的感情,也说明在那封建堡垒里,这一对爱人和那一位朋友,在叛逆精神的契合上,是紧紧结合在—起的。 <br /><br />晴雯的死亡,在贾宝玉精神生活上所带来的打击与惨痛,是无法形容的。晴雯的死亡,暗示了林黛玉不可避免的死亡命运,也说明贾林爱情悲剧反封建的强烈倾向。贾宝玉将他无比的愤恨和哀伤,用优美的文笔,一齐写进《芙蓉女儿诔》里。《芙蓉女儿诔》是讨伐封建势力的檄文。“孰料鸠鸩恶其高,鹰鸷翻遭罘l;铃施妒其臭,
河北唐山:15833460703

6129

主题

4541

回帖

1万

积分

连趣部长

文萃

注册时间
2009年8月18日
在线时间
17824 小时
精华
1

斑竹

 楼主| 发表于 2009年9月12日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这几句判词实际已写尽了晴雯的一生。“心比天高”,如笑指繁星所说:十岁的时候被赖大买去做丫头,是奴才的奴才,后来象礼物一般孝敬了贾母,但却没有一点奴性。她的爽直莽撞针对的是每一个人:宝玉、黛玉、袭人,用客观的眼光来看,她实在不是一位好丫头,她从来没有摆正奴才的位置,即便要求宝玉爱自己,也是站在“人”这一个同样对等的高度上,不是奴颜卑膝,也没有温柔和顺,再用黛玉所说的便是“我为的是我的心”。为了自己的心而活着的人,在现在也没法不让人感动的,我们难道一定要对着这颗高贵的灵魂指责她:你只是个奴才?身为下贱是她无法改变的命运,但我们已经看到了弱小如晴雯是怎样为这不公平的命而抗挣,她不愿服侍宝玉洗澡,她也看不惯别人的鬼鬼遂遂,她如此珍爱自己清白的女儿身,果真使最明白女儿的宝玉另眼相看,由亲昵而升为心爱。看宝玉挨打支走袭人却让晴雯送手绢,我们已经明白晴雯与宝玉更贴心了。 <br />  “风流灵巧招人怨”是晴雯的又一大罪状,晴雯的灵巧确实给她惹了不了麻烦,对于她暴炭一样的性子,有如平儿般的人物知道体贴,能够理解,有如宝玉一样的主人知道敬重,多方维护。也有因挨打受骂吃了亏的,难免要背后下蛆。看王善保家的在王夫人面前的一番话便知。她告晴雯,无非是说她掐尖要强。但王夫人触动的心思却是“长得几分象林妹妹”的晴雯清狂太过,一口咬定她是妖精,再怀疑她并芳官四儿等人私情蜜意,勾引宝玉无所不为。真正引来王夫人雷霆之怒的并非是晴雯的懒,也非晴雯爱打骂小丫头,却是她长得过于好了,不象袭人“笨笨的”讨王夫人欢心。 <br />  若果然是因为晴雯的懒或是烈而将其赶出大观园,我们便没必要在这里费神劳心,牵肠挂肚,但却因“长得太好”,担了“狐狸精”的罪名儿,象晴雯那样清白而心高气傲的女孩儿,她又怎么能活下去?晴雯临死叫的是娘,她有多少的冤屈要对自己的母亲讲?女孩子看得比生命更重的名声被可憎的封建卫道士如此糟蹋,而晴雯却连辩解的机会也没有。也许,她想到只有自己的亲娘或者能够安慰她,也许,她想对母亲哭诉自己的清白,或者她想问问,当初为什么不把自己生得丑一些? <br />  王夫人一一检示过怡红院的丫头,凡不顺眼的都赶了出去,然后,她到贾母处讲的却是晴雯得了“女儿痨”,她不敢说晴雯有什么行为不端处,是因为知道贾母将晴雯放在怡红院的道理,贾母信得过晴雯的清白,贾母本有让晴雯成为宝玉小妾的意思,如此一来,贾母虽着实惋惜一回,也是没有法子了。