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连环画暴风骤雨

 找回密码
 注册一个用户
查看: 241|回复: 0

[转贴]南都:鬼词作者王兆山“出山”为作家颁奖

[复制链接]

235

主题

1880

回帖

9541

积分

连趣副部长

坛 主

注册时间
2008年12月18日
在线时间
768 小时
精华
3
发表于 2009年9月13日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月25日晚,山东作协副主席王兆山为蒲松龄短篇小说奖获奖者颁奖。 <br />鬼词作者王兆山“出山”为作家颁奖<br />网友感叹这位写出“纵做鬼也幸福”的山东作协副主席为蒲松龄奖颁奖“真合适” <br /><br />  相关话题:王兆山“鬼词”争议<br /><br />  5·12汶川地震已过一周年,除了灾难中的悲情,网民们同样没有忘记的,还有王兆山———因以“遇难者”口吻写下“纵做鬼也幸福”词句而陷入舆论争议山东省作协副主席。<br /><br />  近日,有网友发现,就在地震一周年前夕,王兆山再次以山东作协副主席的身份在大众媒体上露面,随即王兆山“出山”也再次成为网民热议的话题。<br /><br />  作协副主席写“鬼词”<br /><br />  2008年6月6日,山东《齐鲁晚报》A26版“青未了”副刊发表作者名为王兆山的“词二首”。在其中的一首《江城子·废墟下的自述》中,作者以地震遇难者的口吻,发出了“纵做鬼,也幸福”,“只盼坟前有屏幕,看奥运,同欢呼”的感慨。<br /><br />  此王兆山随后被证实为山东省作协副主席,两首词正是其在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办的“诗衷歌恸鲁川情朗诵会”上倾情朗诵的作品。<br /><br />  词句一经网络传播,便遭到了网民的质疑和不满。因不满山东省作协副主席王兆山代表鬼写<br /><br />  的两首颂词,网名为“一家村主”的淄博作家李钟琴在其博客上宣布,羞与王兆山为伍退出山东作协。王兆山也遭到反对者的网络“声讨”,部分网民还将其定义为“新鲜出炉的亡灵派诗人”,此事甚至被概括为“兆山羡鬼”,后者也一度成为年度网络流行新词。<br /><br />  当时王兆山回应称愿意任由大家评说,“写文章都是这样,肯定有很多评论,各种声音都有。”<br /><br />  此后,王兆山这个名字除了在各种地震回顾文章中被提到之外,就在大众媒体的报道中消失了。<br /><br />  网友揶揄王兆山颁奖<br /><br />  时隔一年后,王兆山再次引起网民注意,源于一篇新闻报道。<br /><br />  4月25日,第二届蒲松龄短篇小说奖颁奖典礼暨第七届中国(淄博)国际聊斋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在山东省淄博市的淄博广电大剧院举行。依然身为山东省作协副主席的王兆山出席了当晚的颁奖典礼。<br /><br />  4月26日,山东新闻网、淄博新闻网等都以《第二届蒲松龄短篇小说奖颁奖典礼举行》为标题报道了此事,并在出席典礼的领导名单中列举了“省作协副主席王兆山”。<br /><br />  4月27日,中国企业新闻网淄博频道同样报道了颁奖典礼,并在报道的导语中提到,“以‘纵做鬼,也幸福’闻名的山东作协副主席王兆山现身第二届蒲松龄短篇小说奖颁奖典礼,为获奖者颁奖。”<br /><br />  显然,时隔一年后,网民也并没有忘记王兆山这个名字,所以当这三个字出现在报刊上以后,很快便有网友注意到了这条新闻。<br /><br />  4月29日,有网友把王兆山颁奖的新闻转载到了凯迪,引发网友热议,点击1.2万,跟帖194篇。<br /><br />  5月1日,百度博客“大窗口”转载新闻时标题干脆写成了“王兆山老师还没有做鬼”。而当天新浪的“铸剑”博客中也注意到了颁奖一事,对此博主的评论称,“真是绝了,蒲松龄就善于写鬼”。<br /><br />  鬼词作者王兆山为以《聊斋》作者蒲松龄命名的小说奖颁奖,这让很多网友都感慨“很合适”。<br /><br />  王兆山也再次成为网民调侃的对象。“兆山应该写本续聊斋,说说做鬼的幸福。”凯迪论坛转载此事后,网民“路人知”跟帖说。“我以为他辞职了呢,原来还在台上呀。”<br /><br />  在当地文学界依然备受推崇<br /><br />  记者留意到,在这次颁奖前,其实王兆山也曾在媒体中露过面,只是没什么影响。据淄博新闻网报道,4月17日,当代精短文学作品高级研讨班暨百名作家淄川行活动正式开幕,王兆山就曾参与活动。<br /><br />  在“般阳烟民”的博客中这样热情洋溢地记述当天的活动:“这是一个文人荟萃、激情勃发的季节……你看……省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王兆山先生来了!……全国的许多大家们都来了。”<br /><br />  王兆山在活动上发言,对此,博主描述说:“用他那平和的语调,笑容可掬的面容,庄重而又不失诙谐的语言,吸引着众多的作家们。”<br /><br />  事实上,那几天的王兆山,可谓处在“马不停蹄”的状态之中。出席多个文学活动,他的照片也出现在多个网友博客中,有文学爱好者以与他合影为荣。<br /><br />  显然,王兆山在当地文学界内,依然备受推崇,而这与网络上调侃他的情形形成了鲜明对比。<br /><br />  本报记者 张东锋<br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一个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连趣网 ( 京ICP备13010301号-1 )

GMT+8, 2025年5月15日 07:34 , Processed in 0.14077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