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找回密码
 注册一个用户
楼主: ide9227

轻翻几页《丽人行》

[复制链接]

116

主题

1万

回帖

3万

积分

禁止发言

注册时间
2011年7月1日
在线时间
5914 小时
精华
0

家乡美摄影奖

发表于 2011年12月2日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403

主题

5215

回帖

2万

积分

连趣部长

注册时间
2007年9月19日
在线时间
6218 小时
精华
1

斑竹家乡美摄影奖

发表于 2011年12月3日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丽人行》是作为田汉30年代编剧的影片《三个摩登女性》的姊妹篇出现的.原剧本为舞台剧,定名《新三个摩登女性》,经剧作家于伶建议改为《丽人行》,并在上海演出.该剧原用四幕十三景二十一场的结构方式,实际上是个电影脚本,后终于拍成电影.《丽人行》是一部充满爱国热情的影片,在导演艺术上也是一部达到一定水平的精心之作.它的风格清丽细致,镜头的组接和转换十分简炼,富有内涵力量.人物的造型、动作,场面的调度,也都经过精心的设计.尤其是细节的处理真实贴切,给影片赋予鲜明的时代色彩.

403

主题

5215

回帖

2万

积分

连趣部长

注册时间
2007年9月19日
在线时间
6218 小时
精华
1

斑竹家乡美摄影奖

发表于 2011年12月3日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也随便介绍一下【上海联华影业公司】在1933年摄制的影片《三个摩登女性》的内容概况:
大学生张榆反对家里的包办婚姻,从东北老家逃到上海,做了演员,主演了多部爱情电影,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并和一个崇拜他的南方姑娘虞玉相爱.而包办婚姻中的女方周淑贞也在“九·一八”之后和母亲来到上海做了电话接线员.由于国难当头,观众对张榆擅长的那类浪漫爱情片不再买账,张榆的明星地位开始跌落.一天,张榆接到一位女观众的电话,诚恳地劝他改变戏路,不要再演爱情片.再三追问之下,张榆知道原来她正是周淑贞。张榆接受了劝告,投身于抗日前线.这时一个他过去的影迷陈若英从江南来找他,表示对他的倾慕之心.不久,张瑜在前线负伤,在医院中巧遇参加护理工作的周淑贞,张榆想和她重新恢复婚约,但周淑贞却拒绝了. 战事结束后,已成为富孀的虞玉从香港归来,经常去找张瑜.而陈若英也对张瑜一往情深,但却不被张所接受.陈若英提出与张合拍一部影片留作纪念,当拍到女主角自杀时,陈若英真的自刎了. 周淑英这时已成长为工人阶级的战士,她的坚强和主见令张榆十分敬佩,他已经不能接受虞玉那种腐朽的生活了.一次,周淑英领导了反对减薪和开除工人的罢工斗争,被公司开除.张榆赶来慰问,向她伸出了自己的手.

该影片以青年知识分子在社会中如何追求进步为主题,塑造了代表三种社会类型的典型女性形象:她们是追求资产阶级腐朽生活的虞玉,沉溺于小资产阶级伤感和绝望情绪中的陈若英和积极投身于劳动大众争取生存和自由斗争的周淑贞.影片以鲜明的立场对前二人身上的堕落、空虚和绝望的情绪进行了批判,肯定和歌颂了周淑贞自食其力,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对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影片告诉观众:只有真能自食其力、最理智、最勇敢、最关心大众利益的,才是当代最摩登的女性.同时,也表现出张榆在这几位女性正反两面的教育下,逐步走上新生活道路的过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账号问题联系微信:lianquwangwx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一个用户

×

125

主题

1万

回帖

5万

积分

连趣副总理

草头将军

注册时间
2011年9月9日
在线时间
18638 小时
精华
0

连趣2015百题竞赛

发表于 2011年12月6日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一个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连趣网 ( 京ICP备13010301号-1 )

GMT+8, 2025年7月18日 21:30 , Processed in 0.06082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