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画《南征北战》

连趣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一个用户
查看: 363|回复: 3

【杂谈】中国英雄的宿命:忠臣该死

[复制链接]

6129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连趣部长

文萃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注册时间
2009年8月18日
在线时间
17824 小时
精华
1

斑竹

发表于 2010年1月9日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 class="bbsp">汤因比曾说:大一统国家是曾经具有创造性但已经失去创造能力的少数人的产物,是社会衰落过程的副产品。在中国历史上,大一统国家的出现一般要经历遍及全国的战火与灾难,当人民苦于征战杀伐,人心思安的时候,大一统的历史选择便呼之欲出了。联想到汤因比的观点,似乎春秋战国、三国鼎立和南北朝时期正是英雄用武之地,当神州大地以江河湖海、崇山峻岭为界,不仅多了若干条鸿沟,而且疆场内外,英雄扬眉吐气,志士奋发图强,只要不甘心碌碌无为,谁都有机会在史书上留下厚重的一笔。战国成全了英雄,统一护佑了平民。但如果没有英雄,社会衰落便成了汤因比的谶语。 </p><p class="bbsp"><br /></p><p class="bbsp">战国时代,群雄逐鹿,得道者助,失道寡助。鸿沟东西、天堑南北的各方都需要英雄相助。何谓英雄?刘劭总结道:“夫草之精秀者为英,兽之特群者为雄,故人之文武茂异取名于此。是故,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徒英而不雄,则雄材不服也;徒雄而不英,则智者不归往也。故雄能得雄,不能得英;英能得英,不能得雄。故一人之身,兼有英雄,乃能役英与雄。能役英与雄,故能成大业也”。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粗略的结论:历史上的开国君主大概都是英雄,而开国之后,英与雄都应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否则这些英与雄们便有可能成为危险人物。因此,每一个君主都宣扬“忠君报国”的人生理想,无论是谁,都理所应当做一个忠臣。忠心耿耿的蠢材要比那些英与雄们更让人放心。可是,忠臣们就真的讨人喜欢吗?翻翻历史,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忠臣往往不能死得其所。倘若忠臣功高不赏,便只有死路一条。 </p><p class="bbsp"><br /></p><p class="bbsp">或许是因为忠臣的脑袋都是一根筋,君主的旨意虽然已经事过境迁,却仍然紧抱着不放。姜维非要收复河洛,岳飞非要直捣黄龙府,相比之下姜维还肯韬晦,主动避祸于沓中,而岳飞大胜于朱仙镇时,脑门儿直发热,一冲动就把宋高宗抛到脑后了。靖康耻一定要报,但迎回“二圣”岂不夺了现任皇帝的饭碗?岳飞一心精忠报国,便一定要死于“莫须有”之罪。也许有,也许没有,最高的裁决权在皇帝心中。汉武帝就曾定出“腹诽”的罪名,臣子的表情有异便可按“腹诽”处死。即时口中恭恭敬敬,肚子里骂皇帝也不行。忠心不二,但是忠臣难当。 </p><p class="bbsp"><br /></p><p class="bbsp">既然忠臣不好做,就别做忠臣了吧。君主们一般都不是酒囊饭袋,即使像刘禅这般辜负了汉室理想的昏君,也有逃脱司马家魔掌的小聪明。后人说刘禅至少懂得苟延残喘,比不肯示弱的孙皓幸运多了。刘禅虽然不称职,但与活剥人面皮的孙皓相比也算是一个有道的后主。而三国鼎立蜀国先亡,也有经济基础所决定的深层原因。同样是三国鼎立,在北周、北齐和陈相互争衡的南北朝时期,北齐是实力最强的一个,“观夫有齐全盛,控带遐阻,西苞汾、晋,南极江、淮,东尽海隅,北渐沙漠,六国之地,我获其五,九州之境,彼分其四。料甲兵之众寡,校帑藏之虚实,折冲千里之将,帷幄六奇之士,比二方之优劣,无等级以寄言。”然而,北齐却被北周一鼓荡灭,原因何在?《北齐书》给了我们一个中肯的答案:北齐后主杀了忠臣斛律光,自毁长城。 </p><p class="bbsp"><br /></p><p class="bbsp">《北齐书·列传第九》记载着斛律光的事迹:“光,字明月,少工骑射,以武艺知名”。十七岁时,在战场上驰马射中周文帝长史莫者晖,“因擒于阵”,神武帝高欢擢升其为都督。世宗即位后,陪世宗校猎,“见一大鸟,云表飞扬,光引弓射之,正中其颈。此鸟形如车轮,旋转而下,至地乃大雕也”,由此传号落雕都督,进爵为伯。“天保三年,从征出塞,光先驱破敌,多斩首虏”;七年,率步骑五千袭破周天柱三戍;九年,又取周绛川四戍;十年,斩杀周开府曹回公,取文侯镇;河清二年,“光率步骑二万筑勋掌城于轵关西”;三年,周寇平阳,光率步骑三万御之,周军退走,光追入敌境,“获二千余口而还”;四月,北讨突厥,“获马千余匹”。