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毛女

 找回密码
 注册一个用户
楼主: PXO1

茶余饭后一句话

[复制链接]

1

主题

37

回帖

107

积分

连趣临时工

注册时间
2017年7月24日
在线时间
228 小时
精华
0
QQ
发表于 2017年8月21日 08: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连环画的起源可上到汉代的画像石,晋代的画像砖,到后故事性来的年画,最初没有文字,看画讲故事,后来为了看的明白标注文字,小人书是最完美的文和画的产物,然而文字也是辅助看画的,老小人书有最顶级的画家,但没有老舍级的编文。前几年石国鹏先生讲座中提到小人书,抨击现在的漫画毒害少年。可是从言语中石先生可能都不知道有原创小人书,他还以小人书是历史了呢,可见我们现在这个圈子多么的小众,宣传多么不广,我认为还是应该走文化底蕴路线,才会被认可,才会不衰,好的东西多少年都不会衰落,比如唐诗宋词。如果再是这种小圈子里玩儿,脚本平铺直叙没文学性,画的历史完全不考证,满篇常识性笑话。那么学术界看不上,底层市场竞争不过五彩缤纷的漫画网游。

234

主题

9850

回帖

2万

积分

连趣部长

注册时间
2007年1月3日
在线时间
18390 小时
精华
0

连趣2015百题竞赛品连谈兵2011票选奖家乡美摄影奖

发表于 2017年8月21日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帖

32

主题

3910

回帖

6083

积分

连趣科长

注册时间
2012年2月1日
在线时间
546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17年8月22日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深思

550

主题

5933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沙门岛主

注册时间
2003年2月12日
在线时间
17508 小时
精华
11

宝贝展示2我最爱的七八十年代连环画2018我与连环画的故事斑竹我与连趣的故事

发表于 2017年8月23日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是书,后来有了文字插图,再后来是回回图,每回均有插图。再后来是图画为主,文字为辅,成了对图画的说明。连环画的发展轨迹应该是这样。
建国后,大众的文化水平普通较低,文盲比例很高,为了普及文化知识,国家大力推广连环画,才有了连环画的兴旺发达。
现在这个土壤没有了,看连环画的也有少了。说实话,画得再好的连环画,比起原著来也差了很多,起码连环画限制了人们的想像力,人们阅读时的代入感就少了许多。
以《两晋五胡十六国》来讲,画的是不错,可是这种方法一是出版很慢,满足不了人们的现在的快节奏,二就阅读来讲,还不如阅读《世说新语》更直接,现在人们的文化水平、阅读能力,读懂《世说》这样的逸事小说,还是不成问题的。几百字一篇的小品文,几分钟读过了,文字隽永,让人莞尔一笑,比起来看一本几十页的连环画,省心省力不小。
就出版模式来讲,连环画明显干不过动漫。动漫可以有一个创作团队,可以通过电脑辅助创作,几百页的动漫作品,一个月可以完成,甚至更快。动漫的画面更活泼,画面有现在影视镜头的冲击感,内容更贴合现在的阅读习惯,武侠、穿越、情感、历险等等,孩子们都爱看。
而传统连环画,现在还是个人创作,画一本连环画,甚至用一年甚至数年,(有一部封神,都快20年了,到现在还没有结束的影子,连友实在等不起),内容更不用说了,很老套,除了四大名著,就是牛鬼蛇神、才子佳人,更引不起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连环画没有 孩子,就没有 了未来。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博客:http://www.mylhh.com:8080/mylhh/com/mylhh/user/blog/FindBlogArticleServlet?userid=爱连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一个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连趣网 ( 京ICP备13010301号-1 )

GMT+8, 2025年10月9日 22:22 , Processed in 0.05261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