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大佛

连趣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一个用户
查看: 326|回复: 0

画里乾坤 其乐无穷(上)

[复制链接]

4497

主题

5753

帖子

1万

积分

连趣部长

→兼国务院全国紧俏连环画协调办公室代主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注册时间
2010年9月16日
在线时间
774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10年12月15日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画里乾坤 其乐无穷(上)
' t! O* z7 f* B' E  + {: t% q% u& _. u- y- T# V
画里乾坤 其乐无穷(上)  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著名主持人崔永元的《不过如此》正在热销,其中里面有近30页描述自己珍藏连环画的内容。如果说,那种人所尽知小开本小人书,过去是为了学习文字与知识的话,那么,当斗转星移、世纪轮回,阔别多年的今天,小人书再次令人惊讶地出现在人们面前时,真是有一种久违了的隔世恍然之感。随着各出版社以崭新面貌再版,还原了过去的原汁原味,又加以重新题材归类,从而使这种诞生近百年的艺术赋予了崭新的血液,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 U, U% K. j* K
  追溯连环画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它有一段跌宕起伏的发展过程和兴衰。早在三十年代上海,沈蔓云、周云舫、赵宏本、朱润斋、陈光镒、笔如花(盛焕文)、陈丹旭、严绍唐等人,创作了大量当时流行和畅销的古代小说、武侠故事题材连环画,而其中尤以“四大名旦”作品最为受欢迎。四十年代由于战乱连环画的发展跨度不大。而在解放区内,受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影响与鼓舞,画家们以积极的态度,高涨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创作了《刘胡兰》、《戎冠秀》、《狼牙山五壮士》、《土地》等带有明显革命的、红色的木刻连环画,形成了鲜明的与国统区的创作截然不同的思路和风格。解放初期,为了普及教育、扫除文盲,党与政府鼓励和鞭策连环画创作队伍,连环画创作进入了新天地。当时主要是以现实主义为题材,歌颂英雄人物与事迹,抗美援朝和苏联卫国战争故事及著名小说为三大线。到“大跃进”运动,又集中突出政治。许多著名画家深入体验感受生活,使自己的创作风格和绘画技法也日趋成熟,但创作的单一性和题材的片面性,又无形中限制和阻碍了画家风格与特长。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是连环画创作的一次高潮阶段,古典题材、民间故事和中外故事题材“百花齐放”。连环画家们各具所长,各施其能,恰当地运用各种绘画技法,创作出许多风格不同的优秀连环画作品。如长篇历史连环画《三国演义》、赵宏本、钱笑呆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罗兴的《林海雪原》《夏伯阳》、罗盘的《战上海》《草上飞》、华三川的《白毛女》《永不消逝的电波》《交通站的故事》《青年近卫军》、顾炳鑫的《渡江侦察记》《黎明的河边》《马特洛索夫》《蓝壁毯》、陈俭的《茶花女》《欧也妮的悲剧》、毅进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董洪元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贺友直的《山乡巨变》、王叔晖的《西厢记》《生死牌》《孔雀东南飞》、丁斌曾、韩和平的《铁道游击队》、刘继卣的《东郭先生》《穷棒子扭转乾坤》《朝阳沟》……等等。画家们精益求精、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不但使连环画迅速飞跃到一个新的高度,而且也奠定了中国连环画所特有的艺术价值地位。