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黄卷边的古旧书籍、大红大绿的年历卡、花花绿绿的旧海报……收藏,早已不像以往那样,仅仅是有钱有闲人的爱好,一个新兴的名词———“另类收藏”扩大了收藏的涵义。只要自己喜欢,都可以成为独一无二的藏品。) H- p) o1 U. g& l O% o. S
4 Y/ N; A; K! i8 k
令那些“另类收藏家”欣喜的是,这些原本的个人兴趣,如今也成为投资消费的又一手段。 老照片:投资价值持续上升 去年年初,在北京华辰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估价为3万元至3.5万元的郎静山摄影作品《石径归人》和《云山茅屋》,最终以6.6万元成交(包含10%的买家佣金)。业内人士指出,这从一个侧面显示出我国的照片收藏进入到一个全新阶段。 别看照片可以翻拍复制,数量巨大,似乎收藏投资价值不高;可是,老照片作为某个时代、某个事件、某位人物、某处景物、某种时尚的真实记录,承载着历史的重量,已成为一种投资价值持续上升的收藏品。 “老照片”自然越“老”越好。年代越久远,照片的存世量就越少,其价值自然也越高。目前,清末原版圆明园老照片每张价位在1000元至2000元之间,如清宣统二年(1910年)拍摄的1册28张的《北洋大学堂摄影集》,就以3.6万元的高价成交。 其次,由于老照片是社会生活中最真实的写照,是用摄影的语言来记录时事,因此,越是具有代表性的画面,价值越高。有一册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的仓粮验米照片,反映的是清末江浙两省年送京城粮食100万担的事情。这本册子里共收录当时验米照片8幅,并配有洒金纸楷书文字说明,一图一文,是难得的史学资料,原始估价高达8000万元—1万元。 此外,名馆名家拍摄的照片和大尺寸的老照片同样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中国早期摄影界涌现了郎静山、吴中行、吴寅伯、刘半农等许多名家,善于将西洋摄影技法与中华文化相结合,他们拍摄照片的价值相对要高一些。由于早期照相技术的限制,大尺寸的照片冲印不多,且不易保存,故而留存下来品相完好的大尺寸照片尤显珍贵。按目前的价位,民国时期10英寸左右的照片价位应在300元—500元之间;20英寸以上的照片则在1000元—2000元之间,均为收藏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