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刘大千 于 2023年2月16日 13:16 编辑
“求教古人,题诗二首”这一期的“小摇哥”交给了我一项“任务”,是要我为其“小蝌蚪栏目”题诗一首,说是这样做是为了让小蝌蚪这一栏目能够“真正成为连趣的王牌节日”,对于小摇哥的这一“豪情壮志”我是深表赞同。我会尽我的能力来协助小摇哥共同地成就我们大家的这一“壮举”,这是我所赞同的。但也有我不赞同的,这就是小摇哥所说的要超越“白胡哥”的方面,同时又说“白胡哥的任何一档节目都是无法逾越的。”我认为不应该这么说,在这里,我就作为一个“和事佬”吧,我的理解是这样,这就是你们二人都“各俱千秋、各有优势”这真可谓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呀!诸位连友们,你们也来说一下,是不是这样呢?!另外还有,小摇哥的这一次似乎是“挺着急”的样子,要求我尽快地动笔,其实我何尝不是这样呢?我也是挺着急的,若是说上一句略显“夸张”的话,这一段时间差不多都把我“折腾”了个有些“神魂颠倒”了呀。无奈之下,这一次我居然想到了“寻求古人之帮助”了,这也可以说是我采取了“拿来主义”的方式为我“现代方法”之所用吧!亦或可以说是“古为今用”吧!我想诸位连友们大多都看过《红楼梦》吧,在这部巨著中,伟大的文学巨匠、伟大的文学艺术家“曹雪芹、曹大师”就曾把书中的主角“贾宝玉”的名字,分别“分送”给了两位女性,或者说是“两位姑娘”其中之“宝”字,就分送给了“薛宝钗”其中之“玉”字则是分送给了“林黛玉”。我这样说,诸位连友们一定都会听明白了吧?!接下来我这一“拿来主义”可就要“派上用场”了。小摇哥说是要我题诗一首,但今天我确实是“心血来潮”了,我为此还要再增加一首,这样一来,就计有两首了。由于受到“曹雪芹、曹大师”的提示,这一次我的这两首也采取“分送方式”来进行,其所不同的是,我不是以“名字分送”,而是以连环画(即小人书)之书名来进行“分送”,为此,这就有了连环画《实习报告》与其另一本连环画《典型发言》的出现。连环画书名现我已介绍完毕,现在我就要开始“分送”了,这就涉及到了“相同与不相同”之方面,先说不相同的,这两本连环画其中的“实习报告”中所讲得是“乡间农村方面的题材”,而“典型发言”所讲得却是“城市工业方面的题材”,其所不同的方面我就先说到这儿。那么,相同的方面说起来就比较容易了。尽管一个是乡村,一个是城市,但这两位“年轻貌美之女性”她们身上都有着一个共同之特点,这就是说她们大多数都采取念稿的方式来宣讲,但她们即使不拿稿件,也可以凭借着精美的表达方法来上演一番“即兴而发似的一场精彩之演说”,嘹亮的嗓音,亲切的话语,要是讲到“动情”处,再随之来上一个优美的“肢体动作”出现,那无论是“报告”也好,还是“发言”也罢,我认为像是这样的场景,大家是都会喜欢听的,也会喜欢看的。这可真是太美了吧,也可称其为是“美妙绝伦”那!说了这么半天儿,现在我就把我这两首“奉献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至于这两首,笔者我今天也学一下“古人之李商隐”,这就是无有题目“无题”吧。于是,这也就成就了我开头所说的“求教古人,题诗二首”话语之由来,我的两首是这样:其一 心胸宽广“白胡哥” 为众连友展示多。
“实习报告”详细讲,
何必非胜“小摇哥”? 接下来这一首就是这样: “小摇”“蝌蚪”趣事多, 主演“小甘”“白胡哥”。 “典型发言”不得了, 何必非胜“白胡哥”? 这一回诸位连友们一定会“恍然大悟”了吧。根据“曹雪芹、曹大师”的提示,我把“实习报告”分给了“白胡哥”,把“典型发言”分给了“小摇哥”。当然,我还要感谢“直到永远”连友,若不是你的“实习报告”我还真不知道应该怎样地进行“组合”呢?!真是由衷地感谢你了,“直到永远”连友。说到这儿,以我个人的“意思”是这样,请你们三人千万不要误解,我现在是要把“白胡哥”“甘老师”还有“小摇哥”你们三人作一番“组合”这也是上边两首的“提醒”我认为,你们三人真可以说得上即是“互为主演”同时又是“互为导演”那!由你们“主导”的节目,我想大多数连友们都会喜欢看的,你们真可谓即是“不得了”同时又是“了不得”呀。我由衷地佩服你们,羡慕你们,要是条件允许的话,我真想见一见你们,并向你们“当面请教”,但就其目前来说,起码我还是一名你们的“忠实观众”。好就好在我还没有“神魂颠倒”,若不然,那可就是真的“麻烦”了。这次就是这样,下回再说。谢谢大家。
|