而我在这里,又难免因为王夫人的阴暗心理而感到心寒不已,晴雯长得有几分象黛玉,贾府均知,她如此鲜明地表示对晴雯的厌恶,那难道不是婉转地表明了她对黛玉的态度,她对贾母给了宝玉的晴雯如此之狠,自然也希望贾母明白她不愿意黛玉成为儿媳吧。 <br />  晴雯无异是曹雪琴最最钟爱的人物之一,但看那字字珠玑句句血泪的《芙蓉耒》就知道了。可是在浩瀚如海的《红楼梦研究》文章中却很少有评论文章专门写晴雯的,原因是什么就不知道了。 <br />  曹雪琴在《红楼梦》中没有正面描述晴雯的美丽,但是读者都知道晴雯的美丽出众,是因为曹雪琴用铺垫渲染的手法,让一些反感晴雯的人从口中说出来,这就使得晴雯的美丽更加突兀。 <br />  晴雯早在第五回就轻描淡写的出场了,是说贾宝玉在秦可卿的卧室睡觉,有四位丫鬟服侍他,其中有晴雯。然而第一次描述晴雯的长相,就到了七十四回,是出自最恨晴雯的王善保家的口中,她向王夫人进谗言:“………宝玉屋里的晴雯,杖着她生的模样比人标致些……”,至于如何标致,王夫人听了王善保家的话之后就想起来了,是“水蛇腰,削肩膀”,这个“水蛇腰削肩膀”就是那个时代美丽女性的标准体形,在王夫人把病重的晴雯叫到眼前的时侯,在王夫人的眼中,我们再一次看到了晴雯是个“美人”“病西施”,晴雯的美丽不言而喻,是荣府上下一致承认的。 <br />  晴雯聪明智慧高傲泼辣,深得宝玉的重用和赏识。可以说在怡红院的大丫鬟中,宝玉尊重的是袭人、信任的是麝月、喜爱的是晴雯。凡是他和黛玉私下传情的事情,都是差遣晴雯去办理,晴雯也深深理解宝黛的感情,传话送物爽朗飒利。象宝玉病中惦念黛玉,给黛玉送旧手帕,就不能让袭人等发现而偷偷的让晴雯送去。 <br />  晴雯机敏而又尖刻,高傲而又善妒、不媚上但是对下严酷。对袭人被王夫人暗许做宝玉的妾,虽然作者没有明述晴雯的嫉妒,但是从晴雯的话里话外却能够明显看出来她的羡慕和嫉妒。晴雯敢爱敢恨敢说敢骂,快言快语,有的话语不用作者介绍,读者就知道是出自晴雯之口,在她跌了扇子而顶撞宝玉的时侯,袭人劝解,晴雯就连讽带刺回敬了袭人:“自古以来,就是你一个人服侍爷的,我们原没服侍过,因为你服侍的好,昨儿才挨了窝心脚。”“哎哟!这屋里单你一个人记挂着他,我们都是白闲着混饭吃的?”不一而足。 <br />  有些事情也只有晴雯敢于做出来,比如撕扇子做千金一笑,比如病中勇补孔雀裘。比如冬天的夜晚穿着单衣吓唬人,一个顽皮、灵巧、任性的美的形象确实赢得了许许多多读者的怜爱。 <br />  晴雯在大观园中的所作所为是光明磊落的,她虽然和宝玉情投意合但却不会象袭人那样“鬼鬼祟祟”的有肌肤之亲,虽然无依无靠家境贫寒却不会象别的小丫头那样偷偷摸摸,她看不起那些狗杖人势欺负奴才的奴才,在抄检大观园的一幕里,晴雯的言行象一颗瞬间升起的绚烂的流星,刹那间照亮了大观园那黑漆漆的夜晚。 <br />  因为晴雯早夭于《红楼梦》前八十回,所以我们看到了出自曹雪琴笔下的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风流灵巧高傲尖刻的晴雯给人们留下了“空牵念”的世代遗憾,乃至于红楼迷们念念不忘那“夜夜长空霁月光”!<cc></cc>
河北唐山:15833460703