“是年冬,周武帝遣其柱国大司马尉迟迥、齐国公宇文宪,柱国庸国公可叱雄等,众称十万,寇洛阳。光率骑五万驰往赴击,战于邙山,迥等大败。光亲射雄,杀之,斩捕首虏三千余级,迥、宪仅而获免,尽收其甲兵辎重,仍以死者积为京观。世祖幸洛阳,策勋班赏,迁太尉,又封冠军县公。先是世祖命纳光第二女为太子妃,天统元年,拜为皇后。其年,光转大将军”。尉迟迥、宇文宪是北周数一数二的名将,在斛律光面前竟然一败涂地,斛律光战功赫赫,女儿也贵为皇后,已经功高震主,位极人臣。“十二月,周遣将围洛阳,壅绝粮道。武平元年正月,诏光率步骑三万讨之。军次定陇,周将张掖公宇文桀、中州刺史梁士彦、开府司水大夫梁景兴等又屯鹿卢交道,光擐甲执锐,身先士卒,锋刃才交,桀众大溃,斩首二千余级”。直到宜阳,与周齐国公宇文宪等相对十旬。“军还,行次安邺,宪等众号五万,仍蹑军后,光从骑击之,宪众大溃,虏其开府宇文英、都督越勤世良、韩延等,又斩首三百余级。宪仍令桀及其大将军中部公梁洛都与景兴、士彦等步骑三万于鹿卢交塞断要路。光与韩贵孙、呼延族、王显等合击,大破之,斩景兴,获马千匹。诏加右丞相、并州刺史。其冬,光又率步骑五万于玉壁筑华谷、龙门二城,与宪、显敬等相持,宪等不敢动。光乃进围定阳,仍筑南汾城。置州以逼之,夷夏万余户并来内附。”二年,“率众筑平陇、卫壁、统戎等镇戍十有三所。周柱国枹罕公普屯威、柱国韦孝宽等步骑万余,来逼平陇,与光战于汾水之北,光大破之,俘斩千计”,“诏复令率步骑五万出平阳道,攻姚襄、白亭城戍,皆克之,获其城主仪同、大都督等九人,捕虏数千人。”有斛律光在,北周武帝何等英明神武,纵然占得天时地利人和,竟难以再进一步。 </p><p class="bbsp"><br /></p><p class="bbsp">然而,历史的诡谲之处在于:答案往往匪夷所思。斛律光是盖世英雄,国家栋梁,举世无匹,却偏偏是北周灭了北齐,而不是北齐灭了北周。为什么会出现这个局面?那是因为斛律光死了,却并非死于战事,而是死在自己效忠的皇帝手里。 </p><div class="AddTxInfo" style="color:#fcfccc">&nbsp;</div><p></p><p class="bbsp"><br /></p><p class="bbsp">武平二年,“周遣其柱国纥干广略围宜阳。光率步骑五万赴之,大战于城下,乃取周建安等四戍,捕虏千余人而还。军未至邺,敕令便放兵散。光以为军人多有勋功,未得慰劳,若即便散,恩泽不施,乃密通表请使宣旨,军仍且进。朝廷发使迟留,军还,将至紫陌,光仍驻营待使。帝闻光军营已逼,心甚恶之,急令舍人追光入见,然后宣劳散兵。拜光左丞相,又别封清河郡公。”本来,斛律光害怕军士得不到慰劳,于国不利,不敢轻易解散,但却在后主心里留下了致命的恶感。斛律光又向来与后主的佞臣祖珽、穆提婆不睦,这就为谣言提供了温床,从而使忠臣踏上了末路。 </p><p class="bbsp"><br /></p><p class="bbsp">其实北周的伎俩与当年司马懿的计谋如出一辙,当年司马懿连败于诸葛亮,穷于应付之际,便使人到成都散布流言,诱使刘禅诏令诸葛亮撤军,致使惟一一次可能成功的北伐功败垂成。这次,北周也是照猫画虎,“乃作谣言,令间谍漏其文于邺,曰‘百升飞上天,明月照长安’,又曰‘高山不推自崩,槲树不扶自竖’。祖珽因续之曰:‘盲眼老公背上下大斧,饶舌老母不得语。’令小儿歌之于路。提婆闻之,以告其母令萱。萱以饶舌斥己也,盲老公谓珽也,遂相与协谋,以谣言启帝曰:‘斛律累世大将,明月声震关西,丰乐威行突厥,女为皇后,男尚公主,谣言甚可畏也。’帝以问韩长鸾,鸾以为不可,事寝。祖珽又见帝请间,唯何洪珍在侧。帝曰:‘前得公启,即欲施行,长鸾以为无此理。’珽未对,洪珍进曰:‘若本无意则可,既有此意而不决行,万一泄露如何?’帝曰:‘洪珍言是也。’犹豫未决。会丞相府佐封士让密启云:‘光前西讨还,敕令放兵散,光令军逼帝京,将行不轨,事不果而止。家藏弩甲,奴僮千数,每遣使丰乐、武都处,阴谋往来。若不早图,恐事不可测。’启云‘军逼帝京’,会帝前所疑意,谓何洪珍云:‘人心亦大圣,我前疑其欲反,果然。’帝性至怯懦,恐即变发,令洪珍驰召祖珽告之。又恐追光不从命。珽因云:‘正尔召之,恐疑不肯入。宜遣使赐其一骏马,语云明日将往东山游观,王可乘此马同行,光必来奉谢,因引入执之。’帝如其言。顷之,光至,引入凉风堂,刘桃枝自后拉而杀之,时年五十八。于是下诏称光谋反,今已伏法,其余家口并不须问。寻而发诏,尽灭其族。”《北齐书》将斛律光之死的前前后后叙述得清清楚楚,敌人不足畏,佞臣不足畏,但敌人与佞臣联手,忠臣良将便不再有活路了。为国尽忠的英雄到头来还不如为皇帝献媚的奴才,这便是中国英雄的宿命。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天下平定后,皇帝需要的是东厂和西厂,英雄便成为过眼云烟。 </p><p class="bbsp"><br /></p><p class="bbsp">斛律光之死直接改写了历史,周武帝闻光死,大喜,赦其境内,大举攻齐,齐军失去主帅,一触即溃,接连丢掉晋阳和邺都,公元577年,北齐灭亡。