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趣部长
- 注册时间
- 2009年11月14日
- 在线时间
- 1432 小时
- 精华
- 0
|
参加抗战前,这是全国闻名的“烂部队”——装备烂、人员杂,几十年如一日打内战;出川抗战后,这是支夹缝中生存的部队——连装备都无处寻求;滕县保卫战后,川军以血肉之躯一洗以前所有人的偏见 川军北上浴血重生& K" R( D; M3 O: O/ p
在成都人民公园门口矗立着一座川军抗日纪念碑,又叫“无名英雄纪念碑”:一位川军士兵,穿着短裤、绑着绑腿,背着斗笠大刀、手握步枪,胸前悬挂两颗手榴弹,注视前方。这将当年出川抗战时的川军刻画得入木三分:装备低劣,衣衫褴褛,穿着单薄的衣服,背着土制的枪和刀,瘦弱却充满血性,步履艰难却意志坚定。2 J/ h5 o" O5 ^+ P5 \+ y
参加抗战前,这是全国闻名的“烂部队”——装备烂、人员杂,几十年如一日打内战;出川抗战后,这是支夹缝中生存的部队——连装备都无处寻求;滕县保卫战后,川军以血肉之躯一洗以前所有人的偏见:以巨大的牺牲阻滞了日寇精锐之师数万人的南下,为第五战区备战台儿庄会战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从此,川军的形象也从“烂部队”变为了“无川不成军。”9 i* t% L6 ^5 s- `; O
微山湖畔“乌合之众”
% P6 h& Q0 |0 }' P5 W; ^ 1938年3月17日,山东滕县,早春的寒意甚是料峭,北风肆意地刮着,卷着呛人的火药味和浓重的血腥味向人袭来,虽已是滕县保卫战的第三日,敌我皆疲,但炮火声仍然此起彼伏。
# G% `1 }; W) H1 y! e4 I! v% Q0 ~ 122师严翊营的代理排长叶光文带着十几个队友拖着沉重而悲痛的脚步,轻手轻脚地攀上一处残破的城墙,又用绑腿拴住墙垛,从城墙上翻下,消失在黑暗中。不远处,燃着一堆一堆的篝火,围坐着一群群的日本人,聊着这极其不易的攻占,满心疑惑:他们的中国通师团长矶谷廉介不是说川军是一群糟糕的乌合之众吗?怎会如此英勇,整整困住他们三天?更何况此次日军的主力第十集团军总共四五万人,武备精良,中方的主力第22集团军才2万多人,武器极差!5 R9 F- b* p, {/ Z- G& j9 R u
这个问题,即使在今天,用来问叶光文这个参加过滕县战役、至今唯一健在的成都川军,他依然是百感交集。他至今记得带领十几个战友半夜撤出滕县的那个晚上,正不知如何带走重伤战友时,重伤战友指着腰上的手榴弹,用四川话向他们怒吼:“快走,不要妨碍老子炸日本人!”
9 Y* `+ W8 o, g# X, g+ U 第二天,日军进了城,对全城逐房搜索清剿。城里又响起了枪声和手榴弹的爆炸声。这是城中残存的散兵、伤兵在进行最后的一搏和用手榴弹自炸。也有的是鬼子在用手榴弹炸躲藏在防空洞和地窖中的士兵和老百姓。叶光文知道,其中一定有几声,来自那些催他们离开的老乡战友。' p0 W3 z' H" C
他们走的时候,县城以南的微山湖还结着冰,这群从四川穿行千里来到微山湖畔阻止日军南进的川军们,很多还穿着草鞋,在雪地里冻得直哆嗦。枪也多是四川造的土枪,没来复线,刺刀连钢火都没有,一拼就弯了。但即使这样,他们仍然打破了日军迅速南下的计划。在滕县战役中侥幸存活的,还没来得及休息,便又跻着破草鞋,扛着残破的枪,奔赴日军南进下一站——台儿庄战场了。正是因为这些川军在滕县的浴血守城,台儿庄战役才成为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的胜利。
9 Y* W# ?+ \$ G 滕县血战,让川军血性名扬神州,一洗曾经的“烂部队”形象,夹缝中生存的局面也开始扭转。
9 ]1 K1 h& |# y x K: S* ? 北上抗日夹缝中生存% W5 [# {" e, R7 b* c% @
这夹缝中生存的川军,其实算得上是当时中国政局的一个缩影。在辛亥革命后的20多年的时间里,四川军阀之间发生了大大小小数百次战争,刘湘和刘文辉叔侄之战更是四川军阀混战的高潮。混战让川内百姓怨声载道不说,更让军权不集中的蒋介石中央头痛不已。因为这样的内战缺乏正义性,而且军队多雇佣壮丁组成,因此军纪散漫更是由来已久。- G# q, K# N* |) w! l
但是随着日军侵华,空前严重的危机感和抗敌御侮的责任感使刘湘等川军将领立马放下私人恩怨,纷纷致电国民政府请缨杀敌。于是蒋介石任命刘湘为第二路预备军总司令,辖两个纵队。后又任刘湘为第七战区司令官。此外,其他的川军也陆续奉命组建,从1937年9月起,先后组建了12个军,共30万人,分别出川投入抗战。
9 A6 f1 L: O$ i* C2 }- o8 l5 w 然而,这几十万热血男儿一出川后,才发现,要抗日报国并没那么简单。
. c N2 `0 n" @8 V6 O7 p 首先,装备极为陈旧窳劣,主要武器为四川土造的七九步枪,甚至还有不少长仅过膝的前清产品。且由于川军出川时正直夏末,很多人穿的还是草鞋,一到北方已值秋冬,苦不堪言。+ Y: Q* r! m: Q0 r8 c: g