6129

主题

4541

回帖

1万

积分

连趣部长

文萃

注册时间
2009年8月18日
在线时间
17824 小时
精华
1

斑竹

 楼主| 发表于 2009年9月12日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id="replyContentArea17" style="overflow:hidden;white-space:normal"><center><object id="mPlayer1" height="64" width="468" classid="CLSID:6BF52A52-394A-11D3-B153-00C04F79FAA6"><param value="http://wma.31tg.com/a/music/china/0054/05.wma" name="URL"></param><param value="1" name="rate"></param><param value="0" name="balance"></param><param value="0" name="currentPosition"></param><param value="" name="defaultFrame"></param><param value="100" name="playCount"></param><param value="-1" name="autoStart"></param><param value="0" name="currentMarker"></param><param value="0" name="invokeURLs"></param><param value="" name="baseURL"></param><param value="100" name="volume"></param><param value="0" name="mute"></param><param value="full" name="uiMode"></param><param value="0" name="stretchToFit"></param><param value="0" name="windowlessVideo"></param><param value="-1" name="enabled"></param><param value="-1" name="enableContextMenu"></param><param value="0" name="fullScreen"></param><param value="" name="SAMIStyle"></param><param value="" name="SAMILang"></param><param value="" name="SAMIFilename"></param><param value="" name="captioningID"></param><param value="0" name="enableErrorDialogs"></param><param value="12383" name="_cx"></param><param value="1693" name="_cy"></param></object><br /><font color="#000000" style="font-size:9pt"></font> <br /><font color="#791c4e"> <br /><br /><br /><br /></font><font face="楷体_GB2312">霁月难逢,<br />彩云易散。<br />心比天高,<br />身为下贱,<br />风流灵巧招人怨。<br />寿夭多因诽谤生,<br />多情公子空牵念</font><br /><br /><br /><font face="楷体_GB2312">红绡帐里,公子情深;黄土垄中,女儿命薄![宝玉]<br />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黛玉]</font> </center></div>
河北唐山:15833460703

