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大佛

连趣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一个用户
查看: 443|回复: 0

弄清本末 再辨是非

[复制链接]

4497

主题

5753

帖子

1万

积分

连趣部长

→兼国务院全国紧俏连环画协调办公室代主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注册时间
2010年9月16日
在线时间
774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10年12月22日 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弄清本末 再辨是非9 i% L6 s' U! U, U' x6 U9 k  K) v
  
3 y- I/ I0 k$ }弄清本末 再辨是非 --从戏剧角度谈《智取威虎山》样板戏连环画绘画本  笔者亦本连迷、尤对文革版本连环画特别是绘画本样板戏爱之甚笃。近反复细阅《连环画收藏》2001年第5、6期第3版所刊朱永廷先生文章“样板戏《智取威虎山》连环画有败笔”及2001年第7期第3版所登张治云先生对朱文的“商榷”文章后,甚感意犹未尽,并觉二弄斧,试从戏剧角度再说《智取威虎山》样板戏连环画之绘画本,并望引起争鸣,将“理”辨透辨深。 
' n1 O! h3 ?  i: c9 ^6 K  正如张治云文中所述:“本连环画是‘根据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1969年10月演出本编绘的’。”一语中的,《智取威虎山》连环画的绘画者是以最大程度地再现样板戏《智》剧之风格为己任、为目的的,这从《智》连环画中的所有人物造型、动作、场景中都可体现出来,尽管在某些细微小节上略有不同,但愚以为此正是绘画艺术与舞台艺术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完全苟同之处。《智》连环画的绘画者尊重并刻意追求的是样板戏《智》剧,而非曲波的小说《林海雪原》--愚以为这才是评价该连环画的主要论点所在!也就是说只要绘画者画出了舞台《智》剧的风格,该连环画即是成功的。绘画者完全不必去理睬曲波小说《林海雪原》中所描写的现实。因此,我们亦不应以生活写实的眼光来要求它必须如何如何。倘按朱文中所列论点去深挖细抠、去和现实作硬性比较,那么该书可以说全是“败笔”,甚至简直不忍卒读,缘何?试问杨子荣打虎上山之青鬃马何在?老虎何在?开枪时能跳在半空中?小分队的滑雪板哪去了?又有哪支部队滑雪作战去劈开双腿跃起并排列在半空中?按朱文之较真现实来评论,这本书不统统全是“败笔”吗?!所以说,以高度夸张的戏剧化绘画技法硬去和现实生活作比较其本身即站不住脚。这正如不能拿有唱、念、做、打的样板戏《智》剧去和故事片《林海雪原--智取威虎山》作比较一样。一种是高度夸张的舞台艺术,一种是追求现实的电影故事,其艺术风格、门类大相径庭、迥然不同,怎能用同一眼光去审视、比较呢!《智》样板戏绘画本与王亦秋画的写实本《林海雪原》不也是一个道理吗?相类似的还有许多,如样板戏绘画本《白毛女》与写实本连环画《白毛女》等。 
* ]* q7 X6 P, F0 o; h; y* ]' O* d  诚然,张治云先生在其“商榷”一文中就当时的历史背景、政治因素等引经据典畅谈“败笔”之源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文章亦忽略了舞台艺术绘画不能等于现实生活绘画这一主要论点,因而该文似乎亦略显牵强。其实,作为连迷,笔者仍持前文观点:绘画者依《智》剧为母本,惟妙惟肖地绘出了剧中人物之脸型、造型、动作、神韵、服装、场景等,最大程度地再现了原剧风貌,又何“败”之有?正如李白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笔者从戏剧角度来欣赏样板戏《智》连环画之绘画本确认为是非常成功的。 
5 G5 W- q' s4 a3 }1 j文:傅绍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一个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连趣网 ( 京ICP备13010301号-1 )

GMT+8, 2024年11月24日 06:51 , Processed in 0.07524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