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大佛

连趣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一个用户
查看: 375|回复: 0

只有民族的 才是世界的

[复制链接]

4497

主题

5753

帖子

1万

积分

连趣部长

→兼国务院全国紧俏连环画协调办公室代主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注册时间
2010年9月16日
在线时间
774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10年12月21日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只有民族的 才是世界的
# c' C; D' x# B3 T* m# W; p  
- Q2 C. ]5 [3 Z( s& D! O, `6 c只有民族的 才是世界的  近段,分别从《中国集邮报》与《连环画收藏》上读到两篇异曲同工的好文章,读后感触颇深。今撰所拙稿直抒胸臆,以与广大连迷朋友切磋交流。
. v3 F- ~& E" t. ?  《中国集邮报》文章的题目是《专家鼓掌与群众点头--也谈体育邮票的设计》。文章提出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样的体育邮票才受邮人欢迎。文章说: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直到八十年代所设计的体育邮票,大都以写实手法创作,诞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民族风格鲜明,令人称道。而从八十年代中后期,由大量社会美术家参与设计后,一批以夸张、变形、概括、抽象为主的体育邮票问世,尽管有关专家认为有较强的现代艺术手法和创作意识,但广大集邮者却并不买账!文章最后引用了著名美术大师吴冠中的话说:“风筝不断线是我的基本创作观点,高扬的风筝不断线,那断是作品与人民感情千里姻缘一线牵之线”。吴冠中要求自己创作的新油画、新国画首先要“群众点头”,然后才是“专家鼓掌”,真正做到“曲高和众”。细阅克东先生的这篇文章,其观点与《连环画收藏》总第101期2版上祝康华先生的文章《读者喜欢的,才是最好的》之观点何其相似!真是异曲同工、英雄所见略同。俗话说:艺术是相通的。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的体育邮票创作如此,而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的连环画创作又何尝不是如此?!翻看一下那些以《少林和尚斗刁猴》、《七剑下天山》等为代表的连环画作品吧,抽象、变形、夸张、泼墨、概括、大写意,此类所谓的“创新”作品诚如祝康华先生所言“无论如何也享受不到这类作品带给我们的视觉娱悦”。在我等众多连迷小人物看来,此类所谓的“现代”、“创新”作品与过去的传统白描写实作品简直不可同日而语。说句偏激的话:此等作品在我等眼中实在是一种“现代浮躁”。
" `, l( a0 h$ b+ g2 a9 s& P0 ~  邮票与连环画同为美术绘画作品,二者是相通的。邮票是设计给广大邮迷的,而连环画是创作给广大连迷的--二者都非只设计创作给几个专家学者的。说白了就是二者直面广大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专家鼓掌的现代派体育邮票在邮市里大幅打折甩卖尚少人问津,专家叫好的创新派连环画销售不畅甚至已买者要求退书,这样的事实不是很值得大家深思吗?& i' Q& e' {" w, s
  笔者此文并无意去贬低“现代创新派”作品,诚如俗语所云: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但连环画作为一种大众化通俗读物,还是应尽量去适应广大“下里巴人”的口味为好,倘若去参加什么由专业组织举办的专业比赛的话,自然应去搞“阳春白雪”,以适应那些专家、学者、评委们的艺术欣赏水准及品味。这正如歌唱界的几种歌唱方法一样:“阳春白雪”的美声唱法专家叫好可登大雅之堂,而“下里巴人”的通俗唱法群众爱听,街头巷尾、茶坊酒肆却广泛传唱。行文至此,笔者想:连环画创作能否也像歌唱界中的民族唱法那样扎根民族、借鉴西洋,既受专家称赞,也让百姓喜欢,来个雅俗共赏、中西合璧呢?艺术界有句名言: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p) `, V2 B8 o: t, Q
  总之如刘继卣等名家的连环画作品经久不衰,像陈年老酒一样愈陈愈香,几代捧赏,深深扎根在千万连迷读者心中,此种“民族的”作品正是连环画绘画创作之伟大的“魂”!!!
) R' }4 l) G6 i% t. }5 _2 h文:傅绍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一个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连趣网 ( 京ICP备13010301号-1 )

GMT+8, 2024年11月24日 09:46 , Processed in 0.07193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