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趣部长
→兼国务院全国紧俏连环画协调办公室代主任
- 注册时间
- 2010年9月16日
- 在线时间
- 774 小时
- 精华
- 0
|
也谈“创新”/ h0 |% F4 g7 S8 i+ i; ~( m
* P5 x/ g x4 z% {: u
也谈“创新” 有连友地报上呼吁:连环画事业要发展,连藏队伍要壮大,出版社就必须有新作品问世,而新作品必须有所创新。这话听起来合情合理,无懈可击,笔者举双手赞成,但“创新”一说,就值得商榷了。; U: P; B: V2 D4 O; f0 u
从连环画问世直到七十年代中期,绝大多数连品均采用写实的线描画手法,赢得了广大读者的认可和喜爱。七十年代后期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由于许多学院学生都参与了连环画的创作,他们不满足于传统的绘画表现手法,出现了许多写意作品。给人以苦涩难懂的感觉。好象不标新立异,就显示不出水平;在这些作品中我们经常能看到人物与环境的夸张变形,人脸如马脸,树木象野草,时而线条密布犹如网状、时而惜墨如金没有背景交待。甚至有的整个作品漆黑一片分不清白天黑夜,特别是画面与画面之间,更缺少一种相互关联,相互衔接必不可少的连续性。说到这里,让人联想起同一时期的国产电影:当时一些非常前卫的青年导演拍摄了几部所谓创新的“探索片”,观众普通感到难以理解,不能接受。不想某导演大言不惭地说“我这影片是拍给下个世纪观众看的”。结果引来了舆论界与观众的猛烈抨击和嘲笑。电影业也正是那个时候走下坡路的。这种违背艺术创作规律、不尊重读者(观众)欣赏习惯的教训难道不令人反思吗?也许有的“创新”连品用美术界的专业眼光来衡量是说得过去的,甚至是优秀的,但面对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的普通大众读者来说就极不合适。毕加索的绘画作品好不好?肯定好!没有一点美术基础的凡夫俗子是无论如何也看不懂的。, h0 v- U' j, \8 ? V! A; O; z
为什么那么多连友喜爱五、六十年代的老版本?就是因为它的绘画手法朴实、直观,非常符合中国人的传统欣赏习惯和欣赏心。王叔晖创作的《西厢记》有连环画也有邮票,并在这两个领域获过大奖,既得到专家的推崇,更受连迷与邮迷的青睐。- c4 t2 C5 W+ e9 z2 ^
话又说回来,在连环画步入低谷,连藏还没形成规模的今天,“创新”是不是“超前”了一点?即使是“创新”作品,也还有被读者适应、认可、接受的一个磨合过程,可以说,在“连藏热、出版冷”的目前,“创新”显然是违背市场规律的。
~$ ? i6 S7 K, B. [ 诚望大家少一些浮躁,多一些务实,创新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连环画本身要受到读者与连友的认可和喜爱。正如一位连坛前辈所言:连环画的复兴,关键是要--还俗。当然不是俗气。 F; [+ a. L+ {, N0 S$ C* `
文:祝康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