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趣部长
→兼国务院全国紧俏连环画协调办公室代主任
- 注册时间
- 2010年9月16日
- 在线时间
- 774 小时
- 精华
- 0
|
画风多变的徐恒瑜
: b) O/ X. V/ x& t, y$ o
8 B6 r: F( H) p1 d& O0 n 初识徐恒瑜的画,还是在第八届全国美展上,一幅名为《红色乐章》的画深深地吸引了我,其场面的宏大、夺目的色彩、构图的形式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进一步对徐恒瑜的了解却是通过他的连环画。以后笔者有幸收集到他的多部连环画,如《水牢仇》、《李慧娘》、《木绵庵》、《泪美人》、《家》等。" T. X% K9 E; ~; @ R5 g) [5 o
翻阅他的连环画,一股股清新隽永的气息扑面而来,其个性突出的线条运用,极具美感的画面构成,细致入微的刻画都令人叹服。他的连环画,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画风的多变。
- t/ t1 ^7 i* e* ]* }7 l$ q
6 @) S. @0 z7 L5 C( h: O- G9 h 1975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水牢仇》是他初出茅庐的作品,采用了兼工带写的彩墨画的艺术表现手法。其鲜明的人物形象塑造为人所称道。该作品获得第二届全国连环画评奖二等奖,可谓出师大捷。人们猜测他会以这种画法继续他的创作,不料他却笔锋一转,以传统线描的艺术手法创作了一套又一套连环画佳作,如《孔子改错》、《李慧娘》、《太阴夫人》、《家》、《泪美人》等,风格迥异,各具面貌。$ o. u. a- X1 A, u# F# H9 I
8 ? [- Y9 {5 E n! ~+ A; i1 o
《孔子改错》创作于1979年。徐恒瑜继承了东晋顾恺之的《列女仁智图》卷的画风。继承传统,但不囿于传统。他作品中的线条运用更加纤细、圆润,如春蚕吐丝,似行云流水,画面充满了轻缓的流动感。第三图中树木的表现,源于南朝西善桥画像砖的《竹林七贤图》,更加精细丰富、深邃高古。2 F0 r0 q% s8 ~* T$ Y" i @
1 l8 L- C$ y* _; |6 {' m9 L 《李慧娘》于1982年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线条的运用由《孔子改错》中的“圆”变为“方”,顿挫有致,短促有力,产生了强烈而急促的跳动感,与饱含血泪的李慧娘奋起抗争的主题相吻合。该连环画在第三届全国连环画评奖中获绘画创作二等奖。1 X) [% h+ k1 L" R! M. W
" R( X$ k0 ^. a; Q 在同一届评奖中获绘画荣誉三等奖的《家》则展现了另一种风格。其用线平正板直,少有曲折,有一种静态的美,表现了封建礼教束缚下的家是死气沉沉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高度统一。& d' o: I2 t; B
~7 L9 Y+ s: i3 X" K$ u
《泪美人》的用线是少有顿挫的铁线描,流畅遒劲,潇洒俊秀。衣服纹理的处理、树木的造型、画面的形式构成都趋于图案化,显得更具装饰效果。
& y# ~8 `' v/ ^
0 z& T: i/ J* D; z( }7 Z- a 徐恒瑜的成功,除了他的绘画天赋外,更重要的是他的勤奋和不懈追求。他学习传统,上至秦汉,下至明清及近现代,无论壁画、石刻、雕塑、画像砖、绘画,他都反复研习,仔细揣摩。为了塑造好人物形象,他深刻领会原著,细心体会,精心设计。为使人物、服饰、建筑、器具等符合时代要求,他又研究历史,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热爱的连环画事业中去,为自己负责,为读者负责,为时代负责。- e3 @7 l* B2 \) W
: [4 T A/ r5 V& n5 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