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趣部长
→兼国务院全国紧俏连环画协调办公室代主任
- 注册时间
- 2010年9月16日
- 在线时间
- 774 小时
- 精华
- 0
|
“跑马书”--连环画内部杀手
7 S0 b& r. \% D* Q5 s3 I2 e ; ?$ ]2 N2 f4 x- ]* r8 @
“跑马书”--连环画内部杀手 杨宏富先生在《连环画艺术》上发表的《“跑马书”不应全盘否定》一文,从微观看,文中不乏中肯之言;但从整体看,却是站不住脚的。
* T) e# j9 D6 ^3 ?/ X. @ “跑马书”,是人们对八十年代以后创作的一些(不含那些精心创作的)连环画的贬称。“跑马书”的共同特点,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粗制滥造”。) t% T3 q. g$ B ]* p5 F$ |
“跑马书”出现于连环画的鼎盛时期。八十年代初,优秀连环画的大量再版,受到了广大读者的青睐,也为出版社带来了比较丰厚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一些出版社为了抢占连环画市场,便组织一些作者,在很短的时间内,泡制了大量质量十分低劣的连环画。这就是人们贬称的“跑马书”。# t: A& }$ ^( f
“跑马书”完全抛弃了中国连环画创作精心、描绘精良,构图精美、造型精确的优秀传统,取而代之的是狂燥、粗疏、丑陋、怪诞。: L1 X; q3 U+ s( e9 {: g
艺术创作需要激情,更要有耐得寂寞的心态。我国五六十年代产生的大批优秀连环画,都是作者苦心经营的结果。像《山乡巨变》、《铁道游击队》、《长江三部曲》等优秀连环画,都是作者长期深入生活,细心打磨的结果。“跑马书”的泡制者则没有这份责任心,更舍不得下这份苦功夫。因为,他们和当年的好坏些优秀连环画作者的创作心态是完全不同的。当年的连环画作者是为了艺术而创作,而“跑马书”的作者则是为了孔方兄而涂鸦。不同的出发点,只能结出不同的果子。
5 \9 c7 h$ D/ k) ^, x% G! m “跑马书”之所以冠之以“跑马”二字,其特征就是快。但这种快,绝不是像杨先生所讲的那样,是“要跑出修养,跑出水平,跑出速度,跑出质量。”而是为快而快。杨先生所讲的三个“跑出”,除速度的确是惊人得可以以外,“修养”、“水平”、“质量”,我们从他们画出的连环画中都看不出来。- v% n- {, `+ B
“跑马书”丢掉了中国连环画画面丰富的传统风格,滥用了近景和特写。有的“跑马书”套书,多达上千幅画面,竟连一幅中景和远景也没有,一幅又一幅画面,除了人头还是人头。如果是为了艺术的需要,适当用一些近景和特写未尝不可。杨逸麟先生在《青春之歌》中,远景、中景、近景、特写交替运用,就是成功的范例。“跑马书”绘者舍弃中景和远景,目的非常明显,就是单纯为了一个字:“快”。这么一“快”,画面的变化性没有了,韵律感没有了,生动性没有了,丰富性没有了,剩下的,只有单调、刻板、僵硬和粗糙。
! n% i: [! y: v) j “跑马书”丢掉了中国连环画注重写实的传统。滥用了夸张、变形、荒诞等手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欣赏习惯的变化,连环画采用一些具有现代色彩的表现手法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好。问题是,“跑马书”的作者走的是“画鬼容易画人难”的捷径,其骨子里的东西仍旧是投机取巧。在他们的笔下,人物的形象完全失去了美感,要么,一个个都成了武大郎,又矮又丑;要么,一个个都成了妖怪,人不像人,鬼不像鬼。人们看“跑马书”已不再是一种享受,而是一种视觉的污染和精神的压抑。
0 R7 O/ C9 ]. [0 `& J8 F' v5 W# [ 杨先生例举高燕、雷德祖等高产作者来为“跑马书”辩护,这是非常不妥的。高先生、雷先生的作品虽然很多,但其中绝对没有一件是“跑马书”。把高先生和雷先生的作品与“跑马书”相提并论,这实在是对两位先生的莫大不敬。& R8 r; |' {$ A9 b' f
“堡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跑马书”正是充当了从连环画内部把连环画打倒的角色。就“跑马书”的作者而言,他们本身可能并无此意,但其客观效果却是如此。3 o) G o4 E# V5 y/ j1 g$ Y
无论从指导思想、创作态度、艺术水平、社会效果来看,“跑马书”都没有什么值得肯定的。要重振连环画雄风,必须彻底否认“跑马书”。绝不能让这匹害群之马继续“跑”下去。
8 c# J# e& ]+ o5 T/ U( C! t5 V7 w }/ i文:段明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