6129

主题

4541

回帖

1万

积分

连趣部长

文萃

注册时间
2009年8月18日
在线时间
17824 小时
精华
1

斑竹

 楼主| 发表于 2009年9月12日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articleContent" id="articleBody"><p><a href="http://photo.blog.sina.com.cn/showpic.html#blogid=5f8984e70100db8n&amp;url=http://static3.photo.sina.com.cn/orignal/5f8984e7h710c36137ef2&amp;690" target="_blank"><img src="http://static3.photo.sina.com.cn/bmiddle/5f8984e7h710c36137ef2&amp;690" alt="" /></a></p><p><font style="font-size:24">晴雯判词:</font></p><p><font style="font-size:24px">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font> <a href="http://photo.blog.sina.com.cn/showpic.html#blogid=5f8984e70100db8n&amp;url=http://static15.photo.sina.com.cn/orignal/5f8984e7h6a7a1fac9abe&amp;690" target="_blank" style="text-indent:2em"><img src="http://static15.photo.sina.com.cn/bmiddle/5f8984e7h6a7a1fac9abe&amp;690" alt="" /><font color="#37008e"> </font></a></p><p><a href="http://photo.blog.sina.com.cn/showpic.html#blogid=5f8984e70100db8n&amp;url=http://static13.photo.sina.com.cn/orignal/5f8984e7h710c36aeceec&amp;690" target="_blank"><font color="#37008e"><img src="http://static13.photo.sina.com.cn/bmiddle/5f8984e7h710c36aeceec&amp;690" alt="" /></font></a></p><p> <wbr></wbr></p><div><font style="font-size:24px"><embed name="articlevblog" pluginspage="http://www.macromedia.com/go/getflashplayer" src="http://vhead.blog.sina.com.cn/player/outer_player.swf?auto=0&amp;vid=21005260&amp;uid=1602847975&amp;pid=346&amp;tid=1" width="480" height="37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scriptaccess="samedomain" allowfullscreen="true"></embed></font></div><br /><a href="http://photo.blog.sina.com.cn/showpic.html#blogid=5f8984e70100db8n&amp;url=http://static13.photo.sina.com.cn/orignal/5f8984e7h710c36aeceec&amp;690" target="_blank"></a><a href="http://photo.blog.sina.com.cn/showpic.html#blogid=5f8984e70100db8n&amp;url=http://static15.photo.sina.com.cn/orignal/5f8984e7h6a7a1fac9abe&amp;690" target="_blank" style="text-indent:2em"></a><p> <wbr></wbr></p><p> <wbr></wbr> <wbr></wbr> <wbr></wbr> 晴雯,是红楼众丫头中作者着墨颇多的一个。她身上充满了青年女子率真的魅力。她出身低微却心高气傲,她风流灵巧却惹人非议。她是个敢爱敢恨的泼辣女子,浑身洋溢着嬉笑怒骂、随心所欲的青春活力。</p><p> <wbr></wbr> <wbr></wbr> <wbr></wbr> 贾府的众位丫头姐妹中,晴雯的美貌和灵巧是无人能敌的。</p><p> <wbr></wbr> <wbr></wbr> “水蛇腰,削肩膀儿”,“钗甜鬓松,衫垂带褪,大有春睡捧心之态”。曹公寥寥数笔勾勒出个神仙般的人物,脂砚斋曾有批语曰“晴有林风,袭乃钗副”。晴雯的美,当然就有别于袭人。袭人美得世俗,晴雯身上却丝毫未沾染庸俗的富贵气。她美得天然,美得野性。王夫人的眼里,她“眉眼又有些像林妹妹”。</p><p> <wbr></wbr> <wbr></wbr> <wbr></wbr> 她们何止外貌相似,性情也颇有几分相似之处。黛玉敏感多情,对金玉良缘耿耿于怀,所以宝钗面前常常话里含酸。晴雯率真泼辣,时时吐露出刀剑般的讽刺,贾府中“鬼鬼祟祟的勾当”,常被她三言两语、毫不容情地揭露出来。第三十一回,晴雯跌坏了扇骨子和宝玉拌嘴时,袭人过来就是一句“一时我不到,就有事故”换来晴雯一顿毫不客气的抢白。袭人想要息事宁人又来一句“原是我们的不是”。谁料想这爆炭似的晴雯姑娘一听“我们”两字真恼了,冷笑几声道:“我倒不知道‘你们’是谁,别教我替‘你们’害臊了!……连个姑娘还没挣上去呢,也不过和我似的,哪里就称起‘我们’来了?”这个晴雯丫头一张嘴,真真是叫人爱也不是恨也不是。这话耳熟,是宝钗评价黛玉的一言。看来黛玉、晴雯真是作者笔下的双生子。一个寄人篱下、泪尽人亡的小姐,一个出身寒微、心比天高的丫头。难怪那宝黛二人的定情手帕,宝玉要支开袭人唤晴雯送去。难怪,《芙蓉女儿诔》写得那般情真意切。晴雯无缘知晓,黛玉听了也是一样的。</p><p> <wbr></wbr> <wbr></wbr> <wbr></wbr> 晴雯生得美丽,长得灵巧,这也终究成了她的过错。她何曾做过勾引宝玉的狐狸精?!她不愿服侍宝玉洗澡,也看不惯别人的鬼鬼祟祟(对袭人、麝月都有过一番尖刻的抢白),她如此珍爱自己清白的女儿身。临了才有那句“枉担了虚名”。反倒王夫人最最信任的袭人,早在第六回就陪着宝玉初试云雨情了。谁真谁假,何须再多费口舌?</p><p> <wbr></wbr> <wbr></wbr> <wbr></wbr> <wbr></wbr>晴雯撕扇,撕得何等畅快淋漓。晴雯补裘,补得何等呕心沥血。可怜可叹,这个丫头来到宝玉身边是因为老祖宗看中了她的美丽灵巧,被赶出大观园又是因为王夫人厌恶她的美丽灵巧。“正统慈善”的王夫人喜欢袭人那样看着“笨笨”的丫头。是啊,她亲选的儿媳宝钗不也是这般守拙装愚吗?所以晴雯被撵屈死,黛玉泪尽人亡,宿命?宿命!</p><p> <wbr></wbr> <wbr></wbr> <wbr></wbr> 红楼一梦,多少女儿心碎?晴雯之死,带给人们遗憾的同时也引发了深深的思索。</p></div>
河北唐山:1583346070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一个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连趣网 ( 京ICP备13010301号-1 )

GMT+8, 2025年5月15日 07:20 , Processed in 0.096707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