后来,周武帝入邺,追赠斛律光上柱国、崇国公,指诏书曰:“此人若在,朕岂能至邺!”自古至今,忠臣良将往往得到敌国的敬重:关羽死于东吴,曹操以王侯之礼安葬其头颅;张自忠战死沙场,日军列队默哀;李克农英年早逝,美国中情局放假三天。皆如此类。然而,后世能够得到善终的栋梁之臣却是少之又少,问题出在哪儿?是莫须有的谣言越来越多,还是敌人越来越狡猾抑或佞臣越来越阴险?不得而知。只不过对斛律光之死,后人犹有不甘。《北齐书》就评论道:“大宁以还,东邻浸弱,关西前收巴蜀,又殄江陵,叶建瓴而用武,成并吞之壮气。斛律治军誓众,式遏边鄙,战则前无完阵,攻则罕有全城,齐氏必致拘原之师,秦人无复启关之策。而世乱谗胜,诈以震主之威;主暗时艰,自毁藩篱之固。昔李牧之为赵将也,北翦胡寇,西却秦军,郭开谮之,牧死赵灭。其议诛光者,岂秦之反间欤,何同术而同亡也!内令诸将解体,外为强邻报仇。呜呼!后之君子可为深戒。”赫赫战功抵不过一句谗言,在历史的这个暗角里,北周的反间计究竟起了多大作用?我想,每个人都能品出自己的味道。 </p><p class="bbsp"><br /></p><p class="bbsp">在斛律光之死约一千年后,公元1566年2月,明朝户部主事海瑞向嘉靖皇帝上了一道天下闻名的奏疏,论世宗久不视朝,专事斋醮,“盖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意思是说,普天之下的官员百姓,很久以来就认为你是不正确的了。几十年的天子生涯被贬得一无是处,嘉靖帝的震怒可想而知,但海瑞不是一个普通的忠臣,他忠君爱国忠到迂腐的程度,而且几乎是抬着棺材上了这道奏疏。海瑞想当然地被捉入东厂禁锢。十个月后,嘉靖帝一命归西,海瑞侥幸重见天日。 </p><p class="bbsp"><br /></p><p class="bbsp">都是忠臣,为什么海瑞的命这么好?因为海瑞在皇帝眼里不过是一个愚忠的文臣,如果他是一个满腹韬略的武将,早就死了。皇帝杀忠臣的时候,眼睛连眨都不眨,而且极为阴毒。后来的袁崇焕就和斛律光的下场一样,后金奈何不了袁崇焕,便动员明朝佞臣进谗,崇祯一怒之下,将一代名将袁崇焕凌迟处死,中国再次自毁长城。不过,海瑞之后的中国,即使是忠臣都不敢随便进言了,后来的万历皇帝二十五年不上朝都没人再随便议论。所有的臣子,都和和气气,战战兢兢,“无灾无难到公卿”。既然做忠臣的代价太大,那么就什么人都不能得罪;既然做英雄是要当出头鸟,那么就恪守中庸好了;既然“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那么得过且过,也可以享一辈子清福。于是,汤因比的谶语发挥了作用:整个社会在不可遏止地走向衰落。 </p><p class="bbsp">&nbsp; </p>
河北唐山:15833460703

70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连趣部长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注册时间
2009年1月12日
在线时间
15688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10年10月29日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69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连趣副总理

中场核心兼前军主将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注册时间
2009年7月27日
在线时间
8568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10年10月29日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em127]

17

主题

7253

帖子

9754

积分

连趣副部长

Rank: 12Rank: 12Rank: 12

注册时间
2010年3月29日
在线时间
6196 小时
精华
0
QQ
发表于 2010年10月29日 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em127]
苦海无边!回头没有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一个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连趣网 ( 京ICP备13010301号-1 )

GMT+8, 2024年7月7日 20:10 , Processed in 0.08464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