然而,随着“文革”浩劫带来的巨大灾难,连环画水平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而且完全被当时的政治气候和时事风云所利用,在那个特殊年代和荒诞岁月里所出品的连环画,无疑都烙上时代的痕迹。人为的说教,政治性的图解,而不是从艺术角度和绘画欣赏做为出发点,这不能不说是连环画和连环画家的不幸与悲哀。直到70年代末粉碎“四人帮”以后,文化、文艺全面复苏,连环画事业才重新获得新生。得以出版与普及,连环画的作用 ,也真正起到在人人皆知、家喻户晓的前提下,达到了老少皆宜、寓教于乐的目的。这一时期的优秀作品如沈尧伊的《地球的红飘带》、赵奇的《山中那十九座坟茔》、陈宜明、刘宇廉、李斌的《伤痕》《枫》、尤劲东的《人到中年》等等。上海人美、人美、天津人美三大支柱美术出版社,拥有强劲的画家创作队伍,河北、辽美、中国电影出版社各有所长,代表着各自的连环画创作特征。具不完全统计,从50—90年代50年间,全国各美术出版单位大约出版60000万种连环画。1986年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开放,日本卡通以“文化侵略”带动“经济侵略”双管齐下,使中国40年来逐步形成和完善的连环画,遭受了从所未有的打击,由此也造成了连环画的黯然失色。自1949年到1994年,全国举办了四届连环画评奖活动,共有268部作品获奖(其中古典题材70部,现代和外国题材198部),仅占已出版全部连环画作品的0.5%,连环画事业距今70余年当中,所经历的风风雨雨,各种辛酸,苦涩交织,难以理喻。尽管连环画在90年代由于以上各种原因走向衰落,但是全国各地许多对连环画痴爱如迷的人们,没有忘记曾影响自己一生的连环画,而想方设法保存与收藏连环画。由连坛艺人吴兆修以“老年信箱”为始作俑,各省市连环画爱好者积极响应,民间刊物《连友》于是1993年在连友手中广泛传递,随后,1994年重庆李明的《连友界》,1995年郑州强者创办的《连环画收藏》,1996年上海的《连环画之友》李明海的《连友之声》以及长春的《北方连藏报》,田伟明创办《福建连藏》后更名的《连藏博览》季刊杂志,由张奇明创办的“大可堂”文化有限公司,联系各家著名美术出版单位,开始重新印刷和再版著名连环画作品……自1998年始,不同时期的各类连环画作品,特别是已故著名连环画家所绘制的连环画代表作,开始广泛引起收藏家的注意,在有关文化部门的积极配合与支持下,成功地举办连环画拍卖活动,其中许多珍品、孤本和品相保存完好的连环画,都出乎意料的卖出了上万元的天价。一些有关如何连环画收藏与鉴赏的书籍,也深受连环画爱好者的青睐和热捧。全国各地纷纷成立连环画艺术委员会、连友联谊会等多种民间团体,进行广泛的连环画交流、作品转让及连环画专卖店经营……,连环画的艺术生命,将再次在民间丰盛的沃土上,似枯木逢春,绽放出新嫩的花蕊。现在购买、保存、珍藏连环画的人,已不再是过去单一的少年儿童群体,而是非常熟悉、钟爱并与之成长的中青年一代和花甲老人。现代的学生与中学生却对之陌生,只能通过自己父母与老一辈人娓娓讲述那些影响几代人成长令人回味的往事歌谣了。对于连环画知音来说,通过自己朝夕相处的枕边书,既可欣赏故事情节中的大千世界,万象风云,又可细致入微的反复观摩、欣赏各个流派画家的不同画风。工作之后,闲暇之余,对于连环画的真挚感情和浓厚兴趣,感觉到已经是其它文化娱乐形式无可比拟和相提并论的。! e6 w. U# g$ Z
  自己对连环画的酷爱,有着百说不厌且常说常新的话题,从连环画历史过程、发展演变、名家名作、技巧风格,每回说的都是那样的充满激情,津津有味,意犹未尽。我认为连环画到画功最为重要,一整本书的同一人物的面貌,无论表情怎样变化,但都要求一致的相似,的确难之甚难。每一次重复翻看连环画,都是其艺术价值升华的最佳倾情,也是人与书彼此之间最真挚、最执着、最单一、最质朴的情缘结晶。4 K6 W( T/ |: V' b/ s! Y
文:刘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一个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连趣网 ( 京ICP备13010301号-1 )

GMT+8, 2024年11月28日 14:31 , Processed in 0.06433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