其次,蒋介石对四川军阀一直以来的半独立状态忧心已久,特趁这次大好机会削弱刘湘的势力,将才出川的川军迅速削成无数小块,也未及时安排战事,造成当时各军师连作战地区的军事地图部没有一张,通信器材亦极为缺乏,不但敌我态势不明,就是自己所属部队的位置和行动也不明白。$ T- v5 _/ V5 i9 r6 n% o- Q0 y c
于是川军的第二十二集团军一到阎锡山的第二战区,就被一怕川军军风散漫、二怕川军分其资源的司令阎锡山便以“打仗不足,扰民有余”而拒绝接纳。军委会又打电话给郑州的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也遭一口回绝。头痛的白崇禧想到了李忠仁,此时正值韩复榘不战而退,五战区无援兵可调之时,故李宗仁闻讯马上答应。
& s" Z9 }+ K5 R" l “烂部队”悄然改变7 F0 U6 l/ {+ @" K/ ^
二十二集团军刚到山东,真正的考验就来了。) A: n! {" m% q9 x2 u' z
1938年1月4日、5日,日本侵略军沿津浦路,先后占领兖州、邹县。3月14日开始向滕县进犯。进犯滕县的日军为第十师团和第一○六师团一部,装备精良,有大炮70多门,战车四、五十辆,飞机四、五十架,装甲火车两列,约三、四万人,由有着“中国通”称号的第十师团师团长矾谷廉介指挥。当矾谷廉介知道镇守的是装备极差、军纪散漫、御敌经验不足的川军时,还满心欢喜。 s. s5 s: K0 K2 n; E b# ]- v
然而他不知道,这支军队的纪律早已经悄然改变。
0 i$ f; e- i$ S: J 本来热血沸腾的川军一出川就受窝囊气,先是蒋介石食言,在西安没来得及补给装备,然后是阎锡山不仅不补给装备,反而将抗日失利推诿给川军。于是川军在洪洞县接触到了日益壮大的新兴力量八路军时,与同为蒋中央所吞并和挤压的八路军惺惺相惜。川军被当时的八路军严肃的军纪与领导亲切的作风感染,也积极整训、提升战力。这也是十二年后的成都战役中,川军大部参加起义的原因。. C+ h( b4 C6 O+ N2 m; m2 U5 N
二十二集团军到了滕县之后,更是得到了在川内都从来没有过的待遇——滕县的县长周同和当地的一些社会贤达正带领城中百姓出城几里在寒风中扫雪迎候川军!川军驻扎后,当地百姓还不停送来粮食,看见士兵没有御寒衣物,便齐动手做手套、棉鞋,令川军大受鼓舞。事实上,当时的山东百姓对川军寄予了极高期望,有极大的原因是因为不战而逃、丢失山东的第三集团军韩复榘实在令他们太失望了。韩复榘为了保存实力,处处避而不战,甚至在逃跑过程中掠夺百姓,令山东百姓恨得咬牙切齿。川军一到,当地百姓无不百般呵护,视若亲人。
, r+ K1 N- f# z7 N/ n' ~( S 滕县血战悲壮重生. A+ m4 Y7 p& u. M; h
第二十二集团军于1938年1月上旬由陇海线北调滕县,总司令部设在临城。四十五军为一线部队,由一二七师师长陈离指挥;四十一军为二线部队。3月4日起,日军飞机亦频繁出动,进行空中侦察。守军侦知日军行将大举进犯,开始调动一切力量固守滕县。6 b* z% n/ s; e- }
3月14日拂晓到3月16日凌晨,仅有劣质步枪和手榴弹的守军对抗着日军的大炮、坦克甚至飞机轰炸,形式已愈发危机。其间四十一军代军长、一二二师师长王铭章不停打电话要求增援,接到增援命令的正是武器装备远优于川军的汤恩伯军团。 W6 o& v7 v- |/ `
然而汤恩伯在某种程度上竟如韩复榘,为保存自己的实力而千方百计拖延行动。孙震和王铭章都不知道,在15日晚,汤恩伯就擅自作出了停止增援滕县的决定,实际上此时到达临城的只有这个师的一个团,师主力还在商丘未动!- c0 d) c/ m' \- c$ {' _, [7 N
3月16日黎明,日军万余向界河主阵地全线发起进攻。守军以集中扔手榴弹应对,冲上来的日军,多被打退,即使又冲进的,也被川军奋勇的肉搏战抵抗下去。然而16日晚,四十五军经3天浴血奋战,伤亡过半;同时与滕县的交通、通讯全被截断,指挥失灵。
2 E# P9 U- @9 k- I. u! n8 N 17日下午5时,西门及西门以南的城垣落入日军之手。师长王铭章率幕僚随从,从西北角登上城墙,组织反击日军,争取能有多一些残部出城。可是短武器如何能同长家伙交手,警卫排数十名壮士很快就全军覆没,在敌人机枪火力疯狂扫射下,通通被打倒在城头。一发炮弹近处爆炸,火光闪后,王铭章中弹殉国。8 V3 n9 l6 }. z# z
这一夜,北城墙上的守军二三百人扒开北城门突围出城,叶光文就是其中的一员。剩下的守军全部战死,伤员也与日本人同归于尽。
+ p9 w* f% n7 k y 但这浴血奋战的三天守战,为台儿庄战役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李宗仁在回忆录中极感慨地说:“如无滕县之固守,焉有台儿庄之大捷!川军以寡敌众,写成川军史上最光辉的一页!”“八年抗战,川军之功,殊不可没!”■9 J- ?7 g5 z' T8 O& ?" ~1 F7 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